⑴ 農村土地一次性可以買斷嗎
不能,農民在一定時期內擁有土地的使用權,不是擁有土地的所有權,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八條 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第九條 國有土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第十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1)一次性購買土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為三十年。
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承包經營土地的農民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
在土地承包經營期限內,對個別承包經營者之間承包的土地進行適當調整的,必須經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並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⑵ 向集體一次性買下來是否要交納土地出讓金
1、土 地出讓金是指各級政府土地管理 部門將土地使用權 出讓給土地使用者,按規定向 受讓人收取的土地出讓的全部價款(指土地出讓的交易總額),或土地使用期滿,土地使用者需要續期而向土地管理部門繳納的續期土地出讓價款,或原通過行政劃撥獲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出租、抵押、作價入股和投資,按規定補交的土地出讓價款。
2、計算方法如下:
一. 有實際成交價的,且不低於所在級別基準地價平均標準的按成交價不低於40%的標准計算出讓金,若成交價低於基準地價平均標準的,則依照全部地價40%計算。
二. 發生轉讓的劃撥土地使用權補辦出讓時,按基準地價平均標準的40%計算。
三. 通過以上方式計算的土地出讓金數額,土地使用權受讓人有異議的,由受讓人委託有資質的土地估價機構進行評估,按評估價的40%計算土地出讓金。
四. 劃撥土地使用權成本價格占土地價格的最高比例不得高於60%,在以劃撥土地使用權價格計算出讓金時,必須將成本價格換算成市場土地價格,再按不低於40%的標准計算土地出讓金。
⑶ 在農村怎麼一次購買土地使用權,都要哪些手續,辦理那些事情。
地契轉讓手續 公證 土管處申報 用途申報等 再求佳迅
⑷ 一次性買斷土地使用權建酒店請問多少錢合適
一次性沒法買斷的,中國土地政策最高也只有70年的使用權。而且每個地方土地價格不一樣的,都是公開拍賣的,沒法確定價格。
⑸ 關於購買土地使用權我有點不明白,特地請教
呵呵,簡單探討一下吧。
第一個問題:看到您的演算法,本人深感認同。但是您忽略了關鍵的一點,之所以要賣土地而不租土地,是因為賣土地可以一次性收回未來幾十年的租金,而租土地充其量三年收一次,三年比幾十年,那麼當年的財政收入豈不是要少得多的多?簡單說,賣土地可以透支未來更長時間的財政收入。至於企業個人之所以觀望而不搶購,這就牽扯到城市規劃問題,不是賣的土地都可以做商品房或者商鋪的,如果搶到一塊土地在開發上不符合城市規劃,那麼一大筆投資豈不是要血本無歸?
第二個問題:鬧市的門面一般都是個人買的,當然也有屬於集體單位的。轉讓商鋪是很常見的,但轉讓方並非房東,是當時的承租方,生意做不下去了,又有人想用這商鋪做別的生意,收取一筆轉讓費可是一筆不小的利潤。哦,補充一點,富豪直接買土地怕是不能收租的,因為還要在土地上面建築房屋啊,一是規劃問題,二是成本問題,買了地花一大筆,再花一大筆蓋房,等個幾十年收回成本,加上通貨膨脹,怕是沒幾個富豪願意做這樣的賠本生意(地段非常好的租金非常高的除外)。
第三個問題:就先假設土地一定會升值吧。在這個前提下,很多人不買商鋪的原因是一次性支出太多,可能您要說按揭貸款也可以,但是按揭貸款也要付首付啊,一個月租金幾千塊,首付要幾十萬。再說,誰能保證買了商鋪做生意一定會賺錢呢?如果生意不賺錢,把商鋪租出去,不也要好多年才能收回成本嗎?
總而言之,希望您能理解我下面這句話,那麼您的疑惑我覺得就可以解決了:今天的錢比明天的錢值錢,能透支未來資金的人才是會賺錢的人,而不是把現在的資金支付給未來。
⑹ 屬於購買土地使用權,還需要交土地使用稅嗎
一、營業稅及附加(出讓方): 1、按轉讓價與購置價的差價繳納5%的營業稅。 2、按繳納的營業稅繳納7%的城建稅和3%的教育費附加。 二、印花稅和契稅(雙方): 1、按產權轉移書據(合同)所載金額繳納0.05%的印花稅。 2、按成交價格(合同)繳納3%的契稅(有的地方是5%)。 三、土地增值稅(出讓方): 1、按取得收入減除規定扣除項目金額後的增值額,繳納土地增值稅。 2、規定扣除項目: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開發土地的成本、費用;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等。 3、稅率的確定四檔: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的50%的部分,稅率為30%;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的50%至100%的,稅率為40%;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的100%至200%的,稅率為50%;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0%的,稅率為60%。為計算方便,可以通過速算公式計算: 土地增值稅稅額=增值額*稅率-扣除項目金額*速算扣除系數 (0、5%、15%、35%分別對應30%、40%、50%、60%稅率)。 一、新征耕地環節 1、耕地佔用稅。佔用耕地建房或者從事非農業建設的單位或者個人,為耕地佔用稅的納稅人。以納稅人實際佔用的耕地面積為計稅依據,按照規定的適用稅額一次性徵收。實際佔用的耕地面積包括經批准佔用的耕地面積和未經批准佔用的耕地面積。 2、契稅。按成交價格的3%繳納。 3、印花稅。土地使用證,每本貼花5元。 4、城鎮土地使用稅。徵用的耕地,自批准徵用之日起滿1年時開始繳納土地使用稅;徵用的非耕地,自批准徵用次月起繳納土地使用稅。徵用的耕地與非耕地,以土地管理機關批准征地的文件為依據確定。 二、土地出讓環節 1、契稅。在我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按成交價格的3%繳納。對承受國有土地使用權應支付的土地出讓金應徵收契稅,不得因減免出讓金減免契稅。 2、印花稅。土地使用證,每本貼花5元;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按產權轉移書據徵收印花稅,按合同載明出讓金額的萬分之五繳納。 三、土地轉讓環節 1、營業稅。凡轉讓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為營業稅的納稅義務人。以轉讓土地使用權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按5%稅率計算繳納。
⑺ 1993一次性買斷了土地使用權的土地拆遷如何賠償
若你是買主,拆遷補償依照當地的補償標准,別人能夠補償多少錢一畝,你也一樣享受這種政策;若你是賣方,已無權得到賠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