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物上質權隨物消滅

物上質權隨物消滅

發布時間:2021-08-15 08:35:49

『壹』 出質人代質權人佔有質物的,質權消滅了嗎

不消滅,但喪失對抗第三人的效力,具體可以參考如下法條:
《擔保法版司法解釋》
第八十七權條出質人代質權人佔有質物的,質押合同不生效;質權人將質物返還於出質人後,以其質權對抗第三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因不可歸責於質權人的事由而喪失對質物的佔有,質權人可以向不當佔有人請求停止侵害、恢復原狀、返還質物。

『貳』 為什麼留置權喪失佔有即消滅,而質權不是求原理,三板斧別來! 注意,我問的是原理,別跟我說法條。

留置權人非基於留置權而有佔有的權利,而是基於佔有而成立留置權。一旦佔有喪失,留置權當然隨之而消滅。

質權人喪失佔有後,如果質權人基於自己的意願將佔有的質物返還出質人,則質權便歸於消滅。如果相應喪失佔有可以回復,則質權並不消滅,而是可基於質權向第三人或者出質人請求返還。

質權與留置權都以標的物的佔有為要件,都因標的物佔有的喪失而消滅,當然質權如能恢復佔有時質權並不消滅。因而二者的競合往往會在以下三種情況下發生:

( 1)質權人基於留置權成立的事由在質物上取得留置權。此時質權與留置權為同一主體享有。在這種場合,留置權對質權不發生影響。而質權對於留置權卻有影響效力。因為質權人於質物上有留置權的,其留置物的佔有被侵奪時,得基於質權請求收回;留置權可因債務人提供擔保而消滅,但質權並不因此而消滅。

( 2)在留置物上再設定質權。留置權人未經所有人同意以留置物設定質權的,其設定無效。但動產質權的設定,債權人得依善意取得原則設定質權;經所有人同意的質權當然有效。在留置物上再設定質權而發生與留置權的競合時,質權應優先於留置權,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標的物已由質權人實際佔有,而留置權人為間接佔有人。

(3)在質物上成立留置權,即質權人將質物交由第三人佔有,第三人基於留置權成立的事由善意取得留置權。在這種情況下,留置權應優先於質權,因為在此情形下,標的物實際由留置權人佔有,質權人為間接佔有人。如質權人在運送質物時,因拖欠運費,被承運人留置,依據佔有優先原則,留置權人有優先權。

(2)物上質權隨物消滅擴展閱讀:

留置權消滅的原因

留置權屬於擔保物權,因此擔保物權消滅的一般原因也適用於留置權,例如主債權消滅、擔保物權實現、債權人放棄擔保物權。留置權的消滅是指留置權在成立後由於一定法律事實的出現,留置權不復存在。

《物權法》第240條規定:「留置權人對留置財產喪失佔有或者留置權人接受債務人另行提供擔保的,留置權消滅。」因此,留置權消滅的特殊原因主要有:

1、債務人另行提供擔保債務人可以另行提供擔保,取代留置擔保,消滅留置權。債的擔保方式有許多,如保證、抵押、質押等,這些擔保方式都具有擔保債權實現的作用。債務人另行提供的擔保方式,須經債權人認可,否則不能消滅留置權。

由於留置擔保屬於法定擔保,留置權的發生不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所以不排除留置擔保對當事人而言不是最佳擔保的可能性。留置物歸債權人佔有但債權人卻無法使用留置物,這實際上導致留置物的閑置,不利於留置物效用的充分發揮,也不利於經濟流轉。

因此,法律允許當事人另行協商設定擔保以取代留置權。

例如甲工廠將其原材料交給乙工廠加工,到期無法結清加工費,結果乙工廠就留置了甲工廠的產品。

但是,如此一來,可能會耽誤甲工廠對於其客戶的義務履行,需要向他人支付高額的違約金,結果不堪設想。此時甲工廠向乙工廠提議以其所有的廠房設定抵押,乙工廠接受的話就可以消滅留置權。

甲工廠可以取回貨物交付給客戶,不僅不需要支付違約金而且可以獲得貨款,用來支付乙工廠的加工費。如此,有助於物的效用的發揮,也促進了商品流轉。

2、留置物佔有的喪失對留置物的佔有是留置權存在的前提,債權人對留置物佔有的喪失使得留置擔保的基礎喪失,因而構成留置權的消滅原因。債權人對留置物佔有的喪失分兩種情形:

(1)由於債權人的原因喪失佔有,如債權人將留置物返還給債務人,此情形下留置權當然消滅,且因其他原因重新佔有時也不能恢復留置權。

(2)由於第三人或債務人的非法侵奪導致債權人對留置物佔有的喪失,此情形下債權人的佔有權可以對抗侵奪人,有權要求其停止侵害、恢復原狀、返還原物。債權人的留置權並不當然消滅,在其喪失佔有時消滅,在其恢復佔有時留置權重新取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叄』 喪失質物是否影響質權

原則上不受影響:

1、質權的佔有不能局限於現實佔有。

間接佔有和指示占版有等特殊佔有方式,依然能權夠滿足質權對佔有權能的要求。比如權利人雖然把已經轉移其佔有的質押車輛,再次返還給出質人,但依然保留間接佔有以及返還質物的請求權,於質權存在的基礎並不沖突

2、該質權仍然可以對抗只有一般債權的第三人。

擔保法司法解釋第87條雖然規定,質權人將質物返還於出質人後,以其質權對抗第三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規定中的第三人享有的權利應該是與質權人的質權同階位的物權,比如第三人已經取得的質物所有權;在返還的質物上為第三人設立的新的質權、抵押權等等,但第三人如果僅僅是對出質人享有一般債權,質權人仍得以其質權對抗之,否則,該解釋條款雖然保留了質權人的質權,但該質權已和消滅無異。

『肆』 誰能跟我具體講一下物權法裡面講的擔保物權的物上代位性

物權法解釋:第一百七十四條【擔保物權物上代位性】
第一百七十四條擔保期間,擔保財產毀損、滅失或者被徵收等,擔保物權人可以就獲得的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等優先受償。被擔保債權的履行期未屆滿的,也可以提存該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等。
本條即是關於擔保物權物上代位性的規定。
物上代位性指擔保物權的效力及於擔保財產因毀損、滅失所得的賠償金等代位物上,其是擔保物權的重要特徵。由於擔保物權人設立擔保物權並不以佔有和利用擔保財產為目的,而是以支配擔保財產的交換價值為目的。所以,即使擔保財產本身已經毀損、滅失,只要該擔保財產交換價值的替代物還存在,該擔保物權的效力就移轉到了該替代物上。這種效力不但在抵押權上存在,在質權、留置權上也存在。我國擔保法對擔保物權的物上代位性做了明確規定,例如,擔保法第五十八條規定,抵押權因抵押物滅失而消滅。因滅失所得的賠償金,應當作為抵押財產。第七十三條規定,質權因質物滅失而消滅。因滅失所得的賠償金,應當作為出質財產。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擔保法的司法解釋中也規定,在抵押物滅失、毀損或者被徵用的情況下,抵押權人可以就該抵押物的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優先受償。許多國家的民法典或者擔保交易法也做了類似規定,例如,日本民法典規定,抵押權對債務人因其標的物變賣、租賃、滅失或者毀損而應受的金錢或其他物,也可行使。德國民法典規定,屬於抵押權的標的物為土地所有人或自主佔有人的利益提交利益時,抵押權擴及於對保險人的債權。本法在擔保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基礎上,借鑒國外的立法經驗,對此做了更為明確、更全面的規定。與擔保法的規定相比,本條增加規定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擴大了代位物的范圍。擔保法只規定了賠償金,本條不但規定了「賠償金」,還規定了「保險金或者補償金等」;二是本條規定了「被擔保債權的履行期未屆滿的,也可以提存該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等」,擔保法對此未作規定。
根據本條的規定,擔保財產的代位物包括:第一,擔保財產因第三人的侵權行為或者其他原因毀損、滅失時,擔保人所獲得的損害賠償金。但是,如果擔保財產是由於債權人的原因導致擔保財產毀損、滅失的,根據本法第二百一十五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的規定,質權人、留置權人負有妥善保管質押財產的義務;因保管不善致使質押或者留置財產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質權人、留置權人向出質人或者債務人支付的損害賠償金不能作為擔保財產的代位物。第二,保險金。擔保人對擔保財產保險的,因保險事故發生而致使擔保財產毀損、滅失時,擔保人可以請求保險人支付保險金。該保險金可以作為代位物。第三,補償金。這里的補償金主要指擔保財產被國家徵收時,擔保人從國家得到的補償金。本法第四十二條明確規定,徵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應當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徵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徵收人的居住條件。例如城市居民將自己的房屋向銀行做了抵押貸款,如果房屋被國家徵收的,其所得的補償金應當作為抵押物的代位物。
擔保期間,擔保財產毀損、滅失或者被徵收等產生的法律後果就是擔保物權人可以就擔保人所得的損害賠償金、保險金或者補償金等優先受償。在因擔保財產毀損、滅失或者被徵收產生代位物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擔保物權人的債權已經到期或者出現當事人約定的可以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擔保物權人當然可以立即在代位物上實現自己的優先受償權;另一種情況是擔保物權人的債權還沒有到期。在這種情況下,代位物雖說是特定的,但畢竟已經貨幣化,擔保物權人對其進行控制的可能性降低,其到期實現債權的可能性也會降低,為保障擔保物權人的債權得以實現,擔保物權人可以提前在代位物上實現自己的債權;如果擔保物權人還希望保留自己的期限利益,也可以不立即在代位物上實現擔保物權,而等到債權履行期屆滿,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再在代位物上優先受償。擔保人可以自己或者應擔保物權人的要求向提存機構提存該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等。
擔保物權的效力雖及於擔保財產的代位物,但在某些情況下,代位物的給付牽涉到第三人,例如,對擔保財產造成損害的侵權行為人。擔保物權人是否可以直接向第三人請求支付損害賠償金、保險金或者補償金?有一種意見認為,為確保擔保物權人的債權得以實現,如果債務確已經到期,擔保物權人可以直接向第三人請求該代位物,但不得損害其他債權人的利益;如果債務沒有到期,擔保物權人可以請求第三人向提存機關提存該損害賠償金、保險金或者補償金。當然,如果擔保物權人不能及時請求第三人提存的,擔保物權人可以要求擔保人提存;擔保人拒絕提存的,擔保物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對損害賠償金、保險金或者補償金等採取保全措施。

『伍』 質權消滅的原因包括質權人被脅迫將質物返還於出質人嗎

個人認為不是質權消滅,是質物因返還,導致質權不能實現。
出質人履行與否是質物返還的條件。
脅迫返還和質權本身沒有關系,應屬刑事范圍。

『陸』 質物在質權人質押期間,由於不可抗力造成質物毀損或滅失,質權人是否要對出質人

首先,質權人就財產剩餘價值繼續享有質權。
其次,對於損害部分的不利後版果的承擔:
1、有約定,從權約定。
2、無約定,從法律規定。第一,對於不可抗力造成質押財產損壞的,法律沒有直接的規定,但是從法律的一般規定來看,質權人僅在自己對於質押財產損害有過失的情況下,才承擔賠償責任。因此,不可抗力造成質押財產損害的,質權人不承擔責任。第二,質權人有權要求出質人提供相應擔保。
以下法律條文可能幫到你:
《擔保法》第六十九條 【質物的保管義務】質權人負有妥善保管質物的義務。因保管不善致使質物滅失或者毀損的,質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七十三條 【質物滅失的法律後果】質權因質物滅失而消滅。因滅失所得的賠償金,應當作為出質財產。
《物權法》第二百一十五條 【質權人妥善保管質物義務】質權人負有妥善保管質押財產的義務;因保管不善致使質押財產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百一十六條 【質物保全】因不能歸責於質權人的事由可能使質押財產毀損或者價值明顯減少,足以危害質權人權利的,質權人有權要求出質人提供相應的擔保;出質人不提供的,質權人可以拍賣、變賣質押財產,並與出質人通過協議將拍賣、變賣所得的價款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柒』 一標的物上存在先押後質,質權人無權處分,第三人善意取得所有權,該標的物上原擔保物權是否消滅

抵押登記應該可以對抗第三人善意取得,所以第三人不能取得所有權,如無登記,第三人可以取得所有權

『捌』 判斷正誤(質權因物質滅失而消滅.因滅所得的賠償金,應當作為出質財產)

正確.
這是法律原文,質權屬於物權,物權的存在以物的存在為前提.
《擔保法》第七十三條:質權因質物滅失而消滅.因滅失所得的賠償金,應當作為出質財產.

『玖』 質權人因質物滅失而消滅,怎麼解釋那質權人不是得不到保障了嗎

質權人在質權存復在期間是負有妥善制保管質物的,因此質物的滅失當然質權也滅失,如果不是因為質權人沒有盡到妥善保管義務而致使質物滅失的,獲取的賠償金也就是第三人損壞質物賠付的金錢當然要作為出質財產啦,這個也是質權人的權利得到保障的一種體現,因為質權人並沒有過錯,反之如果質權人的原因致使質物滅失那當然要自己承擔責任啦,就是失質權.明白了嗎?希望對你有幫助.

『拾』 質物滅失了,質權還存在嗎

質押這種擔保方式是出質人以質物作為質權人債權的擔保,質權的標的物是質物內,也就是說,質權建立在質物容上,質物滅失的,質權無所依存,也隨之消滅。質物全部滅失時,質權全部消滅,部分滅失時,質押存在於質物剩餘部分。因質物滅失所得賠償金,依照物上代位原則,應當作為出質財產。此處的賠償金應作廣義解釋,不僅指第三人毀損質物的賠償金,也包括質物的保險金,徵用補償金等。

閱讀全文

與物上質權隨物消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