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物權里有虛擬財產

物權里有虛擬財產

發布時間:2021-08-17 16:02:43

1. 虛擬財產是不是民法上的物

一,所謂虛擬財產抄,一般指網路游戲財產.

二,我國財產分二類.

1,有形財產,2,無形財產.

三,虛擬財產屬於無形財產

四,虛擬財產,不屬於民法上的物

1,民法上的物是指物權的權利和義務.

2,民法是調整合同法性有物權,例如;毒品

3,網路游戲買到的虛擬財產或打到的裝備買賣,屬於不合法虛擬財產.

4,原盛大網路,收取有是上網費,不是買到的虛擬財產或打到的裝備.

綜上所述,法律允許合法買賣的有形財產或無形財產,為民法中的物.虛擬財產,不屬於民法上的物,也不可交易.

2. 虛擬財產權利是債權還是物權

《民法總則》第五章為「民事權利」,其中第條至第126條規定了「自然人」依據「民事主體」的民事權利(條文附後)。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017年3月15日通過,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第五章民事權利 第一百零九條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第一百一十條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 第一百一十一條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第一百一十二條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 第一百一十三條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 第一百一十四條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 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第一百一十五條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一十六條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第一百一十七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徵收、徵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第一百一十八條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 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第一百一十九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 第一百二十條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百二十一條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的人,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由此支出的必要費用。 第一百二十二條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第一百二十三條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 (一)作品; (二)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三)商標; (四)地理標志; (五)商業秘密; (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七)植物新品種;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第一百二十四條自然人依法享有繼承權。 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財產,可以依法繼承。 第一百二十五條民事主體依法享有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 第一百二十六條民事主體享有法律規定的其他民事權利和利益。 第一百二十七條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二十八條法律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婦女、消費者等的民事權利保護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二十九條民事權利可以依據民事法律行為、事實行為、法律規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式取得。 第一百三十條民事主體按照自己的意願依法行使民事權利,不受干涉。 第一百三十一條民事主體行使權利時,應當履行法律規定的和當事人約定的義務。 第一百三十二條民事主體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

3. 物權法活人器官,虛擬財產,有形之自然力如礦藏屬於物嗎

人體器官脫離於人體後可以成為民法之物;虛擬財產只要能為人所控制那麼也可以成為物,礦藏也可以成為物。

4. 虛擬財產是否為物權之物

不是。
根據《物權法》的規定,「物權法定」即是否是物權,必須由法律來規定。我國現在並沒有法律規定,虛擬財產具有物權,即也就不存在物權之物了。

5. 虛擬財產是否屬於財產能否繼承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路為我們帶來了從時間上和空間上的許多便利,隨著社交網路、微信、微博等互聯網娛樂產業的發展,人們將擁有越來越多的虛擬財產,但是因此也引發了虛擬財產的繼承問題。將來有一天我們離世了,這些虛擬財產該如何處理?虛擬財產可以繼承嗎?
二、虛擬財產是否屬於財產。
根據我國《繼承法》第三條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一)公民的收入;……(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其中的第七條兜底條款為一個開放性規定,而非絕對的列舉,只要是合法財產均可被繼承。
有國外學者 Charles Blazer 指出,虛擬財產應有 5 項重要的特徵,分別為:由一人獨占使用;持續性;網路互聯性;二級流通市場以及使用者賦予其附加價值。
在李宏晨訴北京北極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娛樂服務合同糾紛案中,一審法官提到:」關於丟失裝備的價值,雖然虛擬裝備是無形的,且存在於特殊的網路游戲環境中,但並不影響虛擬物品作為無形財產的一種,獲得法律上的適當評價和救濟。「在」韓林以虛擬財產被盜為由訴上海盛大網路發展有限公司娛樂服務合同糾紛案「中,法院也指出,在網路游戲中,原告作為消費者,其權益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運營商有義務保護消費者對該賬戶及賬戶內物品的完整和獨占。這些觀點在法院已有的相關案例中也可見端倪,可以認為目前的司法實踐基本認可虛擬物品的財產屬性。從提交人大審議的《物權法》草案中,也沒有使用有體物的概念,也表明了立法對物的觀念的轉變。
筆者認為虛擬財產具有下列特徵:(1)本身屬於電子數據,存在於虛擬網路之中,具有虛擬性。(2)其價值取決於主觀,屬於隱私。比如 QQ 號碼以及其中附有的各種聊天記錄等對於特定的主體而言是有私密性的,並且,這種價值需依附於特定的系統中,比如某網路賬號必須依附於這個網路而存在,如果網路關閉,則該賬號也沒有生存之地了。(3)其交易方式與眾不同。
三、虛擬財產是否可繼承。
我國目前鮮有與此相關的法律條文,如《憲法》第 13 條,《民法通則》第 75 條,《刑法》第 265 條,還有之前出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關於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虛擬財產繼承現今沒有法律依據。我國《繼承法》第 3 條的兜底性條款導致現在層出不窮的有關虛擬財產引發的問題得不到法律依據的支撐。

6. 網路虛擬財產為什麼不適用物權法

網路虛擬財產
不屬於物權法所調整的物的概念

7. 民法總則關於虛擬財產是怎樣規定的

《民法總則》第115條: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第127條: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解讀:
Q幣、游戲裝備,也受法律保護。

8. 虛擬財產屬不屬於物權法調整的物

公安司法機關已經承認了網路虛擬財產的價值性,屬於個人財產的一部分。
虛擬財產是指狹義的數字化、非物化的財產形式,它包括網路游戲、電子郵件、網路尋呼等一系列信息類產品。包括長時間虛擬生活中形成的人物形象,這點是不能轉換到現實生活中的虛擬財產以及狹義的數字化、非物化的財產形式,它包括網路游戲、電子郵件、網路尋呼等一系列信息類產品。但由於目前網路游戲的盛行,虛擬財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網路游戲空間存在的財物,包括游戲賬號的等級,游戲貨幣、游戲人物擁有的各種裝備等等,這些虛擬財產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換成現實中的財產。

9. 如何從物權角度定位網路虛擬財產

所有權:通過身份證明合法的私有財產當然應該得到保護,這個證明可能牽涉到具體的虛擬財產的載體公司的證明,會非常的繁瑣;
用益物權:基於所有權,享有對該財產的使用和收益的權利,很邏輯的;
抵押物權:也是基於所有權和財產的有價性,應當可以就此設立抵押物權。

10. 虛擬財產是否應成為物權客體

我國民法尚無關於網路虛擬財產法律屬性的規定,關於虛擬財產權的構建,尚無定論。民事權利中財產權之所以分為物權、債權和知識產權,是由於他們各自的客體的自然屬性即存在方式的差異所致,換而言之,客體作為利益的載體,其內在屬性的差異導致了權利內容設計的不同。對虛擬財產概念、法律性質及其權利客體屬性的深入分析,是對虛擬財產進行法律調整的理論前提。學界對於虛擬財產及其屬性的種種爭鳴,都在為法律的發展和完善提供借鑒。對虛擬財產問題的研究,不僅關繫到現代財產法體系的劃分標准、民事權利的擴大協調,而且涉及現代民法價值理念、基本原則的變化發展,同時將對民法研究領域的縱深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物權里有虛擬財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