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物權期待權與抵押權同時存在如何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判決書
抵押人以正在建設的預售期房向銀行設定抵押借款應為合法有效。
抵押人以版正在建權設的預售期房向銀行設定抵押借款,符合《擔保法》司法解釋第47條規定,應當認定為合法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判決「某銀行與某房產公司等抵押合同糾紛案」,見《上海方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華東三峽經濟發展公司、中國光大銀行上海分行、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市虹口支行抵押合同糾紛案——預售期房設定〈抵押合同〉效力的認定》(張雅芬,最高人民法院),載《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最高人民法院二審案件解析》(200204/12:305)。
Ⅱ 張劍案的張劍案 物權保護
不過在美國加里森敢死隊沒有法律依據絕對不敢邁入民宅半步,否則槍桿子伺候,你還沒處告去。而我們的強力拆敢死隊,對老百姓都敢玩真刀真槍,事後則理直氣壯,拆民房建別墅是「公共事業、惠民工程」,你真沒處講理。這種彪悍的做派,不能不讓我拎出毛主席的幾句有關河南強拆民房建機場的話以示警醒。「你拿根長棍子去撥樹上雀兒的巢,把它搞下來,雀兒也要叫幾聲。現在,有這樣一些人,好像得了天下,就高枕無憂,可以橫行霸道了。這樣的人,群眾反對他,打石頭,打鋤頭,我看是該當,我最歡迎。而且有些時候,只有打才能解決問題」。
當然,現代社會提倡暴力有悖法治精神。更何況,很多暴力拆遷。強拆者也是受害者,一個打手為一時失手或「被失手」,換來了幾個家庭的不幸和痛苦。所以,如何強有力保護好人,嚴懲指使好人干壞事的背後壞人,這才是張劍案現在的關鍵。保護私權、依法拆遷,靠暴力的尚方寶劍靠不住,要靠政府有公心、企業有仁心,老百姓將心比心。
Ⅲ 三種關於物權保護的民事訴訟 確認之訴 形成之訴 請求之訴 是這三種嗎
民事訴訟法訴的分類是確認、給付、變更。物權保護也一樣
Ⅳ 起訴案由返還原物,判決時按物權保護糾紛判,法院這樣作對嗎
根據最高法院關於民事案由的規定,第五大類是物權保護糾紛,其中第33項是返還原物糾紛,立案庭寫的是正確的,應該是返還原物糾紛,主審法官不應該按大類案由認定,不應該寫物權保護糾紛。
Ⅳ 法院判決書可以產生物權變動的效力嗎
如果是生效判決的話,就可以的,即使對於需要變更登記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也是產生物權變動的效力的,屬於原始取得的一種。
當然,如果是要出賣的話,比如房子就要先過戶到自己名下,再去出賣過戶,否則不產生物權變動的效力,這是對於處分行為的要求而已,對於擁有的物權則毫無影響。
Ⅵ 民事判決房子產權《確權糾紛判決書》是否永久受法律保保護
被告辯稱,洛陽市老城區民主街59號院房產原為被告伯父韓雲鵬於年8月從林符靜宜手中購買,195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給韓雲鵬頒發了房產契約,這充分證明該房產所有權人是韓雲鵬。本案原、被告均不是韓雲鵬的法定繼承人,都沒有繼承該房產的資格。1988年12月,韓雲鵬將該房產分為三份,韓雲鵬佔一份,把其餘的兩份分別贈與給弟弟韓明堯、侄子韓世柱(被告),洛陽市房管局給韓雲鵬頒發了房產證,給韓明堯、韓世柱分別頒發了共有證,因此,韓世柱所持有的洛市證第01690號房產共有證所載房屋應為韓世柱所有。自1988年韓雲鵬將其房產贈予韓世柱至今已超過20年,原告現要求確權已超法定訴訟時效期間,其請求不應受法律保護。另外,雙方所爭執的房屋於2000年、2003年由韓世柱全部拆除並單獨出資進行了重建,原房產已不存在。綜上,請人民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根據各方當事人的訴、辯意見,對本案爭議焦點確認為:韓世柱所持有的01690號共有證所載明的民主街59號房產中的三分之一為韓世柱一人所有還是原、被告共同所有。
審理中,原告提交的證據材料及被告的質證意見如下:
1、2009年6月30日,洛陽市房產局答復1份。證明:被告是代表李新芝一門進行房產登記的,因此房產不應該登記在被告一個人名下。
2、01690號共有證(復印件)1份。證明被告將該房產登記在其一人名下。
3、1990年5月2日,李新芝出具的委託書1份。證明被告是代表李新芝一門進行房產登記的,因此房產不應該登記在被告一個人名下。
4、2009年9月16日,李XX、韓XX出具的證明1份,2009年10月28日王新華出具的證明1份。證明:原、被告共同對民主街59號部分房屋進行過擴建。
經質證,被告對證1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方向有異議,答復意見上註明由被告代表李新芝一門,但房管局沒有韓世柱代表一門的相關證據。對證2真實性無異議,房產權歸三共有人所有;對證3有異議,認為該房產不是韓來祥的房產,李新芝不具備委託資格,該房產是韓雲鵬的,韓雲鵬有房產處分權,李新芝無權作為委託人對韓雲鵬的房產進行處分;另外,委託書上委託事項不明確,委託人簽名不是李新芝本人所簽,而是私章,也沒有捺指印;並且該委託書與本案無關;對證4不予質證,因為證人沒有出庭作證。
審理中,被告提交的證據材料及原告的質證意見如下:
1、房產契約1份。證明契約上載明的老城區59號房產是韓雲鵬的房產,房產所有人是韓雲鵬。
2、1990年10月17日洛陽市房管局給韓世柱頒發的01690房屋共有權證1份。證明洛陽市民主街59號房屋為韓雲鵬、韓明堯、韓世柱共有。
3、東南隅辦事處證明1份。證明本案所涉房產2000年前屬於危房,無法住人,辦事處多次催促被告進行拆除。
4、拆遷通知書1份。證明老城區拆遷辦曾向被告之子韓曉鵬下發了通知書,被告的房產屬於規劃拆遷范圍,拆遷的房產與六原告無關。
5、居民建房許可證1份。證明老城區房屋拆遷事務所和洛陽市土地規劃管理局給共有人韓雲鵬、韓明堯、韓世柱下發的居民建房許可證,對韓世柱的房產進行了進一步確認。
6、洛陽市老城區歷史文化街區整治保護工程指揮部批准其改建臨街房、南廈房手續1份。
7、改建臨街房、廈房建房協議1份,支出建房費用票據若干張。
證據6-7證明經有關部門批准,被告一人出資對臨街房、廈房進行了重建。
經質證,原告對證1提出異議,認為該房產契約將民主街59號房產登記為韓雲鵬一個人與事實不符,該房產是韓雲鵬弟兄三人所買,對登記為其一人有異議;對證2有異議,認為韓世柱名下的房產應為原、被告共有;對證3有異議,2000年前該房一直有人在住,證明人說房屋屬危房與事實不符,要求證人出庭作證;對證4有異議,認為拆遷通知書被嚴重塗改,簽名也不是其本人所簽。對證5有異議,該證是發給三共有人的,並不是發給韓世柱一人;對證6無異議;對證7有異議,認為協議書上沒有立協議人的捺印,對被告支出的建房費票據有異議,並提出建房費是原告韓世生、韓世建支出的,因被告是大哥,所以將票據交由被告保存。
審理中,應原告的申請,本院到洛陽市房地產產權產籍監理處調取了韓雲鵬申領房產證時的房屋所有權登記申請書,該申請書載明「申請人與原產權人一致,產權由兄弟三門共有(二門去世有長子代理,委託有效)等字樣」。原被告對該房屋所有權登記申請書真實性無異議。
本院根據各方當事人的陳述、舉證及訴辯意見,對本案事實確認如下:
本區民主街59號院(原16號)房產系韓雲鵬1950年8月從林符靜宜手中購買,195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給韓雲鵬頒發了房產契約。1988年12月洛陽市人民政府開展「土地清查房產發證」工作期間,韓雲鵬申請將民主街59號院房產登記為韓雲鵬、韓來祥、韓明堯兄弟三人共同共有,因當時韓來祥已死亡,其配偶李新枝出具委託書,委託其長子韓世柱代表韓來祥一門對共有的房產代為登記。經報「洛陽市雙發證領導小組」審核同意後,1990年10月17日洛陽市人民政府為韓雲鵬頒發28986號《房屋所有權證》,給韓世柱、韓明堯分別加發了01690、01691號《房屋共有權保持證》,房屋共有關系存續至今。韓雲鵬、韓來祥、韓明堯持有的房產證和共有證僅明確該三人對民主街59號院房產各享有三分之一產權,但房屋沒有具體分割。2009年4月,原告發現上述情況後要求和被告一起到房管局進行變更登記,被告拒不配合,原告訴至本院。
本院認為:韓雲鵬持有195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給頒發的房產契約,故本區民主街59號院房產產權應屬韓雲鵬所有。1988年12月洛陽市人民政府開展「土地清查房產發證」工作期間,韓雲鵬申請將民主街59號院房產登記為韓雲鵬、韓來祥、韓明堯兄弟三人共同共有,屬韓雲鵬對其房產權的處分行為,該行為不違反法律規定,本院予以確認。因當時韓來祥已死亡,被告韓世柱持其母李新枝出具的委託書代表韓來祥一門對共有的房產代為登記,故登記在韓世柱名下的本區民主街59號院三分之一房產即老城字第01690號《房屋共有權保持證》載明的房產產權應屬本案原、被告共同共有,原告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被告韓世柱稱韓雲鵬將本區民主街59號院房產中的三分之一產權贈予給本人的辯解理由證據不足,本院不予採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十四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被告韓世柱所持有的老城字第01690號《房屋共有權保持證》載明的民主街59號房產中的三分之一房產產權為原告李新芝、韓仙娥、韓巧娥、韓世建、韓麗娥、韓世生、韓巧英與被告韓世柱共同共有。
Ⅶ 二手房買房人物權期待權 我有多套房產,我一審法院判決書認定我輸了
法院是依法判決,就看調查的事實是什麼樣的了
Ⅷ 申請實現擔保物權的判決結果怎麼填
給你一個模板
百分網 > 範文 > 書信函範文 > 擔保書 > 《申請實現擔保物權書》正文
申請實現擔保物權書
百分網【擔保書】 編輯:衛晴晴
發布時間:2017-03-24 15:12:16
申請人:**,性別:*,**年**月**日生,住**市**區**路**號**幢***室。身份證號碼: 。
被申請人:**,性別:*,**年**月**日生,住**市**區**路**號**幢***室。身份證號碼: 。
申請事項:
請求對被申請人****名下的抵押財產(位於**市**區**路**號**幢***室,面積***平米,房產證號:**)進行拍賣、變賣以償還申請人的債權合計
元(其中本金***元;利息 元,按**%年計算,暫從****年**月**日暫計算至***年**月**日直至被申請人實際清償之日止)。
事實與理由:
****年**月**日被申請人**與申請人**簽訂了抵押借款合同一份,約定:被申請人作為借款人以涉案房產抵押給申請人即貸款人,抵押借款合計**萬元,利息為年**%,期限到****年**月**日。逾期不依約歸還,按貸款本金的**%支付收取違約金。抵押擔保的范圍包括本息、利息、違約金及申請人實現債權的所有費用。
上述協議簽訂後,按照上述協議的約定申請人**依約支付了案涉**萬元的借款。但該筆借款到期後被申請人未及時清償該借款的本息。
綜上,申請人認為:依法成立的合同受國家法律保護,被告在合同簽訂後,未及時根據合同約定清償申請人**的借款本息,已構成違約,依法應承擔償還借款本息、違約金以及支付申請人實現的債權費用等法律責任。為維護申請人的合
法權益,在涉案抵押房屋位於******的前提下,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的規定,特向貴院提出上述申請,請予支持。
此致
******人民法院
申請人:
年 月 日
Ⅸ 物權保護糾紛的應有哪方法院管轄
不動產物權由不動產所在地法院管轄;動產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
Ⅹ 法院立案後駁回第二回上訴能駁回嗎物權保護法院立案後協調沒成功馬上駁回,給了材定書,第\二次有上訴
1、如果法院已經立案受理的,未經審理無權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2、如果經審理後,法院判決駁回訴訟請求,而當事人對判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判決書第二日起十五日期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由上一級法院重新審理。《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