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魯迅全集的問題
google 鍵入 魯迅全集 街道上死了一條狗,第二天屍體被清理掉,沒有留下一點痕跡,再也沒人記得那裡曾經死了一條狗....
不要網路,裡面全是廣告。
1、構成作品,為匯編。匯編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構成作品的數據或者其他版材料,對其內容的選權擇或者編排體現獨創性的作品,為匯編作品,其著作權由匯編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
2、你說的著作權保護期為50年不太准確。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50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
3、這里沒有侵犯著作權中的人身權的話,作品就為匯編作品。受法律保護。
4、匯編人在內容的選擇、安排上付出了創造性勞動的,才能夠形成匯編作品。乙是否構成侵權,要看其出版的作品是否有創造性存在,既乙的作品只是簡單的抄襲甲的作品,還是乙又另行進行了創造性的編排。
Ⅲ 魯迅全集包括什麼
包括:
魯迅全集卷一(墳 熱風 吶喊)
魯迅全集卷二(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編)
魯迅全集卷三(華蓋集 華蓋集續編 而已集)
魯迅全集卷四(三閑集 二心集 南腔北調集)
魯迅全集卷五(偽自由書 准風月談 花邊文學)
魯迅全集卷六(且介亭雜文 且介亭雜文二集 且介亭雜文末編)
魯迅全集卷七(集外集 集外集拾遺)
魯迅全集卷八(集外集拾遺補編)
《魯迅全集》最早的版本於一九三八年印行;新中國成立後,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重新編輯的版本,該書由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輯,所收只是魯迅的著作、譯文和部分輯錄的古籍,共二十卷,只收作者自己撰寫的著作,包括創作、評論、文學史專著以及部分書信,並加了必要的注釋,共十卷。
於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八年間印行。1973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20卷的《魯迅全集》。198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16卷的《魯迅全集》,目前一般教科書所選用的魯迅的文章均出自這個版本。2005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18卷的《魯迅全集》新版本。
(3)魯迅全集出版權歸誰擴展閱讀:
學術影響:
《魯迅全集》學術影響力最大
繼《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影響力報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學術影響力報告》之後,由南京大學特聘教授蘇新寧擔任主編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圖書學術影響力報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稱報告)昨天發布。
《魯迅全集》不僅名列中國文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外國文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文化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還進入其他五個學科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的前十名,成為影響力最大的著作。
報告主編蘇新寧稱,報告從策劃到數據處理,從撰寫到最終出版,歷經了近10年時間。課題組從CSSCI的論文中抽取出數百萬條被引用的圖書數據,並進行糾錯、歸並等處理,然後根據布拉德福定律和20/80規律,為各學科擬定了圖書遴選標准,共選取了3140種圖書。
Ⅳ 簡紹一下《魯迅全集》的五大版本謝謝
《魯迅全集》的五大版本介紹:
第一種:1938年上海復社出版的二十卷本。復社是鄭振鐸、胡愈之這些文化人自己集資辦起的一家小出版社,資金不多,要出版這樣大的一部書很吃力。正好不久前出版了斯諾的《西行漫記》這本暢銷書,賺了一筆錢。
另一個辦法,是由蔡元培、宋慶齡出面,向海內外人士募集紀念本訂戶,普及本每部定價才八元,而紀念本卻是五十元(甲種)、一百元(乙種,集資不少,這書才得以印成。
第二種:1956年為了紀念魯迅逝世二十周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在馮雪峰的主持之下開始出版《魯迅全集》十卷本。這年10月,出版了第一、二兩卷,其餘各卷陸續出版發行,到1958年才出齊。由馮雪峰為首的「魯迅著作編刊社」主持其事。
後來編刊社由上海遷北京,成了新成立的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魯迅著作編輯室」,主要成員有孫用、林辰、楊霏雲、王士著等人。
比起1938年版的二十卷本來,這個十卷本的不同之處是,一、只收著作,不收翻譯和輯校的古籍;二、增加了注釋,成了第一個有注釋的《魯迅全集》;三、將書信編入了(全集》。至於日記,雖然沒有編入《全集》,卻也採用跟《全集》相同的裝幀版式同時出版,配套發行。
第三種:到了「文化大革命」中間,這部符合周揚意圖的十卷本又受到批判了,不能重印。為了印製一種可以送給國賓的禮品,決定重印一批1938年版的二十卷本。
不同的是:第一,改用簡體字排印;第二,對於書中原來所收《王道詩話》等十二篇瞿秋白寫的雜文,加了一條「新注」,說明這些篇是瞿秋白「與魯迅交換意見後」,「包括魯迅的某些觀點」,「經過魯迅的修改」,以表明讓它們繼續保留在《魯迅全集》中的理由。
免得被姚文元輩下令抽去,對於這一版,應該提到的是:它是由敬業而細心的孫用負責校對的,在各版《魯迅全集》中,這是校對最精的一版。
第四種:1981年為了紀念魯迅誕辰一百周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十六卷本《魯迅全集》。
參加過十卷本編輯工作的老專家孫用和林辰又參加了十六卷本的工作,他們的意見深得同事們的尊重。
做具體編注工作的,除了人民文學出版社「魯迅著作編輯室」的王仰晨、李文兵、陳早春、張伯海、何啟治、王永昌等人,還從外地借調了許多人員,例如蔣錫金、郭豫適、陳子善、包子衍、王自立、馬蹄疾、應錦襄、陳瓊芝和朱正等人。1980年最熱鬧的時候,社內及社外共有三十多人同時工作
第五種:2001年6月,新聞出版總署決定開始《魯迅全集》的修訂工作,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現代文學編輯室具體負責,約請了社外十多名專家分卷進行,經過四年多時間終於成書。
這部2005年出版的十八卷本是以1981年版十六卷本為基礎的。比較起來,進步有三個方面:一是內容增加了。例如十六卷本只收了《兩地書》,卻以避免重復為理由,不收魯迅致許廣平的原信,而不考慮這些原信在編入《兩地書》之時曾作了不少修改,這些修改之處正是重要的研究資料。
Ⅳ 《魯迅全集》是誰寫的
魯迅
Ⅵ 誰首次編輯出版了《魯迅全集》
鄒韜奮
Ⅶ <魯迅全集>作者是誰
樓主的問題問得不妥當,<魯迅全集>的作者當然是魯迅。你想問的應該是<魯迅全集>的編纂者吧。
目前<魯迅全集>出到第四版,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每一版的情況。
■1938年版,由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輯,收入魯迅的著作、譯文和部分輯錄的古籍,共20卷。
魯迅逝世後不久,成立了以蔡元培、宋慶齡為正、副主席的紀念委員會,該會籌備之初就曾考慮應盡早出版《魯迅全集》。當時胡愈之、鄭振鐸、許廣平等組織的復社,通過共同集資,成功地出版了《西行漫記》等一些進步書籍,因此留在上海的紀念委員會成員決定,擬由復社出版全集。
■1958年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出版,只收作者的原創著作,包括創作、評論、文學史專著及部分書信,並加了必要的注釋,共10卷。
在「文革」浩劫期間,10卷本全集被作為有嚴重政治問題的書籍曾一度禁止出版。有鑒於此,人民文學出版社為解燃眉之急,曾打報告請示,並經周總理同意,在1973年12月重版了一次沒有注釋的20卷本《魯迅全集》,全書一律改為簡化字排版。但囿於當時的特殊歷史條件與政治氣候,版本內容有相當的刪減。
1981年3月新版注釋16卷本《魯迅全集》第一卷問世,至8月全套出齊。此版的編注出版過程相當漫長,曾受到「四人幫」的干擾破壞。至1977年8月5日,在出版局新領導向中央作了《關於魯迅著作注釋出版工作的請示報告》後,中央決定派胡喬木、林默涵前來領導與主持這項重點文化建設工程,同年底又聘請郭沫若、周建人等8位作顧問,至此一切步入正軌,速度加快。經過多方協作,群體奮戰,終於趕在1981年魯迅先生百年誕辰前夕全部出齊,作為一份厚禮獻給魯迅。
■1981年版,人民文學出版社在1958年版的基礎上進行了較大的增補和修訂,增收了《集外集拾遺補編》、《古籍序跋集》、《譯文序跋集》和日記,以及當時搜集到的全部書信,並對所收著作都加了注釋。另編有附集一卷,收入作者著譯年表、全集篇目索引和注釋索引,共16卷。
■2005年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2005年11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首發式。這次的新版《魯迅全集》,收文更加全面、嚴謹,體現了20多年來魯迅研究的最新成果。總體規模也有所擴大,書信卷和日記卷的篇幅增加較多,各增加了1卷,總卷數由16卷增加到18卷,總字數達700萬字
這次修訂出版工作從2001年6月就開始了,歷時4年多,孫玉石、張夢陽、王國綬、劉增人、陳福康、朱正、王世家、韓之友、丁錫根、應錦襄、徐斯年、陳漱渝、王錫榮、裘士雄等14位魯迅研究專家主持了各卷的修訂工作。
Ⅷ 魯迅全集是屬於國家文物嗎
出版物不能算國家文物,除非魯迅本人手稿,或者一版一印。
Ⅸ 有關《魯迅全集》的問題
有很多,象風箏之類的
Ⅹ 人文社《魯迅全集》與人文社魯迅單行本有什麼區別
魯迅作品的版本實在太多,這里先給你看《魯迅單行本》與《魯迅全集》的列表:
魯迅全集 單行本
小說:《吶喊》 《彷徨》 《故事新編》
散文集:《野草》 《朝花夕拾》
雜文集:《偽自由書》 《准風月談》 《花邊文學》 《墳》 《熱風》 《兩地書》 《二心集》 《三閑集》 《而已集》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遺》 《集外集拾遺補編》 《華蓋集》 《華蓋集續編》 《華蓋集續編補編》 《南腔北調集》 《且介亭雜文》 《且介亭雜文附集》 《且介亭雜文二集》 《且介亭雜文末編》
論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
73年 人民文學出版社 《魯迅全集》二十卷:
《第一卷 墳 吶喊 野草》
《第二卷 熱風 彷徨 朝花夕拾 故事新編》
《第三卷 而已集 華蓋集續編 華蓋集》
《第四卷 三閑集 二心集 偽自由書》
《第五卷 南腔北調集 准風月談 花邊文學》
《第六卷 且介亭雜文 且介亭雜文二集 且介亭雜文末編》
《第七卷 兩地書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遺》
《第八卷 會稽郡故書雜集 古小說鉤沉》
《第九卷 嵇康集 中國小說史略》
《第十卷 小說舊聞鈔 唐宋傳奇集 漢文學史綱要》
《第十一卷 月界旅行現代小說譯叢 地底旅行現代日本小說集 域外小說集工人綏惠略夫》
《第十二卷 一個青年的夢 愛羅先珂童話集 桃色的雲》
《第十三卷 苦悶的象徵 出了象牙之塔 思想·山水·人物》
《第十四卷 小約翰 小彼得 表 俄羅斯的童話 附:葯用植物》
《第十五卷 近代美術史潮論 藝術論(盧氏)》
《第十六卷 壁下譯叢 譯叢補》
《第十七卷 藝術論(蒲氏) 現代新興文學的諸問題 文藝與批評 文藝政策》
《第十八卷 十月 毀滅 山民牧唱 壞孩子和別的奇聞》
《第十九卷 豎琴 一天的工作》
《第二十卷 死魂靈》
可見魯迅的《譯文集》(即全集從11集到29集)是沒有出過單行本。
魯迅的文學理論作品也有很多沒有出過單行本。
魯迅的信札(除《兩地書》外)也沒有出過單行本。
給你一個忠告:你如果是魯迅作品的愛好者,買齊魯迅的單行本也夠閱讀了,但你是研究魯迅的學者,那就有必要買《魯迅全集》。
還有一點,十年動亂時期的魯迅出版物,都沒有註解,對不熟悉那一段歷史的愛好者來說,最好找註解清晰的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