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汽車十年使用權是什麼意思
其實就是租車10年,免租金。日常養車費,保險等都要使用者出,在這十年期間車輛發生意外問題由獲得使用權的人自己負責。
使用權並不是所有權,10年之後使用權就到期,車主即登記的車輛所有人收回。
㈡ 我今天領取新房產證土地使用年限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相差10年咋辦
二手房交易流程及證件你購買了二手房後應得到,購房合同,房產證,契稅收據,購房發票,印花稅票,中介費協議收據,辦物業基金過戶等,關鍵是房產證和購房發票。一、 買房子時注意的事項: 1、開發商的開發經營資格必須合法。就是開發商必須具有《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和《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證書》,並在其資質規定的業務范圍進行開發的; 2、開發建設的手續必須合法。開發項目必須取得《土地使用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 3、經營行為合法。現房銷售除上述條件外必須經過驗收合格,項目道路、給排水、供電、供氣、供熱、通訊和綠化等配套建設已經完成或者已經確定完成日期,落實了拆遷安置,落實了物業管理,並且按規定向房地產管理部門驗核了《房地產開發項目手冊》;期房預售除上述條件外還必須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4、在簽訂合同時,一是要選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建設部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示範文本),該合同文本內容比較全,並且規范;二是注意把開發商承諾的內容寫進合同。 5、如果你買的是住宅,在交房時,要向開發商索取《住宅使用說明書》和《住宅質量保證書》。 辦房地產權證時應該注意: 產權產權面積和合同面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可以根據建設部《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處理,另外辦理了《房屋所有權證》後,還要辦《土地使用權證》。相關費用注意除了樓上那位說的外,還有交易費和測量費,是應該開發商出的,但是開發商經常利用購買人不熟悉法規,轉嫁給購買人. 二、購房流程 購買商品房流程第一步:簽訂認購書 商品房正式銷售工作開始後,一般會設立售樓處,購房人在認可本項目後,可到售樓處簽訂認購書,並繳納訂金。銷售方應實事求是地向購房人介紹項目的進展情況,並將簽約須知及有關的宣傳資料和法律文件交給購房人。 簽訂認購書是商品房銷售程序的一個環節,買賣雙方簽訂認購書的主要內容包括: (1)開發商名稱、地址、電話;銷售代理商名稱、地址、電話;認購方名稱、地址、電話、身份證件;指定律師所名稱、地址、電話。 (2)認購物業的樓層;戶型;房號;面積。 (3)房價。包括單價;總價。 (4)付款方式。包括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按揭付款。 (5)認購條件。包括:定金金額;簽訂正式契約的時間、地點;付款地址和帳戶,簽認購書至正式簽約期間違約補償方式和爭議解決方式。 當簽訂完認購書後,銷售方應給購房人《簽約需知》,以使購房人清楚下一環節及簽約有關細節。簽約須知主要內容包括: (1)項目法律文件:國有土地使用證號、銷售許可證。 (2)購房人應攜帶的有效身份證件。公司應攜帶的文件、購房批文等。 (3)房款支付方式。 (4)購房應繳納的稅費說明:印花稅、契稅、手續費、房產權屬登記費、權證工本費、權證印花稅。 購買商品房流程第二步:簽訂買賣契約 購房人在簽訂認購書後,應在認購書中約定的時間內到指定地點簽訂正式契約。契約包括:內銷商品房銷售契約、內銷商品房預售契約、外銷商品房銷售契約、外銷商品房預售契約、經濟適用住房買賣契約等。 簽訂買賣契約是整個購房程序中最重要一環,契約也是銷售中最重要的法律文件。契約一般為一式肆份,其中正本貳份,開發商和購房人各執壹份。副本貳份,開發商和當地房管部門各壹份。契約的主要條款包括: (1)土地使用證號及使用年限 (2)商品房銷售許可證號 (3)房產名稱及購房人購買房產的類型 (4)所購物業的樓層、面積、房號、戶型、交付使用日期 (5)房價款。包括單價和總價 (6)付款方式 (7)雙方違約條款 (8)保修條款 (9)買方接受物業管理公司管理條款 (10)預售登記 (11)房屋轉讓 (12)房屋過戶 (13)糾紛、爭議的解決方式 (14)附件一:房屋戶型圖 (15)附件二:裝修設備標准 (16)附件三:共有共用部位 同時購房人與開發商還可就其它內容簽訂補充條款。 購買商品房流程第三步:預售登記 買賣雙方只有辦理完預售登記後,契約方能具備法律效力。買賣雙方應在契約簽訂後30日內,到所屬房屋土地管理局市場處辦理。同時交納印花稅。在此期間,買方如轉讓其所購房產,買方與受讓人應在契約上做背書,在背書簽字之日起十五日內,雙方持有關證件到市場處辦理轉讓登記,在轉讓登記申請表上簽字,市場處在辦理轉讓登記之日起十日內通知賣方。 購買商品房流程第四步:簽訂管理公約
㈢ 住宅變公寓,土地使用權減少了二十年,僅為五十年,我如何維權
這個。。。公寓。。是個什麼類型啊
而且我只知道工業用地是50年
商業專用地。。也不會比住宅屬多一倍出來
先去城市規劃管理局查詢一下 該地塊的城市規劃用地 以及城市建設規劃許可的通途 是什麼東西
再去房產局查詢 預售和出售許可的 用途是什麼
只有搞清楚這些東西 和開發商剛開始跟你簽訂的合同是否一致
才能確定 開發商是不是違約
如果違約 直接去法院起訴 要求其履行合同 並對違約造成的損失予以補償
如果是房地局 前後不一致 還要在起訴開發商的同時 將房產局作為第二被告
相關資料收集齊了 就去法院咨詢 看要做民事 還是行政訴訟
最好由法院給你推薦律師 免得被人宰不說 還做不好事
㈣ 集體土地使用證戶主已去世十年了房屋也倒塌了,還好有10年的使用權,現在還好使嗎
現在農村土地政策,在全國各地情況不盡相同,我們這里的政策是,土地所有權80年不變,
家庭中的老輩人過世了,地自然留歸自己的子女,只有特殊情況下,土地所有權才回歸集體,比如說孤寡老人,五保戶,先天殘疾沒有後人,等等,
如果覺得事情不靠譜,可以詢問一下村裡的幹部,
㈤ 二手房屋70年產權,少10年了
國有土地使用權年限計算起算年限時間:自取得該地的土地使用權之時算起版。新建權商品房,是建房所用的土地的土地使用權取得之時算起;房改房的產權土地使用年限起算時間以該地塊地上房屋參加房改之後第一個繳納土地出讓金的之日算起。房屋建築的使用年限與土地使用權年限的概念,不完全相同,一般都是實際的土地使用權的年限小於或等於房屋建築物或構築物的使用年限。比如開發商2000年1月1日拿到的土地,那麼該土地使用權截止到2069年12月31日止。但是房屋建成年份肯定不會在2000年當年或者之前建成,都是分期開發的,所以,房屋的使用權年限相對來講比土地使用權年限要少一些。一般情況下,沒有人能居住到70年,隨著城鎮化進程速度加快,房齡較長的都面臨著拆遷等問題。很多人從舊房換新房,從小房子換大房子,從大房子換豪宅,別墅等。所以不用刻意在乎年限問題。
㈥ 國家規定工業國有土地使用權50年為什麼證上10年
樓主對這樣的問題無需太過於敏感,,依據《土地管理法》,住宅立項的,土地使用權到期後,自動續期,需要繳納一定的土地出讓金。而《物權法》,對於土地使用權期滿後,自動續期,是否有償續期,並未說明,所以到目前也是一個爭議,樓主的土地使用權是50年,所以可以斷定是商業立項。像樓主這樣的問題諸多人都會面對。而且有的土地使用權比樓主更早就會到期,到那時候國家一定會出台相關的政策,明確究竟該如何處置。50年,樓主,隨著城市化步伐加快和財富的增加,現在住或者持有10年房產的人都很少了,樓主的房子50年內發生什麼都是未知數,比如房屋買賣,拆遷,徵用等。另外,請樓主不要匿名,不給懸賞分也就罷了,但是對於這樣的問題,樓主無需匿名。謝謝!
㈦ 城市房屋的使用權問題,到底是多少年怎麼算
商品房的住宅復房是70年,商鋪制是50年年限後政府會和住戶協調,但要收回應該會有補償。
二手房的年限和新房一樣的,從建成就開始算年限了,你買的房子有20年房齡了,你就還有50年的使用權。你就記著一點,正常的住宅房屋,年限是70年。
計算年限以房產證上面的建成時間計算。現在的新房產證上面都會顯示房屋建築年代,以這個年代為准。
(7)合證後使用權少了10年擴展閱讀:
產權年限:
1、土地使用權是國家向組織、機構及個人出讓的土地使用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土地的所有權歸國家和集體所有。
土地使用權在出讓時根據開發類型分為不同的使用年限,包括:民用住宅建築用地,商用建築用地,工業用建築用地。按建築用類型有所不同,一般民用住宅建築權屬年限為70年,商用房屋建築權屬年限為40年。
2、房屋所有權屬於個人產權,是私有財產權的一種,是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保護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第六十四條私人對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原材料等不動產和動產享有所有權。其年限是永久的。
㈧ 剛買的商品房土地使用年限少十幾年,這種現象正常嗎應該怎麼辦
你好,這個要看你們是否已經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
如果未簽訂內的,你在簽訂合同時要求正常的容土地使用權年限50年,如果土地使用權期限過低的,你可以解除合同。
如果你已經簽訂了合同的,視為你對該內容的認可,很難索賠。
㈨ 為什麼我們的房產證上的使用年限是十五年
住房的使用年限是指這塊土地的使用年限,要從開發商什麼時候在國土局拿到的地算起。而不是指房子。
㈩ 開發商買了地皮一直不開發,十年後才建房,結果房產證產權白白少了十年,合法嗎
開發商支付的是土地出讓金,購買的是土地使用權。什麼時候蓋房是開發商自己的選擇,不違法。何況房子蓋好後買不買是買方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