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成果權通常來又叫知源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
在台灣和香港,通常把知識產權,稱為智慧財產權或智力財產權。
知識產權是指人們就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通常是國家賦予創造者對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時期內享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
知識產權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無形財產權,他的客體是智力成果或者知識產品,
是一種無形財產或者一種沒有形體的精神財富,是創造性的智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它與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一樣,都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都具有價值和使
用價值。有些重大專利、馳名商標或作品的價值也遠遠高於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
『貳』 如何理解知識產權的非物質性
1、知識產權是一種新型的民事權利,是一種有別於財產所有權的無形財產權。權利客體的非物質性是知識產權區別於財產所有權的本質特性,知識產權的客體即知識產品是一種沒有形體的精神財富,客體的非物質性是知識產權的本質屬性所在。
2、知識產品之無形是相對於動產、不動產之有形而言的,它具有不同的存在、利用、處分形態:
第一,不發生有形控制的佔有.由於知識產品不具有物質形態,不佔有一定的空間,人們對它的佔有不是一種實在而具體的占據,而是表現為對某種知識、經驗的認識與感受.知識產品雖具有非物質性特徵,但它總要通過一定的客觀形式表現出來,作為其表現形式的物化載體所對應的是有形財產權而不是知識產權。
第二,不發生有形損耗的使用.知識產品的公開性是知識產權產生的前提條件。由於知識產品必須向社會公示、公布,人們從中得到有關知識即可使用,而且在一定時空條件下,可以被若干主體共同使用。上述使用不會像有形物使用那樣發生損耗,如果無權使用人擅自利用了他人的知識產品,亦無法適用恢復原狀的民事責任形式。
第三,不發生消滅知識產品的事實處分與有形交付的法律處分。知識產品不可能有實物形態消費而導致其本身消滅之情形,它的存在僅會因期間(即法定保護期)屆滿產生專有財產與社會公共財富的區別。同時,有形交付與法律處分並無聯系,換言之,非權利人有可能不通過法律途徑去「處分」屬於他人而自己並未實際「佔有」的知識產品。
『叄』 知識產權客體載體是什麼
知識產權客體載體是承載知識產品的載體,載體是有形的。
知識回產權客體是指人們在科學、答技術、文化等知識形態領域中所創造的精神產品,即知識產品。知識產品是與物質產品(即民法意義上的物)相並存的一種民事權利客體。
有形載體是知識產權的客體的體現或者說表現形式。舉例子說,文字作品是知識產權的客體,但是需要通過載體——書本、電子介質予以呈現。
『肆』 知識產權保護形有哪些形態
知識產權,也稱其為「知識財產權」,指「權利人對其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財產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期內有效。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以及外觀設計,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的形態類型主要包括:
(1)著作權與工業產權;
(1.1)著作權又稱版權,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依法享有的財產權利和精神權利的總稱。主要包括著作權及與著作權有關的鄰接權;通常我們說的知識產權主要是指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和作品登記。
(1.2)工業產權則是指工業、商業、農業、林業和其他產業中具有實用經濟意義的一種無形財產權,由此看來「產業產權」的名稱更為貼切。主要包括專利權與商標權。
(2)人身權利與財產權利
(2.1)人身權利,是指權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離,是人身關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權利,或對其作品的發表權、修改權等,即為精神權利。
(2.2)所謂財產權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認以後,權利人可利用這些智力成果取得報酬或者得到獎勵的權利,這種權利也稱之為經濟權利。它是指智力創造性勞動取得的成果,並且是由智力勞動者對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種權利。
『伍』 知識產權與物質產品相同是知識形態的精神產品是對還是錯
錯。知識產權的是知識形態的精神產品,但物質產品不一定是。像書這類的就是這類產品,像米這類沒有意識文化加成的就不是
『陸』 論述知識產權形態
知識產權,也稱其為「知識財產權」,指「權利人對其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財產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期內有效。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以及外觀設計,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的形態類型主要包括:
(1)著作權與工業產權;
(1.1)著作權又稱版權,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依法享有的財產權利和精神權利的總稱。主要包括著作權及與著作權有關的鄰接權;通常我們說的知識產權主要是指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和作品登記。
(1.2)工業產權則是指工業、商業、農業、林業和其他產業中具有實用經濟意義的一種無形財產權,由此看來「產業產權」的名稱更為貼切。主要包括專利權與商標權。
(2)人身權利與財產權利
(2.1)人身權利,是指權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離,是人身關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權利,或對其作品的發表權、修改權等,即為精神權利。
(2.2)所謂財產權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認以後,權利人可利用這些智力成果取得報酬或者得到獎勵的權利,這種權利也稱之為經濟權利。它是指智力創造性勞動取得的成果,並且是由智力勞動者對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種權利。
『柒』 知識產權形態和所有權關系
所有權是人對物的權利,在法律上來說,這個物必需具備一定的特徵才可以成為所有權的標的:
物的有用性,
物的可控性,
物的有形性(一般而言),
物的獨立性。
而知識產權多是無形的,另外知識產權中有的權利還是帶有人身性的,如著作權。
廣義的說,對智力成果等利益享有的所有權就是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