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土地使用權人應當實施土壤污染風險管控

土地使用權人應當實施土壤污染風險管控

發布時間:2021-08-16 21:39:34

Ⅰ 變更前應當按照規定進行土壤污染什麼

變更前應當按照規定進行土壤污染狀況調查,並且該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應當報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組織評審,如果該地塊污染物含量超過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准,相關主體還需要進行土壤污染風險評估,並將土壤污染風險評估報告報省級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

省級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土壤污染風險評估報告組織評審,及時將需要實施風險管控、修復的地塊納入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列入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的地塊,不得作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

注意事項

土壤污染不能與農產品超標劃等號。土壤污染不同於水、氣污染,不為人類直接消費,而是通過種植農作物等發生累積並沿食物鏈傳遞,間接危害人體健康。

在污染的土地上, 有些農作物具有低吸收、少累積的特性,收割後達到安全標准。相反,在達標的土地上,有些農作物品種具有超富集能力,成熟後的某些檢測指標有可能不合格。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

Ⅱ 土壤污染防治條例應當遵循什麼原則

保護土壤有利種植的原則

Ⅲ 土地污染防治法規定,未按規定進行風險管控或管控的等違法行為,實行

土地污染防治法規定,未按照規定進行風險管控或修復等違法行為,實行「雙罰制」,既對違法企業給予處罰,也對企業有關責任人員予以罰款。

Ⅳ 如何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風險

土壤污染的預防措施
(1)對糞便、垃圾和生活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
(2)加強對工業廢水、廢氣、廢渣的治理和綜合利用;
(3)合理使用農和化肥,積極發展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禁止使用殘留時間長的農,如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機氯農;
(4)積極慎重地推廣污水灌溉,對灌溉農田的污水,進行嚴格的監測和控制。
(5)加強對土地的管理,加強宣傳教育,讓廣大群眾認識土壤污染的嚴重危害,樹立保護土壤的觀念。
土壤污染的治理措施
(1)採取生物措施改良污染土壤。積極推廣使用農污染的微生物降解菌劑,以減少農殘留量。嚴重污染的土壤可改種某些非食用的植物如花卉、林木、纖維作物等。
(2)污染土壤治理的化學方法。對於重金屬輕度污染的土壤,使用化學改良劑可使重金屬轉為難溶性物質,減少植物對它們的吸收。要防止這種方法造成新的土壤污染。
(3)增施有機肥料。增施有機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和養分含量,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質特別是土壤膠體性質,又能增大土壤容量,提高土壤凈化能力。
(4)改變輪作制度。改變耕作制度會引起土壤條件的變化,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毒害。
(5) 換土和翻土。對於輕度污染的土壤,採取深翻土或換無污染的客土的方法。對於污染嚴重斑塊狀的土壤,可採取鏟除表土或換客土的方法。

防治土壤污染的首要任務是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防止新的土壤污染;對已污染的土壤,要採取一切有效措施,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改良土壤,防止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

Ⅳ 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准何時出台

生態環境部印發《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准(試行)》(以下簡稱《農用地標准》)《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准(試行)》(以下簡稱《建設用地標准》),將從2018年8月1日起實施。

《農用地標准》《建設用地標准》的出台,將為開展農用地分類管理和建設用地准入管理提供技術支撐,對於貫徹落實《土十條》,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Ⅵ 對於列入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的地塊不得作為什麼用途

對於列入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的地塊不得作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

Ⅶ 土地的污染與危害有哪些 防治方法

目前,我國土地污染尤其是耕地污染形勢相當嚴峻:一是污染程度加劇。據不完全調查,目前全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萬畝,固體廢棄物堆存佔地和毀田200萬畝,合計約佔耕地總面積的1/10以上。二是污染危害巨大。據估算,全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達1200萬噸,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質在農作物中積累,並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引發各種疾病,最終危害人體健康。三是污染防治基礎薄弱。目前,全國土壤污染的面積、分布和程度不清,導致防治措施缺乏針對性。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還是空白,土壤環境標准體系也未形成。資金投入有限,土壤科學研究難以深入進行。

由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土資源部承擔的《全國土壤現狀調查及污染防治》項目已經啟動,計劃用3年半左右的時間投入10億元完成對全國土壤污染開展系統調查。要在調查摸清我國土壤污染總體狀況的基礎上,研究和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土壤環境質量評價和監測標准,制定我國土壤污染防止和治理的戰略、對策。

首先要加強土地污染的綜合治理。防治土地污染要綜合治理,必須多部門協調統一行動。要完善土地管理考核體系,在實現耕地總量「占補平衡」中強調對現有耕地和補充耕地的質量。同時優化農用地使用制度,通過穩定承包制度,完善轉包、轉讓、出租、入股、聯營等土地市場手段激勵農民增加對耕地的投入,不斷提高耕地利用效益。

其次,要重視實用技術的開發,增加治理經費的投入,特別是要大力開發推廣成本低廉、簡單易行的實用技術。對不同的土地污染類型分別採取不同的應對措施,如對糞便、垃圾和生活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對工業廢水、廢氣、廢渣進行綜合利用;合理使用農葯和化肥,積極發展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葯;積極慎重地推廣污水灌溉,對灌溉農田的污水,進行嚴格的監測和控制;施用化學改良劑,採取生物改良措施等。

Ⅷ 土壤污染檢測大致有哪些項目

一、在環境影響評價中開展土壤環境質量背景檢測時,針對調查評價范圍內每種土壤類型設定的檢測點,應根據《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准(試行)》(GB36600-2018)表1所列項目為初步調查階段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的必測項目45項作為因子進行檢測。

這項標准中所列污染物項目包括重金屬、揮發性有機物和半揮發性有機物等,其中重金屬基本項目7項,分別為:砷、鎘、鉻(六價)、銅、鉛、汞和鎳;揮發性有機物基本項目27項,包括鹵代烴和苯系物;半揮發性有機物11項,包括:硝基苯、苯胺、2-氯酚和8種多環芳烴;重金屬其他項目5項,分別為:銻、鈹、鈷、甲基汞和釩;無機物其他項目為氰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其他項目4項,均為鹵代烴;半揮發性有機物10項,包括:六氯環戊二烯、2,4-二硝基甲苯、4種酚類、3種鄰苯二甲酸酯、3,3,-二氯聯苯胺;其他項目還包括有機農葯14項;兩種多氯聯苯單體、多氯聯苯總量、二惡英類、多溴聯苯總量和石油烴。

二、地塊內及周圍區域土壤環境當前及歷史上確定無可能污染源,或者以上情況以外的地塊,可根據需求僅檢測特徵因子。

閱讀全文

與土地使用權人應當實施土壤污染風險管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