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路著作權的地域性
著作權的地域性是指著作權在依某國法律獲得保護的哪個國家地域內有效。[3]著作權多為自動產生,並非國家授權產生,所以有人認為著作權沒有地域性。傳統的著作權有一定的地域性,在不同的地域使用作品要分別獲得許可,傳統的著作權法也沒有域外效力。但是網路的出現,打破了這一規律。由於國際網路本身的跨國性特點,無法判斷一件網路作品的著作權應當依據哪個國家的法律,應當在哪個領域內有效,因此網路著作權的地域性幾乎不復存在了。網路上作品的傳播不受地域的限制,電子商務的拓展也使人們可以打破地域進行圖書訂購,利用版權的地域性對抗「平行進口」等做法受到挑戰,著作權的地域性受到動搖。專家認為,網路作品著作權地域性的消失是「計算機網路的全球性與傳統知識產權的地域性之間的總沖突。」
專有性
著作權的專有性是指他人未經權利人同意或者法律許可,不得使用和享有該項著作權。[5]由於著作權不排斥他人創作類似或者雷同的作品,所以相對於專利和商標而言,著作權的專有性相對弱,但是這不等於著作權沒有專有性。作品上網即意味著可能被使用,其著作權的佔有權能就幾乎為零。作品上網以後,作品在具有了無形性、高效性、方便性和普及性的同時,也大大的削弱了著作權的專有性。在網路環境下,網路使用者關心的是如何獲得物美價廉的作品,他們獲取的版權信息並不充分,對誰是版權人,作品的使用條件並不是很清楚,他們也不是很關心。真正的版權人卻難以了解自己作品的使用情況,更不用說控製作品的不合理使用了。另外數字化的拷貝不僅和原件一樣完美,甚至經過特殊處理,比原件更好。這不僅為盜版產品提供了生存的空間,更使版權人的經濟權利無法實現。從這一方面講,網路著作權沒有了專有性。
㈡ 2019新著作權許可使用的權利種類、方式及地域范圍
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中,作為許可人的著作權人與被許可人之間就作品使用的權利回種類、方式及地域答范圍達成的協議。著作權許可使用權利著作權許可使用的權利種類乙方行使前款取得權利的具體形式(可以參考選用的使用形式范圍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種:在報刊、雜志等紙質媒體上使用;出版發行DVD、VCD、CD等音像製品;在飛機、列車、廣場、樓宇等公共場所使用;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在劇場、影院演出或上映;在廣播、電視、互聯網上使用;廣告宣傳、教材使用,等等。雙方可根據實際情況填寫):著作權許可使用的方式甲方授權許可乙方使用其作品的方式為:(根據下述序號選擇一項填寫)。(1)專有使用權許可(在本合同約定許可的時間和范圍內,乙方有權排除任何第三方及甲方以同樣方式使用該作品)。(2)非專有使用權許可(在本合同約定許可的時間和范圍內,甲方有權許可除乙方之外的任何第三方使用該作品,甲方自己也有權使用)。著作權許可使用的地域范圍甲方授權許可乙方使用其作品的地域范圍為(根據下述序號選擇一項填寫)。(1)中國(含中國大陸及港澳台地區)(2)中國大陸(3)其他國家或地區:(4)其他約定:
㈢ 版權辦理分地區嗎
無論抄是在地方版權保護中心襲,還是國家版權保護中心進行登記,都受到著作權法的相應保護。並且,凡是在中國大陸登記的版權,都受伯爾尼公約締約國的相同保護,目前該公約已有167個締約國,我國是1992年10月15日成為該公約成員國的。全球目前有224個國家和地區,即我們國家登記的版權,受全球大部分國家的保護。
㈣ 版權登記是否有地區和全國的區分,有什麼不同
您好,版權登記的效力是一樣的,一般版權登記由中國版權中心負責,在某些地區有類似於代辦處的地方可以受理。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㈤ 著作權保護地域范圍是多少
著作權保護地域范圍《著作權法》第三條 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回的文學、藝術答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四)美術、建築作品;(五)攝影作品;(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計算機軟體;(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㈥ 著作權制度國際化與地域性保護的關系是什麼
著作權屬於知識產權的一類,你提的問題涉及到著作權的特徵這方面的內容,著作權的國際化與地域性是不矛盾的。
一、知識產權的地域性。某一國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知識產權,只在該國領域內發生法律效力。根據《巴黎公約》《世界版權公約》規定,地域性特點,是指在一個國家依法授予的權利,僅在該國法律管轄的范內有效,對其他國家沒有任何約束力,外國對其不承擔保護的義務。
二、知識產權制度的國際化是指世界各國知識產權制度在實質內容和申請審批程度上逐步簡化一致和統一,日趨國際化。知識產權的地域性(知識產權特徵還有無形性和易傳播性),一方面使得本國產生的智力成果在國外不能取得當然的保護;另一方面,由於傳播媒體、通訊工具的迅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大量的智力成果十分容易越過國界而進入他國。如果不對這些智力成果進行有效的國際保護,勢必會影響、阻礙國際貿易及科學技術和文化的正常交流與合作。知識產權制度的國際化發展,反映了科技和經濟國際化發展的客觀要求。正因為如此,1883年世界各國就在巴黎締結了《保護工業權巴黎公約》,並於1884年正式生效。我國於1985年3月19日正式加入了《巴黎公約》。此外,我國目前已加入的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性公約還包括:《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世界版權公約》、《專利合作條約》等。
順便提一下如何取得知識產權的國際保護的問題.
著作權一般是自動產生的。作品完成後,不必向外國辦理任何手續,就可以根據有關原則獲得有關國家的著作權法保護。
㈦ 著作權保護地域范圍怎樣劃分
著作權保護地域抄范圍怎樣劃分?三、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 著作權保護地域范圍怎樣劃分?在法律不斷健全的社會,我的每個人都享有法律保護的權益。那麼同樣的,我們寫出來的作品也享有著作權保護,但是,所在的區域不同享有的法律著作權保護也會有所不同。著作權保護地域范圍怎樣劃分一、著作權保護地域范圍劃分《著作權法》第三條條例中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3、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4、美術、建築作品;5、攝影作品;6、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7、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8、計算機軟體;9、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二、著作權的內容1、著作人身權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2、著作財產權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路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其他著作財產權
㈧ 國外怎麼解決地區版許可權制問題
您好,根據您來的提問源,屬於《著作權法》的范圍
根據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78條的解釋:凡涉外關系一方、雙方是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法人、標的物在外國,產生、變更、消滅民事權利義務的法律事實發生在外國的,均為涉外民事關系。
各國針對自己國家的國情和法治進程,有自己的著作權法規定
根據您對問題的描述,如果您想問的是關於著作權的國際爭端問題,可以參考國際條約
例如《伯爾尼公約》《世界版權公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等我國承認並且已經加入的國際條約
條約規定在承認的國家范圍內普遍適用,您可進一步詳細進行了解
如果我的回答您覺得有幫助,請點贊並採納
如果還有相關問題,歡迎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㈨ 著作權有地域限制嗎
在中國登記的著作權,在中國受保護,如果想在美國使用並受保護的,要依據美國的法律辦理相關的手續
㈩ 版權登記是否有地區和全國的區分,有什麼不同
版權登記的效力是一樣的,一般版權登記由中國版權中心負責,在某些地區有類似於代辦處的地方可以受理。版權登記沒有地方和全國的區別,可以選擇知識產權代理機構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