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知識產權體系不符合項

知識產權體系不符合項

發布時間:2021-08-17 02:46:41

1. 深圳專利申請不符合單一性原則時應該怎麼辦

深圳專利申請不符合單一性原則時應該怎麼辦?在申請專利的時候,涉及的問題有很多,其中就包括了申請專利的原則,單一性原則就是其中一個,如果自己申請的專利不符合這個原則的話,如何處理?深圳專利申請不符合單一性原則時應該怎麼辦?對於不符合單一性的缺陷,可以通過修改和分案來克服,分案可以是申請人主動要求分案,也可以是申請人按照審查員的要求而分案。應當指出,由於提出分案申請是申請人自願的行為,所以,審查員只需要申請人將不符合單一性要求的兩項以上發明改為屬於一個總的發明構思的兩項以上發明,至於修改後對其餘的發明是否提出分案申請,完全由申請人自己決定。另外,針對一件申請,可以提出一件或者一件以上的分案申請,針對一件分案申請還可以以原申請為依據再提出一件或者一件以上的分案申請。針對一件分案申請再提出分案申請的,若提交日不符合分案申請的遞交時間,則不能被允許,除非是為了克服審查員所指出的單一性缺陷。專利申請是獲得專利權的必須程序。專利權的獲得,要由申請人向國家專利機關提出申請,經國家專利機關批准並頒發證書。申請人在向國家專利機關提出專利申請時,還應提交一系列的申請文件,如請求書、說明書、摘要和權利要求書等等。在專利的申請方面,世界各國專利法的規定比較一致,但也存在許多差異。專利申請是發明人、設計人或者其他有申請權的主體向專利局提出就某一發明或設計取得專利權的請求。依中國專利法規定,專利申請應向專利局提交申請書、說明書、權利要求、摘要、附圖、優先權請求。其中附圖、優先權請求這兩個文件就每個申請而言,並非均必不可少,但這有利於專利申請。專利申請案中,申請書應以書面形式,主要載明如下內容:授予專利的請求、發明或設計名稱,申請人姓名及身份,代理人姓名及身份、簽名。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申請專利之後發現不符合單一性原則的時候,一般會建議修改,也可以進行分案申請,如果自己需要獲得專利權的話,那麼一定要先進行專利申請,這個是必須的程序。關於深圳專利申請不符合單一性原則時應該怎麼辦?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想要進行深圳專利申請,請聯系我們在線客服,或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全國免費服務熱線,我們有著多年專業的知識產權代理經驗,專業的業務團隊和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理念,能幫助您順利申請。

2. 知識產權貫標認證的流程條件資料

【辦前必讀】
第一、貫標的認識
1、貫標"對於企業來說,就是貫徹《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的國家標准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制訂,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批准頒布,於2013年3月1日起實施.這次貫標的大力實施意味著國家要規范市場,加大知識產權的有效監督與管理,也是正式吹響了企業優勝劣汰的號角
第二、貫標對企業有哪些重要價值
1."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作為我國首部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國家標准,實施貫標將作為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的基礎條件,是企業申報科技項目的前提.
2.貫標有助於提升企業領導和廣大職工知識產權意識,調動職工發明創造的積極性.
3.推動企業產生具備高附加值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新技術.通過自己生產銷售或通過技術貿易許可轉讓他人,將給企業帶來豐厚經濟收益.
4.提升企業無形資產價值,在企業融資上市、投資並購及企業出售等資產運作上獲取更大的收益.
5.鞏固企業市場地位,通過貫徹《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使企業擁有的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在銷售市場的地位明顯增強.
6.貫標驗收合格後,可向科技主管部門申請戰略推進項目、專利實施計劃等項目.
除了上述給企業帶來的價值外,在一些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中,已經將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認證情況作為科技項目立項,以及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示範企業和優勢企業認定的重要參考條件或者前提條件.及早通過貫標及認證,將有利於企業享受有關的國家政策、加快企業發展.
第三、貫標啟動的背景
1、為了企業實現全面現代化的進程,十七大提出要大力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國家2013年啟動兩化融合戰略,即工業化和信息化,貫標作為兩化融合戰略的關鍵一環,2013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啟動貫標,在政策推動下,截止2017年中期,全國已經有20多個省開展了企業知識產權貫標工作,超過1.8萬家企業通過貫標,並都進入了國家、省、市的知識產權優勢企業行列,通過第三方認證審核的企業約4000家.
2、2016開始,各部委加大對貫標的認可和支持度,2017年,形成了企業貫標的"小高潮",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的科技創新型企業,紛紛加入貫標建設當中.
第四、貫標的有效期
3年,有效期滿前3個月需要向認證機構申請復審.
第五、辦理時間與費用
答:辦理下證快,費用基本全網最低,有意詳聊;時間90-120個工作日;
【辦理流程資料及條件補助情況】
第一、申請條件
1、有經營所場所,沒有場所可先籌備
2、有一定的員工數量;
3、純貿易類企業除外,其他基本符合申請;
建議:(先申請幾個商標,版權或專利),加大通過率,提供補貼力度;
第二、貫標實施流程
1、項目策劃:劃定輔導級認證范圍,成立企業貫標項目組,建立與企業對接;通道,做啟動會的准備;
2、啟動大會:現場動員,辦法管理者代表任命書,做貫標知識培訓 ;
3、現場診斷:通過座談、面訪、查閱文件的方式,充分了解現有知識產權管理架構、知識產權方針和目標、管理體系、管理過程和管理資源,出具診斷報告,在雙方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制定企業知識產
4、體系建立:協助企業依據標准要求,在已經形成的管理體系和文件寄出上,編制、規范、完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及文件,包括但不限於知識產權方針、目標,知識產權管理手冊,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管理職責,管理資源保障,審核和改進,並一一落實簽發;
5、試運行:各部門按新的管理體系和文件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形成記錄文件,並反饋新制度的適宜性和有效性.
6、內審/管評:組織企業進行貫標內審和管理評審,形成內審和管理評審記錄,做認證准備.
7、認證:提交認證請求,配合完成文審和現場審核,直至獲得證書
-第三、貫標認證流程
【提交認證申請書→簽訂認證合同→第一階段審核(包括文件評審)→問題整改→第二階段審核→不符合項的跟蹤整改→認證決定→頒發認證證書

3. 公司知識產權有哪些常見問題

您好:
企業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涉及的知識產權有哪些?
答:企業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通常可能涉及的知識產權有專利權(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三種)、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商業秘密等。
企業如何申請專利?
答:如果企業自己有能力撰寫專利申請文件,自己有既懂技術又懂法律的人才,可以自己撰寫專利申請文件,向主管部門申請專利。由於申請專利專業性強,涉及的法律問題以及程序復雜,企業如果沒有勝任該項工作的人員,就應該委託有信譽的專利代理公司代為申請專利。
企業怎樣確定自己的技術保護戰略?
答:企業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研發新技術或者作出了新的設計,應當綜合各方面情況,分析研究是申請專利還是作為商業秘密予以保護。有的技術適合通過保密措施予以秘密,比如醫葯化工領域的技術,他人通常難以破解。但是機械領域的技術,產品一旦推向市場,通常難以保密。當然,有的技術可以通過商業秘密和專利結合保護。
企業如何進行品牌建設?
答:企業的品牌建設,百年成之不足,一旦毀之有餘。企業必須建立自己的品牌戰略,提高品牌附加值。企業應該針對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的特點,選擇好商標、商號,不要跟風,不要攀附名牌,不要搭便車。確定商標後立即注冊,然後通過宣傳使用,點滴積累商譽,最終必能贏得消費者的贊譽。
著作權受到侵害,如何尋求救濟?
答:著作權有復制、發行、表演、展覽、通過信息網路傳播等多項權利,受到侵害後,可以採取自力救濟,也可以採取公力救濟。一是向侵權行為人發出通知,要求其停止侵權,採取刪除、停止發行等行為;二是尋求公力救濟,向著作權行政主管部門投訴,要求查處,或者向法院起訴被告侵權,要求被告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等。
企業怎樣保護自己的商業秘密?
答:商場如戰場,商戰不可無秘密,商業間諜無處不在。企業應當建章立制,建立適合自己情況的適當的保密措施。比如與員工簽訂保密協議,重要文件有專人負責保管,涉密場所限制無關人員進入,重要秘密資料有不同的人保管等等。如果一旦泄密,立即採取措施,限制秘密的進一步擴散。
網路時代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有何影響?
答:網路時代是一個全新的時代,對知識產權保護影響巨大。網路傳播技術使得傳播作品更便捷的同時,也使得著作權侵權變得更容易;電子商務使得商標在網路空間的保護出現許多新特點,企業的域名被搶注也時有發生。域名不是傳統的知識產權,但是其性質是商業標識類利益。域名被搶注後,或者提請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訴。
企業接到有關知識產權方面的商業信函時應如何處理?
答:對很多中小型企業而言,大多無力由專人負責自己知識產權方面的監測,因此自己的商標是否被人搶注,他人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否與自己的商標屬於在類似商品上的相同或近似商標,是否有人侵犯了自己的商標權;自己的專利權或者著作權是否有人侵犯,通常無法及時發現。因此,知識產權代理公司發現上述問題後,一般會主動與企業聯系,與企業商談由其代為維權。企業應當慎重對待上述信函,因為企業與上述知識產權代理公司並不熟悉,不了解其執業能力以及信譽,一旦發生糾紛,可能會耽誤企業自身的維權。有信譽的高水平的知識產權代理公司一般不會通過上述方式承攬業務。所以,企業接到上述信函,最好咨詢自己的法律顧問或者專業律師,然後確定如何處理。

4. 知識產權問題

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也稱「智慧財產權」或「智力財產權」,是人們依法對創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業標記所享有的專有權利。人類進入21世紀以後,世界經濟進入了知識經濟的時代,隨著社會的文明和進步,知識產權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不但在促進經濟發展中發揮重大作用,而且與當代國際政治、經濟貿易的發展關系日益密切。可以說,當今國家與國家經濟實力乃至綜合國力的較量,就在於擁有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因此,世界各國都越來越重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在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保護水平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重視和解決。
一、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技術流失
「技者,工之要也」。對技術的保護自古就是保護工農業生產的重要措施。
但是,由於缺少完備的知識產權保護,我國大量的專有技術都流失了,比如說中葯。我國是中葯的發祥地,擁有許多無形的知識產權,但是,因為缺少完備的知識產權保護,一些知名中葯的處方和配方輕易被國外企業拿到,然後利用其先進的技術仿製,比如六神丸,據介紹,六神丸是我國很常見的一味中成葯,但日本公司把它拿過去以後,稍加改造和包裝就變成了著名的「救心丹」。光這個救心丹,在國際市場上每年銷售額能達到6億―7億美元,相當於我國一年的中葯出口總額。還有,當年我國安徽宣紙工藝失密事件、「景泰藍」技術失密事件等,都是因為我們既沒有將技術申請專利,也沒有將其作為商業秘密給予有利保護,結果由於疏於防範而被外方掌握了關鍵技術、帶走了全套的技術資料,使我們的民族工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二)商標淡出
商標淡出在我們合資合作過程中表現明顯。外方有意識地選擇我國一些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廠商進行合作,然後借口他們的產品是名牌產品,在合資協議中限定使用他們的商標,或者乾脆花巨資買斷我們著名商標的使用權,然後占而不用,同時對他們商標的商品大肆宣傳。這樣,我們通過幾十年創造的名牌在幾年之內就被洋品牌完全取代了。比如飲料行業,我國原來的「八大名牌」如「亞洲」、「嶗山」、「八王寺」等,一開始,除「健力寶」、「正廣和」未合資,其他6家都同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合資了;洗衣粉行業,上海的「白貓」,廣東的「高富力」、「中意」,合資後,被外方控制,他們利用我國名牌廠家的生產能力和銷售渠道,推銷他們高價的「碧浪」、「汰漬」,把我們的名牌打入「冷宮」。廣州肥皂廠的「潔花」香皂與美方合資後,很快被「海飛絲」、「潘婷」取而代之。逐漸我們的國產牌子就淡出市場了。
(三)商標被搶注
知識產權是具有地域性特徵的權利,也就是說,依據一國法律取得的知識產權只在該國領域內有效,在其他國家是不必然受到保護的。商標也是一樣。近幾年來,當我們的一些名牌准備出口國際市場時,發現其商標已被外商搶注。比如,電器商標「海信」在德國被搶注、「康佳」在美國被搶注、「科龍」在新加坡被搶注;雲南卷煙品牌「阿詩瑪」、「紅塔山」在菲律賓被搶注、「五糧液」在韓國被搶注;天津麻花商標「桂發祥十八街」、北京醬菜老字型大小品牌「六必居」在加拿大被搶注;河南白酒品牌「杜康」、百年老字型大小「同仁堂」、在我國被列為「國寶級」保護的「一得閣」墨汁被日本人搶注等等。(《人民日報》(2006-04-17第05版)商標被搶注後,產品要進入這些國家和地區,我們或者以重金買回本屬於自己的商標使用權,或「改名換姓」,重新培育名牌。無形中,我們的馳名商標就被淡化了,嚴重損害了馳名商標的價值。
(三)遭遇知識產權欺詐
正如我們所知,知識產權是具有地域性、時間性特徵的權利,在一國有效的知識產權不一定在另外一國就必然受到保護。而且除商業秘密外,知識產權都是一定期限里的權利,而不是永久性的權利。超過法定保護期限,人人都可以自由無償地使用,不需要權利人的許可。但由於我們缺少這方面的知識,以致屢遭知識產權欺詐。例如,我國的某汽車廠與外商進行合資談判,外方提出技術入股,以其中的97件專利技術,共摺合1600萬美元入股。由於這家企業不懂得專利法,後來才得知,這97件專利技術中有23件專利是過期的,還有29件專利已臨近到期,13件則剛剛申請中,真正算數的專利只有32件,也就是說2/3的專利是不能折算股金投資入股的。該企業吃虧上當,追悔莫及。
二、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基本途徑
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應該做到一個轉變、兩個重視、三個加強。
(一)一個轉變
一個轉變,就是轉變觀念,增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我們有很多企業還抱著老觀念,認為發明在自己手上,別人拿不走,甚至認為申請專利會花費一大筆經費,不值得。國內的企業,真正重視知識產權的非常少,除了極少數的企業,比如海爾、北大方正等有比較系統的知識產權管理外,其他絕大多數的企業還局限在對有形資產的管理上。據2008年「中國保護知識產權高層論壇」獲得的消息,我國有99%的企業沒有申請過專利,高達60%的國內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由此,很多國內企業還產生了錯誤的認識。認為如果知識產權制度在我國真正實施,那結果就是保護其他國家的企業,國內企業因為沒有核心技術和相關產權,反而會成為執法的對象。所以觀念上還有一種抵觸的情緒。但我們要知道,未來的經濟競爭就是知識產權的競爭,在我們生產8億件襯衫才能換一架飛機的今天,不保護知識產權,我們就沒有發展。
(二)兩個重視
1.重視培養知識產權專業人才
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知識產權戰略的運用必須由具有專業意識和專業知識的人來實施。但是目前國內的狀況是:直接參與創新的大學和公共研究機構缺乏知識產權管理;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研發人員沒有專利意識;參與市場經濟的主體不懂知識產權戰略。據統計,我國目前擁有專利工作者僅一萬餘人,平均每13萬人中才有一名懂專利的人員。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在知識產權制度實施後培養出來的最優秀的知識產權管理人才幾乎都工作在外企知識產權部門,最優秀專利代理人都在涉外代理機構,最優秀的研發人員也在不斷應聘到外資研究機構中去了。
2.重視發展自主知識產權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國眾多DVD生產廠家被控侵權的事件。我國的D V D生產企業因為沒有自己的知識產權,使用別人的技術專利,先後被日立等跨國公司指控侵犯其核心專利。以至現在我國每生產一台DVD,中國企業就要向國外支付產品凈售價的4%或4.5美元的專利許可費。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在2006年「中國保護知識產權高層論壇」上透露,我國外貿總額已居世界第三,但自主創新高技術產品僅占外貿總額的2%;2005年全球100個最有價值品牌,中國連續8年的記錄為零。2005年秋季廣交會上,我國出口產品,只有21%有自己的商標。因為缺少自主知識產權,我們不得不將每部手機、計算機、數控機床20%―40%的售價支付給國外專利持有人,「為他人做嫁衣裳」。
(三)三個加強
1.加強立法,完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
法治的基礎是有法可依。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必須有完備的法律體系做基礎。改革開放近30年來,我國已經建立起了比較完備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還陸續加入了一些重要的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公約。就整體而言,我國的法律體系已達到世貿組織對發展中國家的要求。但是,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並不十分完備,比如我們沒有規范如何行使知識產權行為的〈反壟斷法〉。以致對專利權人在我國市場濫用知識產權的壟斷行為不能加以有效規制。比如微軟,微軟的Windows98在美國銷售時合800多人民幣,而在我國大陸市場的零售價為1980元,因為這差別價格,我國消費者一年就要多支出10億元人民幣。
2.加強執法,保障知識產權權利人利益的實現
法律的保護不僅在於立法的完善,更重要的是依賴於有力的執法。但現在明顯存在司法機關執法不力的情況,一是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在有些地方,工商部門的有關負責人就直率地表示:原則上為了地方經濟,政府是不允許打假的。正因如此,在他們採取行動的時候也只是應付,效果並不理想。二是現行法律對侵權者打擊力度不夠,經濟重罰、重賠和刑事處罰均不到位,既打不疼,也打不死。權利是受法律保障的利益,如果權利人的利益得不到實現,那麼誰都不會再願意花真金白銀去造有技術含量的產品,更願意做一本萬利的掠食者。長此以往,危害的是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甚至危及生存和發展。所以,加強我國知識產權的保護,必須要加強執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
3.加強宣傳教育,使知識產權保護深入人心
1447年,世界上第一部專利法《威尼斯共和國專利法》就誕生了,1883年,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國際公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就簽定了,1967年,當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立的時候,我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還是空白。直到1982年我國才制定了第一部保護知識產權的《商標法》。而且,發達國家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都是伴隨著工業革命自發完成的,是內在的制度需求,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而我們的知識產權制度主要是通過政府頒布法令來實現的,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缺少相應的思想基礎和經濟基礎。所以知識產權保護要得到人們的了解、認同並遵守,需要一定的時間,更需要政府不懈的宣傳、普及和教育。日本新提出的口號是「知識產權立國」,在日本的中小學課本中,民族知識產權保護的內容就赫然在目,可見,日本已經把保護知識產權上升到民族利益的高度。我們也要有這種認識,只有通過不懈地宣傳教育,才能使知識產權的保護深入人心。

5. 合同中關於知識產權瑕疵的解釋

買賣合同 租賃合同 承攬合同
委託合同 建築工程 運輸合同
借款合同 保險合同 技術合同
經營合同 贈與合同 證券合同
勞動合同 知識產權 招標投標
其他合同

6. 知識產權所有人與投訴方名稱不相同,請您提交授權書相關信息及證明!!!請問這是什麼意思呢

知識產權有發明人 和權利人兩個部分。比如你是發明人,但是你發明專利到手之後賣版給了別人比如A,這時需要到權知識產權局去做變更,變更之後發明人還是你,但是權利人就會改為A。要起訴的話只有A有權利起訴,你是沒有權利的。
下面說你得問題
1.知識產權所有人與投訴方名稱不相同 說明起訴人不是權利人,查一下你自己的知識產權是不是做了變更(可能你不知道)
2.請您提交授權書相關信息及證明 如果起訴人不是權利人,那肯定是權利人委託的別人來訴訟,這時需要權利人出具委託書或者授權書給代辦人。

還有不明白的 可以HI我

7. 知識產權貫標試運行期間發現體系文件與實際不符合,能修改嗎

知識產權貫標內審來員,是根據內自審計劃開展相應的審核,審核的內容主要是審核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方針、目標、手冊、管理控製程序等是否與企業的管理實際需要相適應,是否得到有效執行,對照《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標是否有遺漏,找出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意見。

8. 哪些情形不符合專利代理條例的規定A.專利代理人薛

根據《專利代理條例》相關條例規定,專利代理機構及專利代理人的年檢規定如下:

第三十條 國家知識產權局負責組織、指導專利代理機構和專利代理人的年檢,委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知識產權局以及國防專利局具體實施專利代理機構和專利代理人的年檢。

凡經批准設立的專利代理機構以及開辦專利代理業務的律師事務所均應當參加年檢。專利代理機構的辦事機構應當隨其專利代理機構參加年檢,有關材料同時抄報辦事機構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知識產權局。

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配合參與專利代理機構和專利代理人的年檢。

第三十一條 專利代理機構和專利代理人的年檢每年進行一次,時間為9月1日至10月31日。

第三十二條 專利代理機構和專利代理人的年檢內容包括:

(一)專利代理機構是否符合本辦法規定的設立條件;

(二)專利代理機構的合夥人或者股東是否符合本辦法規定的條件;

(三)在專利代理機構中執業的專利代理人是否持有專利代理人執業證,是否按照要求參加執業培訓;

(四)專利代理機構和專利代理人是否有《專利代理懲戒規則(試行)》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列出的違法違紀行為;

(五)專利代理機構自前次年檢完畢以來的專利代理業務數量;

(六)專利代理機構的財務情況;

(七)應當予以年檢的其他內容。

第三十三條 專利代理機構應當提交下列年檢材料:

(一)專利代理機構和專利代理人年檢登記表;

(二)專利代理機構的工作報告;

(三)專利代理機構注冊證副本;

(四)專利代理人執業證;

(五)財務報表;

(六)其它需要提交的文件。

專利代理機構的工作報告應當全面反映本辦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的各項內容。

第三十四條 經年檢發現專利代理機構和專利代理人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知識產權局應當責令其在指定期限內予以改正;逾期不予改正的,給予年檢不合格的結論。

經年檢發現專利代理機構或者專利代理人有《專利代理懲戒規則(試行)》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列出的違法違紀行為的,可以提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專利代理懲戒委員會給予懲戒。

第三十五條 年檢合格的,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知識產權局在專利代理機構的注冊證以及該機構中執業的專利代理人執業證上加蓋該年度年檢合格的印章;年檢不合格的,加蓋年檢不合格的印章。

未參加年檢或年檢不合格的專利代理機構,在下次年檢合格之前不得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各地知識產權局辦理新的專利代理業務。
第三十六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知識產權局應當在完成專利代理機構和專利代理人的年檢之日起的10日內將年檢情況總結和年檢登記表報國家知識產權局備案,並將專利代理人執業證的年檢結果送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備案。

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向社會公布專利代理機構和專利代理人的年檢結果。

第三十七條 國家知識產權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知識產權局和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的工作人員應當對專利代理機構年檢中不予公開的內容保密。

閱讀全文

與知識產權體系不符合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