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人民日報知識產權紀實

人民日報知識產權紀實

發布時間:2021-08-16 04:18:25

知識產權問題

古詩詞可以作者去世有沒有50年,其他的都構成知識產權侵權問題!

Ⅱ 人民日報發文國產研發的機械後破世界紀錄,對於科技工業擁有怎樣的作用

我國正在加速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的轉變。作為智能製造的關鍵支撐,工業軟體對於促進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國產工業軟體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明顯差距。其中,我國基礎研究開發薄弱,工業軟體積累不足等因素,也與缺乏應用有關。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文明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要增強家用工業軟體,另一個關鍵點在於需要加強生產,教育和研究之間的協作。研究人員編寫核心代碼並構建框架。對於工業軟體,這只是從0到1的突破。要利用價值,我們需要不斷提高“使用”的穩定性,實用性和成熟度。這需要行業,學術界和研究機構,研究機構,企業和其他各方之間的合作,以解決行業中的核心技術難題和關鍵問題。各方共同解決關鍵問題,共同創造獨立且可控的家用工業軟體。

Ⅲ 知識產權越來越受到重視了嗎

根據世界知抄識產權組織公布的數據,2017年來自中國申請人提交的PCT國際專利(專利申請人通過《專利合作條約》途徑遞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近4.9萬件,排名全球第二。知識產權為中國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提供了重要支撐,也成為了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競爭法寶。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認為,「不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要堅定不移地把自主創新放在突出位置,努力研發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產品,牢牢掌握發展的主動權。」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Ⅳ 哪些報紙可以投稿(自己寫的文章)

1、北京
1-1100733《人民日報》北京市朝外金台西路2號
[email protected]
大地(散文、隨筆、雜談、詩)010-65368114(總台)
文藝部王必勝劉夢嵐盧祖品(詩)王力軍(評論)
徐懷謙(散文)010-65368591
副刊[email protected]
周末文藝(散文、詩、影視評論)羅雪村
文化副刊(文化隨筆)[email protected]
科教周刊[email protected]
1-2100062《光明日報》北京市崇文區珠市口東大街5號
周末文萃韓小蕙

肖海鷹[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文化副刊李宏偉[email protected]
文藝觀察付小悅[email protected]
書評邢宇皓[email protected]
1-3100050《新京報》北京宣武區永安路106號
王小山
1、 對各領域最新好書(最近半年內出版)的書評。
2、 對最新流行暢銷書的分析批判性評論。3、 書話,一切與讀書有關的精妙文字。字數一般控制在1500字以內。信箱:[email protected]
批評廣場[email protected]
1-4100028《京華時報》北京朝陽區左家莊前街1號
胡同副刊張莉麗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坐家專欄胡慶雲[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寵物版(講寵物的故事或與寵物有關的故事) [email protected] 600字左右
1-5100026《北京青年報》北京朝陽區白家莊東里23號院A棟
天天副刊各版E-mail投稿方式:登錄副刊主頁http://fukan.ynet.com
點擊某版版名進入後,再點擊「我要投稿」即可直達編輯信箱。
非常感受(隨筆)陳新邵延鳳[email protected] 010-65902404
非常感受陳新馬雄鷹[email protected]
劉佳[email protected]
人物在線孫進羅勁松[email protected]
動感書屋曉春[email protected]
風俗地理田利平[email protected]
每日健康李彤李文[email protected]
幽默地帶版盧燕[email protected]
生活張向紅[email protected]
1-6100027《北京晨報》北京東城區中街9號東環廣場A座3層
文化副刊·城事高櫟華[email protected]
城市筆記(反映都市人群生活的感受、經歷等) 趙昀[email protected]
時尚見解(對流行的話題、事物、現象發表議論)趙昀[email protected]
快樂工場(生活中的幽默好玩的故事如段子、簡訊、笑話等)
都市書緣[email protected]
城市表情副刊佟彤[email protected]
情感故事副刊佟彤[email protected]
隨意閱讀副刊佟彤[email protected]
人在都市黃立群[email protected]
早茶(讀者直言、人文時空、看法) [email protected]
早茶(網蟲)李新[email protected]
早茶(成長)(寵物)趙昀[email protected]
1-7100734《北京日報》北京市建國門內大街20號[email protected]
文藝周刊部[email protected]
副刊部 [email protected]
百姓寫作(小小說、散文、隨筆)陳戎
隨筆副刊[email protected]
人在旅途[email protected]
雜文 [email protected]
網路文學[email protected]
生活周刊[email protected]
京華生活[email protected]
文藝周刊觀點李靜[email protected]
1-8100734《北京晚報》北京市建國門內大街20號
副刊中心[email protected]
五色土·副刊(散文、隨筆、雜談)駱玉蘭

五色土·副刊(散文、隨筆、雜談)李崢嶸 張麗
五色土·從與自然王達人陳玉珍
家園[email protected]
1-9100010《三聯生活周刊》北京市東城區美術館東街22號
生活圓桌(討論生活觀念,講述生活中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苗煒[email protected]
1-10100050《中華讀書報》北京宣武區永安路106號
家園副刊王小琪[email protected]
看法張雋[email protected]
爭鳴郁言[email protected]
瞭望祝曉風[email protected]
中外書屋·人物趙彤宇[email protected]
藝文空間·中國文學趙晉華安心[email protected]
閱讀前線王洪波[email protected]
1-11100027《中華工商時報》北京朝陽區東方東路8號
新周刊·文化副刊(生活隨筆、故事新編、市井小品、閑情閑趣、雜文評論):
陳利民[email protected]
讀書陳賀新[email protected]
收藏[email protected]
商旅[email protected]
副刊[email protected]
1-12100702《中國青年報》北京市東直門海運倉2號[email protected]
總郵箱綜合新聞[email protected]
國際部專版 [email protected]
教育科技 考試 [email protected]
文化副刊徐虹[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作文[email protected]
調查觀察[email protected]
青年話題[email protected]
法治社會[email protected]
就業[email protected]
冰點[email protected]
屋檐下朱曉戎[email protected]
讀書緣肖雲祥[email protected]
經濟生活[email protected]
體育[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青春熱線[email protected]
攝影[email protected]
軍旅[email protected]
1-13100702 中國青年報《青年時訊》北京市東直門海運倉2號
副刊版(情商) [email protected]
態度版[email protected]
城市品味副刊姜蕾[email protected]
態度副刊何樂[email protected]
態度(小雜文)[email protected]
旅行筆記副刊[email protected]
城市 閱讀[email protected]
青年體驗[email protected]
1-14100832《解放軍報》北京西城區阜外大街34號
長征(散文、詩)陳先義
1-15100009《中國婦女報》北京地安門西大街103號
婚戀·家園周刊主編田鷹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一版、婚戀隨筆(600字左右一組文章,加一篇大稿)侯曉然
二版、感受(生活隨筆)王文
三版、家事(生活文章)侯曉然
四版、家居吳京
女性周刊[email protected]
副刊 [email protected]
1-16100016《中國合作經濟報》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南四路居
1-17100000《中國新聞周刊》北京
隨筆欄目[email protected]
副刊[email protected]
1-18100023《中國新聞出版報》北京市朝陽區東四環南路55號(2350信箱)
采風(散文、隨筆、詩)李曉虹[email protected]
書譚馬國倉劉蓓蓓[email protected]
1-19100011《中國特產報》北京安外安德路西營房2號
1-20100028《中國貿易報》北京朝陽區北三環東路靜安西街2號[email protected]
1-21100011《中國交通報》北京安外安華西里三區13號樓
文化副刊(隨筆、雜談)經曉曄陳菁聞
1-22100021《中國民航報》北京市十里河2264信箱
1、 雲海副刊
2、閱讀副刊趙紹玲[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1-23100740《中國旅遊報》北京建內大街甲9號
文化專刊·凡人視角副刊武葳[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五花海(游記)武葳[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江山(散文、游記、詩)魏曉霞[email protected]
三味書屋(書評、讀書隨筆)魏曉霞 [email protected]
觸摸都市副刊張玫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1-24100043《中國電子報》北京市石景山路23號
1-25100714《中國綠色時報》北京朝陽區和平里東街18號
綠色潮·生活副刊:曹志娟 [email protected]
1-26
1-27100025《中國畜牧報》北京朝外八里庄北里1號
1-28100029《中國冶金報》北京朝陽區安貞里三區26號樓
紫煙副刊(散文、詩)洪景森[email protected]
1-29072750《中國石油報》河北省涿州市
驛路隨筆[email protected]
生活空間王雲峰[email protected]
1-30100011《中國化工報》北京市六鋪炕北小街甲2號
化苑選萃(散文、隨筆、雜談)黎紅[email protected]
園地(散文、雜文、詩歌、小說)李明月 [email protected]
1-31100037《中國礦業報》北京市西城北禮士路70號
文化觀勝王新生山川觀光張麗華[email protected](共用)
1-32100026《中國國門時報》北京朝陽區麥子店街22號
綠地華靜[email protected]
1-33
1-34100085《中國包裝報》北京上地信息產業基地雅芳園6樓
副刊(散文、隨筆、雜談)韓勇[email protected]
1-35100081《中國引進時報》北京市海淀區白石橋路甲42號
1-36100053《中國商報》北京宣武區報國寺1號西2樓
社會周刊·生活舞台(生活文章)
雜文隨筆/時評書話[email protected]
話吧小品[email protected]
藏友俱樂部[email protected]
1-37100013《中國文化報》北京市朝陽區東土城路15號
文壇風景(散文、隨筆、書香、動態、聚焦) 張昱[email protected]
品味生活(生活方式、生命寵愛、閑暇一刻、食尚主義)包亞茹[email protected]
每周關注 (言說)朱家雄[email protected]
養生花園趙京玲[email protected]
風尚空間張煥引[email protected]
歡樂城市熊濤[email protected]
車行天下包亞茹[email protected]
1-38100007《中國文物報》北京市雍和宮大街戲樓胡同1號
文物之旅(散文、游記、雜談)張偉王征
1-39100088《中國知識產權報》北京海淀區薊門橋西土城路6號
1-40100088《中國專利報》北京市海淀區薊門橋西土城路6號
1-41100009《中國醫學論壇報》北京西城區後海北沿15號
1-42102209《中國經濟時報》北京市昌平區平西府王府街
芥子園副刊李成剛[email protected]
芥子園閱讀徐冰[email protected]@cet.com.cn
文化[email protected]
百姓廣場[email protected]
總編室[email protected]
1-43100044《中國測繪報》北京西外紫竹院百勝村1號
1-44100835《中國建設報》北京百萬庄建設部內
文化周刊·長城(散文、隨筆、小說、詩歌)李迎[email protected]
都市生活(生活故事)袁曉紅[email protected]
風景旅遊殷敖佗
的士周刊·空間七彩路季穎[email protected]
副刊[email protected]
副刊[email protected]
1-45100831《中國建材報》北京市海淀區三里河路11號
人世間(生活文章)陳亞軍 [email protected]
生活(生活隨筆)郭君梅[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五色石(散文、隨筆、詩)何譜
1-46100053《中國經濟導報》北京宣武區廣安門內大街315號信息大廈
社會周刊城市副刊李坤民[email protected]
閱讀董璐[email protected]
綠色/生活:[email protected] 閱讀/文苑:[email protected]
1-47
1-48100009《中國花卉報》北京東城區地安門東大街127號
芳草地(散文、隨筆,花文章)王健 [email protected] (總信箱)
花與生活副刊李寶泉
1-49100814《中國有色金屬報》北京復興路乙12號
五光十色副刊明明
1-50100734《京郊日報》北京市建國門內大街20號
喜鵲副刊(詩 隨筆)[email protected]
1-51100027《中國勞動保障報》北京市直門外斜街小關56號
創業驛站[email protected]
創業驛站副刊
洪鴻[email protected]
1-52100031《中國教育電視》北京市復興門內大街160號
1-53100020《中國社會報》北京市朝陽區東大橋斜街4號
婚姻 兩性[email protected]
故事版魏光潔
1-54100820《中國老年報》北京市朝陽區東大橋斜街4號
蒼松副刊石祥[email protected]
周末版[email protected]
王嘉翔 [email protected]雜文與老年生活有關
朝花夕拾版 記實類文字人生家庭散文隨筆為主,也有雜文。欄目有 老夫 老妻、名人家風、情感驛站、家事點評、家教雜說
旅遊 編輯:盧彥對於各地旅遊景點的介紹性質的文字
銀發廣場(風格似城筆)[email protected]
1-55100071《中國工商報》北京豐台區花鄉紀家廟
[email protected]
大潮·廣角(人生隨筆)[email protected]
副刊[email protected]
1-56100053《中國稅務報》北京市宣武區槐柏樹後街21號
稅苑[email protected]
1-57100036《中國審計報》北京海淀區蓮花苑小區5號華寶大廈17層
文化生活(文化隨筆)丘桑[email protected]
周末·社會之窗(生活文章)宋岳[email protected]
專刊部 (文史與讀書版 )劉謙謙[email protected]
消費理財趙秀華[email protected]
家庭生活專版:面向家庭,貼近生活的服務類版面。有女人(男人)手記、
食經(美食心得,類似梁實秋雅舍談吃之類的小文,千字左右)、
雲游天下(對一地的人文地理風物的遊客筆記,最好有質量好的照片,可以是關於一地
的一組稿件)、健康快車、生活看板等。編輯宋岳:[email protected]
1-58100036《中國經營報》北京阜成路79號
副刊[email protected]
1-59100029《中國質量報》北京市朝陽區惠新東街甲2號北奧大廈6層
文化生活(在路上、心靈驛站、尷尬事、百味生活):段薇[email protected]
文化視窗
休閑娛樂[email protected]
市井萬象[email protected]
實惠消費賈書哲[email protected]
副刊[email protected]
1-60100826《中國信息報》北京月壇南街75號
1-61100081《中國氣象報》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46號電話:010-68406752
雲海(生活散文、隨筆、詩)任慶烽[email protected]
1-62100061《中國環境報》北京崇文區龍潭路3號旁門[email protected]
文化廣場(隨筆)丁品
副刊[email protected]
1-63100860《中國海洋報》北京復興門外大街1號
1-64100861《中國船舶報》北京西城區月壇北街5號
生活何金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100861《中船重工》(周刊)北京西城區月壇北街5號
副刊(散文、隨筆、詩)何金[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1-65100034《中國國土資源報》北京西城區羊肉胡同甲30號
社稷壇(生活隨筆)任曉路[email protected]
休閑(生活文章)張玲
副刊·作品
1-66100011《中國土地報》北京市安德里北街23號
1-67100040《中國房地產報》北京石景山區魯谷七星園
1-68100864《中國科學報》北京三里河路52號
1-69100037《中國汽車報》北京西城區百萬庄路22號
1-70100036《中國軍工報》北京阜成路26號
1-71100830《中國航天報》北京海淀區阜成路8號(北京849信箱)
副刊[email protected]
1-72100010《中國航空報》北京東城區亮果廠5號
1-73100832《中國國防報》北京市阜外大街34號
國防廣角[email protected]
1-74100740《中國遠洋報》北京市東長安街6號
1-75100027《中國安全生產報》北京市東直門外斜街小關56號
信箱 [email protected]
副刊[email protected]
1-76100031《中國保險報》北京市西城區西交民巷22號
品位專欄劉嶸[email protected]
青春歲月[email protected]
副刊[email protected]
1-77100044《中國人口報》北京海淀區交大東路甲36號 電話:010-62255622 62255624
生活紀事 (城市筆記) 徐閎[email protected]
生活空間(生活文章)潘華虹[email protected]
生活顧問譚亞明[email protected]
家庭副刊(家庭生活中的情感、故事,感悟、戀愛、家教) [email protected]
1-78100053《中國水利報》北京宣武區白廣路二條2號
水利人生:談心亭、生活茶座、心靈釋放(懷舊散文)、有話想說等,
均要求與水利行業有關。編輯:冷秋 [email protected]
生活周刊[email protected]
藍色周刊[email protected]
1-79100032《中國檔案報》北京市西城區豐盛胡同16號
副刊[email protected]
1-80100101《中國人事報》北京市朝陽區育慧里5號
天地人副刊溫金海楊曉冬胡超玲[email protected]
副刊[email protected]
1-81100011《中國黃金報》北京安外青年湖北街1號
1-82100073《中國財經報》北京豐台區廣安路甲54號
副刊主編 胡兆燕(北人) [email protected]
1-83100031《中國證券報》北京宣武門西大街97號
1-84
1-85100039《中國食品質量報》北京海淀區五棵松路91號
1-86100073《中國食品報》北京豐台區太平橋東里5號樓
1-87100834《中國物資報》北京月壇北街25號
1-88100009《中國藝術報》北京市西城區前海南沿11號
九洲(散文、隨筆、詩、閱讀)冉茂金[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生活之鏡(散文隨筆)[email protected]@263.net [email protected]
1-89100866《中國廣播報》北京復興門外大街2號
新風格副刊(隨筆、生活文章)
1-90100859《中國電視報》北京復興路11號
民間文匯[email protected]
1-91100088《中國電影報》北京海淀區文慧園路3號
1-92100010《中國演員報》北京東城祿米倉胡同71號
1-93100005《中國攝影報》北京東城區紅星胡同61號
1-94100803《中國圖片報》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1-95100061《中國體育報》北京崇文區體育館路8號
1-96100061《中國足球報》北京體育館路8號
1-97100037《中國機電日報》北京西城區百萬庄葡萄園1號
1-98100718《中國職工科技報》北京安外六鋪炕
1-99100044《中國企業報》北京紫竹院南路17號[email protected]
1-100100088《中國民族報》北京海淀區北三環中路77號(北京8090信箱)
文苑(散文、隨筆、詩、閱讀)孫燕[email protected]
風情大觀(有關少數民族地區的風情面貌最佳)彭鳳平[email protected]
1-101100035《中國教育資訊報》北京東絨線胡同40號
副刊[email protected]
1-102100044《中國電腦教育報》北京海淀區紫竹院路66號賽迪大廈16層
副刊
網路文化版宋辰[email protected]
1-103100022《中國紡織報》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路18號甲2號樓
1-104100062《中國服飾報》北京市崇文區東花市北里中區12樓
1-105100007《中國產經新聞報》北京東直門內大街195號
1-106100086《中國資產新聞報》北京市海淀區萬泉河路66號
1-107100081《中國圖書商報》北京西三環北路19號外研社北樓
勵志/成長/文學副刊
1-108100029《中國集郵報》北京朝陽區安苑路11號
郵色生香 新郵天地 品郵溯源 郵票與傳說 郵人心情:與郵票有關的歷史、文化、心情、
介紹、品讀散文隨筆。1000字以下編輯:小魯 [email protected]
1-109100037《中國消費者報》北京海淀區阜成路11號
副刊[email protected]
1-110100036《中國城鄉金融報》北京復興路甲23號
文藝周刊(散文、小說、雜談、書評)王漢
員工創作[email protected]
1-111100010《中國紅十字報》北京東城區乾麵胡同43號
總信箱[email protected]
副刊(散文、隨筆、詩)莫寒梅
1-112100054《中國醫葯報》北京陶然亭路甲8號
健康周刊·道德/社會適應[email protected]
1-113100027《中國中醫葯報》北京市朝陽區東興路7號
1-114100036《中國減災報》北京復興路63號
1-115100761《中國電力報》北京市白廣路二條1號
文化周刊:劉建錦 [email protected]文化:人生旅途、說說無妨、小小說。
發各種散文、隨筆、報告文學、詩歌、雜文。
星期刊(文化、文學、生活副刊)[email protected]
1-116100013《中國煤炭報》北京安定門外和平里北街21號
1-117100011《中國石化報》北京市東城區安外大街58號
朝陽周刊·文學藝術(隨筆、散文、詩歌、小說)姜高毅[email protected]
社區家庭(家庭生活類)丁中琴[email protected]
休閑娛樂蔡琳[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生活時尚、百姓茶座、生活趣事、人在旅途、故事:[email protected]
1-118
1-119100015《中國律師報》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甲1號
1-120100083《中國地質礦產報》北京海淀區學院路31號
1-121100027《中國勞動保障報職業導刊》北京東直門外斜街小關
1-122100091《中國市場經濟報》北京市海淀區大有庄100號3號樓
1-123100021《中國改革報》北京市朝陽區華威北里甲10號
時代周刊·家春秋王麗娟
另類人生於河
1-124100007《中國紀檢監察報》北京市東城區張自忠路7號
清風文苑(散文、隨筆、雜談、詩)唐瑜
1-125100007《中國人才報》北京市張自忠路3號
1-126100027《中國輕工報》北京市朝陽區霄雲路32號
1-127100825《中國農機化報》北京市月壇南街26號
1-128100855《中國鐵道建築報》北京復興路40號
1-129100029《中國日報》(英)北京朝陽區惠新東街15號
1-130100043《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北京石景山路22號萬商大廈22層
園區文萃(隨筆類):[email protected]
1-131100036《中國計算機報》北京市海淀區恩菲大廈7層[email protected]
1-132100863《中國科協報》北京市學院南路86號
1-133100088《中國教育報》北京海淀區文慧園北路10號
作品 / 綜藝風朱平[email protected]
品味生活(生活文章)郭銘[email protected]
人文閱讀杜悅 [email protected]
1-134100000《中國大學生就業》北京
副刊[email protected]
1-135100028《中國兒童畫報》北京朝陽區左家莊北里5號
1-136100028《中國兒童報》北京朝陽區左家莊北里5號
1-137100028《中國少年報》北京朝陽區左家莊北里5號
1-138100028《中國中學生報》北京市朝陽區左家莊北里5號
1-139100036《中學生科學報》北京市海淀北窪路甲5號
1-140100037《中華建築報》北京百萬庄建設部內
1-141100031《中華新聞報》北京市西交民巷50號
精神家園副刊王欣[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通訊員園地[email protected]
1-142100054《中華合作時報》北京市宣武區半步橋街13號甲鑫城大廈
〈安全時訊〉生活副刊(生活文章)李彩琴[email protected]
1-143100011《中華老年報》北京市西城區德外五路通14號
1-144100037《中華時報》北京市阜成門北大街17號
百姓副刊
1-145100040《世界新聞報》北京石景山路甲16號
異域風情 [email protected]
家副刊(情感)陳儒斌[email protected]
1-146100730《世界金屬報》北京市東城燈市口75號
1-147100061《世界體育周報》北京體育館路8號
1-148100733《環球時報》北京朝陽金台西路2號
1-149100078《國際商報》北京方庄小區芳星園三區14號樓
1-150100039《國際電子報》北京石景山區魯谷路74號
1-151100710《國際經貿消息》北京安外東後巷28號[email protected]
1-152100803《新華每日電訊》北京宣武門西大街57號
1-153100044《新華書目報·社科新書目》北京西外北禮士路54號
1-154100733《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朝外金台西路2號
神州副刊(散文、隨筆)劉敏君楊鷗
1-155100075《人民政協報》北京市南三環中路趙公口小區20號
文化周刊 毛夢溪 [email protected] 午夜雨聲 文化評論類的老實人
商世春秋 王悅 [email protected]世說商語 關於經商的感悟
健康周刊 尋醫 [email protected] 黃萱專家提示 自我保健 防患未然 家庭醫生
問葯 [email protected] 新概念 家庭用葯 健康熱風 自備葯物
年華 頤壽養生 王晶 [email protected]戲曲情緣 往事 追求(散文類吧)
年華 食品營養 黃靜 [email protected]滋補圓桌 食話食說 風向標等
讀者之友 [email protected]張敏
港澳台僑杜軍玲[email protected] 風格:海外風情介紹,游記
朝花夕拾:[email protected]劉仰東 鉤沉類歷史、文化隨筆
舊聞新讀[email protected]黃存琦歷史類隨筆
1-156100062《人民法院報》北京崇文區東花市北里西區22號
天平周刊文學作品高領[email protected]
人物春秋羅書臻[email protected]
文化評談李芹[email protected]
1-157100078《人民公安報》北京方庄方星園三區15號樓
往事悠悠(回憶性文章,以親情為主);
新知隨筆(與時代息息相關的知識類雜文隨筆);
人世間(紀實類文章,多與警察辦案有關);
姑妄看之(類似城市筆記,有一定諷刺意義,每期一篇);
生活沙龍(生活、科普知識) [email protected]
1-158100841《人民海軍報》北京西三環中路19-27
1-159100011《人民郵電報》北京安外大街181號
1-160100038《人民鐵道報》北京復興門外北蜂窩3號
旅人(千字文,關於火車的旅遊故事):[email protected]
副刊[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1-161100081《人民武警報》北京西三環北路1號
1-162100040《檢察日報》北京石景山區魯谷西路5號
綠海·生活(散文、隨筆)彭程 [email protected]
回答者: intermilanwang - 副總裁 十級 6-14 11:18

GEN TA YI YANG

Ⅳ 知識產權法律論文發表在哪裡更好

是權威的莫過於最高人民法院舉辦的人民法院報了,影響力最大是黨報人民日報。

Ⅵ 寫知識產權作文1000字怎麼寫

隨著現在科技的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原來溫熱硬重的土炕變成了如今溫暖而舒適的床;老驢破車更換成了豪華轎車,電子計算機、觸屏手機大大方便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
這一切都與一個名稱息息相關「知識產權」,那麼「知識產權」究竟是什麼呢?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資產,指智力創造性勞動所獲得的成果,並由智力勞動者對其成果享有的一種權利,它包括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可以說是有了知識產權才有了我們現在社會市場的秩序,其中,專利權可以保護一切申請專利保護的專利產品,免受他人為營利目的而剽竊或使用,俗稱「抄襲」。
而類似這樣的「剽竊」、「抄襲」卻在我們身邊處處上演。
2014年4月15日,瓊瑤在《花非花霧非霧》官方微博發表給廣電總局的公開信,舉報於正《宮鎖連城》多處劇情抄襲《梅花烙》。
2014年4月28日,瓊瑤正式起訴於正侵權,同時對播出單位湖南衛視一同追究責任。12月25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宣判此案。法院判決《宮鎖連城》侵犯了《梅花烙》的改編權,於正被要求向瓊瑤公開賠禮道歉,五家被告則共計賠償500萬。
無獨有偶,同年,女作家席慕蓉著有詩集《在黑暗的河流上》,享有該詩集的著作權。2002年,席慕蓉將該詩集的專有出版權授予海南的南海出版公司,期限五年。可版權到期後,該出版公司持續出版該詩集,在包括武漢在內的全國大城市的書店及網店等主流渠道熱銷,侵權作品超過10萬冊。
去年年底,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席慕蓉的代理律師特訴至武漢的法院,將武漢的零售商連同出版社一同告上法庭,要求停止侵權,賠償損失10萬元,並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法制日報》上向原告公開發表致歉聲明,消除影響
通過這兩個鮮活的事例,告訴我們「知識產權」就在我們身邊,剽竊、抄襲他人的作品或者成果是一種可恥的行為。
我們中學生面對「知識產權」,又該做些什麼呢?
1. 我們要在學習和生活中大力宣傳「知識產權」,讓同學們從小就樹立尊重知識產權、維護知識產權的意識,讓這種意識在我們每個人的頭腦中深深紮根,並在實際行動中加以落實;
2. 我們在學校做實驗,或者發明製作,包括日常的做作業、寫作文,我們應該養成獨立思考、認真鑽研的習慣,這樣,既鍛煉了自己的思維能力,也能為自己辛勤付出得來的學習成果感到高興,因為自己的學習成果其實就是一項小小的專利。
3. 如果我們的學習成果或者勞動成果被其他同學「竊取」,我們就要義正詞嚴地指出同學的錯誤,告訴他其他同學的學習成果就是一項小專利,他這樣的行為就是侵犯了其他同學的知識產權,破壞了正常的社會秩序,這一行為是與《中學生守則》背道而馳的,以後要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
希望我們每個中學生都能夠尊重知識產權、維護知識產權,讓社會秩序良性高效運轉,早日實現我們國家瑰麗多彩的中國夢!

Ⅶ 知識產權問題

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也稱「智慧財產權」或「智力財產權」,是人們依法對創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業標記所享有的專有權利。人類進入21世紀以後,世界經濟進入了知識經濟的時代,隨著社會的文明和進步,知識產權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不但在促進經濟發展中發揮重大作用,而且與當代國際政治、經濟貿易的發展關系日益密切。可以說,當今國家與國家經濟實力乃至綜合國力的較量,就在於擁有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因此,世界各國都越來越重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在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保護水平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重視和解決。
一、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技術流失
「技者,工之要也」。對技術的保護自古就是保護工農業生產的重要措施。
但是,由於缺少完備的知識產權保護,我國大量的專有技術都流失了,比如說中葯。我國是中葯的發祥地,擁有許多無形的知識產權,但是,因為缺少完備的知識產權保護,一些知名中葯的處方和配方輕易被國外企業拿到,然後利用其先進的技術仿製,比如六神丸,據介紹,六神丸是我國很常見的一味中成葯,但日本公司把它拿過去以後,稍加改造和包裝就變成了著名的「救心丹」。光這個救心丹,在國際市場上每年銷售額能達到6億―7億美元,相當於我國一年的中葯出口總額。還有,當年我國安徽宣紙工藝失密事件、「景泰藍」技術失密事件等,都是因為我們既沒有將技術申請專利,也沒有將其作為商業秘密給予有利保護,結果由於疏於防範而被外方掌握了關鍵技術、帶走了全套的技術資料,使我們的民族工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二)商標淡出
商標淡出在我們合資合作過程中表現明顯。外方有意識地選擇我國一些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廠商進行合作,然後借口他們的產品是名牌產品,在合資協議中限定使用他們的商標,或者乾脆花巨資買斷我們著名商標的使用權,然後占而不用,同時對他們商標的商品大肆宣傳。這樣,我們通過幾十年創造的名牌在幾年之內就被洋品牌完全取代了。比如飲料行業,我國原來的「八大名牌」如「亞洲」、「嶗山」、「八王寺」等,一開始,除「健力寶」、「正廣和」未合資,其他6家都同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合資了;洗衣粉行業,上海的「白貓」,廣東的「高富力」、「中意」,合資後,被外方控制,他們利用我國名牌廠家的生產能力和銷售渠道,推銷他們高價的「碧浪」、「汰漬」,把我們的名牌打入「冷宮」。廣州肥皂廠的「潔花」香皂與美方合資後,很快被「海飛絲」、「潘婷」取而代之。逐漸我們的國產牌子就淡出市場了。
(三)商標被搶注
知識產權是具有地域性特徵的權利,也就是說,依據一國法律取得的知識產權只在該國領域內有效,在其他國家是不必然受到保護的。商標也是一樣。近幾年來,當我們的一些名牌准備出口國際市場時,發現其商標已被外商搶注。比如,電器商標「海信」在德國被搶注、「康佳」在美國被搶注、「科龍」在新加坡被搶注;雲南卷煙品牌「阿詩瑪」、「紅塔山」在菲律賓被搶注、「五糧液」在韓國被搶注;天津麻花商標「桂發祥十八街」、北京醬菜老字型大小品牌「六必居」在加拿大被搶注;河南白酒品牌「杜康」、百年老字型大小「同仁堂」、在我國被列為「國寶級」保護的「一得閣」墨汁被日本人搶注等等。(《人民日報》(2006-04-17第05版)商標被搶注後,產品要進入這些國家和地區,我們或者以重金買回本屬於自己的商標使用權,或「改名換姓」,重新培育名牌。無形中,我們的馳名商標就被淡化了,嚴重損害了馳名商標的價值。
(三)遭遇知識產權欺詐
正如我們所知,知識產權是具有地域性、時間性特徵的權利,在一國有效的知識產權不一定在另外一國就必然受到保護。而且除商業秘密外,知識產權都是一定期限里的權利,而不是永久性的權利。超過法定保護期限,人人都可以自由無償地使用,不需要權利人的許可。但由於我們缺少這方面的知識,以致屢遭知識產權欺詐。例如,我國的某汽車廠與外商進行合資談判,外方提出技術入股,以其中的97件專利技術,共摺合1600萬美元入股。由於這家企業不懂得專利法,後來才得知,這97件專利技術中有23件專利是過期的,還有29件專利已臨近到期,13件則剛剛申請中,真正算數的專利只有32件,也就是說2/3的專利是不能折算股金投資入股的。該企業吃虧上當,追悔莫及。
二、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基本途徑
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應該做到一個轉變、兩個重視、三個加強。
(一)一個轉變
一個轉變,就是轉變觀念,增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我們有很多企業還抱著老觀念,認為發明在自己手上,別人拿不走,甚至認為申請專利會花費一大筆經費,不值得。國內的企業,真正重視知識產權的非常少,除了極少數的企業,比如海爾、北大方正等有比較系統的知識產權管理外,其他絕大多數的企業還局限在對有形資產的管理上。據2008年「中國保護知識產權高層論壇」獲得的消息,我國有99%的企業沒有申請過專利,高達60%的國內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由此,很多國內企業還產生了錯誤的認識。認為如果知識產權制度在我國真正實施,那結果就是保護其他國家的企業,國內企業因為沒有核心技術和相關產權,反而會成為執法的對象。所以觀念上還有一種抵觸的情緒。但我們要知道,未來的經濟競爭就是知識產權的競爭,在我們生產8億件襯衫才能換一架飛機的今天,不保護知識產權,我們就沒有發展。
(二)兩個重視
1.重視培養知識產權專業人才
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知識產權戰略的運用必須由具有專業意識和專業知識的人來實施。但是目前國內的狀況是:直接參與創新的大學和公共研究機構缺乏知識產權管理;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研發人員沒有專利意識;參與市場經濟的主體不懂知識產權戰略。據統計,我國目前擁有專利工作者僅一萬餘人,平均每13萬人中才有一名懂專利的人員。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在知識產權制度實施後培養出來的最優秀的知識產權管理人才幾乎都工作在外企知識產權部門,最優秀專利代理人都在涉外代理機構,最優秀的研發人員也在不斷應聘到外資研究機構中去了。
2.重視發展自主知識產權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國眾多DVD生產廠家被控侵權的事件。我國的D V D生產企業因為沒有自己的知識產權,使用別人的技術專利,先後被日立等跨國公司指控侵犯其核心專利。以至現在我國每生產一台DVD,中國企業就要向國外支付產品凈售價的4%或4.5美元的專利許可費。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在2006年「中國保護知識產權高層論壇」上透露,我國外貿總額已居世界第三,但自主創新高技術產品僅占外貿總額的2%;2005年全球100個最有價值品牌,中國連續8年的記錄為零。2005年秋季廣交會上,我國出口產品,只有21%有自己的商標。因為缺少自主知識產權,我們不得不將每部手機、計算機、數控機床20%―40%的售價支付給國外專利持有人,「為他人做嫁衣裳」。
(三)三個加強
1.加強立法,完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
法治的基礎是有法可依。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必須有完備的法律體系做基礎。改革開放近30年來,我國已經建立起了比較完備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還陸續加入了一些重要的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公約。就整體而言,我國的法律體系已達到世貿組織對發展中國家的要求。但是,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並不十分完備,比如我們沒有規范如何行使知識產權行為的〈反壟斷法〉。以致對專利權人在我國市場濫用知識產權的壟斷行為不能加以有效規制。比如微軟,微軟的Windows98在美國銷售時合800多人民幣,而在我國大陸市場的零售價為1980元,因為這差別價格,我國消費者一年就要多支出10億元人民幣。
2.加強執法,保障知識產權權利人利益的實現
法律的保護不僅在於立法的完善,更重要的是依賴於有力的執法。但現在明顯存在司法機關執法不力的情況,一是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在有些地方,工商部門的有關負責人就直率地表示:原則上為了地方經濟,政府是不允許打假的。正因如此,在他們採取行動的時候也只是應付,效果並不理想。二是現行法律對侵權者打擊力度不夠,經濟重罰、重賠和刑事處罰均不到位,既打不疼,也打不死。權利是受法律保障的利益,如果權利人的利益得不到實現,那麼誰都不會再願意花真金白銀去造有技術含量的產品,更願意做一本萬利的掠食者。長此以往,危害的是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甚至危及生存和發展。所以,加強我國知識產權的保護,必須要加強執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
3.加強宣傳教育,使知識產權保護深入人心
1447年,世界上第一部專利法《威尼斯共和國專利法》就誕生了,1883年,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國際公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就簽定了,1967年,當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立的時候,我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還是空白。直到1982年我國才制定了第一部保護知識產權的《商標法》。而且,發達國家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都是伴隨著工業革命自發完成的,是內在的制度需求,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而我們的知識產權制度主要是通過政府頒布法令來實現的,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缺少相應的思想基礎和經濟基礎。所以知識產權保護要得到人們的了解、認同並遵守,需要一定的時間,更需要政府不懈的宣傳、普及和教育。日本新提出的口號是「知識產權立國」,在日本的中小學課本中,民族知識產權保護的內容就赫然在目,可見,日本已經把保護知識產權上升到民族利益的高度。我們也要有這種認識,只有通過不懈地宣傳教育,才能使知識產權的保護深入人心。

Ⅷ 求一篇《知識產權的案例和分析》的論文2000字左右

中國知識產權案件審判:「透明」助推「精細」 2007年09月07日 09:36 來源:人民日報 9月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最大的法庭——第一法庭,一起無效專利再審案件正在審理。旁聽席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的100餘名審查員神情專注。 在我國知識產權案件審判中,公眾旁聽已成為常態,旁聽席上時常還能看見外國人的身影。 知識產權審判的「窗口」,還有一扇開在互聯網。2006年3月10日,「中國知識產權裁判文書網」正式開通,截至今年9月5日,共有26633份已生效的民事知識產權裁判文書上網,並以月均近1600份的速度增加。業內人士評價說,文書說理性明顯增強。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庭長蔣志培說,中國的知識產權案件審判,正在經歷一個從「粗」到「精」的飛躍。日益提高的「透明度」,則是催化劑,讓這個「飛躍」提速。 以庭審「精細化」適應「透明」要求 「法官很會抓重點!法庭調查前,他們歸納出『四個焦點』,這樣雙方當事人就不跑題了。」旁聽完案件,專利復審委的審查員杜微科這樣點評。他已不是第一次旁聽專利案件庭審,還曾出庭應訴過。在他眼中,法院知識產權案件審判力度在加大,水平也在提高,審判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 參加旁聽的審查員余心蕾也很有感觸。她說,「陽光」下的審判,有利於公眾對司法的監督,增強了司法在公眾中的公信力。 今天開庭的這起專利再審案,蔣志培擔任審判長。庭上,發問、傾聽,他游刃有餘。今年以來,最高人民法院的知識產權案件開庭幾乎每場都有不少人旁聽,法官們已經習慣了在一雙雙專注的眼睛下審案。 增強透明度,是中國知識產權案件審判一直堅持的原則。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曹建明多次強調,嚴格執行公開審判制度,保障包括外國人在內的社會公眾能夠旁聽。他還要求,選擇有影響的案例,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代表性人士旁聽庭審。 要適應「透明」的要求,蔣志培認為,知識產權案件庭審要做到「精細化」,一要抓事實。原告的權利及范圍,被告是否侵權、程度如何,涉案的技術問題,法官都要查清楚;二要抓程序。讓當事人雙方充分辯論,讓證據說話,程序保障審判的客觀公正;三要抓損害賠償額計算。盡量查清侵權帶來的損害,使侵權人付出應付的代價。 今天這起案件,是最高人民法院今年受理的65起知識產權再審案中的一起。這個數字,已相當於去年全年受理的知識產權再審案件數的88%。蔣志培說,上級法院加大對下級法院的監督進一步保障司法公正,也是知識產權案件審判「精細化」的一個重要表現。 案件「粗審」現象必須改變 近年來,知識產權案件大幅持續上升。2002年到2006年的5年間,全國地方法院受理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年均增長17.06%;2007年上半年,全國法院新收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8405件,同比上升22.02%。 新類型案件也不斷涌現,涉及訴前臨時措施、網路著作權和網路域名、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反壟斷等內容。 「這不僅體現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事業的快速發展,也給法官審案帶來挑戰。」蔣志培說。 多年從事知識產權審判,蔣志培認為知識產權訴訟存在「三粗」:一些當事人及代理人訴訟能力不高,對專業技術及相關法律缺乏相應的素養;一些法院審理過程較粗,有的事實審查不夠准確,有的質證不夠嚴密,還有的專業技術知識掌握不夠深入;一些判決文書質量不高,比如,裁判理由說理不夠充分,論證不夠嚴密;事實歸納不夠,證據簡單羅列;引用法律條文不準確等。 蔣志培認為,無論是加入WTO後來自國際上的外力,還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內壓,「粗審」現象都必須盡快改變,必須盡快實現知識產權案件審判「精細化」。好在知識產權的審判隊伍基礎比較好。全國法院單設知識產權庭172個,專設知識產權合議庭140個,共有知識產權法官1667人,審判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當然,精細還有一大好處,那就是不容易作弊。」他補充說。 裁判文書公開讓法官更慎重 一份裁判文書,是司法最終的產品。 蔣志培說,實現知識產權案件審判的「精細化」,除了庭審外,判決書是另一大突破口。文書要精,要敘事清楚、說理透徹,全面展示論證過程,真正保障當事人對裁判理由的完整知情權,並同時上網公開。一句話,要切實體現「辨法析理、勝敗皆明」。 最高人民法院開通「中國知識產權裁判文書網」,提供全國統一的文書公開平台。按照要求,全部生效的民事知識產權裁判文書要及時上網公開,知識產權刑事和行政裁判文書也將逐步實現全面上網公開。 案例,是活的法律。參加旁聽的專利復審委員會審查員杜微科認為,它可以直接告訴公眾法律保護什麼,告訴法律界司法的方向是什麼,更好地體現法律的預見性。 裁判文書公開,對法官是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壓力。「只要有這個要求,法官就會更慎重!便於全社會監督。」蔣志培說。 用「精細審判」帶動「精細訴訟」 法官、被告、原告,是訴訟的「三角」。蔣志培認為,首先要推動「精細審判」——審理過程精細,文書製作精細,審判結果公正。通過這種「精細」審判,同步帶動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提高訴訟水平。「如果雙方在法庭上被法官一問,都沒詞,這樣的審判也精細不了。」 同樣的互動,還體現在法院和社會公眾的關繫上。比如知識產權司法文件的起草,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所有涉及知識產權問題的司法解釋,起草過程中都要廣泛聽取各地法院、相關部門、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的意見,並將草案上網公布向社會廣征意見,通過後,也會及時通過媒體或者網路予以公開。 蔣志培說,這種基於「透明度」的良性互動,讓知識產權從「精細審判」走向「精細訴訟」。由此,整個國家的知識產權意識和保護水平都會得到提高。(吳兢) 【編輯:邱觀史】 圖片報道 更多>> 圖:「政壇帥哥」阿披實當選泰國總理 毛澤東演員網選出結果 河南一法官奪冠 圖集:2008年度十大瘋狂

閱讀全文

與人民日報知識產權紀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