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目前,在中國的版權代理機構大概有多少
版權代理不需要特別的資質,一般知識產權代理公司(包括商標、專利代理機構)都有這項業務。其他的,有些科技型企業也有代理的。所以,沒法統計。只能說,很多!!!
㈡ 如何搭建出版社和版權代理機構的合作模式
全球環境中管理版權和許可,四種辦法可以管理版權和許可:
第一種辦法,創建自己的系統處理所有版權和許可的要求,首先可以在出版商層面保證被授權的管理,而且能夠滿足客戶、出版商自己的需求,同時也可以追蹤和管理版權,融合到一個傳遞系統當中,同時也可以手動或者電子處理用戶需求,而且需要了解版權法,制訂相關的政策規定。
第二種辦法,購買和使用已有的系統,這種辦法使處理客戶需求所需要的員工數量能夠最小化,這需要了解版權法和制訂相關的政策和措施,這種辦法不需要開發系統,購買一個已有的系統意味著需要有一些以往的成功案例和客戶的評價,已有的系統實施起來更加快捷,而且也是基於標准所建立的,Rightslink是比較成功的系統,是基於網路的應用工具,是由美國一個非營利組織(版權處理中心)開發的,是一個非營利組織,通過徵收一些版權稅為一千多個出版商還有作者提供服務,給大家舉一個例子,華爾街日報一個網路版,並不僅僅可以處理報紙上想要重印的內容,對於網路全書中的詞條還有書中的章節是同樣有用的,還有大學臨時講義或者你想做合集從中都是可以獲取的,比如華爾街日報網路版有一個讀者或者終端客戶發現了一篇關於索尼的文章,他就有興趣從出版商那裡獲取授權,他只要點擊一下Rightslink連接應用就可以打開網頁,一旦Rightslink界面打開了,用戶就可以選擇想要的授權方式,授權方式和定價也是根據每個出版商的商業規則而客戶化,下拉菜單里有很多選項,你可以選擇你想要的授權方式,比如可以在自己網站上張貼,或者通過E-mail發送,或者想在CD、DVD、期刊裡面重印,當然也有紙版的選擇,下面這個界面是詢問用戶的一些需求信息,比如分發量或者發行量,根據不同內容會出不同的報價,如果一個讀者想要的是電子重印的話,終端用戶就可以點擊鏈接,鏈接里有時間顯示,之後Rightslink就會把他放在一個相對比較安全的網站上,Rightslink控制你所需要內容的獲取,價格由用戶使用鏈接時間的長短而決定的。用戶想要把電子重印內容放到哪個網站上,就需要把網站的ORL提供給Rightslink,Rightslink把所需要的內容輸入進去,然後得到一個報價。如果用戶選擇的是商業電子重印的話,他可以通過Rightslink訂購重印的一系列選項中進行選擇,比如紙版形式、大小、運輸方式等等,用戶選好裝訂方式及所需要數量之後,下訂單之前就會自動生成一個報價,大家可以看到Rightslink是流線式自主服務體系,可以更容易的獲取內容,像支付、下訂單、運送方式都非常容易。
第三種辦法,和其他出版商和組織一起開發系統,好處就是在出版商層面上可以有一點控制力,處理客戶需求時候可以減少人員的需求量,需要進行共同開發。同其他出版商進行合作意味著你們所共同建立的系統要滿足更廣范圍內的需要,並不完全是客戶化的,同時大家也需要達成一致,其他的出版商已經建立起來一個組織或者系統你可以直接加入進去。
第四種辦法,就是外包,可以把工作外包給其他組織,比如數據集成商或者收費協會。在出版商層面上不需要授權決定,同時如果有需要的話,所需要的員工也是很少的,而且並不需要共同開發系統。給大家舉一些例子,比如數據集成商的例子里有Lexis-Nexis、Ebsco。收費協會有可能是一個RRO,對於科學和文化分析文獻的引進版進行授權,比如在美國的一個例子就是版權處理中心,很多RRO組織都是本國化的,比如根據美國國家不同情況產生這樣一個組織,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收費協會的定義:由版權法或者協議產生的為版權所有者向各類終端用戶和組織收取版稅的機構,在一些其他國家,比如澳大利亞、英國,只一部分媒體內容受到法律條文的規定,還有一些情況就是收費協會會同版權所有者簽署協議,在處理授權和潛在授權時會代表所有者利益,美國就是這樣的例子,通過一個收費協會開展工作好處就是所有的版權所有者都會被平等對待,收費協會生成、運營時候所需要的成本還是非常少的,收費協會只覆蓋到二級使用,出版商可以把他們的目標關注在一級的使用上,可以給大家進行一下區分,一級使用就是購買書籍或者訂閱書籍,二級使用就是重新使用已經購買的書籍。剛才展示的Rightslink產品就是覆蓋了以上兩方面內容,用戶可以購買書籍,同時也可以購買版權。這些收費協會可以同其他國家的收費協會一起開展工作,資金迴流和收入方面都有很多好處,比如美國收費協會裡面的出版商可以從其他國家獲得資金,因為其他國家收費協會可能會用到他們的內容,收費協會反映了當地的法律習慣和版權所有者特殊的需要。給大家介紹一些數據,現在世界上56個國家都有這個組織,在很多國家這個組織都是非常小的,而且組織裡面的人也比較少,主要負責處理一些引進的版權。
㈢ 上海登記版權代理公司如何選擇
如果想要你的作品被很好的的保護,那麼進行版權登記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而版權登記公司則可以幫助你省時的完成一些問題,那麼我們要如何進行登記版權代理公司如何選擇呢?本文將會告訴你在上海地區如何選擇。首先,目前的版權代理公司和版權代理人的選擇很多,也有一些公司很知名,找一家有資質,有一定規模和信譽的公司是前提。一定要選擇有代理資質的代理機構,起碼不會是黑代理,有最基礎的保障,可以通過國家版權權局查到。其次,可優先選擇業內比較出名的代理機構。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技術領域之間的差異是很大的。因此最好選擇熟悉和擅長你所在技術領域的版權代理公司和代理人,可以事先檢索代理機構名字,查看其代理過的案子,包括數量、比較優質的客戶(名企)。(代理人的信息基本可以忽略)第三,是最重要的,跟代理人深入溝通,關於版權不了解的就問,並適當溝通技術,通過溝通判斷代理人的水平,包括業務能力、技術理解能力等。實際上,選代理機構不如選擇代理人,同樣的一個代理機構裡面,有水平高的,也有水平低的,所以與技術人員的溝通很重要。第四,如果你是企業,申請量大並且可能有後續其他業務,如版權轉讓,無效,訴訟,企業版權管理等等,同樣,選擇出名的、規模大些的代理機構。可以同時選兩家合作不同的版權,通過合作的經歷再確定其中一家。第五,不要迷信年齡大的代理人,不可否認,很多代理機構裡面有很多優秀的代理人,他們一般在幾十年前接受系統的教育,但一些新的知識方面可能稍有欠缺。這樣說的意思是,年齡不是問題,只要不是剛入行的就行。
㈣ 版權代理機構需要什麼資質
版權是登記制,因此取得較為容易,目前,在版權代理方面,國家還未實施回資格准入,即無需取得版答權代理資質。
版權代理機構一般都具有聯系廣、人才專、信息快、協調能力強等優勢。cac熟悉各類作品的市場需求和銷售行情,並與出版者、報刊社等作品使用者保持密切聯系。cac可以為委託其代理著作權事務的作者介紹各類作品的讀者需求信息,提供寫作建議;同時還可以按作者意願,為其作品找到最合適的出版者、傳播者,並代表作者進行著作權轉讓或授權使用的談判,處理有關法律事務,以及聯系出版社,安排作品出版等。
㈤ 版權代理是什麼對代理方有什麼要求嗎
隨著依法治國的觀念深入人心,人們對於之前不在乎的權利顯得重視起來,其中版權就是最近被提的比較多的詞語,如果你想把你的版權作品變現,可以通過版權代理幫您完成,那麼版權代理是什麼?本文就為您解釋這一概念。一、版權代理是什麼?(1)以被代理人的名義活動;(2)具有法律意義;(3)法律效果直接歸屬於被代理人。代理人受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委託,代理後者事宜。版權代理機構一般都具有聯系廣、人才專、信息快、協調能力強等優勢。八戒知識產權熟悉各類作品的市場需求和銷售行情,並與出版者、報刊社等作品使用者保持密切聯系。cac可以為委託其代理著作權事務的作者介紹各類作品的讀者需求信息,提供寫作建議;同時還可以按作者意願,為其作品找到最合適的出版者、傳播者,並代表作者進行著作權轉讓或授權使用的談判,處理有關法律事務,以及聯系出版社,安排作品出版等。二、版權代理對於代理方有什麼要求嗎版權是登記制,因此取得較為容易,目前,在版權代理方面,國家還未實施資格准入,即無需取得版權代理資質。三、版權的定義版權是用來表述創作者因其文學和藝術作品而享有的權利的一個法律用語。版權是對計算機程序、文學著作、音樂作品、照片、電影等的復制權利的合法所有權。除非轉讓給另一方,版權通常被認為是屬於作者的。大多數計算機程序不僅受到版權的保護,還受軟體許可證的保護。版權只保護思想的表達形式,而不保護思想本身。演算法、數學方法、技術或機器的設計均不在版權的保護之列。
㈥ 如何在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查代理機構的代理數量
【1】進入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檢索頁面,網路「專利檢索」,第一個即是。
【2】在代理機構一欄,輸入代理機構名稱,檢索一下便知。
希望對你有用。
㈦ 國內較大的版權代理公司都有哪些
一般靠譜的知識產權代理公司都可以做,版權登記分為國家版權局和省版權局的,但是效力相同的,我是全國前十的知識產權公司,可私信加Q
㈧ 河南商標代理機構和專利代理機構從2010年到2020年的數量怎麼查或者有數據的告訴我,謝謝!
在專利方面,2018年,我國國內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400萬件,達432.30萬件(不含PCT國際專利申請和專利復審),同比增長16.92%;在商標方面,受官費下調、新一輪商標注冊改革的影響,繼2017年我國商標申請量(574.8萬件)實現爆發式增長後,2018年,我國商標申請量延續爆發式增長態勢,全國商標注冊申請量達737.1萬件,同比增長28.20%。
2010-2018年中國專利申請趨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0-2018年中國商標申請趨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由1.7件提高到11.5件;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由1.1萬件提高到.1萬件;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量由1928件提高到6865件;著作權登記量由44.2萬件提高到345.7萬件。
2010-2018年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趨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0-2018年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趨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年全球創新者共提交了330萬件專利申請,其中中國的專利申請量為154萬件,佔全球46.4%,遠超美國的59萬件、日本的31萬件,連續8年位列世界第一。排在中國局之後的是美國(597141件)、日本(313567件)、大韓民國(209992件)和歐洲專利局(歐專局;174397件)。這五大主管局受理的申請數量共佔世界總量的85.3%。
2018年專利申請量TOP10主管局(件)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際專利方面, 2018年提交國際專利申請最多的國家的是美國(56142件),第二名是中國(53345件),第三、第四、第五分別是:日本(49702件)、德國(19883件)、韓國(17014件)。按照目前的趨勢,預計中國將在今後兩年內趕超美國。
2018年專利申請量TOP10主管局(件)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專利授權的佔比來看,目前國內實用型專利授權佔比仍然較高2018年約為47.9%。同發明專利相比,實用型專利審查要求較低,科技含量不高。因此,美國並未設立實用型專利,日本在提高實用型專利的申請門檻後,也大幅降低了實用型專利的申請佔比。因此,從專利的授權佔比來看,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仍然存在結構性分布不均的特點,未來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2013-2018年中國三種專利申請結構佔比趨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年全國31個地區只是產權綜合發展指數仍呈現階梯狀分布,整體上東部發展優於西部及東北部,中部,東北部及西部部分地區知識產權發展狀況明顯提升,西部8個地區綜合指數低於60,和東部發展優勢地區形成明顯對比。
歐美成熟體系下,版權人平均可獲得市場收入的15%,而在中國只有不到3%的版權收益,差距較大,意味有較大的市場機會。圍繞知識產權領域已有不少企業介入布局。
中外版權人平均收益比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國專利代理機構數量以平均每年50家左右的數量平緩增長。2013年,全國代理機構數量突破1000家,專利代理機構數量開始呈現大幅增長趨勢。之後的幾年,每年新增代理機構均在100家以上。從2016年開始,專利代理機構數量進入高速增長階段,年增長率維持在20%左右,其中2018年較2017年增加了371家,增長率為20.3%。截至2019年10月底,專利代理機構總量達到2618家,與2010年相比增加了227.66%。
2010-2019年10月中國專利代理機構數量趨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商標代理機構數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勢頭。截至2019年4月底,在商標局備案商標代理機構全國共40431家,其中,代理機構30967家,律所9464家。
2002-2019年中國備案商標代理機構總數趨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專利版權申請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供需態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