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教民法物權對抗第三人有什麼情形
登記對抗主義是指沒有登記,當事人之間如果有合同存在,根據合同就可以直接產生物權設立和移轉的後果。換句話說,沒有登記,當事人之間移轉物權的效力仍然發生,只不過不能對抗第三人。
登記要件主義登記要件主義是指在一般情況下,應當以登記作為不動產物權取得、變更、消滅的生效要件,而不是說以不動產權利登記作為權利轉移合同生效的要件。
在登記對抗主義法律模式下,登記並不是物權變動的生效要件,登記也並不產生公信力,僅產生對抗力。其優點是不以登記作為物權變動要件,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使不動產交易較為便捷,缺點是因不動產物權的變動缺乏表面的公示形式,易使善意第三人利益受損,容易形成在不動產之上的多種權利狀態。
㈡ 物權法上,登記對抗主義有哪些情形
物權法上,登記對抗主義的情形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情形。船舶、航空器未專經登記,屬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十四條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百八十八條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條第一款第四項、第六項規定的財產或者第五項規定的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2)物權具有對抗性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八十條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有權處分的下列財產可以抵押:
(一)建築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
(二)建設用地使用權;
(三)以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
(四)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
(五)正在建造的建築物、船舶、航空器;
(六)交通運輸工具;
(七)法律、行政法規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財產。
抵押人可以將前款所列財產一並抵押。
㈢ 合同法上說,債權具有相對性,物權具有絕對性,債權不能對抗第三人,而物權可以對抗第三人,請舉例說明。
你好。所謂第三人,通常的理解是除了你和對方之外的其他任何人。
合同法中的債回權具有相答對性,是指作為債權人只能向合同義務人提起主張,而不能向合同以外的第三人提起主張,當然,實踐中存在的第三人侵權的情形除外。
物權具有絕對性,是指作為權利人,你可以向除你以外的所有人提起主張,當然,第三人善意取得的情形除外。
㈣ 物權登記對抗主義
無論是否登記,乙丙合同有效,丙為善意第三人。抵押權是物權,合同內是債權,是否登記容不影響合同效力。
物權法中的登記對抗,指的是物權變動無需登記即可生效,但不經登記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亦有學者稱其為「形式登記主義」,這種體制意味著登記對於相關物權變動之行為具有確認或證明的效力,但不對當事人的實體權利起決定作用。
我國《物權法》中便使用了「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㈤ 物權法對抗性的問題 請語言表發清楚的高手解答 謝謝
質權的生效要件是交付~但當事人無論是否交付質物,除違法合同法規定的無效合同之外,質內押合同均已成容立,只是沒有交付質物就不產生質權而已。
關於你所說的債權證券,包括:匯票、支票、本票、債券、存款單;這些原則上也是以交付權利憑證為生效要件。但對於無權利憑證的是一個例外,以登記為生效要件;關於對抗的意思是用公司債券出質但出質人沒有背書質押字樣,不能對抗公司與第三人。如果你的擔保法學的差不多應該能理解了 ,如果底子弱點 你可以產考下《擔保法解釋》99條
㈥ 民法中的登記生效的物權能否對抗善意第三人。
比如,甲買了抄一套別墅讓他的襲情人乙居住,為了防止被老婆發現,所以將房子登記在乙的名下,但是購買房屋的所有費用都是由甲支付的,這里,甲才是真正的房屋所有權人。幾年後,甲、乙因為房產所有權問題產生了矛盾,並且甲未進行異議登記,在甲向法院請求確認物權之前,乙將房屋賣給了丙,丙即為善意的第三人,甲是不能要求丙返還房屋的,因為登記是一種公示,公示即產生公信力,即使乙不是真正的所有權人。但是如果甲事先進行了異議登記,那麼就不存在善意的第三人了,甲可以要求丙返還房屋,因為異議登記,通俗講就是告訴第三人,這個房產的物權歸屬目前存在爭議,降低了登記的公信力。
㈦ 物權,被視為絕對權和對世權,具有可以對抗一切人的絕對性
這是不切實際的說法,對抗一切人是不現實的
㈧ 物權法上,生效和對抗分別指什麼有什麼區別
拿不動產舉例。物權法規定房屋買賣所有權在登記於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也就是所有權發生轉移。地役權自地役合同成立時生效,地役權人取得用益物權且不需要登記。但是不登記不得對抗供役地的善意受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