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家買了農村的兩畝土地的使用權,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我想問農村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給非本村人嗎聽
土地法 第六十三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內於非農業建設;但是,容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第七十三條 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土地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你們家應該是純粹的買賣土地,這符合土地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政府嚴格執法的時候准備接受處理處罰
⑵ 農村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
《土地管理法》來第63條規定:「農民自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
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由此可見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但不得用於非農業建設。
⑶ 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一百三十八條【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內容】版採取招標、拍權賣、協議等出讓方式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的,當事人應當採取書面形式訂立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和住所;
(二)土地界址、面積等;
(三)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佔用的空間;
(四)土地用途;
(五)使用期限;
(六)出讓金等費用及其支付方式;
(七)解決爭議的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十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解析及延伸:如果允許口頭訂立建設用地出讓合同,極易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國家多次出台了該合同的範本,附在此,僅供參考。
⑷ 轉讓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合同是否有效
集體土地使用權的主體為特殊民事主體,主要為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集體經濟組織設專立的企業和屬公益性組織,只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允許的個別情況下,才可以轉讓給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合同是否有效需要看具體的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
集體土地是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這里的集體,是專指鄉(鎮)、村,村民小組等類同性質的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對土地的所有權,其他任何集體對土地沒有所有權,農村的土地(包括城市郊區),除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或已依法徵收的外,均屬於集體所有,農民使用的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都屬於集體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