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知識產權法律基礎大學版試卷1

知識產權法律基礎大學版試卷1

發布時間:2021-08-15 21:04:41

A. 大學知識產權與法律基礎考什麼呢

知識產權主要是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等;
法律基礎主要是法理學、民刑法等,以及訴訟法。

B. 求《法律基礎》模擬題和答案

《法律基礎》模擬試題

一、名詞解釋

法律規范:是指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則。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法人:是依法設立,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社會組織。

破產:是指當債務人的全部資產不以清償到期債務時,債權人通過一定程序將債務人的全部資產供其平均受償,從而使債務人免除不能清償的其他債務。並由法院宣告破產解散。

累犯:是指因犯罪受過一定的刑罰處罰,在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的法定期限內,又犯應當被判處一定刑罰之罪的犯罪分子。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犯罪分子自動地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行為。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其全部資本分為等額股份,股東以其所持有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責任承擔責任的公司。

民事法律行為:是指民事主體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

憲法:指規定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集中表現各種政治力量對比關系,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國家根本法。

法治:是指建立在民主基礎上的依法治理國家的制度和方略。

行政行為:是指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活動中行使行政治其所做出的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而自願管理他人事務或為他人提供服務的行為。

二、填空

1社會主義法實施的主要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法的(遵守),另一種是法的(適用)。

2 國家結構形式主要有(單一制)和(復合制)兩大類型。

3公民的社會經濟權利主要有:財產權、繼承權、(勞動權)、(休息權)等。

4我國行政機關的宏觀結構體系是以(層級制)結構為基礎並與(職能制)結構相結合的。

5財產所有權的內容包括對物的(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

6我國刑罰的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驅逐出境

7法有兩個基本職能和作用,一是(調整)職能和作用,二是(保護)

職能和作用。

8 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體現在:一是(適合中國國情,是我國人民革命政權建設的經驗總結),二是(便於人民參加國家管理並且便於統一行使國家權力)。

9行政行為的效力有:(確定力)、(拘束力)和(執行力)。

10引起債權債務發生的主要根據有:(合同)之債、(侵權行為)之債、 (不當得利)之債和(無因管理)之債。

11法律規范的邏輯結構是由(假定)、(處理)和(制裁)三個要素組成的。

12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主要包括:(物)、(行為)和(智力成果)。人身利益

三、單選

1建國之後,我國制定了(C)部憲法。

A 2 B 3 C 4 D 5

2 (D)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是我國國家機構的有機組成部分。

A 人民法院 B 國務院 C 公安機關 D 人民檢察院

3民事法律行為是以行為人的(D)為構成要素。

A 意志 B 動機 C 行為 D 意思表示

4(B)是指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行為。

A 犯罪中止 B 犯罪未遂 C 犯罪預備 D 犯罪停止

5 (D)是指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可以代替被繼承人的子女繼承其應繼承的遺產。

A 法定繼承 B 遺囑繼承 C 遺贈 D 代位繼承

6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始於(C)

A 10歲 B 16歲 C 出生 D 18歲

7下列哪種權利屬於身份權?(D)

A 姓名權 B 名譽權 C 肖像權 D 監護權

8(A)是犯罪活動的外在表現,包括危害行為、危害結果等。

A犯罪客觀方面 B 犯罪客體 C 犯罪主體 D 犯罪主觀方面

9法的效力來源,即法律的表現形式,是指(B)。

A 法律規范 B 法的淵源 C 法律解釋 D 法的適用

10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B)。

A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B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C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D 無民事權利能力人

11(D)是特定國家表現其國家的整體和局部之間相互關系所採取的外部總體形式。

A 國體 B 政體 C 政權組織形式 D國家結構形式

12犯罪主體對自己所實施犯罪行為及其危害結果所持的心理態度是指(D)。

A 犯罪構成 B 犯罪客體 C 犯罪客觀方面 D犯罪主觀方面

四、多項選擇(每一個小題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正確答案,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大陸法系又稱(AD)。

A 羅馬法系 B 普通法系 C 成文法系 D 法典法系

E 德意志法系

2我國的選舉制度有以下基本原則:(ABCDE)

A選舉權的普遍性原則

B選舉權的平等性原則

C直接選舉原則

D秘密投票原則

E代表向選民或原選舉單位負責並受其監督的原則

3下列哪些行為屬於可撤銷、可變更的民事行為?(ABCDE)

A重大誤解的行為

B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行為

C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

D違反法律的行為

E 顯失公平的行為

4下列關於知識產權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ABCDE)

A知識產權是一種民事權利

B知識產權的客體是一種無形財產

C知識產權具有雙重的內容,既有人身權,也有財產權

D知識產權具有地域性

E知識產權具有時間性

5下列哪些是民事訴訟法特有的原則?(DE)

A合議制原則

B迴避原則

C兩審終審制原則

D辯論原則

E處分原則

6下列哪些屬於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ABC)

A 選舉權 B 言論自由 C 人身自由 D 勞動權 E 財產權

7我國國家機構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是:(ACDE)

A 民主集中制原則 B 三權分立原則 C 責任制原則 D效率原則 E社會主義法制原則

8下列哪幾種屬於合同的擔保形式?(ABCDE)

A 定金 B 保證 C 抵押 D 質押 E 留置

9刑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CDE)

A公開審判原則

B迴避原則

C罪刑法定原則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E罪刑責相適應原則

10根據我國法律,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包括:(ABCE)

A 行政管理權 B立法權 C司法權 D外交權 E終審權

11根據我國法律,能授予專利權的客體有:(BDE)

A 科學發現 B發明 C 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D 實用新型

E 外觀設計

五、簡答

1簡述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

答:1行為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必須真實。3行為不得違背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2簡述結婚的法定條件?

答:1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2結婚必須達到法定年齡。3結婚必須符合一夫一妻制原則。

3我國的選舉制度有哪些基本原則?

答:1選舉權的普遍性原則。2選舉權的平等性原則。3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並用的原則。4無記名投票(秘密投票)的原則。

4遺囑的有效條件是什麼?

答:1立遺囑人必須具有行為能力。2遺囑必須是遺囑人本人真實意思表示。3遺囑內容不得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

5簡述憲法的基本特徵。

答:1在內容上,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和國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則。2在法律效力上,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最大權威性。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要求更加嚴格。

六、論述

1為什麼說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法?

答:憲法是指規定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集中表現各種政治力量對比關系,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國家根本法。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的說法,不僅具有政治性權威,而且取得了理論上的高度認同。就是因為憲法是總章程,是對國家根本制度和社會制度的原則性規定,是其他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據,是「母法」,因而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凡是與憲法相抵觸地法律統統歸於無效,因而憲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更為嚴格,表現為不同於普通法律壓倒性多數就可通過,而是表現在必須是絕對多數才能通過。

2試述我國社會主義法適用的基本要求和原則。

答:我國社會主義法適用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原則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法可依,是實行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要求之一。這是做到依法治國、依法辦事的前提。有法必依,是普遍的守法原則,是實行社會主義法治的中心環節,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要求之一。執法必嚴,是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執行法律時必須做到一絲不苟依法辦事,處理公務,辦理案件都要有法律上的依據,並且符合法律規定的程序。違法必究,指凡是違法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不允許任何人或組織享有凌駕於法律之上的特權,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3試述社會主義法創制工作的基本原則。

答:一、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必須從我國國情出發,立法工作必須科學地反映並符合社會生活發展的客觀需要與可能。二、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原則並且因地制宜靈活運用。三、維護法的穩定性、連續性與嚴肅性。保證法律嚴格實施,且一經制定、生效,就應當在一定時期保存不變。而且要與原有的法律內容和效力等方面有所銜接。四、立足我國實際語借鑒人類法律文化成果相結合。吸收我國原有的良好立法經驗並且借鑒國外的經驗,使其相結合。五、立法機關的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積極吸取群眾的意見,使立法工作順利進行。

C. 貴州省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基礎知識試卷A的答案

貴州省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基礎知識試卷A的答案?

D. 知識產權法試題~作業遇到困難求各路帥哥美女幫助一下~~

內容提要: 本文以禽流感疫情引發的人們對「達菲」專利的關注、爭議為切入點,引出了在專利制度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矛盾沖突問題。同時以相應的法學理論為基礎,結合專利制度的發展特點,從理論層面分析了利益關系的內涵、種類以及在專利制度中的具體表現。在此基礎上,重點對利益沖突的解決機制進行了探討:建議以「利益平衡」作為解決沖突的基本原則,以「權利-限制」作為解決沖突的基本方式。最後針對目前全球關注的禽流感疫情,從法律角度闡述了公共健康危機的解決機制。

一、問題的提出

2005年,媒體有關禽流感的報道牽動著人們的心:目前世界上已有越南、泰國、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發生了禽流感,其中越南、土耳其等國出現了人因感染禽流感死亡的病例。到目前為止,我國已有內蒙古、遼寧、湖南等11個省區發生多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出現3例死亡病例[i].隨著亞洲禽流感疫情迅速擴散,世界衛生組織發出了警告:禽流感絕對不僅是家禽的災難,如果禽流感發生變種,人與禽流感病毒結合在人與人之間傳染,則將是全人類的劫難:有可能導致數以百萬人死亡[ii].

隨著禽流感的疫情還在不斷蔓延。面對因禽流感可能引發的大范圍的傳染病危機,人們自然而然的把注意力集中在禽流感的預防和治療上,然而據有關資料顯示,這方面的信息也不容樂觀:據有關媒體報道,瑞士羅氏公司生產的常規抗流感葯物「達菲」,在動物實驗中顯示出對H5N1型流感病毒的抑制療效,為對付禽流感在人群中的爆發,一些國家加緊儲備「達菲」,但由於該葯的產能不足,「達菲」的供應已經出現了短缺的現象。由於對該項葯物羅氏公司已獲得了直至2016年的專利權,人們紛紛把矛盾的焦點聚集在專利上:有人指出「如果禽流感疫情大規模爆發,相關的葯品專利法律法規應該『靠邊站』」,也有人呼籲羅氏公司放棄專利權,公開「達菲」的配方,允許更多的廠家生產製造該項葯物[iii]……

面對有可能在全球爆發的禽流感疫情,面對各國對「達菲」的需求和廠家供應的短缺,一個不容迴避的現實擺在人們的面前:即在社會公眾對專利產品的需求與專利權人對專利產品的專有權之間出現了明顯的矛盾,專利權人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發生了沖突。從目前的情況看,禽流感只在世界局部地區出現,如果將來禽流感在全球爆發乃至擴及到人類,國際、國內社會應當做出如何的應對?從法律角度講,面對因此引發的專利權人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的沖突,法律應當做出如何的制度安排?是採取「讓相關的葯品專利法律法規『靠邊站』的做法」?還是在法律的框架內事先對專利產品的使用、分配和利益分享做出合理的安排?與此相關的問題是本文探討的重點,也是目前國際、國內社會面對的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二、從基本理論的層面分析:利益關系的內涵、種類及表現(一)相關的基本理論

所謂「公共利益」是指凌駕於社會之上的,形式上或實質上的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利益。而「個人利益」是單個社會成員所具有的各種利益,包括自身的特殊利益和所分享的公共利益。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對立統一關系[iv]:兩者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對立沖突性,「每個社會成員總是反對從自己的個人利益中分離出公共利益,總是希望能從公共利益中多分得一份利益…… 」[v]

從法學基本理論的角度看,利益關系主要涉及三類,即公共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個人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以及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這些關系反映了各種法律制度的實質,形成了相應立法的基礎。

(二)從專利制度的角度分析:利益沖突的特點和主要表現

就專利法律制度而言,從其產生、發展的過程看,同樣面臨著利益關系的沖突問題,鑒於專利制度本身的特點,與其他法律制度相比,專利制度所面臨的利益沖突具有以下的特點:

1、利益沖突伴隨專利制度產生,並始終存在於專利制度的發展過程中

從專利制度建立發展的歷史角度分析,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的矛盾沖突不是一個新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講,平衡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矛盾沖突,是伴隨專利制度產生、發展的一個永恆的命題。

從1623年英國專利制度建立,專利制度的發展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在此期間專利制度有了很大的發展。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建立起專利制度的國家和地區已經超過170個[vi].但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現象是,專利權人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矛盾沖突始終存在,從專利制度最初在英國建立時「利與弊」的爭議,到十九世紀中葉西歐關於專利制度「存與廢」的大論戰;從瑞士1869年通過決議廢除專利法,到瑞士專利法1849-1887長達30多年公民投票否決艱難出台的歷程[vii],都無不圍繞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矛盾沖突展開。面對利益的沖突,各國法律在制度的設計、法律的具體規定方面不得不做出必要的選擇和整合,以發揮專利制度應有的作用,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

2、與其他法律制度相比,專利制度中的利益沖突具有集中性和突出性的特點

就法學理論所涉及的三種利益關系而言,在專利制度中,利益沖突主要集中於第三種關系即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沖突。這一特點與專利制度建立的目的有著密切的聯系:一方面,建立專利制度是為了保護發明創造人的壟斷利益,以起到鼓勵發明創造的作用,在這樣的前提下,法律需要給予專利權人以更多的權益,最大限度的維護專利權人對發明創造的壟斷力;另一方面,對國家和社會而言,建立專利制度是為了促進國家整體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就需要「降低」專利權人壟斷力,用法律的手段盡快推廣和應用那些對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有積極作用的發明創造。很顯然,在這樣的前提下,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矛盾沖突即顯現出來,具體表現為:(1) 在技術內容的壟斷方面:專利權人總希望盡可能少的將自己的發明創造的內容公布出去;而從有利於發明創造的推廣應用的角度考慮,公眾總希望更加多的了解發明創造的內容,希望通過專利權人公開的內容,很方便的製造專利產品和使用專利方法;(2) 在獲得專利的客體范圍方面,專利申請人往往希望能夠將更多的發明創造納入到可授權的客體范圍內,以擴大自己獲權的可能性;而從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角度看,國家應當對專利客體做出一定的限制,將那些違反國家法律、妨礙社會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排除在專利授權范圍之外;
(3) 從獲權專利的實施情況看,為了保證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權利人往往希望法律賦予其更加廣泛的權利內容和更全面的保護,以保證在專利實施問題上的「絕對壟斷性」;而從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角度考慮,為了避免專利權人濫用權利,避免其運用禁止性規定阻止有利於國家以及社會公共利益發明創造的推廣實施,需要在法律制度的設計上做出限制性的規定,以降低專利權人的壟斷力;

(4) 從國際社會來看,由於社會與歷史等原因的綜合作用,導致國與國之間在科學技術、經濟發展、專利保護方面的差異,在維護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問題上,國與國之間形成了明顯的差異:技術有優勢的發達國家往往強調對專利權人壟斷利益的保護,也希望其在國外的專利獲得同樣的待遇;而經濟技術比較落後的國家,在專利保護方面,傾向於對公共利益的維護,建立低保護水平和比較寬松的專利保護體系,這種保護差異,隨著知識產權國際化的發展,有越來越突出的趨勢。

除了上面所述的內容以外,矛盾的沖突還表現在專利的時間性、地域性等多個方面。在專利制度的發展過程中,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公共利益的矛盾沖突不可避免,面對這些問題,立法需要作出選擇和整合,並根據相關的法學理論和社會現實在法律上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

三、利益沖突的解決機制

(一)解決機制的理論基礎:利益平衡原則

從已有的法學研究成果看,在解決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矛盾沖突的問題上,主要存在以下幾種觀點:(1)個人利益中心論。主張當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發生沖突時,法律應以保障個人利益為立法的出發點。(2)公共利益中心論。在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這一矛盾體中,認為公共利益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居於支配地位:個人利益應當服從公共利益,贊成格老秀斯提出的「國家為了公共利益,比財產主人更有權支配私人財產」[viii]的觀點。 (3)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平衡論。法律是利益關系的調節器,當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發生沖突時,應當通過法律的整合,在權利人和社會公共利益之間進行協調和平衡。

就專利制度而言,筆者贊同第三種觀點。主要理由在於:(1)從專利制度的發展歷史看,無論早期的專利法還是現代各國的專利法、相關的國際條約,無不圍繞這一中心展開:即如何盡可能的利用法律手段平衡發明創造者和使用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如何做出協調知識創造者的壟斷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關系的制度設計。在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尋求利益的協調與平衡,已經成為專利立法的核心。(2)符合專利制度建立的目的:專利立法是以「鼓勵發明創造,有利於技術轉移和應用,促進社會科技發展」為基本目的,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一方面需要對專利權人的權利做出明確規定,起到「鼓勵發明創造」的作用;另一方面為了「有利於技術轉移和應用,促進科技發展」需要對專利權人的權利做出適當的限制。即在法律制度的設計上實現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平衡。

E. 法律基礎試題

1.甲為一富商,生前立有四份遺囑,依次順序為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公證遺囑和口頭遺囑。上述遺囑均符合形式要件,但遺囑內容相互矛盾。應依照哪份遺囑繼承?( C )
A.代書遺囑
B.錄音遺囑
C.公證遺囑
D.口頭遺囑
解答:《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2條規定:「遺囑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數份內容相抵觸的遺囑,其中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後所立公證遺囑為准,沒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後所立的遺囑為准。」這里明確規定了公證遺囑最具有法律效力。

2.李某因故意殺人罪而被判處死刑,執行完畢後,李父悲痛欲絕加上舊病復發而亡。李有妻甲、子乙、兄丙、弟丁。李父的遺產應由( B )。
A.甲、乙、丙、丁繼承
B.乙、丙、丁繼承
C.丙、丁繼承
D.丁繼承
解答:丙,丁為第一順序繼承人,李子乙代位繼承李父的遺產
3.下列幾項應當准予結婚的是(D )。
A.某女與其表哥 (近親)
B.某男20周歲,某女22周歲 (未達年齡)
C.某男與其妻已分居,某女離異(重婚)
D.某男35周歲,未婚;某女32周歲,喪偶;二人無血緣關系
解答:無效婚姻為以下幾種情況:
1.未到年齡的
2.重大疾病的,不適合結婚的
3.重婚的
4.近親的。(直系或三代以內旁系)
4.下列選項中,哪些屬於無效婚姻?(ABD )
A 僅差兩天即達法定婚齡而登記形成的婚姻
B 表兄妹之間的婚姻
C 為取得巨額財產而與他人形成的婚姻
D 一審判決離婚,在上訴期內與他人結婚形成的婚姻
5.王某與趙某2000年5月結婚,2001年7月,王某出版了一本小說,獲得20萬元的收入,趙某繼承了其母親的一處房產。2002年2月,趙某在一處車禍中受重傷,獲得12萬元賠償金。在趙某受傷後,許多親朋好友來探望,共收禮2萬多元。對此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確的?(ABC)
A 王某出版小說所得的收入歸夫妻共有(知識產權收入)
B 趙某繼承的房產歸夫妻共有(正常繼承應該屬於雙方共同財產,但遺囑繼承中寫明只歸個人所有的例外,此選項未說明這個情況,不敢確定,姑且按正常的繼承來處理,當選)
C 趙某獲得的12萬賠償金歸趙某個人所有(身體損害賠償)
D 趙某接受的禮品歸趙某個人所有
解答:夫妻共同財產認定標准:
1.工資,獎金
2.經營,受益
3.知識產權收益
4.繼承或贈與的財產
夫妻個人財產認定標准
1.婚前財產
2.身體損害獲得的賠償
3.繼承和贈與中說明專屬於一方的財產
4.個人附屬物品
6.陳某1988年從部隊轉業,半年後與李某結婚,結婚時李某購置了一套傢具。1994年陳某創作長篇小說《軍人》。1999年李某得知1986年陳某的姑媽去世遺留陳某一套私房,一直由陳某的父母居住。根據以上情況,陳、李二人的夫妻共同財產包括哪些?( BC)
A.陳某的轉業費(一方婚前財產)
B.李某所購置的傢具(婚後的收益)
C.出版小說《軍人》所得的稿費(知識產權的收益)
D.陳某姑媽遺留的房屋(一方婚前財產)
7.人民法院在審理離婚案件時,有下列情形的,可以認定夫妻感情已經破裂(ABCD )
A、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B、實施家庭暴力的
C、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D、有吸毒惡習屢教不改的
解答:上面的四個選項就是認定夫妻關系破裂的四條標准

F. 湖北省襄陽站遠程教育國際專利申請PCT基礎知識和知識產權法律基礎(大學版)12月考試

這個考試是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統一培訓,你還是把每道題目在網路里搜一下吧,基本都能搜到

閱讀全文

與知識產權法律基礎大學版試卷1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