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讓軟體使用權應按百分之六計提增值稅。
⑵ 為什麼說購買軟體是購買軟體的使用許可
軟體的使用許可是指軟體權利人和使用人之間訂立的確定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依照這種協議,使用人不享有所有權,但可以在協議約定的時間、地點,按照約定的方式使用該軟體。
眾所周知,軟體是智力勞動的成果,是一種無形財產。一個軟體的價值不在於其存儲的介質(如光碟),而是介質中的軟體本身。這種無形財產的價值往往是通過知識產權來體現的。因此購買軟體與買一輛汽車或一棟房子不同,它遵循的是知識產權領域被廣泛採用的使用許可制度,即用戶購買的是軟體的使用權而不是所有權,並且在獲得使用權時,還需遵守使用許可協議中的各種規定。所以我們常說的購買了某某軟體,實際是購買了某某軟體的使用許可。
⑶ 購買正版軟體後用作商用會構成侵權嗎
算,人家軟體的開發者沒有授權你賣,所以你違法了
⑷ 軟體使用權法律咨詢
兄弟,如果碰到類似問題首先得看合同!
因為你提供的背景信息比較簡單,如果要詳細解答你的問題太長了,簡單的跟你說下判斷思路吧!
首先,你們雙方是屬於民事法律行為范圍,根據民事法律行為的基本原則之一是意思自製,雙方的約定只要不違反法律強行性規定都應當認為有效。故你認為這樣的銷售模式是否合法,你首先的看合同!也就是平時我們說的游戲規則!!有約定依約定,無約定依法定!
其二,如果你認為對方涉及「壟斷」,想以消法來保護自己,也得看合同。簡單的說就是看合同條款中是否涉及不公平、不平等條款,但是前提舉證責任是由主張方承擔的!
我的回答可能你不會太滿意,就你目前提供的信息來看,對方的銷售模式肯定是不合理,但不一定是不合法!
要保護自己合法權益,還是看合同,包括你們雙方確認簽章的文件材料!
就你這個案例具體分析,你是否能夠繼續使用舊版,是看合同中有否約定,有約定最好,依約履行;但如果沒約定,而法律以及行業規定也未對此有明確規定的,就是按照行業通行做法,這里要說的是就是你比較悲劇了,所謂行業通行做法一般都是由生意方強勢一方決定,你舉證困難啊!除非你能從雙方確認文件材料中得出對你有利證據,否則。。。。(你還是不能用)!
當然,題外話:如果你能繼續使用,對方也不能以你使用舊版的行為來說你違反約定(說到這里還是得仔細分析合同)!
不知道我的分析對你有幫助否?如果你能悟出來就釋然了,呵呵!你懂得!
⑸ 賣別人的軟體違法嗎
這個當然是違法的,你沒有這個軟體的著作權,也沒有經過開發商授權的銷售代理權,你這種隨意販賣屬於侵權行偽當然是違法的,即便你從開發商處購買了這套軟體,但開發商只授權你使用權,不是銷售權,所以你也不能把你買來的軟體進行銷售。如果要合法銷售,你可以取得該款軟體的銷售代理權,相關事宜可能需要和作者聯系商談。
不過,其實網上也有很多人正在私下買賣破解軟體,主要是這方面的相關法律還不健全,你要這么賣呢估計也沒人管你(當然要低調點),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種行為是侵權行為,隨著相關法律的改善,勢必會受到法律制裁!
⑹ 如何保證我銷售的是軟體的使用權,而不是著作權
著作權是軟體一開發完成即屬於開發人的,並不隨使用而誕生,軟體一開發完就有的。
只是軟體需要再版權中心就行登記,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的著作權。
著作權屬於開發人,與銷售人無關。
⑺ 如果購買一款商業軟體,通常意味著得到它的什麼權
都是使用權。合同里一般也會條款寫上的。軟體你購買如果花2萬,源碼你花2000萬,廠家都不會考慮的。 就像你買winodows操作系統,比爾蓋茨把源碼也送你,以後微軟還怎麼混。源碼都是商業機密。
甲方付清合同款項則購買了軟體的永久使用權,但乙方保留對技術文件及軟體程序的權利,甲方須僅在合同規定的范圍內使用技術文件和軟體,在未徵得乙方書面許可前,不能將技術文件及軟體內容出售,租借或泄漏給第三者。
⑻ 我們是軟體開發銷售企業。源代碼是自己的,只出售軟體使用權,那平時銷售軟體是交什麼稅。增值稅還是營業
出售軟體使用權繳納增值稅,對實際稅負高於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轉讓軟體所有權,屬於轉讓無形資產的所有權,繳納營業稅。
⑼ 軟體的使用權可否轉讓(不是許可使用)如果可以轉讓,請提供軟體使用權轉讓合同範本,謝謝!!!
可以轉讓,合同可以去網上搜一個,很多的。
軟體著作權的轉讓和軟體產品出售不是一回事,打個比方:軟體著作權是會下單的雞,軟體產品類似於雞蛋。如果把軟體著作權轉讓了,那麼這只雞下的蛋跟你都沒關系了。
⑽ 轉讓一項軟體使用權的收入計入什麼科目
如果抄是僅僅轉讓使用權的襲話應計入其他業務收入。會計分錄即為: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如果是轉讓所有權的話就應該計入營業外收入了。會計分錄即為: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