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公房承租權物權

公房承租權物權

發布時間:2021-08-15 00:15:05

① 關於公有住房的租憑權和使用權的問題!!!急

如果你家的房產屬於公租房,你們家就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
該房屋由你爺爺承租,承租時有你姑姑等人是事實,因此,當時他們都有使用權無疑。
現在,該房屋已經由你母親承租,換句話說就是你母親是唯一的承租人,你兩個姑姑在當初沒有提出異議(二年內),就視為已經放棄使用權,現在,除非你爺爺的單位不讓你母親承租,否則,你母親有繼續承租的權利,其他的人是無權干涉的。
法院的判決應該是錯誤的,你們可以上訴或者申訴,

② 公房承租權的介紹

公房承租權是權利的復合體,不僅僅是承租關系這一債權關系中的權利,也包含了物權的內容,即受人身關系限制的物權。

③ 根據新的物權法,公房的承租權可以繼承嗎

法律規定可以繼承的是公民死亡時留下的個人合法財產,即合法遺產。而公有住房不屬於公民私有財產,其中涉及公有住房承租居住的權利,公民只有居住權,沒有該住房的處分權,因此公民承租的公房無所謂繼承問題。
根據建設部(現已改為住建部)《城市公有住房管理規定》及司法實踐,公有住房居住人死亡,其生前的共同居住人可以繼續履行租賃合同,但前提條件是,共同居住人有本市戶口且共同居住兩年以上又無其他住房。如果有2人以上符合共同居住人條件的,由共同居住人協商確定承租人,到公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更名手續。
如公房拆遷,按照《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規定,公房拆遷款一般是給承租人的一種補償及住房安置費用,歸承租人和共同居住人共有,其他人無權繼承。

④ 公產房承租權相關法律

共有三部相關法律:《合同法》、《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天津市公有住房變更承租人管理辦法》。

建設部《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第六條統一規范租賃關系,而沒有特別區分公房租賃和私房租賃就是明證。有的認為公房承租權是一種物權,甚至可以類似所有權。

公房承租權人可以有購買請求權,即以遠低於市場價格的房改成本價購買公房的權利,在承租權人死亡時,其同住的符合相應條件的家屬可以成為承租人,繼續享有公房承租權的特殊地位或資格。

可以以結婚的時間為節點將公房的承租權的分割如為如下三類:

1、一方在婚前取得了公房承租權,離婚對承租權仍歸一方享有,另一方無權分割。

2、雙方在婚前各自取得了公房承租權,婚後合並調換房屋的,承租權歸雙方享有,離婚時雙方都有權分割。

3、一方或者雙方在婚後取得房屋承租權,承租權歸雙方所有,離婚時雙方都有權分割。

(4)公房承租權物權擴展閱讀:

出租人和承租人間是通過公房租賃合同確定其間的權利義務的,承租人必須按照規定要求交付標准租金,出租人要負擔房屋的維修養護責任。

在出租人不具備公房承租條件時,必須及時騰退。此一權利義務關系,在發生爭議無法正常解決時,完全可以作為法律糾紛由司法機關進行處理。

但是,對於此前的資格問題,即公房產權單位根據職工的職級、工作年限甚至家庭人口等具體情況,來確定職工的承租資格和順位,這一內部福利關系是不受民事法律救濟的,如果發生爭議,可向有關部門或單位反映加以解決。其次,也具有物權的性質。

一方面,承租權不僅僅是債權法意義上的承租關系,其具有巨大的財產價值(低價承租和期待利益),一是低價承租的利益,此與正常的租賃關系不同,公房承租人交付的標准租金由政府規定,遠遠低於市場租金,也達不到成本租金,包含了由政府或產權單位代為負擔的意味。

二是其往往包含了以房改成本價購買公房的請求權,只要是可售公房,承租權人一般就可以享有以房改成本價購買承租公房的期待權,從而獲得房屋市場價與成本價這一象徵性費用的差額。另一方面,承租權具有一定的人身性。

比如,承租權人死亡後,其子女並非都可成為承租人,必須基於一定的身份和戶籍要求(同住成年家屬);在此情況下,如遇拆遷,只補償承租權人,並不當然補償其他非承租權人的子女。

⑤ 我承租一間公房,現讓我親戚居住,以後會否有物權糾紛什麼糾紛

你說的太簡單了 是公房意思是公家的房子還是你打錯應該是空房。
可能性很多,簡單說幾個
1,公房,你承租的時候發租方有沒有對房子的所有權,或者和你一樣是承租而已。現在你又轉給你親戚住,責任還是在你 就是說如果是你租別人租的,房東同意不同意,你租的時候你知道不知道該房的所有權歸屬,則可以判定你是不是善意第三人,該不該保護你的權利。若政府收回該房,你的租賃關系自然協商解決。你是承租方,責任還是在你。
2 空房,說明你是承租人,你承租的房間你可以隨意使用,但是你有義務維護房子的責任和保持房子原樣的責任。如果你的親戚對房子有什麼更改,你還是要負責的。
基本上沒什麼糾紛,就一租賃合同體現物的他物權而已。有糾紛也是你和房屋所有權人的糾紛。不必要慌張別的什麼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⑥ 如何認定公房使用權,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一、 如何認定公房使用權
公有住房是指產權屬於房管部門所有的直管公房或產權屬於單位所有的自管公房。無論哪種形式的公房,傳統意義認為產權人對住房的所有權與實際控制權是分離的,其分得住房後,可以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下永久地居住使用,但只享有承租、使用和佔有權,而不享有交易、出租和處分權。
作為特定環境下形成的公有住房使用權,其法律性質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公有住房使用權是一種債權。可從以下兩方面予以佐證:從法律規定的權義看,出租人須將房屋交付承租人,保持租賃物符合居住條件,承租人須按期繳納租金,房屋所有權的變動不影響租賃等。這種公有住房使用權「乃系對於他人之物,得為使用受益之權利,並非如物權之直接支配其標的物之獨立的權利,而系從屬於租賃權之權能」這種權利更具有債權性質;從不動產租賃的立法看,公有住房使用權的法律屬性應屬於債權性質,由於「被賦予對抗力而成為近似於物權的權利」因此公有住房使用權似乎呈現出物權化特徵,然而,由於公有住房使用權的基礎法律關系仍然是一種契約關系,即承租人有交付房屋的請求權,出租人有租金之支付請求權,符合債權的一般特徵。故本質上,公有住房使用權為債權。國家作為公有住房的所有權人,授權有關的房管部門將公有住房出租給承租人使用,在國家和承租人之間形成的是一種租賃關系,現行法規如《城市公有房屋管理規定》也認定公有住房使用權是一種租賃債權。
二、 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一)低保福利住房。主要是政府部門對低收入家庭、享受國家最低保障的城市居民所給予的一種社會福利性住房。承租人只需給付象徵性房租即可使用該房屋,由此也稱之為「廉租房 」。
(二)單位福利性分房。企事業單位或國家機關根據職工的工齡、職務級別等諸多因素分配給職工一定面積的住房,職工與單位或國家房管部門之間建立房屋租賃關系,房屋所有權歸單位所有,職工享有承租使用權。單位福利性分配的房屋包括自管公房,也包括直管公房。自管公房的產權屬於單位,而單位有權分配的直管公房包括單位交由房管部門進行管理以及房屋調換後交由單位分配給職工的住房。
(三)因房屋拆遷取得的房屋使用權。在實行貨幣化拆遷之前,產生了大量的公有住房。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原所住房屋為公有住房,拆遷後所分房屋仍是公有住房;另一種是原所住房屋是私有住房,產權人放棄產權,調換分得公有住房。

⑦ 公產房業承租人是否享有業主同等權利

根據我國物權法規定,承租人是物業的使用人,出租人在房屋租賃期間沒有了物業的使用權和佔有權,出租人將房屋的部分權利暫時轉移給承租人換取收益的權利,承租人沒有房屋的處分權,物業管理條例保護出租人、承租人的民事法律行為。
出租人對房屋有管理權,承租人有合理使用房屋的義務,物業管理條例對房屋出租行為在物業使用管理中有描述,承租人就是使用人,使用人的范圍更加廣泛,包括承租人。
房屋出租,當事人應當到物業公司進行合同備案,當事人既享受物業管理條例給予的權利同時承擔相應的義務。淄博律師-http://www.lawtime.cn/zibo

⑧ 公房承租權能否繼承

最近接到一個當事人咨詢;公房承租權能不能繼承的問題現就這個問題做簡要分析: 公房承租人死亡共同居住人續租 首先明確一點,公房承租與私房承租的法律規定是不同的。根據建設部《城市公有房屋管理規定》及北京市相關規定,公有居住房屋承租人死亡,其生前的共同居住人可以繼續履行租賃合同,但前提條件是共同居住人在該承租房屋處有本市常住戶口且共同居住兩年以上又無其他住房。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共同居住人符合該前提條件的,共同居住人之間應當協商確定承租人。協商不成的,由公房產權人根據共同居住人的住房狀況書面確定承租人。 所以如果公房承租人死亡,房屋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條件的共同居住人,承租權是不能直接轉給某一人的。房屋由誰承租,需要由共同居住人協商確定,然後向公房產權人提出書面申請並辦理更名手續,他人包括家中的其他親屬因不是共同居住人無權干涉。如果某人瞞著其他共同居住人去辦理了承租人更名手續,那是違法的和無效的。出現爭議後,權益受到侵害的共同居住人可以到房管部門要求撤銷更名,或到法院起訴要求確認承租人。 公房承租權不能繼承 法律規定可以繼承的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公有住房不屬於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其中涉及的公有住房承租居住的權利,不同於普通的財產權利,公民僅有居住該房屋的權利但沒有處分權。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北京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公房拆遷款一般是給承租人的一種補償及住房安置費用,歸承租人和共同居住人共有,他人無權利繼承。 拆遷款非遺產受益人有條件 本律師提示:父母承租著的公房在拆遷時全家人都能分得財產,為此出現家庭紛爭的也不少,這實際上是大家的一種誤解。如前所述,能夠得到公房拆遷款的只能是承租人和在該承租房屋處有本市常住戶口且共同居住兩年以上又無其他住房的共同居住人。 公房的承租權不能繼承,同樣因為公房拆遷所得的款項也不能算做遺產。但是案件都有它的特殊性,還需具體分析。在房屋有承租人和共同居住人的情況下,如果拆遷款在承租人去世前就發放下來,其中一半就應屬於承租人,其可自由支配,買房或去租房。

⑨ 公房承租權能作為遺產繼承嗎

本案涉及公有住房承租權能否繼承的問題。公有住房承租權是我國計劃經濟的產物,也是我國長期以來實行住房福利化的結果,公有住房的承租權與傳統民法上私人所有權基礎上的承租權是不同的。

1、公有住房承租權的法律性質界定

公有住房承租權應當是一種物化的債權。

第一,公有住房的承租權與普通房屋承租權在實質上存在很大的區別。

一是承租主體上,公有住房的承租人是特殊主體,是在國家機關或者國有、集體企、事業單位工作並達到一定工作年限的職工。

二是在承租權期限上,公有住房承租人與房管部門簽訂公有住房租賃合同之後,承租人對該公有房屋即具有了永久的佔有權和使用權,非因特定事由,房管部門不得終止公有住房租賃合同。

三是在租金對價上,公有住房租金標準是由專門機構統一規定,其租金只是為了維持房屋維修的成本費用支出,遠遠低於市場價房屋租金。因此單位對公有住房的所有權實際已經被虛化了,公有住房承租權是一種在相當程度上物化了的權利。

第二,公有住房承租權具備獨立的財產性質。

公有住房的承租人享有除所有權以外的其他一切權利,對公有住房擁有實際控制與支配的權利,可以轉租、轉讓並獲得差價。對公有住房進行拆遷,承租人可以直接獲得拆遷安置。因此公有住房承租權是一種可以直接獲得獨立財產補償的權利形式。

第三,公有住房的承租人具有實際上的處分權。

公有住房承租人雖然不能決定公有住房本身的命運,但對其承租權卻享有佔有、轉讓、消滅等自由。因此,公有住房承租權與一般的房屋租賃承租權有很大差別,絕不僅僅是單純的債權,其所具有的永久佔有、使用、支配、轉讓等特徵,使其在性質上與物權中的用益物權相似,故公有住房承租權應當歸為是一種呈現出用益物權性質的債權,即一種物權化了的債權。

2、公有住房承租權能否繼承的問題

第一,從權利屬性來看,公有住房承租權有明顯的物權特徵,是與用益物權相似,承租人作為權利人有權更完整地行使其權利並受到法律保護,這些法律行為包括轉租、轉讓,當然也應當包括繼承。

第二,從權利取得方式來看,公有住房承租權是基於單位職工工作貢獻大小、家庭人口及其他住房等情況產生的,不僅是賦予個人的價值回饋,更體現為個人和家庭的權益,因此從這種途徑取得的公有住房承租權應當可作為「遺產」在家庭和親緣關系間進行繼承。當然,由於分配取得的公有住房仍然屬於社會公共資源,在繼承方式上應當有別於其他私人財產。

第三,從公有住房管理模式的發展進程看,住房制度改革使公有住房承租權取得方式發生了質的變化。

一是允許公有住房承租權通過有償交換的方式,實現其交換價值。

二是公有住房的承租權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購買。這即認可了公有住房承租權可以作為一項財產權利。因此,隨著市場發展及住房制度的改革,公有住房承租權的性質已經發生了轉變,從計劃經濟時期簡單的福利待遇載體,轉變為市場經濟條件下,具備商品交換的標的物,其財產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來源找法網:網頁鏈接

三是公有住房承租權在拆遷過程中可獲得補償。公有住房拆遷時,其承租人是符合補償標準的。這也承認了公房承租權具體財產性,而可繼承是財產性的重要表現。

閱讀全文

與公房承租權物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