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雜志封底是什麼意思
封底,又稱封四、底封,指的是一本書書皮的底,是圖書的重要構成元素,是封面、書脊的延展、補充、總結或強調。封底與封面二者之間緊密關聯,相互幫襯,相互補充,缺一不可。
無論素麵型、圖像型,還是文字型的圖書封底,都各有長處和短處。如何針對不同內容的圖書進行封底設計,並設法揚其長、棄其短,力圖創新,加強藝術感染力,成了擺在圖書封面設計者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與封底對應的是封面
封面是書籍裝幀設計藝術的門面,它是通過藝術形象設計的形式來反映書籍的內容。在當今琳琅滿目的書海中,書籍的封面起了一個無聲的推銷員作用,它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將會直接影響人們的購買欲。封面起著美化書刊和保護書芯的作用。
有的封面設計則側重於某一點。如以文字為主體的封面設計,設計者在字體的形式、大小、疏密和編排設計等方面都比較講究,在傳播信息的同時給人一種韻律美的享受。
另外封面標題字體的設計形式必須與內容以及讀者對象相統一。成功的設計應具有感情,如政治性讀物設計應該是嚴肅的;科技性讀物設計應該是嚴謹的;少兒性讀物設計應該是活潑的等等。
好的封面設計應該在內容的安排上要做到繁而不亂,就是要有主有次,層次分明,簡而不空,意味著簡單的圖形中要有內容,增加一些細節來豐富它。例如在色彩上、印刷上、圖形的有機裝飾設計上多做些文章,使人看後有一種氣氛、意境或者格調。
⑵ 發表在雜志刊物上的論文需要掃描版權頁,此版權頁是指什麼
1、版權頁是指出版物的版權標志,也是版本的記錄頁,一般位於書名頁的背面、封三或書末。在版權頁中,按規定應記錄書名、著譯者、出版者、印刷者、發行者、版次、印次、開本、印張、印數、字數、出版年月、版權期、書號、定價等及其他有關說明事項。
2、版權頁的作用:說明和保障版權的文字為主,如「有著作權,不準翻印、版權所有,翻印必究、請勿翻印」等字句。版權頁是供讀者了解圖書的出版情況,也是文獻著錄的重要信息源之一。
(2)期刊版權頁或封四都擴展閱讀
常規版權頁包括的內容明細:
1、書名頁:圖書正文之前載有完整書名信息的書頁,包括主書名頁和附書名頁。
(1)主書名頁:載有本冊圖書書名、作者、出版者、版權說明、圖書在版編目數據、版本記錄等內容的書頁,包括扉頁和版本記錄頁。
(2)附書名頁:載有多卷書、叢書、翻譯書等有關書名信息的書頁,位於主書名頁之前。
2、作者:對圖書知識內容或藝術內容的創作、編纂、翻譯等負直接責任的個人或組織。
3、出版者:對圖書的編輯、出版和發行負責的機構或組織。
4、圖書在版編目數據:在圖書出版過程中編制,並印製在圖書上的書日數據。
5、版權說明:經作者或版權所有者授權出版的作品,可標注版權符號,並註明版權所有者的姓名及首次出版年份,排印在版本記錄頁的上部位置。
6、版本記錄:提供圖書在版編目數據未包含的出版責任人記錄、出版發行者說明、載體形態記錄、印刷發行記錄,排印在版本記錄頁的下部位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版權頁
⑶ 在封面,版權頁,目錄,內容,封底方面圖書和期刊有哪些不同
在封面封底所發的,大都是書評或者作品,一般情況學校是不認可的。
即使認可,也不如期刊中所發的正文有價值,認可度不一樣。
⑷ 我想問一下關於報紙的問題,請大家指教
1)封面(又稱封一、前封面、封皮、書面): 封面印有書名、作者、譯者姓名和出版社的名稱。封面起著美化書刊和保護書芯的作用。
(2)封里(又稱封二): 是指封面的背頁。封里一般是空白的,但在期刊中常用它來印目錄,或有關的圖片。
(3)封底里(又稱封三): 是指封底的裡面一頁。封底里一般為空白頁,但期刊中常用它來印正文或其他正文以外的文字、圖片。
(4)封底(又稱封四、底封): 圖書在封底的右下方印統一書號和定價,期刊在封底印版權頁,或用來印目錄及其他非正文部分的文字、圖片。
(5) 書脊(又稱封脊): 書脊是指聯接封面和封底的書脊部。書脊上一般印有書名、冊次 ( 卷、集、冊 ) 、作者、譯者姓名和出版社名,以便於查找。
(6)書冠: 書冠是指封面上方印書名文字的部分。
(7)書腳: 書腳是指封面下方印出版單位名稱的部分。
(8)扉頁(又稱里封面或副封面): 扉頁是指在書籍封面或襯頁之後、正文之前的一頁。扉頁上一般印有書名、作者或譯者姓名、出版社和出版的年月等。扉頁也起裝飾作用,增加書籍的美觀。
(9)插頁: 插頁是指凡版面超過開本范圍的、單獨印刷插裝在書刊內、印有圖或表的單頁。有時也指版面不超過開本,紙張與開本尺寸相同,但用不同於正文的紙張或顏色印刷的書頁。
(10)篇章頁(又稱中扉頁或隔頁): 篇章頁是指在正文各篇、章起始前排的,印有篇、編或章名稱的一面單頁。篇章頁只能利用單碼、雙碼留空白。篇章頁插在雙碼之後,一般作暗碼計算或不計頁碼。篇章頁有時用帶色的紙印刷來顯示區別。
(11)目錄: 目錄是書刊中章、節標題的記錄,起到主題索引的作用,便於讀者查找。目錄一般放在書刊正文之前(期刊中因印張所限,常將目錄放在封二、封三或封四上)。
(12)版權頁: 版權頁是指版本的記錄頁。版權頁中,按有關規定記錄有書名、作者或譯者姓名、出版社、發行者、印刷者、版次、印次、印數、開本、印張、字數、出版年月、定價、書號等項目。圖書版權頁一般印在扉頁背頁的下端。版權頁主要供讀者了解圖書的出版情況,常附印於書刊的正文前後。
(13)索引: 索引分為主題索引、內容索引、名詞索引、學名索引、人名索引等多種。索引屬於正文以外部分的文字記載,一般用較小字型大小雙欄排於正文之後。索引中標有頁碼以便於讀者查找。在科技書中索引作用十分重要,它能使讀者迅速找到需要查找的資料。
(14)版式: 版式是指書刊正文部分的全部格式,包括正文和標題的字體、字型大小、版心大小、通欄、雙欄、每頁的行數、每行字數、行距及表格、圖片的排版位置等。
(15)版心: 版心是指每面書頁上的文字部分,包括章、節標題、正文以及圖、表、公式等。
(16)版口: 版口是指版心左右上下的極限,在某種意義上即指版心。嚴格地說,版心是以版面的面積來計算范圍的,版口則以左右上下的周邊來計算范圍。
(17)超版口: 超版口是指超過左右或上下版口極限的版面。當一個圖或一個表的左右或上下超過了版口,則稱為超版口圖或超版口表。
(18)直 ( 豎 ) 排本: 是指翻口在左,訂口在右,文字從上至下,字行由右至左排印的版本,一般用於古書。
(19)橫排本: 就是翻口在右,訂口在左,文字從左至右,字行由上至下排印的版本。
(20)刊頭: 刊頭又稱「題頭」「頭花」,用於表示文章或版別的性質,也是一種點綴性的裝飾。刊頭一般排在報刊、雜志、詩歌、散文的大標題的上邊或左上角。
(21)破欄: 破欄又稱跨欄。報刊雜志大多是用分欄排的,這種在一欄之內排不下的圖或表延伸到另一欄去而佔多欄的排法稱為破欄排。
(22)天頭: 天頭是指每面書頁的上端空白處。
(23)地腳: 地腳是指每面書頁的下端空白處。
(24) 暗頁碼: 又稱暗碼是指不排頁碼而又占頁碼的書頁。一般用於超版心的插圖、插表、空白頁或隔頁等。
(25) 頁: 頁與張的意義相同,一頁即兩面 ( 書頁正、反兩個印面 ) 。應注意另頁和另面的概念不同。
(26) 另頁起: 另頁起是指一篇文章從單碼起排(如論文集)。如果第一篇文章以單頁碼結束,第二篇文章也要求另頁起,就必須在上一篇文章的後留出一個雙碼的空白面,即放一個空碼,每篇文章要求另頁起的排法,多用於單印本印刷。
(27) 另面起: 另面起是指一篇文章可以從單、雙碼開始起排,但必須另起一面,不能與上篇文章接排。
(28) 表註: 表注是指表格的註解和說明。一般排在表的下方,也有的排在表框之內,表注的行長一般不要超過表的長度。
(29) 圖註: 圖注是指插圖的註解和說明。一般排在圖題下面,少數排在圖題之上。圖注的行長一般不應超過圖的長度。
(30)背題: 背題是指排在一面的末尾,並且其後無正文相隨的標題。排印規范中禁止背題出現,當出現背題時應設法避免。解決的辦法是在本頁內加行、縮行或留下尾空而將標題移到下頁。
版面指在書刊、報紙的一面中圖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總和,即包括版心和版心周圍的空白部分書刊一頁紙的幅面。通過版面可以看到版式的全部設計。
版心 位於版面中央、排有正文文字的部分。
書眉 排在版心上部的文字及符號統稱為書眉。它包括頁碼、文字和書眉線。一般用於檢索篇章。
頁碼 書刊正文每一面都排有頁碼,一般頁碼排於書籍切口一側。印刷行業中將一個頁碼稱為一面,正反面兩個頁碼稱為一頁。
注文 又稱注釋、註解,對正文內容或對某一字詞所作的解釋和補充說明。排在字行中的稱夾注,排在每面下端的稱腳注或面後注、頁後注,排在每篇文章之後的稱篇後注,排在全書後面的稱書後注。在正文中標識注文的號碼稱注碼。
3. 開本
版面的大小稱為開本,開本以全張紙為計算單位,每全張紙裁切和折疊多少小張就稱多少開本。我國習慣上對開本的命名是以幾何級數來命名的。
國內生產的紙張常見大小主要有以下幾種:
787×1092 毫米平板原紙尺寸是我國當前文化用紙的主要尺寸,國內現有的造紙、印刷機械絕大部分都是生產和適用此種尺寸的紙張。
850 × 1168 毫米的尺寸是在 787 × 1092 毫米 25 開的基礎上為適應較大開本需要生產的,這種尺寸的紙張主要用於較大開本的需要,所謂大 32 開的書籍就是用的這種紙張。
880 × 1230 毫米的紙張比其他同樣開本的尺寸要大,因此印刷時紙的利用率較高,型式也比較美觀大方,是國際上通用的一種規格。
4. 版心
書刊版心大小是由書籍的開本決定的,版心過小容字量減少,版心過大有損於版式的美觀。一般字與字間的空距要小於行與行間空距;行與行間的空距要小於段與段間的空距;段與段間的空距要小於四周空白。
版心的寬度和高度的具體尺寸,要根據正文用字的大小、每面行數和每行字數來決定。而每面行數又受行距的影響。印刷標准術語中將字行與字行之間的空白稱為行間,行中心線與行中心線的距離稱為行距。但方正、華光排版系統中將標准術語中的行間稱為行距。書刊的行間一般空對開( 1/2 ),也有 5/8 、 3/4 幾種空法。表 2.1 列出了不同字型大小、不同行間、不同開本的版面字數及版心尺寸。
⑸ 雜志的封一、封二、封三、封底、扉一、扉二都是指哪一頁
雜志的封一、封二、封三、封底、扉一、扉二的介紹如下:
1、封一:雜志的封面,一般為雜志的第一頁外面。
2、封二:雜志封面的內頁。封面這一頁分為兩面,外面稱為封一,內面稱為封二。
3、封三:雜志最後一頁的內面。
4、封底:一般指雜志的最後一頁的外面,又稱為封四。
5、扉一:即扉頁第一跨頁。翻開封面後左邊那頁是封二,右邊那頁叫做扉頁。封二與扉頁合起來看成的一張大的頁面就叫做扉一。
6、扉二:即扉頁第二跨頁。緊接著扉頁第一跨頁的第二張跨頁,即雜志編有頁碼的第二頁和第三頁的合成頁。
(5)期刊版權頁或封四都擴展閱讀
一、雜志的起源
雜志形成於罷工、罷課或戰爭中的宣傳小冊子,這種類似於報紙注重時效的手冊,兼顧了更加詳盡的評論。所以一種新的媒體隨著這樣特殊的原因就產生了。
最早出版的一本雜志是於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國人薩羅(Denys de Sallo)出版的《學者雜志》。1703年,倫敦出版了第一種介於報紙和雜志之間的定期刊物,發行者是《魯賓遜漂流記》的作者丹尼·笛福。刊物名叫《評論》,篇幅為四小頁,共發行九年。
二、雜志的分類
1、按內容分:可將雜志分為綜合性期刊與專業性期刊兩大類。
2、按學科分,可將雜志分為社科期刊、科技期刊、普及期刊等三大類。
3、按時間分,可將雜志分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等。
4、按雜志的性質分,則可分為學術性期刊、技術性期刊、普及性期刊、教育性期刊、情報性期刊、啟蒙性期刊、娛樂性期刊等等。
5、按讀者對象分,可將雜志分為兒童雜志、青年雜志、高校雜志、少年雜志、婦女雜志、老人雜志、工人雜志、農民雜志、幹部雜志、知識分子雜志、軍人雜志等。
⑹ 印刷:怎麼區分封底、封面、封三、封四
封底,又稱封四、底封,一本書書皮的底,圖書的重要構成元素,是封面、書脊的延展、補充、總結或強調。封底與封面二者之間緊密關聯,相互幫襯,相互補充,缺一不可。
封面,書刊外面的一層。有時特指印有書名、著者或編者、出版者名稱等的第一面。又稱封一、前封面、封皮、書面。
封底里又稱封三,封底的裡面一頁。封底里一般為空白頁,但期刊中常用它來印正文或其他正文以外的文字、圖片。
封里又稱封二,封面的背頁。封里一般是空白的,但在期刊中常用它來印目錄,或有關的圖片。
(6)期刊版權頁或封四都擴展閱讀
封面設計的成敗取決定於設計定位。即要做好前期的客戶溝通,具體內容包括:封面設計的風格定位;企業文化及產品特點分析;行業特點定位;畫冊操作流程;客戶的觀點等都可能影響封面設計的風格。所以說,好的封面設計一半來自於前期的溝通,才能體現客戶的消費需要,為客戶帶來更大的銷售業績。
封底基本形式分為素麵型、圖像型、文字型。
⑺ 書籍封一、封二、封三、封四都是哪一頁一般都寫什麼內容
封一為書本最前面一頁,即封面。
封二為封面的反面一頁,即封面的背面,多為空白,也有印有文字的。
封三為封底的反面一頁。
封四為書本最後面一頁,即封底。
一般書刊封一印有書名、出版者和作者等,封二封三一般印有廣告等,封四印有版權等。
封面是對訂聯成冊後的書芯在其外麵包粘上外衣的稱呼,封面也稱書封、封皮、外封等,又分封一、封二(屬前封)、封三、封四(屬後封)。
(7)期刊版權頁或封四都擴展閱讀
書皮的內容
其內容包括開本、封面、護封、書脊、版式、環襯、扉頁、插圖、插頁、封底、版權頁、書函在內的開本設計、封面設計、版面設計以及裝訂形式、使用材料等。封面設計一般由文字和畫面兩部分有機構成。書籍的裝訂形式與排式有關。
中國大多是橫排書,採用的裝訂形式有精裝本、平裝本、單行本、合訂本、普及本、縮印本、袖珍本、特藏本、豪華本等。此外,還有飄口、圓角、包角、檢標、毛邊等裝式,書脊有圓脊和方脊之別。
⑻ 書籍封一、封二、封三、封四都是哪一頁一般都寫什麼內容急求~~
封一:雜志的封面(Front Cover),印雜志名稱啊,封面女郎啊之類的地方:)
封二:封面的內頁(Inside Front Cover)。印封面那張紙不是兩面嘛,那麼這兩面就分別叫封面和封二了。
封三:封底的內頁(Inside Back Cover)
封四:封底(Back Cover)
一般,封二封三封四都是用來印廣告的。
扉頁:(the First Page)一本雜志,正面第一頁是封面,翻開封面後左邊那頁(即整本書的第二頁)是封二,右邊那頁(第三頁)就是扉頁了。一般地,扉頁的材質與做封一封二的紙不一樣。對雜志的頁碼編號,通常從扉頁開始,編為第一頁。
扉頁第一跨頁:(the 1st Spread Page)就是把封二與扉頁(攤開雜志,左邊那頁紙和右邊那頁紙)合起來看成一張大的頁面,忽略雜志的中縫造成的間隙。在扉頁第一跨頁上印廣告的話,廣告畫面就橫跨兩頁紙,有一般單頁廣告的雙倍大,所以叫跨頁。
第二跨頁:(the 2nd Spread Page)緊接著扉頁第一跨頁的第二張跨頁,即雜志編有頁碼的第二頁和第三頁的合成頁。
內頁硬插頁:(Inside Inserted Page)雜志內頁通常是普通的印刷薄紙,而內頁硬插頁是用不同材質的紙,比如較厚較硬的廣告紙插在某些內頁之間(一般是在雜志最中間的兩個頁碼之間,比如一共有28頁的雜志,那就插在第14頁與第15頁之間)。內頁硬插頁可以是單頁的,也可以是跨頁的。
⑼ 什麼是雜志的版權頁,一般在哪裡
大多數與目錄頁在一起,就是有什麼主管單位、主辦單位、編輯出版單位、總編、主編、責任編輯、地址、期刊號等等的那一頁。
⑽ 請問期刊(月刊雜志)的版權頁可以放在封二嗎
你好,版權頁好像都在扉頁來著。你查下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