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司法解釋擅自開墾林地
依照森林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補種毀壞株數版一倍以上三倍以下權的樹木,可以處毀壞林木價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拒不補種樹木或者補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由林業主管部門代為補種,所需費用和違法者支付。對森林、林木未造成毀壞或者被開墾的林地上沒有森林、林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可以處非法開墾林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下的罰款。
⑵ 林地所有權與林地使用權可以分割開嗎
林地的所有權和林地的使用權是可以分割開的,比如這個林地是歸你所有,但你可以把林地租用給一個人,把使用權租用給一個人。
⑶ 自己開墾的荒地,使用權可以歸自己嗎
1、自己開墾的荒地,到底歸誰?
根據《國土管理法》第八條規定: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所以農村開荒的土地,其所有權仍屬於農村集體組織所有,其所有權不屬於個人,所以不能與承包土地享有同等權利。
2、自己開墾的荒地需要繳納地租嗎?
對於這個比較專業性的問題,筆者咨詢了農業部門管政策方面的人員,他們是這樣回答的: 首先要確定開荒是合法還是非法的,是國有荒原還是集體所有的荒原,如果是國家所有的,那就是按著市場情況對外發包,沒有什麼合理不合理的,國家不控制這部分的價格。不像集體所有的耕地,國家有強制性的規定,國家所有的耕地,不會轉變為集體所有,更不會變更為機動地。 但是我想很多地方開墾的荒地應該都是私自開發的,很少經過正規程序去開發,也就不能私自使用,屬於村集體所有,而村集體就會以正常發包形式進行對外承包,而農民開墾荒地也是付出了金錢以及勞力,所以村集體會優先承包給你,並且收取適當的承包費。
3、合法開荒地能使用多少年?
《國土地管理法實施細則》第17條規定:開發未確定土地使用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或者漁業生產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確定給開發單位或者個人長期使用,使用期限最長不得超過50年。 正常合法的開墾荒地,可以使用50年! 當然,只限合法的!
⑷ 有林權證的土地能否開墾種植農作物
可以的,權屬人有權安排自己土地上的種植作物種類
⑸ 我有林地使用權,有土地使用權嗎
沒有,育林地合同不代表土地使用權
⑹ 現在的林地和一荒山可以開發耕地嗎是不是違法
關於開發耕地《抄土地管理法》有這方面的規定,摘抄幾條供你參考:
第三十八條 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開發未利用的土地;適宜開發為農用地的,應當優先開發成農用地。
國家依法保護開發者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九條 開墾未利用的土地,必須經過科學論證和評估,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劃定的可開墾的區域內,經依法批准後進行。禁止毀壞森林、草原開墾耕地,禁止圍湖造田和侵佔江河灘地。
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破壞生態環境開墾、圍墾的土地,有計劃有步驟地退耕還林、還牧、還湖。
第四十條 開發未確定使用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確定給開發單位或者個人長期使用。
你開發荒地可能沒什麼多大問題,但開發林地你要慎重,要到當地林業部門咨詢。
⑺ 荒地的使用權歸誰,是不是誰開墾就歸誰呢
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你可以向鄉級或者縣級人民政府申請對土地使用權確認,根據確認結果決定合同的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四十八條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屬於國家所有,但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七十四條勞動群眾集體組織的財產屬於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包括:
(一)法律規定為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
(二)集體經濟組織的財產;
(三)集體所有的建築物、水庫、農田水利設施和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設施;
(四)集體所有的其他財產。
第八十一條國家所有的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等自然資源,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單位使用,也可以依法確定由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國家保護它的使用、收益的權利;使用單位有管理、保護、合理利用的義務。
國家所有的礦藏,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單位和集體所有制單位開采,也可以依法由公民採挖。國家保護合法的采礦權。
公民、集體依法對集體所有的或者國家所有由集體使用的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的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承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規定。
國家所有的礦藏、水流,國家所有的和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林地、山嶺、草原、荒地、灘塗不得買賣、出租、抵押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
根據上述規定,荒地的使用權由承包人所有。承包人按照承包合同約定享有權利和義務,在承包合同未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荒地所有人再次向他人發包,是違約行為,也違反相關法律的規定。如果荒地的承包人不同意的話,你可以向村集體要回土地使用費並要求承擔相應損失。
⑻ 對擅自開墾林地、擅自改變林地用途如何區別
1、適用的對象不同:
擅自開墾林地,是指沒有經過林業主管部門同意,擅自在將林地變為耕地等其他農用地;
擅自改變林地用途是將林地改變成為建設用地,包括徵用佔用林地、森林經營者在經營范圍內修建直接為林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和將林地改為宅基地的情況。而且臨時佔用林地,逾期不歸還的,也按擅自改變林地用途。
2、法律依據不同:
擅自開墾林地處罰法律依據是《森林法》和《森林法實施條例》。
擅自改變林地用途處罰法律依據是《森林法實施條例》。
3、處罰的結果不同:
擅自開墾林地:適用森林法44條和森林法實施條例41條第2款的規定: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補種樹木,罰款;對森林、林木未造成毀壞或者被開墾的林地上沒有森林、林木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罰款。
擅自改變林地用途:適用森林法實施條例第43條的規定:責令限期恢復原狀,罰款。
勘查、開采礦藏和各項建設工程的范圍: 根據森林法第十八條的規定,凡納入建設用地審批管理范圍的,都應當依法辦理審核審批手續,並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
⑼ 林地使用權指什麼權利,我們村裡有幾十畝地的林權地,現屬於荒地,想利用起來,和企業合作可以嗎
林地,就是說這塊地的用途只能用於林業生產,用於其他就屬於擅自改變林地用途,是會受到處罰的。
⑽ 有了林權證,是否就擁有了林地和林木的所有權和使用權
要具體看林權證的內容。有林權證可能只有林地使用權而無林木所有權。一般情況下,林地使用權是隨著林木所有權的改變而發生變化。但也有存在林地使用權與林木所有權分離的情況,只有林地使用權,沒有林木所有權。比如承包集體所有的林地進行林下林蛙養殖、野菜葯材栽植的,林地使用權歸承包人,而林地所有權仍歸集體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