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著作權人
什麼叫著作權人
著作權人又稱「著作權主體」,是指依法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享專有著作權的人。屬著作權人可分為原始著作權人和繼受著作權人。
原始著作權人指創作作品的公民和依照法律規定視為作者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繼受著作權指通過繼承、受讓、受贈等法律許可的形式取得著作權財產權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
B. 職務作品的著作權歸誰所有
我國《著作權法》第16條第1款明確規定:「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版職務作品,權除本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外,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據此我們可以得知,職務作品的著作權歸屬包括兩種情況:第一,職務作品的著作權歸屬於單位。這主要是在以下兩種情況下:(1)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體等職務作品;(2)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當職務作品的著作權屬於單位的時候,作者只有署名權和獲得獎勵的權利,沒有權力將作品許可他人使用。第二,職務作品的著作權歸屬於完成該職務作品的作者。在這種情況下,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也就是說,在作品完成兩年內作者可以許可第三人以不與單位相同的方式使用該作品,但是如果允許第三人以與單位相同的方式使用作品就要經過單位同意。
C. 著作權人有哪些
依法享有著來作權的公源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著作權人可分為原始著作權人和繼受著作權人。原始著作權人指創作作品的公民和依照法律規定視為作者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繼受著作權指通過繼承、受讓、受贈等法律許可的形式取得著作權財產權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原始著作權人享有的是完整的著作權人身權和財產權;繼受著作權人享有的只是著作權的財產權,而對著作權的人身權則只有保護的義務。
D. 建築作品的著作權所有人是什麼人
建築作品著作權的內容有哪些 著作權的內容是指作者和其他著作權人與其他任何人基於作品的創作、傳播和使用所產生的權利和義務。其實質是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 (一)關於建築作品的著作人身權 建築作品的著作權人享有的著作人身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 在建築領域,建築物的所有人與建築作品的著作權人通常情況下都是分離的(通常情況均是設計方為著作權人),如果建築作品的著作權人是設計方,當建築物所有人對其建築維修、改建、擴建時是否就侵犯了著作權人的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呢?從公平的原則來看,建築作品不同於文學、藝術作品,它的最重要的價值是實現它的實用價值,人們在對建築物的使用過程中對建築物進行維修、改建、擴建,是建築物所有人對其建築物所有權的合理行使,只要這種變動沒有對建築物構成根本性的設計改變,就不應認定為侵犯著作權人的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 (二)關於建築設計作品的著作財產權 著作財產權又稱著作經濟權利,指作者及傳播者通過某種形式使用作品,從而依法獲得經濟報酬的權利。著作財產權包括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路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十二項權利。 對於建築作品來說主要涉及復制權、發行權、展覽權等。其中,復制是最能實現建築設計作品價值的使用方式。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規定復制權,是指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這其中並沒有列明從平面到立體形式的復制。實際上復制可以是從平面到平面的復制,可以是從平面到立體的復制,也可以是從立體到平面的復制,亦可以是從立體到立體的復制。而作為建築設計作品來講,它最主要的復制方式也是最能實現其價值的使用方式是從設計圖紙到立體建築物的實現過程,即一種從平面到立體的復制。 應當注意的是著作權是有期限的。建築設計作品尤其是大型工程的設計一般均是由一定的設計單位組織完成,其設計著作權一般均由設計單位享有,因此,其著作權保護期一般是在該建築建成後五十年。在保護期屆滿後,該作品的著作權喪失,進入公有領域,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利用。
E. 作品的著作權人包括什麼人。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d 著作權人即著作權主體,指法享有著作權權利並承擔相應義務的人。著作權人與作者是兩個概念。《著作權法》第9條規定:「著作權人包括:(一)作者;(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由此可見,著作權首行屬於作者。這里的作者指著作權法所承認的作者,不單純是事實睥創作者,因為作者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視為作者的法人或非法人單位。在法人或非法人單位人視為作者的情況下,所產生的作品必須是: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主持,代表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意志創作,上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作品,這樣的作品也稱為單位作品。如:由法人或非法人單位組織人員時行創作,並提供創作條件承擔責任的網路全書、教材等作品,其整體著作權歸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所有。 著作權作為一項知識產權,有多項權能,除署名權是因創作作品的事這依法取得,只能由作者享有外(但委託作品也可以通過約定將署名權歸屬於非作者的委託人),其他權利可依特定情形,由其他人享有。其他並非作者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照著作權法享有著作權的情形主要有如下幾種: (1) 繼承。依我國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著作權屬於公民的,在公民死亡後,著作財產權(包括使用權、許可使用權、轉讓權和獲得報酬權等)在著作權法規事實上的保護期內,按《繼承法》的規定轉移。作者生前未發表的作品,且未明確表示不發表,則作者死亡50年內,其發表權可由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行使。作者死亡後,其著作權中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由作者的繼承人或者是受遺贈人保護。 (2) 法人或其他組織變更、終止。著作權屬於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在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在法人或其他組織變更、終止後,在著作權法規定的保護期內,由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著作財產權。 (2) 合同約定。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即委託人可以通過約定成為著作權人。 (3)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除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權外,其他權利由製片者享有。 (4) 職務作品的特殊規定。《著作權法》第16條第2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務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給予作者獎勵:(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體等職務作品;(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第(一)項中提到的「物質技術條件」,是指該法人或者該組織為公民完成創作專門提供的資金、設備或者資料等。 (5) 合作作者之一死亡。合作作者之一死亡後,其對合作作品享有的著作財產權在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時,由其他合作作者享有。 (6) 作品原件的所有人的權利。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除署名權以外的著作權。作者身份確定後,由作者或者其繼承人行使著作權。作者生前未發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未明確表示不發表,且又沒有繼承人又無人受遺贈的,在作者死亡後50年內,著作權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 (7)在特定情形下,國家也可成為著作權人。
F. 軟體著作權 著作權人是個人還是單位
有軟體的個人或單位都可以申請軟著,軟著歸申請方所有,軟著申請正常流程需要30個工作日,加急最快一個工作日可下證,韻茵。
G. 如何確定職務作品著作權歸屬於誰
如何確定職務作品著作權歸屬於誰三、特殊職務作品 想要知道如何確定職務作品著版作權歸屬於誰?我們就要了權解一下關於職務作品著作權歸屬於誰的有關知識點,下面,小編為您詳細介紹如何確定職務作品著作權歸屬於誰?具體有哪些條件,該要注意那些細節的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看看小編如何說的。如何確定職務作品著作權歸屬於誰一、單位作品即根據《著作權法》第11條第3款的規定,由單位主持、代表單位意志創作並由單位承擔責任的作品,單位被視為作者,行使完整的著作權。二、一般職務作品除單位作品外,公民為完成單位工作任務而又未主要利用單位物質技術條件創作的作品,稱為一般職務作品。其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或者其他組織以與單位相同的方式使用該作品。作品完成兩年內,經單位同意,作者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作品所獲報酬,由作者與單位按約定的比例分配。作品完成兩年的期限,自作者向單位交付作品之日起計算。
H. 單位著作權和個人著作權的劃分
職務作品的著作權來人
(一)自職務作品的概念與認定職務作品有兩種:其一是履行其在單位的本職工作所創作的作品,例如某影樓的攝影師在工作期間為顧客拍攝的婚紗照一套即為職務作品;其二是完成單位交給的本職工作之外的其他任務而創作完成的作品,例如甲為某影樓的會計,業余愛好攝影,一天影樓顧客較多,影樓讓該會計暫時作為攝影師為顧客拍攝的婚紗照一套。
(二)職務作品著作權的歸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