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糾紛是指知識產權人因行使知識產權或不特定第三人侵犯自己的知識產回權與不特答定第三人產生的爭議。
調解是指知識產權糾紛發生後,經雙方當事人申請,由人民法院、仲裁機構或調解人從中協調,使雙方當事人在自願協商的基礎上,互作讓步,達成協議,從而使糾紛得到解決的活動。
仲裁是指知識產權糾紛雙方當事人在自願基礎上達成協議,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審理,由仲裁機構做出對爭議雙方均有約束力的裁決的解決糾紛的制度。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裁決或調解書要求對方承擔責任或履行義務,也可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參考資料:知識產權糾紛http://ke..com/view/11790048.htm
Ⅱ 知識產權調解協議書是否具有保密性
您好,調解協議書是雙方當事人的經過協商,自願處分其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的一種專文書形式。調解書是當屬事人之間對私權處分的結果,所以當事人達成了協議,這是一種自治。
在調解方式結案的文書當中,不體現法官的新政和裁判的過程,當事人之間達成了協議,人民法院沒有形成一個新的裁判的過程,民事訴訟法156條規定,公眾可以查閱人民法院判決書、裁定書,但是沒有調解書,因此調解書未列入互聯網的公開范圍,具有保密性。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Ⅲ 為什麼涉及物權知識產權確權的調解協議法院不受理
物權:復是指權利人依法制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或者說,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不動產指土地以及建築物等土地附著物;動產指不動產以外的物。
知識產權:公民或法人等主體依據法律的規定,對其從事智力創作或創新活動所產生的知識產品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又稱為「智力成果權」、「無形財產權」,主要包括發明專利、商標以及工業品外觀設計等方面組成的工業產權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攝影和電影攝影等方面的作品組成的版權(著作權)兩部分。
物權與知識產權都屬於民事權利中不同的權利,各自有不同的性質,只有對他們性質進行比較,才能正確認識他們的性質,更好地利用和保護物權與知識產權,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相同點:1、性質上都是一種支配權;2、都有對世性3、絕對權4、法定性5、公示性6、排他性不同點:知識產權的客體主要是無形物,而物權主要是有體物;期限上不同;知識產權有地域性,而物權沒有;取得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