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上發表的文章有知識產權嗎如果有人抄襲發表在報刊雜志上怎麼辦
在網上發表的文章具有知識產權。他人抄襲發表在報刊雜志上侵犯了你的著作權(不考慮合理使用等情形),你可以提起訴訟,也可以根據侵權的情況選擇去工商局投訴或者去公安機關控告。
根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二條的規定:「著作權法所稱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只要你發表的文章符合上述作品的要求,不違反憲法和法律,不損害公共利益的,都可以享有著作權。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僅僅是提供發表文章的時間的證據,可能並不能充分證明你是作品的著作權人。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第第四十八條規定:「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在不考慮合理使用等情形,他人未經你的許可,不得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你的作品,抄襲你的文章發表在報刊雜志上侵犯了你的著作權,屬於侵權行為,你可以對其提起訴訟,也可以根據侵權的情況選擇去工商局投訴或者去公安機關控告。
Ⅱ 抄襲專利怎麼舉報
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明顯抄襲現有技術或者現有設計的專利申請,或者指使他人提交多件明顯抄襲現有技術或者現有設計的專利申請
國家知識產權局除依據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對提交的專利申請進行處理之外,可以視情節採取下列處理措施:
(一)不予減緩專利費用;已經減緩的,全部或者部分追繳;
(二)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政府網站以及《中國知識產權報》上予以通報;
(三)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申請數量統計中扣除非正常申請專利的數量;
(四)建議各地人民政府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不予資助或者獎勵;已經資助或者獎勵的,建議全部或者部分追還;
(五)建議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對從事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為的專利代理機構以及專利代理人採取行業自律措施,必要時建議專利代理懲戒委員會根據《專利代理懲戒規則(暫行)》的規定給予相應懲戒;
(六)通過非正常申請專利的行為騙取資助和獎勵,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有關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Ⅲ 外國人剽竊中國知識產權找中國什麼部門機構來解決
國家知識產權局負責該方面事物,最後具體還得國家商務部(涉及商業專利),或文化部(涉及著作權),以及外交部進行接洽處理
Ⅳ 公司知識產權有哪些常見問題
您好:
企業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涉及的知識產權有哪些?
答:企業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通常可能涉及的知識產權有專利權(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三種)、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商業秘密等。
企業如何申請專利?
答:如果企業自己有能力撰寫專利申請文件,自己有既懂技術又懂法律的人才,可以自己撰寫專利申請文件,向主管部門申請專利。由於申請專利專業性強,涉及的法律問題以及程序復雜,企業如果沒有勝任該項工作的人員,就應該委託有信譽的專利代理公司代為申請專利。
企業怎樣確定自己的技術保護戰略?
答:企業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研發新技術或者作出了新的設計,應當綜合各方面情況,分析研究是申請專利還是作為商業秘密予以保護。有的技術適合通過保密措施予以秘密,比如醫葯化工領域的技術,他人通常難以破解。但是機械領域的技術,產品一旦推向市場,通常難以保密。當然,有的技術可以通過商業秘密和專利結合保護。
企業如何進行品牌建設?
答:企業的品牌建設,百年成之不足,一旦毀之有餘。企業必須建立自己的品牌戰略,提高品牌附加值。企業應該針對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的特點,選擇好商標、商號,不要跟風,不要攀附名牌,不要搭便車。確定商標後立即注冊,然後通過宣傳使用,點滴積累商譽,最終必能贏得消費者的贊譽。
著作權受到侵害,如何尋求救濟?
答:著作權有復制、發行、表演、展覽、通過信息網路傳播等多項權利,受到侵害後,可以採取自力救濟,也可以採取公力救濟。一是向侵權行為人發出通知,要求其停止侵權,採取刪除、停止發行等行為;二是尋求公力救濟,向著作權行政主管部門投訴,要求查處,或者向法院起訴被告侵權,要求被告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等。
企業怎樣保護自己的商業秘密?
答:商場如戰場,商戰不可無秘密,商業間諜無處不在。企業應當建章立制,建立適合自己情況的適當的保密措施。比如與員工簽訂保密協議,重要文件有專人負責保管,涉密場所限制無關人員進入,重要秘密資料有不同的人保管等等。如果一旦泄密,立即採取措施,限制秘密的進一步擴散。
網路時代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有何影響?
答:網路時代是一個全新的時代,對知識產權保護影響巨大。網路傳播技術使得傳播作品更便捷的同時,也使得著作權侵權變得更容易;電子商務使得商標在網路空間的保護出現許多新特點,企業的域名被搶注也時有發生。域名不是傳統的知識產權,但是其性質是商業標識類利益。域名被搶注後,或者提請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訴。
企業接到有關知識產權方面的商業信函時應如何處理?
答:對很多中小型企業而言,大多無力由專人負責自己知識產權方面的監測,因此自己的商標是否被人搶注,他人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否與自己的商標屬於在類似商品上的相同或近似商標,是否有人侵犯了自己的商標權;自己的專利權或者著作權是否有人侵犯,通常無法及時發現。因此,知識產權代理公司發現上述問題後,一般會主動與企業聯系,與企業商談由其代為維權。企業應當慎重對待上述信函,因為企業與上述知識產權代理公司並不熟悉,不了解其執業能力以及信譽,一旦發生糾紛,可能會耽誤企業自身的維權。有信譽的高水平的知識產權代理公司一般不會通過上述方式承攬業務。所以,企業接到上述信函,最好咨詢自己的法律顧問或者專業律師,然後確定如何處理。
Ⅳ 如何認識山寨文化中的知識產權問題
「山寨」:「山寨」一詞,代表那些佔山為王的地盤,有著不被官方管轄的意味。「山寨」是依靠抄襲、模仿、惡搞等手段發展壯大起來,反權威、反主流且帶有狂歡性、解構性、反智性以及後現代表徵的亞文化的大眾文化現象。
我們不妨把「山寨」理解成三個層面:
山寨食品 難分真假1 「山寨產品」:第一個層面是其物質層面,「山寨」從字面來解釋是:在山寨中,逃避政府管理,通俗的說就是盜版、克隆、仿製等,一種由民間IT力量發展起來的產業。其主要特點主要表現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現形式為通過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機、游戲機等不同領域。山寨產品包括山寨手機、山寨數碼相機、山寨MP3 等。這些產品如山寨手機多模仿一線品牌如Nokia、Samsung、Sony-Ericsson 等一線品牌的功能以及外觀,甚至有些將品牌名改為Nokir、Samsing、Suny-Ericcsun來求得與模仿原本的相似性。由於這些手機多抄襲手機生產廠家的正規產品從而節省了研發費用,其價格只有正規產品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加之其雖然材質和做工會稍遜一籌但其功能繁多、外觀新潮,從而得到中低端消費者的青睞,行業規模不斷擴大。而網路也出現打出「推介國產強機,交流山寨文化」口號的「山寨機網」。
2 」 山寨文化」:第二個層面是精神層面,即我們理解的狹義的一種精神文化現象。其中包括了山寨行為所折射出的主體行為者乃至當前大眾的社會心理、審美取向以及社會思潮的涌現、價值體系的新建等。而這一部分正是研究「山寨文化」的核心。當前對於「山寨現象」的批判正是基於此,「山寨」究竟會為我們帶來什麼?對當前中國的文化發展有什麼影響?但凡深度、理性地看待這場「文化秀」,我們必須從此切入。時間跨越到2008年末,由山寨機引發的山寨現象蔓延到整個網路,山寨明星、山寨紅樓夢、山寨百家講壇等等都毫不掩飾對精英文化的挑戰,隨後山寨現象又意外的登上了CCTV新聞聯播,這是官方首次對民間現象表述自己的意見,至此正式進入全民時代。
3 「山寨行為」:第三個層面乃行為層面,不僅包括各式具體更包括面對「山寨行為」主流文化的應對方式,以及面對山寨產品涉及到的知識產權問題管理機構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避。社會系統的經濟結構、政治結構、文化結構環環相扣,牽一發而動全身,「山寨產品」對當前消費市場的沖擊,「山寨行為」對當前中國當代文化多元並存結構的重新洗牌,無疑都在點滴影響著中國的發展進程。如何應對,如何使其發揮積極效應,正是各個層面相關者的當務之急。
山寨」的提法不是源於廣東,而是來自香港。香港和廣東的省會城市廣州一樣,講的都是粵語。
在香港,小規模經營的工廠或家庭小作坊被稱為「山寨廠」,其出產的產品也被港人譏之為「山寨貨」。在粵語中「山寨」一詞也含有「不正規」或「不正統」的意思。
李嘉誠1950年在香港島的皇後大道西,開設了一家生產塑膠玩具及家庭用品的「長江塑膠廠」,當時的規模也是屬於「山寨廠」之列。
七十年代未期隨著我國對外交流的開放,一大批港式的粵語詞彙如:「大排檔」、「新潮」、「抄更」等流入廣東,逐漸成為內地的日常用語。「山寨廠」、「山寨貨」的說法也是那個時候傳入的。
粵語素來喜歡省略、干練,通常一個詞既可作名詞也可以作動詞,故「山寨廠」和「山寨貨」也可簡稱為「山寨」。
由於「山寨廠」生產的「山寨貨」多為仿製和假冒產品,故「山寨」又引申為「模仿」、「翻版」、「冒牌」的意思。社會學家艾君認為,應該將山寨現象理解為市場經濟培育期的必然現象,將民間俗稱的「山寨文化」界定為一種民間的智慧和創新,將「山寨模式」界定為是發展中國家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將山寨現象界定為為一種「山寨產業」。艾君認為,如果我們站在中國,站在當今的中國,站在市場經濟發展期的中國,辯證地分析看待「山寨現象」,去深層解剖「山寨現象」的社會意義,則會發現它的存在對社會進步和發展有著許多的積極因素。對待「山寨文化現象」我們應該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剔除一些糟粕,採取包容之心,批判地吸收和接納。完全贊美一種文化,不是對待文化的科學態度和思維,而是固步自封和愚昧的表現。完全取締和否定一種文化,也不是對文化的辯證理解和分析,而是機械主義的主觀意識在作怪。
對於這種文化現象的起源、發展、產生背景和意義艾君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見解。
「山寨現象」起源背景:「山寨現象」的產生是與改革開放大背景相關聯的。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的許多高科技、民營科技企業以及一些鄉鎮企業都有「山寨」發展的痕跡。
「山寨」原含義是代表那些佔山為王的勢力范圍,有著不被官方察覺或者不願管轄的意味。當「山寨產品」出現後,因為概念的因素人們往往會與「黑工廠」、「地下工廠」生產的「三無」產品相聯系。實際非也。「山寨」作為產品的代名詞而被社會認可和炒作,並成為一種現代社會的文化現象是與廣東民間IT業發展相關聯的,即是一種由民間IT力量發起的產業現象。
「山寨產品」的起源和發展地並非僅僅廣東。這種現象在目前我國發達地區的20多年前已經很流行。只是那個時候還沒有把它作為一種「山寨」名詞給以界定,也沒有形成作為一種特殊的產業文化現象被討論。
艾君給「山寨產品」下個定義,那就是「山寨產品」,實際上是處在市場培育期的發展中國家,由一些有智慧頭腦型的民間人士,為滿足那些受消費能力限制、無法滿足生活需求品的群體對某種欣賞的產品(包括文化產品)的消費慾望,或者因為市場存在著的一種固有的產品因為長久沒有創新和換代,而通過「復制、模仿、學習、借鑒和創新改良」的方法,推向市場的一種「快速、滿足平民、適銷對路、具有多功能性低價位」的品牌產品。
而「山寨文化」則是指山寨產品從策劃、創意到加工製造,以及推向市場過程中,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以及社會上所形成的一種被社會廣泛關注,或者引起爭議的文化現象。
Ⅵ 企業遇到知識產權侵權怎麼處理
您好!
知識產權,也稱其為「知識財產權」,指「權利人對其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財產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期內有效。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以及外觀設計,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關於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智力勞動成果的專有權利。隨著科技的發展,為了更好保護產權人的利益,知識產權制度應運而生並不斷完善。如今侵犯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越來越多。
發明專利、商標以及工業品外觀設計等方面組成工業產權。工業產權包括專利、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制止不正當競爭,以及植物新品種權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
1.企業遇到侵犯知識產權行為首先要確定是否被侵權。
知識產權案件與其它民事侵權案件相比,知識產權案件與其它民事侵權案件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知識產權侵權案件專業性非常強,知識產權案件特別是專利案件,需要將被控侵權產品所採用的技術與授權專利文件的技術進行比對,以確定被告實施的行為是否侵權。
侵權比對是確定被告雙方是否承擔侵權賠償責任的關鍵,因此,專業的專利技術比對在整個訴訟中顯得尤為重要,比對的結果將直接影響整個訴訟的結果。而侵權比對中涉及到的各種原則的運用,其他非專業人員難以做到應用自如,而侵權與否的結果,往往取決在比對中某一原則的合理應用。
2.其次,企業應合理布局知識產權
對知識產權進行合理的布局,是解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知識產權侵權問題的有效方法。
這種合理的布局包括:了解主要競爭對手的知識產權狀況,在產品設計、投產上作相應規避,對於自主開發的新產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申請專利保護等等。
3.通過法律武器維護權益
企業遇到侵犯自主知識產權情況,拿起法律武器合理維護自己的權益不失為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在知識產權維權方面,我們一般採取以下的步驟:首先,請專業的人員對疑似侵權產品與授權專利的技術方案進行簡單的比對,以確定疑似侵權產品是否落入專利的保護范圍;其次,需確定侵權主體並進行調查取證工作,即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向侵權產品銷售商購買侵權產品並公證購買過程。
如能提出更加具體的問題,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Ⅶ 怎樣避免剽竊他人的知識產權
在決定做一件事情時,必須先查一下有沒有他人的知識產權在先。
Ⅷ 如何利用知識產權分析防止競爭對手抄襲
商標抄襲一般是按來照商標自法的第五十七條來判斷
第五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四)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五)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六)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
(七)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Ⅸ 在越來越重視知識版權的時代,如何不被侵權如何更有效地保護知識產權
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知識版權了,也有相關的法律規定,對於這些侵權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運用法律去制裁他們。知識產權也叫做知識所有權,是按照各國的法律法規對於智力勞動者,所製造出來的成果給予的特有權,原創人他所擁有佔有權、使用權以及支配權等權利。我們生活在這么好的社會,有這么多的資源能讓我們去利用,所以我們應該有更多的原創作品才對,而不是出現這種抄襲的行為。
我們要維護好自己的知識版權,善於用法律的手段去打擊這些抄襲的社會殘渣。他們只會在別人的原創中復制快樂,並不知道別人在此上付出了多少的辛苦,所以我再次呼籲:支持原創、鼓勵原創、拒絕抄襲!
Ⅹ 關於知識產權的侵權問題
1 不侵權,著作權只保護表達,不保護思想。
2 如果引用別人的文章,從學術道德的角度,應該註明出處,但不涉及版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