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產權不明晰使用權

產權不明晰使用權

發布時間:2021-08-17 04:25:00

① 如何理解產權明晰

產權從最基本的意義上說,就是對物品或勞務根據一定的目的加以利用或處置以從中獲得一定收益的權利。產權一般可分解為使用權、收益權和讓渡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能保護資源最優配置的產權制度至少應包含以下內容:1、確定排他性的產權。為了使市場交易
順利地進行,必須通過產權界定,確定誰有權做什麼並確立相應的產權規則。2、形成有效率的企業產權結構。為了克服企業內部各種要素所有者之間在團隊生產中的偷懶和搭便車行為,就需要明確界定企業的出資人、經營者與生產者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形成一套能提高企業產權結構效率的激勵約束規則,完善企業的內部治理結構,以降低交易費用。3、有效的產權保護。這包括合約各方可通過行使退出權保護自己的權益,以及法律制度能通過強制懲罰一切破壞現有產權關系的行為和由此產生的威懾力量來實現對產權的保護。

對照以上產權明晰化的三方面內涵,我國的國有產權關系顯然處於模糊狀態。這種模糊的產權關系不僅使政企不分、企業的管理動力弱化、企業行為短期化、擴權過程中的國有資產流失、企業資產營運的低效率等困擾國有企業經營機制轉換的一系列問題難以得到根本性的解決,與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背道而馳,而且限制了其他環節改革的深化,影響了經濟體制的轉換。因此,可以說,通過產權的重新界定,建立一個在法律上強有力的產權制度,以實現產權關系明晰化,是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需要,是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關鍵所在。

② 房屋產權不明如何處理

這樣是不可以的。因為該房在當地房管局是有登記備案的,包括面積,具體地址承租人等詳細信息。如果要動遷的話,肯定是要房管局通過才可以動工的,因此好象不可能做到的。因為你奶奶只有該房屋的使用權,最終該房屋的所有權是房管局所有,而且具體的資料也在那裡!

③ 什麼是產權不明晰

是指名義上的產權人和行使產權職能之間不完全一致的狀態。

④ 產權不明體現在哪兒

所謂的明晰產權,就是要把這「三權」落實到個人。我們說國有企業的產權不明晰,就是指這「三權」沒有落實到個人。「國有企業的所有權歸國家(全民)所有」,從語文的角度看,清晰得很;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卻模糊得很。如果最終沒有人能夠在法律的保護下放心大膽地行使財產的「三權」(使用權、收入的獨享權和轉讓權),那麼這份財產的產權就不能說是明晰的。目前有很多經濟學者提出這樣那樣的國有資產營運模式,設計這樣那樣的「代理機制」,都有意無意地迴避了這「三權」的落實,使得他們努力的成就僅僅停留在語文的層次上。

⑤ 請問所有權、使用權不明或有爭議的,不能用於抵償債務。

1、物權法第一百八十四條第四款明確規定,所有權、使用權不明或者有爭議的財產不得抵押,所以是無法使用所有權、使用權不明或有爭議的財產來抵償債務的
2、如果法院介入可以明確所有權,使用權,那麼是可以用作抵償債務的

⑥ 什麼是產權不明

所謂的明晰產權,就是要把這「三權」落實到個人。我們說國有企業的產權不明晰,就是指這「三權」沒有落實到個人。「國有企業的所有權歸國家(全民)所有」,這樣界定清晰嗎?從語文的角度看,清晰得很;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卻模糊得很。如果最終沒有人能夠在法律的保護下放心大膽地行使財產的「三權」(使用權、收入的獨享權和轉讓權),那麼這份財產的產權就不能說是明晰的。目前有很多經濟學者提出這樣那樣的國有資產營運模式,設計這樣那樣的「代理機制」,都有意無意地迴避了這「三權」的落實,使得他們努力的成就僅僅停留在語文的層次上。

⑦ 產權不明晰引發的人與自然矛盾是礦區不和諧的根源

(一)產權不明晰產生的負外部性,引發人與自然的矛盾

礦產資源開發產生外部性,既有正的外部性,也有負的外部性。正的外部性主要是礦業資本外溢促進了礦區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負的外部性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礦產資源開發中的生態環境破壞,即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和地質災害。環境污染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廢渣污染;環境破壞包括水資源破壞、土地佔用、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生態失衡、生物多樣性減少、地貌景觀破壞等;地質災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等(卓弘春等,2007)。二是未實現資源節約集約的礦產資源開發行為存在負外部性問題。如大礦小開,一礦多開,使用被淘汰的技術,采富棄貧,礦山「三率」水平低,造成國家資源浪費,國家所有者權益流失,產生資源利用上的負外部性。三是礦產資源國家所有的產權配置忽視礦區居民的相鄰權和發展權。企業和政府在法律的框架內,拿走了礦區居民最重要、最能轉化為經濟利益的礦產資源,降低了礦區居民利用礦產資源自我發展的機會和能力,造成礦區居民的福利損失,卻沒有給礦區居民額外補償,帶來了外部性。這樣就難以避免礦區居民私挖濫采,盜采盜挖。

(二)礦產資源開發人與人不和諧的本質是由於資源環境產權配置的不合理

如果這幾類負外部性不能內部化,就會引致礦區環境和資源利益失衡,從而激發礦區矛盾。現實看來,大部分礦產開發中的礦地矛盾主要是因為人與自然不和諧引致的人與人不和諧。如內蒙古西烏旗「5.11」事件和阿巴嘎旗「5.15」事件就是因為煤礦開采,破壞草場、污染飲水、影響牧民生產生活而逐步激化的矛盾。如果資源利用上的外部性不能內部化,就會導致國家財富流失,資源有償使用的收益難以保障。如果資源配置的外部性不能內部化,就會導致礦區貧富差距擴大,進一步演化為社會矛盾。

在一個生態文明的環境中,礦區群眾的發展權實際是蘊於資源利益的使用和配置之中的。礦產資源是礦區最為重要、能轉化為最大經濟利益的資源。礦產資源收益分配問題必定是礦區利益沖突的最大源頭。礦產資源開發環境問題引致的利益沖突是作為礦產資源開發的外部性出現的。收益往往是產權分配的結果。如果礦產資源及礦區環境產權配置不合理,就會導致礦產資源開發收益的失衡,從而引致矛盾糾紛。因此,礦區人與人的不和諧本質是由於資源環境產權配置的不合理。

⑧ 企業產權不明晰會帶來怎麼樣的後果

按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規定。

企業產權不明晰的,視為企業所有員工都持有企業股份,

視為企業由其所有員工共同組建,經營。

即,性質階定為集體企業。

⑨ 什麼是產權明晰

國企改革之前為什麼說產權不明晰?主要是把國有等同於國營,認為國家所有必須由國家經營,因此國有企業本身連經營權都沒有,這樣的國有產權事實上既不是全體國民所有,也不是該企業的員工所有,所有權主體是缺位的或虛置的,產權關系當然是不明晰的。
只要產權主體的地位是確定的,並沒有虛置,產權就是清晰的,並不一定要量化到個人才算產權清晰。
我國現在國有大中型骨幹企業仍然是國民經濟的主體,這一地位並沒有因國企改革而變動。

⑩ 為什麼說過去國企產權不明晰

因為國家代表全體人民行使生產資料所有權,這些生產資料的使用佔用支配處置和收益都是國家的事,不僅普通職工並沒有感到自己是生產資料的主人,就是廠長的經營決策都聽命於上級主管部門,沒有任何自主權,其損益也同他們沒有直接關系。
因此名義上人人是主人,實際上什麼也不是這就是過去國企產權的真實寫照。

閱讀全文

與產權不明晰使用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