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劃撥地的房子能買賣嗎
說到要買房,多數人關注的是房產證過戶以及辦理問題,那麼,什麼是劃撥房子?這種房子能買嗎?接下來,就為大家細細道來。
什麼是劃撥土地的房子?
劃撥土地的房子,是指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或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後無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
劃撥土地的房子能買嗎?
可以買,就是在過戶的時候要交一筆不少的出讓金,然後這個房子就會有契證,以後房子買賣就不再需要交了,具體多少根據面積和土地等級而定(以房管局的價格為准)。
《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44條、第45條規定,應向當地市、縣人民政府補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以轉讓、出租、抵押所獲抵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且前提條件是:
1、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2、領有國有土地使用證;
3、具有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合法的產權證明;
4、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實踐中,國土局大多同意辦理過戶,但前提是必須提前補繳土地出讓金。此時賣方稱已履行義務,不對補繳土地出讓金負責。
2. 劃撥土地上的房屋能轉讓嗎
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未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不得轉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時,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審批。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准予轉讓的,應當由受讓方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並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報批時,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決定可以不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轉讓方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將轉讓房地產所獲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繳國家或者作其他處理。」
3. 土地使用權是劃撥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土地使用權抄是劃撥的房襲子,可以買賣。
但法律和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另外受讓方應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應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額應當按下式核定:
(1)轉讓後不改變用途等土地使用條件的:
應繳納的土地出讓金=擬出讓時的出讓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擬出讓時的劃撥土地使用權權益價格
(2)轉讓後改變用途等土地使用條件的:
應繳納的土地出讓金=擬出讓時的新土地使用條件下出讓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擬出讓時的原土地使用條件下劃撥土地使用權權益價格
4. 土地使用權 是劃撥的房子 可以買賣嗎
土地使用權是劃撥的房子,可以買賣。
但法律和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另外受讓方應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應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額應當按下式核定:
(1)轉讓後不改變用途等土地使用條件的:
應繳納的土地出讓金=擬出讓時的出讓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擬出讓時的劃撥土地使用權權益價格
(2)轉讓後改變用途等土地使用條件的:
應繳納的土地出讓金=擬出讓時的新土地使用條件下出讓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擬出讓時的原土地使用條件下劃撥土地使用權權益價格
5. 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房地產轉讓的程序是
1、報經審批 劃撥土地使用權進入市場,應當按國務院規定,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審批。在國務院另有規定之前,應當按照劃撥土地使用權審批許可權來進行。即基本農田、基本農田以外的其他耕地35公頃以上或者其他土地70公頃以上,由國務院批准。除此之外,均由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備案。這是劃撥土地的房地產轉讓和出讓土地的房地產轉讓的顯著區別之一。因為涉及劃撥土地使用權,用地者無權處分,必須要報政府審批。但在這里,具體是報政府的哪個部門來審批,立法規定不夠明確,一般為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 2.受讓方辦理出讓手續,繳納出讓金 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39條和《城市房地產轉讓管理規定》的規定,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准予轉讓的,除符合可以不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情形外,應當由受讓方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並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在經政府批准轉讓後,由市、縣人民政府與土地使用權受讓人簽訂土地使用權合同。由轉讓關系中的受讓方來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並按規定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這實質上是使轉讓的那幅土地在性質上發生根本變化,由劃撥地變為出讓地,實現土地使用權從無償到有償的轉化。根據」92年國家土地管理局發布的《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辦法》,出讓金按標定地價的一定比例收取,最低不得低於標定地價的40%,這表明政府對劃撥土地轉讓補交出讓金給予相當的優惠,標定地價減收的部分及實際轉讓成交價與標定地價的差額均由轉讓方獲取。在實踐上,轉讓方通常能獲取成交價額的2/3,而政府收取的出讓金只為成交價額的1/3。如此作法,有利於通過利益機制充分調動劃撥用地者的積極性,引導其轉讓土地使用權,從而促進土地變無償使用為有償使用的改革步伐。 3.不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應當將轉讓房地產所獲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繳國家或作其他處理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39條第2款規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報批時,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決定可以不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轉讓方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將轉讓房地產所獲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繳國家或者作其他處理」。這樣規定的主要考慮是,既充分顧及到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優化配置,同時又避免國家土地收益的流失。如在劃撥的土地上建成房屋的,一旦進行房屋買賣,土地使用權要隨之轉移,而土地轉讓價格隱含於房價之中,轉讓方所獲級差收益往往超過房屋本身售價。這就需要轉讓方將其中的土地收益上繳國家。這里所說的「不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情形,是指國家暫時無法或不需轉為出、讓方式供應的地塊,或者根據城市規劃不宜出讓而近期又不禁止轉讓的地塊等。 依據《城市房地產轉讓管理規定》第12條的規定,這些情形有以下幾種: (1)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准,轉讓的土地用於下述建設項目: 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 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 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項目用地;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 (2)私有住宅轉讓後仍用於居住的。 (3)按照國務院住房制度改革有關規定出售公有住宅的。 (4)同一宗土地上部分房屋轉讓而土地使用權不可分割轉讓的。 (5)轉讓的房地產暫時難以確定土地使用權出讓用途、年限和其他條件的。 (6)根據城市規劃土地使用權不宜出讓的。 (7)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暫時無法或不需要採取土地使用權出讓方式的其他情形。
6. 土地使用權類型為劃撥的房屋可以買嗎
以劃撥來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未經有自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不得轉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時,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審批。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准予轉讓的,應當由受讓方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並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報批時,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決定可以不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轉讓方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將轉讓房地產所獲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繳國家或者作其他處理。」
7. 劃撥土地上的房子能買嗎
劃撥土地的房子是可以購買的。土地屬於劃撥方式的房子首次上市交易時,應當補繳土地出讓金。這個房子就會有契證,以後房子買賣就不再需要交了,具體多少根據面積和土地等級而定。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四十條第1款規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時,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審批。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准予轉讓的,應當由受讓方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並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購買劃撥土地房子的法律風險
1、買方不符合條件,國土局拒絕辦理過戶,導致交易無法完成。企業基本均不符合使用劃撥土地的條件,原則上說,直接以劃撥土地辦理過戶具有一定困難,可能會被國土局拒絕。待操作到過戶環節之時,買方通常已經支付了大部分購房款。
房屋無法過戶,買方所能選擇的,一般只能是通過訴訟,要求解除合同、追回已付款項,有條件的情況下爭取賠償。但是,訴訟的勝負,取決於交易雙方誰對劃撥土地的可轉讓性負責,而這並沒有法律直接規定,判定將取決於對交易細節的證據收集。
2、國土局同意過戶,但要求補繳土地出讓金。國土局大多同意辦理過戶,但前提是必須提前補繳土地出讓金。此時賣方稱已履行義務,不對補繳土地出讓金負責。對買方而言,則面臨要麼終止交易,就合同解除問題與賣方訴訟;要麼先行補繳土地出讓金,待取得土地權證後,再針對土地出讓金支付問題,與賣方訴訟解決。
3、規劃等原因,劃撥土地無法轉為出讓土地,導致交易無法進行。熟悉房地產法律法規的買賣雙方,會在談判交易價格之初,即考慮到土地出讓金補繳事宜,因此一般不會發生過戶之後再就土地出讓金訴訟的問題。但是,即使雙方已考慮到土地出讓金因素,也並不表示交易自此萬事大吉。
8. 有房產證但是土地使用權為劃撥的,房子能買賣嗎
有以下來2種情況:
1、如果屬於自 城鎮住宅 房改房等私人住宅 房產轉移後土地使用權隨之轉移 ,在不變更劃撥性質的情況下不需補繳出讓金 ,但需繳納 土地收益金。
2、其他劃撥使用權 在補繳土地出讓金後 變使用權性質劃撥為出讓就可以買賣了。可以買賣,劃撥轉出讓即可。
9. 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房屋可否自由買賣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經研究認為,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未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批准,不得轉讓;已經訂立轉讓合同的,合同無效。
根據合同效力補正的原理,政府主管部門追認批准,並由劃撥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方與政府主管部門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補交土地出讓金,或者由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受讓方與政府主管部門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並交付土地出讓金,或者轉讓合同簽訂後,政府主管部門將轉讓土地直接劃撥給受讓方使用,當事人間訂立的轉讓合同可視為有效。但政府主管部門的批准及手續的補辦必須在一審起訴前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