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用益物權是什麼意思,用益如何理解,通俗點
是指使用他人動產、不動產的權利,通常指以向動產、不動產的合法權利人提供利益的方式合法取得使用該動產、不動產的權利,並通過此權利來獲取其它利益。
② 用益物權 他物權 有什麼關系
物權包括:所有權,佔有,他物權
他物權包括:用益物權(包括地役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點權);擔保物權(包括抵押權,質押權,留置權)
所以,用益物權是他物權的一種,他物權是不享有物的所有權而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而用益物權是指對他人的物在一定范圍內,加以佔有、使用、收益的物權,與擔保物權相比,主要是獲取物的使用價值,擔保物權還會獲取物的交換價值,用益物權可以獨立存在,擔保物權從屬於主債權存在。
(2)用益物權轉嫁擴展閱讀:
一、用益物權具體特性:
1、目的的用益性。用益物權是他物權,是對所有物的利用。從物權的分類來看,他物權包括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與擔保物權相對應,設立用益物權的目的就是對他人所有的財產進行使用、收益,即為了追求物的使用價值而對他人的物在一定范圍內進行支配。與此相應,用益物權的內容也主要是行使使用、收益的權能。
2、地位的獨立性。用益物權為獨立物權,是對所有權的限制。用益物權是非所有人對所有人的物在法律規定的限度內獨立支配的排他性權利,是一種獨立的權利。用益物權人在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某種權利的具體支配范圍內,可以對抗一切人,包括所有權人,從而形成對所有權的限制。例如,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依法享有對國家所有的土地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有權自主利用該土地建造並經營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
3、客體的限制性。用益物權客體的限制性有三個方面:一是用益物權的客體必須具有使用價值,客體的存在形態或使用形態發生變化,會對用益物權人的利益產生直接影響,甚至喪失。
二、他物權具體特性:
1、他物權是在他人所有之物上設定的物權。
這是他物權與自物權的最本質區別。他物權不能在自己所有之物上設定,因為自己所有之物,是所有權的客體,而所有權是最完備的物權,所有人享有最完全的支配權,勿需也不能為自己設定他物權。離開他人所有之物,他物權無從設定。
/2、他物權是派生於所有權而又與所有權相分離的物權。
他物權是所有權的派生之權,並非是完全獨立的民事權利。它是根據對所有權所設定的債權而形成的,而且來源於所有權,因而將所有權稱之為母權,而將他物權稱之為子權。他物權雖然與所有權具有如此密切的關系,但它是在所有權權能與所有權發生分離的基礎上產生的民事權利,即指非所有人在所有人的財產上享有佔有、使用或收益權,以及在特殊情況下依法享有一定的處分權。因而,這種物權具有相對獨立的性質。
3、他物權是受限制的物權。
所有權是最完備的物權,不受任何限制。他物權則屬於限制物權。他物權的受限制,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他物權受所有權的限制。在一般情況下,他物權只是以所有權的一定權能為內容,因而仍受所有權的支配,不能完全任意行使;即使是以所有權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四項權能為內容的他物權,也必須受所有權的支配;
二是,他物權也限制所有權的行使。在所有權的客體物上又設置他物權,其結果是使所有權的行使受到限制,不再是完全不受限制的自物權。依所有權的權能分離的內容不同,亦即他物權的內容不同,所有權所受限制的程度也不相同。
4、他物權是依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而發生的物權。
他物權並非自由發生。其發生的途徑或稱方法有兩種:
一是依照法律規定,如留置權等他物權;
二是由合同約定,如抵押權、典權等他物權。
他物權無論是由法律規定還是合同約定,其具體內容均由法律所規定,並為強制性規定,因而他物權是法定物權。
③ 什麼是用益物權
用益物權是指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是以一定范圍內的使用、收益為目的而在他人之物上設立的定限物權。比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自然資源使用權。
用益物權是直接支配物的權利,並且是直接支配他人之物的權利。另外用益物權是支配物的使用價值的權利。在用益物權中,他人之物不僅指他人享有所有權之物,而且包括他人享有使用權之物。對用益物權客體的特定性、獨立性的判斷可採取的同一性標准、特定區域和特定期限認定標准。
(3)用益物權轉嫁擴展閱讀
用益物權是隨著人類對財產利用的范圍和程度的增強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其源遠流長,發達甚早,但用益物權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發展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例如,在西方古代的羅馬法和日耳曼法上,在以法德為代表的大陸法系和以英美為代表的英美法上,用益物權都體現出了鮮明的特色和權利觀念,反映出了用益物權與社會經濟生活的密切聯系程度。用益物權的發展呈現出如下趨勢:用益物權在物權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它已發展成為現代物權法上處於中心地位的物權制度;用益物權因社會經濟的變遷而發生變動,新的用益物權不斷產生,固有的用益物權因不適應社會經濟生活的發展而逐漸消滅;用益物權的權能在逐步擴大,以不斷滿足人們對不動產利用的需求。
④ 物權法中「用益物權」的意義是什麼
用益物權是他物權的一種,是指非所有人對他人之物所享有的佔有、使回用、收益的排他性的答權利。比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
《物權法》第一百一十七條規定: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⑤ 抵押物轉移 用益物權怎麼辦
用益物權的享有與行使一般以佔有標的物為前提,而抵押權的享有與行使不必佔有抵押物,因此,用益物權與抵押權之間不存在一方排斥另一方的排他性問題,二者可並存於一個客體物上。在這種情況下,先成立的物權應優於後成立的物權。這是根據物權成立時間之先後所作的判定,此即「時間在先,權利在先」,或者「先來後到」規則。依此規則,先設定的權利優先於後設定的權利實現,後設定的權利不得損害在先的物權。具體而言,如果用益物權設定在先,則在抵押權實現時,抵押權不能對抗用益物權,用益物權將繼續存在;如果用益物權設定在後,則在抵押權實現時,抵押權可以對抗用益物權。
⑥ 用益物權中可以流轉的有哪些
用益物權的流轉
2008-03-24 22:29:11.0
一、土地承包經營權
1、依家庭承包方式設立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1)第128條,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依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有權將土地承包經營權採取轉包、互換、轉讓等方式流轉。
(2)特別注意:流轉方式不包括抵押、入股。
2、通過其他方式設立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第133條,可以以轉讓、入股、抵押或其他方式流轉。
二、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143條,建設用地使用權人有權將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互換、出資、贈與或者抵押,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注意:《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在37-39條上的限制。具可考性的限制有以下三個:
1、未全部支付土地出讓金的;
2、房屋建設目的,未完成投資總額的25%以上;成片開發的,未形成工業用地或其他建設用地條件的。
3、劃撥土地,未經有批准權的政府批准。
三、宅基地使用權
1、依物權法153條,宅基地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2、例外只有兩個:其一、買賣房屋;其二、繼承。
四、地役權
地役權的從屬性。地役權從屬於需役地。
物權法第164條:「地役權不得單獨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轉讓的,地役權一並轉讓,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165條:「地役權不得單獨抵押。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抵押的,在實現抵押權時,地役權一並轉讓。」
⑦ (3)房屋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發生轉移,現房屋所有權人或者使用人認為需要變更的
所有權和使用權在法律層面不是同一概念,所有權轉移是產權的轉移,必須辦理產權證變更。使用人變更,與產權無關,但必須徵得產權人同意,也就是與產權人簽訂使用協議。
⑧ 商品所有權與使用權怎樣轉移
商品的所有權與使用權是通過買賣轉移的。商品的所有人把商品的所有權讓渡買家,這是買家就擁有使用權了。就如同你去買電腦,賣家把電腦的所有權讓渡給你,你就得到電腦的使用權。
⑨ 無償提供的產品從法律意義上講,產品的使用權和所有權是不是完全轉移給對方
並非如此。
無償使用的產品只有在試用期屆滿時購買才轉移所有權。
⑩ 地役權屬於用益物權,因此,地役權可以單獨轉讓、抵押。()(1分) 正確 錯誤
答案是:錯誤
民法典中的詳細條文:
第三百八十條 地役權不得單獨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轉讓的,地役權一並轉讓,但是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三百八十一條 地役權不得單獨抵押。土地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抵押的,在實現抵押權時,地役權一並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