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知識產權法試題~作業遇到困難求各路帥哥美女幫助一下~~
內容提要: 本文以禽流感疫情引發的人們對「達菲」專利的關注、爭議為切入點,引出了在專利制度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矛盾沖突問題。同時以相應的法學理論為基礎,結合專利制度的發展特點,從理論層面分析了利益關系的內涵、種類以及在專利制度中的具體表現。在此基礎上,重點對利益沖突的解決機制進行了探討:建議以「利益平衡」作為解決沖突的基本原則,以「權利-限制」作為解決沖突的基本方式。最後針對目前全球關注的禽流感疫情,從法律角度闡述了公共健康危機的解決機制。
一、問題的提出
2005年,媒體有關禽流感的報道牽動著人們的心:目前世界上已有越南、泰國、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發生了禽流感,其中越南、土耳其等國出現了人因感染禽流感死亡的病例。到目前為止,我國已有內蒙古、遼寧、湖南等11個省區發生多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出現3例死亡病例[i].隨著亞洲禽流感疫情迅速擴散,世界衛生組織發出了警告:禽流感絕對不僅是家禽的災難,如果禽流感發生變種,人與禽流感病毒結合在人與人之間傳染,則將是全人類的劫難:有可能導致數以百萬人死亡[ii].
隨著禽流感的疫情還在不斷蔓延。面對因禽流感可能引發的大范圍的傳染病危機,人們自然而然的把注意力集中在禽流感的預防和治療上,然而據有關資料顯示,這方面的信息也不容樂觀:據有關媒體報道,瑞士羅氏公司生產的常規抗流感葯物「達菲」,在動物實驗中顯示出對H5N1型流感病毒的抑制療效,為對付禽流感在人群中的爆發,一些國家加緊儲備「達菲」,但由於該葯的產能不足,「達菲」的供應已經出現了短缺的現象。由於對該項葯物羅氏公司已獲得了直至2016年的專利權,人們紛紛把矛盾的焦點聚集在專利上:有人指出「如果禽流感疫情大規模爆發,相關的葯品專利法律法規應該『靠邊站』」,也有人呼籲羅氏公司放棄專利權,公開「達菲」的配方,允許更多的廠家生產製造該項葯物[iii]……
面對有可能在全球爆發的禽流感疫情,面對各國對「達菲」的需求和廠家供應的短缺,一個不容迴避的現實擺在人們的面前:即在社會公眾對專利產品的需求與專利權人對專利產品的專有權之間出現了明顯的矛盾,專利權人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發生了沖突。從目前的情況看,禽流感只在世界局部地區出現,如果將來禽流感在全球爆發乃至擴及到人類,國際、國內社會應當做出如何的應對?從法律角度講,面對因此引發的專利權人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的沖突,法律應當做出如何的制度安排?是採取「讓相關的葯品專利法律法規『靠邊站』的做法」?還是在法律的框架內事先對專利產品的使用、分配和利益分享做出合理的安排?與此相關的問題是本文探討的重點,也是目前國際、國內社會面對的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二、從基本理論的層面分析:利益關系的內涵、種類及表現(一)相關的基本理論
所謂「公共利益」是指凌駕於社會之上的,形式上或實質上的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利益。而「個人利益」是單個社會成員所具有的各種利益,包括自身的特殊利益和所分享的公共利益。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對立統一關系[iv]:兩者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對立沖突性,「每個社會成員總是反對從自己的個人利益中分離出公共利益,總是希望能從公共利益中多分得一份利益…… 」[v]
從法學基本理論的角度看,利益關系主要涉及三類,即公共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個人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以及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這些關系反映了各種法律制度的實質,形成了相應立法的基礎。
(二)從專利制度的角度分析:利益沖突的特點和主要表現
就專利法律制度而言,從其產生、發展的過程看,同樣面臨著利益關系的沖突問題,鑒於專利制度本身的特點,與其他法律制度相比,專利制度所面臨的利益沖突具有以下的特點:
1、利益沖突伴隨專利制度產生,並始終存在於專利制度的發展過程中
從專利制度建立發展的歷史角度分析,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的矛盾沖突不是一個新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講,平衡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矛盾沖突,是伴隨專利制度產生、發展的一個永恆的命題。
從1623年英國專利制度建立,專利制度的發展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在此期間專利制度有了很大的發展。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建立起專利制度的國家和地區已經超過170個[vi].但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現象是,專利權人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矛盾沖突始終存在,從專利制度最初在英國建立時「利與弊」的爭議,到十九世紀中葉西歐關於專利制度「存與廢」的大論戰;從瑞士1869年通過決議廢除專利法,到瑞士專利法1849-1887長達30多年公民投票否決艱難出台的歷程[vii],都無不圍繞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矛盾沖突展開。面對利益的沖突,各國法律在制度的設計、法律的具體規定方面不得不做出必要的選擇和整合,以發揮專利制度應有的作用,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
2、與其他法律制度相比,專利制度中的利益沖突具有集中性和突出性的特點
就法學理論所涉及的三種利益關系而言,在專利制度中,利益沖突主要集中於第三種關系即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沖突。這一特點與專利制度建立的目的有著密切的聯系:一方面,建立專利制度是為了保護發明創造人的壟斷利益,以起到鼓勵發明創造的作用,在這樣的前提下,法律需要給予專利權人以更多的權益,最大限度的維護專利權人對發明創造的壟斷力;另一方面,對國家和社會而言,建立專利制度是為了促進國家整體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就需要「降低」專利權人壟斷力,用法律的手段盡快推廣和應用那些對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有積極作用的發明創造。很顯然,在這樣的前提下,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矛盾沖突即顯現出來,具體表現為:(1) 在技術內容的壟斷方面:專利權人總希望盡可能少的將自己的發明創造的內容公布出去;而從有利於發明創造的推廣應用的角度考慮,公眾總希望更加多的了解發明創造的內容,希望通過專利權人公開的內容,很方便的製造專利產品和使用專利方法;(2) 在獲得專利的客體范圍方面,專利申請人往往希望能夠將更多的發明創造納入到可授權的客體范圍內,以擴大自己獲權的可能性;而從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角度看,國家應當對專利客體做出一定的限制,將那些違反國家法律、妨礙社會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排除在專利授權范圍之外;
(3) 從獲權專利的實施情況看,為了保證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權利人往往希望法律賦予其更加廣泛的權利內容和更全面的保護,以保證在專利實施問題上的「絕對壟斷性」;而從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角度考慮,為了避免專利權人濫用權利,避免其運用禁止性規定阻止有利於國家以及社會公共利益發明創造的推廣實施,需要在法律制度的設計上做出限制性的規定,以降低專利權人的壟斷力;
(4) 從國際社會來看,由於社會與歷史等原因的綜合作用,導致國與國之間在科學技術、經濟發展、專利保護方面的差異,在維護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問題上,國與國之間形成了明顯的差異:技術有優勢的發達國家往往強調對專利權人壟斷利益的保護,也希望其在國外的專利獲得同樣的待遇;而經濟技術比較落後的國家,在專利保護方面,傾向於對公共利益的維護,建立低保護水平和比較寬松的專利保護體系,這種保護差異,隨著知識產權國際化的發展,有越來越突出的趨勢。
除了上面所述的內容以外,矛盾的沖突還表現在專利的時間性、地域性等多個方面。在專利制度的發展過程中,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公共利益的矛盾沖突不可避免,面對這些問題,立法需要作出選擇和整合,並根據相關的法學理論和社會現實在法律上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
三、利益沖突的解決機制
(一)解決機制的理論基礎:利益平衡原則
從已有的法學研究成果看,在解決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矛盾沖突的問題上,主要存在以下幾種觀點:(1)個人利益中心論。主張當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發生沖突時,法律應以保障個人利益為立法的出發點。(2)公共利益中心論。在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這一矛盾體中,認為公共利益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居於支配地位:個人利益應當服從公共利益,贊成格老秀斯提出的「國家為了公共利益,比財產主人更有權支配私人財產」[viii]的觀點。 (3)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平衡論。法律是利益關系的調節器,當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發生沖突時,應當通過法律的整合,在權利人和社會公共利益之間進行協調和平衡。
就專利制度而言,筆者贊同第三種觀點。主要理由在於:(1)從專利制度的發展歷史看,無論早期的專利法還是現代各國的專利法、相關的國際條約,無不圍繞這一中心展開:即如何盡可能的利用法律手段平衡發明創造者和使用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如何做出協調知識創造者的壟斷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關系的制度設計。在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尋求利益的協調與平衡,已經成為專利立法的核心。(2)符合專利制度建立的目的:專利立法是以「鼓勵發明創造,有利於技術轉移和應用,促進社會科技發展」為基本目的,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一方面需要對專利權人的權利做出明確規定,起到「鼓勵發明創造」的作用;另一方面為了「有利於技術轉移和應用,促進科技發展」需要對專利權人的權利做出適當的限制。即在法律制度的設計上實現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平衡。
B. 段波的民法怎麼樣
個人感覺不錯。
1、段波講課是比較用心的那種,全情投入,激情澎湃,繁雜的民法他總是講成體系的模樣。
2、段老師講的民法屬於淺顯易懂的那種,而且知識點也比較全面。
3、與老鍾比較的話,老鍾講的更深入、透徹,民法理論性更強一些。
4、所以段波老師的課比較適合剛開始學習的同學,後階段更推薦老鍾。
C. 中國政法知識產權法考研難度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學專業2016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招生年份:2016
本院系招生人數回:232
知識產權答法學專業招生人數:24
專業代碼:301
參考書:
《民法學》(必讀)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7年最新版 江平主編
《民法學》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7年版 王衛國主編
《民事訴訟法學》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7年2月版 宋朝武主編
《民事訴訟法學》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8年9月第一版 宋朝武主編
《刑事訴訟法學》(第三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陳光中主編
《刑事訴訟法學》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8年10月第一版 劉玫主編
《刑法學》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8年5月版 曲新久、陳興良等著
《刑法學》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8年9月版 曲新久主編
D. 段波民法怎麼樣
講的比較淺顯,建議聽鍾秀勇的,講的比較深入全面。
E.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法律法規
國家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有較多的法律法規
如:《民法通則》第五章第三節、版《刑法》第三章第七權節、《商標法》、《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專利法》、《國防專利條例》、《著作權法》、《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反不正當競爭法》、《關於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實施辦法》、《展會知識產權保護辦法》等
F. 近年來,由於網路知識產權問題引發的矛盾糾紛愈演愈烈,結合生活實際,談談網路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及措施
:(1)網路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①盜版猖獗是網路知識產權侵犯的主流;②互聯網:從「免費」到「版權保護」;③網路知識產權的侵權仍在繼續;④法律對網路知識產權保護范圍擴大化;⑤法律權威在網路上的弱勢化。(2)網路知識產權保護的措施:①提高知識產權自我保護意識。具體做到:學會利用知識產權規則保護自己,樹立「尊重他人知識產權,保護自己知識產權,利用知識產權制度參與競爭」的意識,創造、運用、管理好知識產權;當個人權益受到侵害時,積極地運用知識產權法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②向全社會普法。向全社會普及網路知識產權的基本知識,使網路知識產權保護上升至社會層面,引起社會各階層的重視,加快建立民間監督組織,做好相關咨詢工作,並對網路知識產權的保護進行有效監督,同時加大對侵犯網路知識產權行為的打擊力度。
③完善有關法律體系,加強司法保護。針對網路的特點專門立法,填補原有法律漏洞;明確並重新界定網路知識產權糾紛各方當事人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參照國際法規和慣例出台新的司法解釋;採取相應的措施制裁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並對行為的嚴重後果採取全面賠償原則;使網路知識產權保護有法可依。當網路知識產權所有人的權利受到侵害時,能夠運用有力的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利,依法制裁網路侵權行為,使網路知識產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④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應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借鑒發達國家網路知識產權保護的經驗和做法,取長補短,使我國相關法規與國際接軌。在處理網路知識產權糾紛時,加強與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溝通與合作,有效打擊侵犯網路知識產權的行為,維護網路知識產權所有人的權益,為世界范圍內的網路知識產權安全貢獻一份力量。
G. 知識產權法
2014年在中國申請注冊「羅曼」商標,商品類別為服裝,正常情況那就是第二十版五類。
(1)中泰公司的權行為得到了義大利羅曼公司的授權,沒有侵犯誰的權利。
中泰公司工作人員更換標牌 銷售 肯定是侵犯了商標權。這個肯定是可以維權的。一般按違法所得來判賠。
(2)中泰公司工作人員甲突出使用「羅曼」商標是否合法?
窗簾基於尼斯分類屬於第二十四類,分三種情況:
羅曼公司注冊了第二十四類商標,該員工侵權。
羅曼公司未注冊第二十四類商標,該員工不侵權。
其他公司注冊了第二十四類商標,該員工侵權。
誰有商標權,誰就能維權。沒有權就不談維權。維權肯定要走司法途徑。
註:馳名商標可以跨類保護。
H. 2016年4月自考,我是法律本科,准備報名考知識產權法和稅法,誰有復習資料啊
他們的復習資料確實很不錯呢
你可以去他們官網下載
還有明妃的教學視頻呢
I. 2016年跟知識產權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綜合類:
《民法通則》第五章第三節「知識產權」。
《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七節「侵犯知識產權罪」;
高法院、高檢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合同法》第十八章「技術合同」。《對外貿易法》第五章「與對外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
(二)商標權類:
《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
高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案件有關管轄和法律適用范圍問題的解釋;
高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
(三)專利權類:
《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
高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
高法院關於對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
《國防專利條例》。
(四)著作權類:
《著作權法》及其實施條例。
高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高法院關於審理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高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
《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五)商業秘密類:
《反不正當競爭法》。
《關於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
(六)植物新品種權類:
《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農業部分、林業部分)。
高法院關於審理植物新品種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
(七)特殊標志類:
《特殊標志管理條例》;
《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
《世界博覽會標志保護條例》。
(八)地理標志類:
《商標法》。
《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
《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
(九)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類: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及其實施細則。
高法院關於開展涉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案件審判工作的通知。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
(十)其他類:
《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實施辦法》。
《展會知識產權保護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