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的主要規則
a.國民待遇原則
b. 最低保護原則
c. 獨立性原則
d.優先權
Ⅱ 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的介紹
知識產權國際保護是指:以國民待遇原則、最惠國待遇原則、透明度原則、獨立保護原則、自動保護原則及優先權原則為基本原則的、旨在確立並保護各類知識產權的雙邊或多邊的國家間保護制度。
Ⅲ 專利是如何跨國保護的
(一)中國參加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公約的情況
在不斷完善國內法律體系建設的同時,從80年代起,中國相繼參加了一些主要的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公約、條約和協定。自1980年中國加入《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起至今,中國先後加入了《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關於集成電路的知識產權條約》、《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世界版權公約》、《保護音像製作者防止非法復制公約》、《國際專利合作公約》、《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尼斯協定》、《為專利程序目的進行微生物存放的國際承認的布達佩斯條約》、《建立工業設計國際分類洛加諾協定》、《國際專利分類斯特拉斯堡協定》、《保護植物新品種國際公約》、世貿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等(中國加入知識產權國際條約的情況見下文表2)。
在陸續加入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公約、條約、協定的過程中,中國積極參與這些公約、條約、協定項下的各種活動,中國政府恪守保護知識產權有關國際公約及協定的真誠立場和充分承擔國際義務的能力,得到了國際輿論的廣泛贊譽。
此外,中國還在積極研究加入其他知識產權國際條約。如中國目前已經著手制定和修改法律,為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WCT)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錄音製品條約》(WPPT)作準備。
(二)中國參與國際知識產權制度改革和國際知識產權問題談判的情況
中國密切關注國際知識產權領域的發展動態,積極組織相關部門參與世界貿易組織(WTO)、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國際植物新品種聯盟(UPOV)、亞太經合組織(APEC)、亞歐會議(ASEM)等國際組織的國際知識產權制度的改革和國際知識產權問題的談判。如中國積極參與了在WTO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理事會(TRIPS理事會)主持下進行的,作為WTO多哈回合新一輪談判重要組成部分的公共健康、地理標識、遺傳資源、傳統知識等知識產權議題的談判;中國多次組織相關部門參加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舉行的會議,中國代表團就中國知識產權制度取得的成績,以及中國對國際專利制度、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及民間文學藝術等國際知識產權熱點問題的看法作了重要發言,闡明了中國的原則和立場;中國還組團參加了UPOV、APEC、ASEM等國際組織的會議,積極宣傳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成就,並與其他國家進行了有益的交流。
Ⅳ 國家如何對國際企業的知識產權進行保護
知識產權涉及專利商標版權商業秘密等,國家可以採取以下方式保護:
一、根據國家參與的國際條約,比如巴黎公約、trips協議、PCT等;
二、根據本國法的規定,對注冊在本國的跨國企業相關權利保護;
三、根據與跨國企業所在國之間的雙邊協議等
Ⅳ 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的主要途徑:
1、雙邊條約保護;
2、多邊公約保護;
3、互惠保護。
Ⅵ 什麼是知識產權的國際保護
知識產權國際保護是指:以國民待遇原則、最惠國待遇原則、透明度原則、回獨立保護原則、答自動保護原則及優先權原則為基本原則的、旨在確立並保護各類知識產權的雙邊或多邊的國家間保護制度。
比如:與貿易相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巴黎公約》、《伯爾尼公約》等重要的國際知識產權公約。
Ⅶ 對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的若干措施
幫你找到以下幾個銜接,希望對你有用
http://www.lawtime.cn/shi/guojimaoyi/gjmyzscqbh/2006120246378_12.html
http://www.douban.com/isbn/978-7-80198-708-2/
http://shop8.us/proct_show.asp?id=7260117
Ⅷ 知識產權的國際保護方式有:a.單方保護 b. 互惠保護 c. 雙邊保護 d. 締結國際條約 選哪些
肯定選c 和d ,我也上這個課了
Ⅸ 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的發展
知識產抄權體系是—個動態的發展襲過程。在國際層面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始於19世紀後期,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知識產權的商業重要性及其對全球經濟的作用日益彰顯,知識產權的保護標准也不斷提升。20世紀以來,知識產權的發展體現為不斷的權利擴張,知識產權保護日益高標准化。這表現為:
(一)知識產權保護的客體范圍不斷擴大,例如將版權和專利保護擴大適用於計算機程序,將專利保護擴大適用於一切技術領域包括生命形式、細胞鏈和DNA序列,對葯品給予產品專利保護等;
(二)不斷創設新的權利,20世紀所創設的知識產權新權利包括網路傳輸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植物新品種權、資料庫的特別保護等,而且對一系列新的客體如民間文學、傳統知識是否以及如何享有知識產權,國際社會正在進行熱烈地討論;
(三)減少和限制對知識產權權利的限制和例外規定,例如對合理使用、強制許可措施施加嚴格的適用條件、縮小法定許可的范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