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學習書本的知識然後錄制視頻課程銷售,是否侵犯知識產權
看你希望學到什麼,心理學有很多分支。
我就是學心理學的應用心理學方向的。其實心理學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神秘,尤其是對於學習它的人。它有很多理論性的東西,也是比較枯燥的,希望你做好准備。
如果你是希望先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並不是做相關的學術研究,建議你可以看看岳曉東的《登天的感覺》,張德芬《遇見未知的自己》,畢淑敏《心理小組》(又叫《拯救乳房》,個人覺得她的書都可以看看),再就是素黑的文集,以及辛唐米娜的《找愛》、《找心》、《找路》都是很不錯的書,如果想深入點了解心理學可以看外國比較出名的各心理學派的代表者的書,如精神分析學派佛洛依德的《夢的解析》,榮格的書也可以,行為主義可以找找華生的書,人本主義找羅傑斯的。
如果希望系統的學習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可以做好心理准備,因為它是一門理論性很強,實踐要求也比較多的學科。可以從《普通心理學》《心理健康》《心理學史》來入門,《心理診斷》或《臨床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性心理》、《犯罪心理學》等慢慢深入了解。
最後,其實心理學不是一門一個人學習的課程,他需要有人交流和指導,因為學習心理學的人首先要分析的對象是自己,需要不斷的剖析自己,才能不斷成長。而且學習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實踐和應用,需要和他人做交流,也可能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也可能陷入一些觀點和現象里沒辦法走出來,所以需要有人做指導的。
建議,如果要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研究,你還是找個好點的導師。
最後,希望你能找到適合自己學習之道並能學到自己想學的。
Ⅱ 消費者購買假冒品牌產品,消費者會造成侵犯知識產權嗎
目前對消費者故意消費假貨沒有法律責任規定。冷卻塔是家用的嗎?如果是工業用的,則不適合消費者保護法。你這個可以直接追究廠家及銷售商的法律責任。
Ⅲ 明知對方產品侵犯他人知識產權仍然購買怎麼辦
明知對方的產品侵犯了他人的知識產權仍然購買,要看購買方的購買目的是什麼,如果是自己使用的話,不構成侵權行為,而如果購買後以生產經營為目的進行製造、銷售,則可以構成侵權行為,追究其相應的侵權責任。
我國的知識產權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相關的知識產權法包括著作權法 、專利法 、商標法等。
例如,我國《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本法第十四條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或者銷售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
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或者銷售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Ⅳ 侵犯知識產權罪的特徵有哪些
1.侵犯知識產權罪侵犯的客體,既侵害了國家的知識產權的管理制度,又侵害了知識產權人的權利和經濟利益。知識產權包括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發明權、商業秘密權等。2.侵犯知識產權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違反國家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管理法規,未經知識產權人的許可,侵害知識產權人的權利和經濟利益,牟取非法利益,情節嚴重或者數額較大,或者造成重大的損失的行為。從這里可以看出,這種行為的主要表現:一是行為人的行為必須是違反國家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管理法規;二是行為人的行為必須未經知識產權權利人的許可;三是行為人的行為必須是情節嚴重或者數額較大或者給權利人造成重大的損失。所謂「情節嚴重,」一般指犯罪手段惡劣,犯罪後果嚴重,影響極壞等,違法所得數額或非法經營的數額較大,給知識產權人造成損失也較大;所謂數額較大,根據不同的侵犯對象,法律或司法解釋分別作了不同規定。3.侵犯知識產權罪的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任何一個具有刑事責任年齡和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構成主體資格。這里的自然人還包括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合夥的人。單位,則包括法人或非法人單位,而且不受所有制或經營形式的限制。具體來講,包括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三資企業、私營企業。非法人單位,是指不具備法人資格而依法登記核準的社會團體、經濟組織或組成各個相對獨立的部門,都可以成為非法人單位。4.侵犯知識產權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而且多數犯罪是以牟取非法利益為目的。侵犯知識產權罪的自然人或單位,明知自己的行為未經知識產權權利人的許可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是這類犯罪故意的核心。除侵犯商業秘密罪外,絕大多數犯罪都只能由直接故意構成,間接故意都不能構成。
Ⅳ 在淘寶上賣PS、AI之類的軟體和教學視頻總是被人舉報,說侵犯知識產權,該怎麼辦
軟體及教學視頻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果不是著作權人,或者沒有獲得代理授權,去經營銷售這類產品,則構成侵犯著作權。至於淘寶的處理標准,可以直接咨詢其客服人員。
Ⅵ 閑魚賣視頻課件被舉報侵犯知識產權,怎麼破
如果確實構成侵權的,建議停止侵權,下架侵權課件。
Ⅶ 出售別人的網路教學視頻侵犯別人的知識產權嗎
上述視頻屬於著作權法規定的錄音錄象製品,如果未經權利人許可,以營利目的對外銷售,是侵犯著作權的,如果銷售數額較大或者獲利達5萬的,還可構成犯罪.
Ⅷ 這些行為為什麼不構成侵犯知識產權~2
就你提的這些問題,我可以發表一點個人看法。
1。書籍的盜版涉及到的是著作權的問題。何謂著作權,就是著作權主體對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作品所享有的財產權和精神權的總稱。
書籍的著作權就是著作權主體享有的對書籍進行發表、修改、署名、復制、網路傳播、表演、發行等權利。
盜版書的確是侵權產品。所以應當依法追究這些製造商、銷售商的相關責任。
個人的使用同製造商、銷售商比起來太九牛一毛,也沒有從中獲得收益,對社會造成的惡劣影響也遠不及製造銷售者。至於個人的使用,目前我們國家法律的確沒有追究個人的責任。但這並不代表個人的使用行為就是合法。
也許,幾年後新修改的著作權法同樣會把個人的使用歸為侵權。目前,已經有人在提議這樣做。
2。購買,這個回答基本和上面一樣。
3。也同樣分為兩個問題。一是購買。這個回答也等同於上面。二是經營性使用,專利法11條第二款:外觀專利權被授予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沒有規定經營性使用為侵權。
4。軟體的復製品持有人不知道也沒有合理理由應當知道該軟體是侵權復製品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應當停止使用、銷毀該侵權復製品。如果停止使用並銷毀該侵權復製品將給復製品使用人造成重大損失的,復製品使用人可以在向軟體著作權人支付合理費用後繼續使用。
所以明知是盜版軟體而購買並安裝使用構成侵權。
在我印象中,此題好像是某一年司法考試題目
Ⅸ 求助關於售賣帶有侵犯知識產權的音像製品的法律問題
售賣帶有侵犯知識產權的音像製品屬於侵犯著作權的行為。
《音像製品管理條例》屬於國務院頒布的法規,並沒有達到法律的層次,根據我國立法法,有全國人大或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及頒布的才成為法律,我國的社會管理是多層次的,工商局的執法依據往往是類似於《音像製品管理條例》這樣的條例,至於《著作權法》以及侵犯著作權的刑事犯罪,往往對犯罪的額度有要求,管轄反面則是通過公安部門,或者到法院自訴實現的,同國外的偷一個蘋果也要見法官是有區別的,所以,出現問題根據我國實際要找對解決途徑是關鍵。
1、售賣帶有侵犯知識產權的音像製品涉及到知識產權的國際保護。我國採取多種原則,但涉及到此情況的就屬於國民待遇原則,這是在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中首先提出的,在TRIPs協定中被再次強調,它的意思就是:在知識產權的保護上,成員法律必須給予其他成員的國民以本國國民享有的同樣待遇,如果是非成員國,在符合一定條件後也可以享受國民待遇。
韓國與我國都是TRIPs協定與巴黎公約的締約國,所以韓國的著作權在我國也是受到保護的。
2、售賣帶有侵犯知識產權的音像製品的情況會侵犯著作權人的復制權與出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