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民法中按份共有與共同共有的區別
按份共有與共同共有的區別:
第一,對共有物品的處分權不同。按份共有的要對物品進行處分,需要經占份額三分之二以上的共有人同意。共同共有要對物品進行處分,需要經全體共同共有人的同意。
第二,管理費用的承擔不同。按份共有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共有人按照共有的份額來承擔。共同共有,有約定,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共有人共同承擔。
第三,是否可以轉讓份額不同。按份共有人可以轉讓其共同享有的不動產或者是動產的份額。其他的共有者享有優先購買權。而共同共有者,在共有關系存續期間,任何共有者不得轉讓自己的份額。
第四,處分應有部分不同。按分共有人可自由處分共有部分。
第五,分割限制不同。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期間,不得請求分割共有物;按分共有人除了因共有物的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合同約定不能分割的期限外,可以隨時請求分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按份共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共同共有
B. 舉例子:財產佔有權、財產使用權、財產收益權、財產處分權
用房子舉來例子1佔有權:簡單的說自就是所有權,東西是你的,就是由你佔有,是排斥他人所有的權利。比如你的衣服,是你的財產,你對它實行佔有,別人不得佔有。
2收益權。比如你有一輛卡車,或者轎車,你每天運營所獲得的收益,即利潤歸你所有。財產所有者佔有財產並獲得其作為投入所獲得的收益。
3處分權。比如你的舊傢具 你有權自行處分,你可以送人,也可劈成柴火,這體現處分權。
4使用權。就是你對你的財產可以使用,不受他人影響。
C. 請舉一下用益物權人的例子,通俗點的
比如是土地承包商就是用益物權人。用益物權是物權的一種,是排他性的權利。比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從所有權的角度來所,實際上是物的所有人將所有權中的佔用權、使用權、收益權轉移給了他人,但處分權還在所有權人手裡。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一十七條規定: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3)對共有物的收益權例子擴展閱讀
用益物權人的權利:
(一)佔用的權利。「佔有」是對物的實際控制。用益物權作為以使用收益為目的的物權,自當以權利人對物的實際佔有為必要。利用他人之物為使用收益,必然要對物予以實際支配。沒有佔有就不可能實現對物的直接利用。
根據《物權法》第一百一十六條的規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所得;一物之上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權人的,因該物產生的天然孳息由用益物權人取得。
(二)使用、收益的權利。「使用」是依物的自然屬性、法定用途或者約定的方式,對物進行實際上的利用。「收益」是通過對物的利用而獲取經濟上的收入或者其他利益。用益物權的設立就是對物的使用和收益。
比如在他人的土地上自建房屋以供居住;在他人的土地上耕種、畜牧以供自用或出售而獲得收益;在他人土地上建造樓宇用以出售、出租以取得收益等。
D. 以一間房子為例,說明什麼叫財產的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
佔有權:在事實上或法律上控制某物或某財產的權利。
使用權:不改變財產的本質而依法加以利用的權利。
收益權:是指獲取基於所有者財產而產生的經濟利益的可能性,是人們因獲取追加財產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處分權:財產所有人對其財產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最終處理的權利,即決定財產在事實上或法律上命運的權利。
佔有權,說白了,就是誰佔有這個房屋,也就是說誰居住這房屋。但佔有有合法的與非法之分。
使用權,期間也佔有的意思,只不過這個佔有是合法的。是通過購買房屋取得的使用權,或者是通過租賃關系取得的使用權。
收益權,也就是利益你所的房屋,通過租借等方式取得的收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租賃房屋產生的租金就是收益。
處分權,是對該房屋的轉讓、消滅的權利。也就是買賣,如平房,可以拆除。
E. 財產所有權中,所有人不行使對物的使用權,仍可以享有對物的收益權舉例
比如房東將自己的房子租給別人,收取租金,就享有對物的收益權。一個人把自己的摩托車租給別人,每天收取10塊錢租金,也是同樣的道理。
所有權包括四項權能:佔有、使用、收益、處分。
F. 有收益權的前提是對該物品有所有權嗎
不一定。物權法明確規定收益權可以與所有權分離,依法獨立行使
G. 信託的受益權,收益權分別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信託受益權轉讓是指將信託受益的權利進行轉讓。信託受益權是信託合同中規定的關系人享受信託財產經過管理或處理後的收益權利。也包括信託合同結束時,合同中規定的關系人可享受信託財產本身利益的權利。信託受益權是指受益人請求受託人支付信託利益的權利,廣義的信託受益權中的受益人除有請求支付信託利益的權利外,還有保證信託利益得以實現的其他權利,如《信託法》規定的知情權、調整信託財產管理方法權、撤銷受託人違反信託的處分權、受託人的解任權。信託受益權具有以下特徵:其一,信託受益權屬於兼具物權和債權性質的財產權。信託受益權是受益人對信託享有的權利和利益,因此該權利首先必須是財產權。其二,信託受益權屬於可轉讓的財產權利。信託受益權的權利是通過轉讓質物實現的,因此能夠質押的權利應當滿足可轉讓的條件。
H. 財產所有權的佔有權,收益權,處分權,使用權怎樣區分
一、佔有權是指對財產實際掌握、掌控的權利。佔有權是行使物的使用前提,是所有人行使財產所有權的一種方式。佔有權可以根據所有人的意志和利益分離出去,由非所有人享有。
二、使用權是不改變財產的本質而依法加以利用的權利。通常由所有人行使,但也可依法律、政策或所有人之意願而轉移給他人。如我國國家財產的所有權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根據國家的授權,對其所經營管理的國家財產有使用權。
三、收益權是指獲取基於所有者財產而產生的經濟利益的可能性,是人們因獲取追加財產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收益權是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形式。所有權的存在以實現經濟利益和價值增值為目的,這最終體現在收益權上。
四、處分權是財產所有人對其財產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最終處理的權利,即決定財產在事實上或法律上命運的權利。包括資產的轉讓、消費、出售、封存處理等方面的權利。處分權是所有權四項權能的核心,是財產所有人最基本的權利。
(8)對共有物的收益權例子擴展閱讀
一、財產所有權的權能包括:佔有、使用、收益、處分。
1、佔有是指所有人對物的實際控制的事實狀態。佔有權即對所有物加以實際管領或控制的權利。
2、使用權是指依照物的屬性及用途對物進行利用從而實現權利人利益的權利。
3、收益是指民事主體通過合法途徑收取物所生的物質利益。
4、處分權是指所有人依法處置物的權利。
二、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
I. 民法所有權四項全能舉例子
所有權包括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4個權能。
擁有了4項權能,便完版全擁有了所有權。權
但這四項權能往往是相分離的。比如出租,就把佔有和使用的權能過渡給了承租人。但其中最核心的權能應該是處分權,其他三個權能都可以讓渡,但如果處分權都讓渡了的話,就標志著所有權徹底轉移了。用通俗的話說區別,就是佔有不一定表示擁有所有權,但有處分權就一定擁有所有權。
舉例:比如你把你的東西無償借給朋友,那麼「佔有」「使用」「收益」三項權能都被你讓渡了。 這時,所有權歸誰?當然還是你了——你有權收回,有權出租,有權出賣,有權做任何處置,這就是處置權!所以說,處置權是所有權中最核心的權能,是擁有所有權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