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共事務學院的院長簡介
宋偉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共事務學院院長 。1983年北京理工大學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1990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1998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博士學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知識產權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科技法學研究室主任。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MSU)高級訪問學者。美國華盛頓大學富布萊特學者(UW FULBRIGHT VRS)。主持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研究課題。 社會兼職:中國科技法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市場學會常務理事 執業律師 美國律師協會會員(ABA)。
㈡ 為什麼要知識產權託管.ppt
知識產權託管是指企業將知識產權相關事務委託給一個專門的服務機構進行管理,通俗的講,就是企業給自己找一個管家。企業根據管理需求,與託管服務機構簽訂授權託管協議,託管服務機構代為管理知識產權相關業務,包括申請取得、使用、轉讓與許可、質押融資、侵權保護和維權等。這樣,企業可以更全面地管理和使用自已的無形資產。
知識產權託管分為以下三類:
以知識產權託管工作發展的不同階段、服務對象和服務提供者的不同構成將知識產權託管分為小、中、大三種類型。
1、小託管:
小託管是存在個別企業與具有一定知識產權綜合服務能力的中介服務機構之間的,關於知識產權綜合委託管理服務的一種託管服務方式,業務主要局限於個別企業知識產權的獲取、管理、保護、運用方面。
其業務包括:對知識產權戰略與發展進行研究,提供專業方案;協助實施知識產權戰略,逐步實現知識產權資本運營;協助企業開發自主知識產權,培訓企業人員;對知識產權注冊的各項事宜提供建議及注冊,協助完成日常法律事務;完善、監督、落實知識產權的各項管理制度;監測及侵權預警,調整創新方向和內容,對侵權及時進行調查、取證,有效保護企業知識產權;幫助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培育,協助企業實現名牌的經濟價值等等。
這種知識產權的託管服務的優勢在於,可以直接針對服務對象的實際需求,提供貼身服務;容易使企業在普通事務性層面獲得滿足。其局限在於,受企業意識水平和服務機構服務能力的限制,對企業的提升和引導有限,服務水平參差不齊,除知識產權以外的其他資源的整合運用能力不足。
2、中託管:
中託管是存在於優勢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或服務機構群與有一定知識產權工作基礎的重點企業或產業群中的一種綜合知識產權委託服務關系。
主要適用於穩步提升服務對象的知識產權管理能力,提升知識產權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幫助企業往知識產權高端運用層面扎實過渡。
3、大託管:
大託管是存在於知識產權託管服務聯盟與產業集群、區域重點產業之間的高端知識產權委託服務關系。
具體來講是由政府牽頭,綜合集群政府資源、園區孵化器資源、社會服務資源組成知識產權託管聯盟,面向國家層面或地區重點產業集群提供綜合高端知識產權服務,用於加速提升產業群體的創造能力,應對全球知識產權風險。
五項重點:
1、建立健全知識產權託管工作機制。
配備專職知識產權託管人員,建立知識產權託管工作網路;將知識產權託管工作納入工作目標管理之中,加強對知識產權託管的領導、協調、監督和服務。
2、強化知識產權託管的政策導向。
把知識產權託管納入科技創新管理工作的全過程。在科技計劃的制定、項目評估審查、合同簽訂等各階段,強化知識產權託管。入托企業將優先享受包頭市知識產權相關優惠政策。
3、有效開展知識產權託管的宣傳培訓工作。
有計劃、分層次、分類型地組織開展宣傳培訓工作,重點在企業領導幹部、項目負責人中開展知識產權託管內容和模式培訓,保證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人員充分理解託管的重要作用,為託管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4、建立知識產權託管平台。
充分利用政府資源和中介機構力量,建立企業託管信息網路共享平台,方便企業隨時查詢、跟蹤和監督託管事務的進度,提高中介服務機構託管工作的服務效率,指導企業充分利用專利信息資源,開展技術創新。
5、託管的重點是推動知識產權產業化。
知識產權產業化是企業創新、發展和壯大的基礎,是企業市場競爭的助推器,託管工作的重點是協助企業推動知識產權的產業化,充分利用有關展覽會、博覽會、交易會以及網路等渠道,提高知識產權交易的成功率,為企業發展持續不斷的增加動力。
㈢ 江蘇大學知識產權管理規范
知識產權的性質
知識產權是一種新型的民事權利,知識產權是在傳統物權、債權、人身權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民事權利,與傳統民事權利相比,有許多突出的特點。是一種有別於財產所有權的無形財產權。權利客體的非物質性是知識產權區別於財產所有權的本質特性。知識產權的客體即知識產品是一種沒有形體的精神財富,客體的非物質性是知識產權的本質屬性所在。
知識產權的特徵
1、專有性。專有性即知識產權所具有的排他性和絕對性,其專有性表現第一,知識產權為權利人所獨占,權利人壟斷這種專有權利並受到嚴格保護,
第二,對同一項知識產品,不允許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同一屬性的知識產權並存。
第三,知識產權的排他性則主要是排斥非專有人對知識產品進行不法仿製、假冒或剽竊。
第四,知識產權的獨占性是相對的。
2?地域性。地域性是知識產權所具有的另一種重要的特徵,所謂地域性,是指根據一國或地區的知識產權法所取得的知識產權的效力只限於本國境內,不具有域外效力。知識產權的這一特點有別於有形財產權。
3?知識產權的時間性。時間性是知識產權異於物權的又一個重要的特徵。時間性是指知識產權僅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受到保護,一旦超過法律規定的有效期限,這一權利就自行消滅,相關知識產品即成為整個社會的共同財富,為全人類所共同使用。
㈣ 如何加強知識產權管理的措施
一、重視技術研發,不斷開發適應市場和客戶的新產品。
通過設立技術中心和研發機構,加大技術開發投入力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企業要對研發資金有一定的保障和投入,才能確保對工藝設備和關鍵共性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努力形成自主的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
二、實施技術標准戰略,著力提高品牌的技術附加值和質量水平。
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生產能力的重要指標,標准在規范質量水平、引導技術發展上舉足輕重,沒有好的標准就不可能有好的產品。
三、實施品牌戰略,完善企業專利、商標管理制度建設,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健全品牌建設的人才支撐體系。進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通過培養、引進和聘請品牌經營、技術創新等方面的高級人才;把品牌知識、品牌經營作為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增強企業經營者品牌意識,充分發揮專業人才在品牌創造、品牌經營、品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與大專院校和有關機構組織合作,開展以品牌知識、品牌經營和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培訓,提高企業創牌能力和品牌運作水平。同時,企業要通過公司戰略會議的形式將實施品牌戰略作為公司的重要決議,在各個部門貫徹執行下去;通過建立專利、商標管理制度,開展自主創新、產品研發重構知識產權優勢,全部鞏固與保護自身的無形資產。
請參考: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resume/n/201608/20160801369627.shtml
㈤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的科研機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實驗室主要從事工商管理的理論研究與企業管理咨詢服務。
主要研究領域 戰略管理(集團公司戰略管理、競爭戰略研究、職能戰略研究、集團公司管理控制模式研究與設計) 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分析、崗位設計、崗位評價、績效管理、薪酬體系設計等) 實驗室共有6位具有博士學位的研究人員,10多位碩士與博士研究生。
實驗室每年發表論文達30多篇,承擔了多項政府委託項目與企業委託項目,有著良好的社會服務信譽。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工業工程與運作管理實驗室成立於2002年10月。目前,實驗室擁有Dell網路伺服器1台,Dell工作站1台,微機9台;有較先進的數據信息管理平台和統計與優化工具軟體。
主要研究領域 供應鏈管理 大系統優化 生產運作管理 新產品開發 預測和決策 實驗室現有教授1名,副教授4名,研究生17名。
實驗室承擔了863項目,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專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等項目的科研任務。
實驗室已發表或接受國際學術期刊論文4篇,已發表國內核心期刊論文22篇。開發完成三個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和推廣前景的企業決策支持系統。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戰略管理與政策分析研究室成立於2004年6月。
主要研究領域 戰略管理 危機管理 政策分析知識管理 研究室現有教授3名,副教授6名。管理科學與工程、行政管理方向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20多名。
研究室目前承擔了來自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安徽省、合肥市、及多個企業的多項研究課題。目前正在承擔的研究課題包括: 「巢湖流域經濟發展及其與生態環境變化關系研究」,國家科學基金項目 「提升合肥城市核心競爭力對策研究」,合肥市軟科學重點招標項目 「天昌公司企業文化與企業形象整合研究」「天昌公司組織設計、績效考核與薪酬設計研究」,公司委託 「勝利油田人力資源培訓體系研究與設計」,委託研究 「平煤六礦企業文化建設」,公司委託 「巢湖市戰略發展規劃」,巢湖市政府委託 研究室每兩周組織一次成員學術報告會,對前沿性、理論性的問題進行探討,不定期的進行論文研討及參加各種學術會議,來提高研究室成員的研究能力。通過與政府、企業進行項目合作研究,利用現代科學知識為地方的經濟建設及社會發展服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信息與決策研究所主要基於對組織各類信息資源的綜合開發、有效整合、深度分析與廣泛利用,採用各種定性決策、定量決策以及兩者相結合的方法,並通過對如何將決策模型和信息系統有機結合的技術與方法的研究,形成完整而成熟的組織信息化建設與決策支持系統的解決方案,實現組織決策支持的智能化,從而提高組織管理和決策的效率和水平。
研究所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高技術計劃項目、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多項國家級科研課題,同時承擔了政府或企業委託的管理項目數十項。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近300多篇。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省部級科研獎勵多項。
研究所與國際上具有廣泛的交流,與香港和台灣地區具有緊密的合作。與加拿大和美國的多所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建立了學術合作機制。雙方在合作研究與科研項目的聯合申請等方面已經開展並取得良好的成果。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科技法學研究室成立於1988年,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兩所科技法學教學與研究機構之一,是教育部科技法學重點教材主編單位,科技法學雜志常務理事單位。研究室曾主持召開全國首屆科技法學理論研討會以及全國高校科技法學研究會成立大會等重要會議。
主要研究領域 高新技術產業法律保護 知識產權法律制度 國際環境與動物保護法 研究室現有教授2名,副教授4名,國內外兼職教授6名,研究員3名。
研究室主持並完成國內外研究課題30餘項,參與國家科技法律的立法咨詢,並與歐美及東亞國家的高校及研究機構有著廣泛的交流與合作。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知識產權管理研究中心成立於2005年,是國內最早成立的融合知識產權管理、法律、政策、經濟分析和實務於一體的研究機構之一。
主要研究領域 知識產權法律體系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 技術轉移與技術貿易 研究中心目前開展的研究主要包括全球知識產權與工業標准部署、科技與知識產權競爭戰略分析、企業知識產權發展戰略、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和體系、知識產權援助和融資等項目的研究,同時為企事業單位提供知識產權預警分析、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和組織體系設立、知識產權保護和維權、知識產權競爭力評估、企業知識產權競爭策略的個案研究與設計、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融資咨詢方案等。
研究中心現有教授4名,副教授8名,國內外兼職教授6名,研究員3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30多名。
研究中心對知識產權問題綜合應用法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多學科分析,承擔並完成了包括國家科技部、司法部、國家知識產權局、安徽省知識產權局等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委託的多項課題。中心研究人員還多次就國內外知識產權管理實施方案提供專家咨詢報告。
研究中心實行產學研一體化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模式,在教學與科研活動的同時,為國內一些高校、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提供知識產權管理公益服務。研究中心還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活動,與歐美及東亞國家的高校及研究機構有著廣泛的交流與合作,與美國、英國、義大利、韓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廣泛開展學術交流活動,並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美國華盛頓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美國律師協會知識產權分會(ABA-IP Section)以及美國斯坦福大學技術許可辦公室(OTL)的知識產權專家保持密切的學術聯系。
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共事務學院的機構
如下表: 序號 名 稱 1. 綜合辦公室 2. 研究生部 3. 法律碩士中心(JM 中心) 4. 物流工程碩士中心(MLE中心) 5. MPA中心 6. PMM中心 7. 博士後流動站 8. 外國留學生辦公室 9. 科研辦公室 10. 知識產權研究中心 11. 科技法律診所 12. 物流模擬實驗室 13. 環境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 14. 公共經濟學研究室 15. 國際合作一部 16. 國際合作二部 17. 培訓一部 18. 培訓二部 19. 煙草教育培訓中心 20. 網路教育部 21. 院刊編輯部 22. 蘇州教學部 23. 綜合教學部
㈦ 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實務
1A 2C 3A 4B 5A 6A 7C 8B 9C(暈,根本就沒復有舊金山條約制) 10C
我是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系的學生,第7題不確定,抱歉 其他的應該都是對的
如果需要每道題的解釋的話你說一下,我再打出來,應該蠻長的懶得打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