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房屋所有權和用益物權有什麼區別
兩者區別在於所涉及的對象不同、范圍和恆久性不同、獨立性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一十七條規定: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物的所有權和用益物權不是同一個人。
所有權的權能包括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用益物權,是指非所有人在他人所有的物上享有的佔有、使用和收益的他物權。用益物權是物權的一種,是排他性的權利。比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
從所有權的角度來所,實際上是物的所有人將所有權中的佔用權、使用權、收益權轉移給了他人,但處分權還在所有權人手裡
1、對象不同
所有權是所有人依法對自己財產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所有權是物權中最重要也最完全的一種權利,包括佔有、使用、收益、處分四項積極權能和在法律限制內排除他人干涉的消極權能。
用益物權是權利人對他人財產(一般為不動產)依法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的權利。用益物權的設立目的是對他人所有物為使用、收益,旨在促進資源的有效利用(我國用益物權種類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地役權)。
2、范圍不同、恆久性不同
用益物權是由所有權派生的物權 。用益物權是在他人所有的財產上設立佔有、使用、收益的權利,是由所有權派生的物權,因此用益物權被稱為「他物權」,以相對於所有權的「自物權」。用益物權是受限制的物權,所有權是完全物權。
雖然用益物權人可依法將其享有的用益物權轉讓、抵押等,但不具有對財產的所有權進行處分的權利;相對於所有權的恆久性,用益物權的行使具有期限性,期限屆滿,用益物權人應將佔有、使用之物返還於所有權人;
用益物權人必須根據法律的規定及合同的約定正確行使權利,保護並合理利用所有權人的財產,不得損害其權益。因此,用益物權是只具有所有權部分權能的「定限物權」,區別於所有權的「完全物權」。
3、獨立性
用益物權是一項獨立於所有權的物權 。用益物權一經設立,便獨立於所有權而存在。用益物權對物的直接支配性和排他性對所有權的權能構成限制,在行使上也具有優先性,即使用益物權標的物的所有權發生轉移,也不影響用益物權的存在,用益物權人仍可對抗新的所有權人。所有權人不得隨意收回其財產或妨礙用益物權人依法行使權利。
② 不完全的所有權是物權嗎
在物權法中沒有所謂的"不完全的所有權"。根據提問所表達的意回思理解,類似答的物權叫用益物權。用益物權是指非所有人對他人之物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的排他性的權利。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自然資源使用權等物權。這種物權經法定程序獲得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等,用益物權不包含所有權,所以不能自行變賣處理。
與用益物權不同的是所有權,所有權是所有人依法對自己財產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所有權也是依法獲得,所有權除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外,處分權是指有權變賣、轉讓、出租等;其中通過變賣、轉讓並依法將所有權進行變更登記的,原所有人不再擁有所有權,而出租的,其所有權仍然不變,使用權在租期內不再由所有人所控制。
③ 用益物權與所有權的關系
關系如下:
1、用益物權是一種由所有權派生的物權
用益物權是在他人所有的財產上設立佔有、使用、收益的權利,因此用益物權被稱為「他物權」,這不同於所有權的「自物權」。
2、用益物權是區別於所有權這個完全物權的受限制的物權
雖然用益物權人可依法將其享有的用益物權轉讓、抵押等,但不具有對財產的所有權進行處分的權利。
3、用益物權是一項獨立於所有權的物權
用益物權在行使上具有優先性,即使財產的所有權發生轉移,也不影響用益物權的存在。
(3)所有權是完全物權用益物權擴展閱讀
用益物權與所有權的相關情況
1、用益物權的組成主要包括:
①土地承包經營權
承包人依法通過承包而取得的對農村土地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②建設用地使用權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的在國家所有的土地上建造建築物或者其他附著物的權利;
③宅基地使用權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依法享有的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上建造個人住宅的權利;
④地役權
依合同約定,土地上的權利人為實現自己土地的利益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權利。地役權的成立,以有兩塊土地為必要,享有權利的土地稱「需役地」,供他人使用的土地稱「供役地」。
2、所有權的取得方式包括:
①一般方式
包括原始取得與繼受取得:所有權的原始取得是指不以他人的權利及意思為依據,而是依據法律規定直接取得所有權,如因先佔、建造取得一物的所有權。而所有權的繼受取得是指以他人的權利及意思為依據取得所有權,如因買賣、贈與取得物的所有權;
②特殊方式
善意取得是指受讓人以財產所有權轉移為目的,善意、對價受讓且佔有該財產,即使出讓人無轉移所有權的權利,受讓人仍取得其所有權。所謂善意是指受讓人不知道出讓人為無權處分人,或者受讓人應當知道卻非因重大過失而不知道出讓人為無權處分人。善意取得既適用於動產,又可適用於不動產。
④ 所有權與物權效力有什麼區別
未登來記不發生物權效力,源主要指物權不發生變動,具體到所有權而言,就是所有權不轉移,你是理解對了的,但是你忽略了一個前提,就是這里的「未登記不發生物權效力」適用於基於法律行為而發生的物權變動
而我國物權法還有「非基於法律行為發生的物權變動」,主要包括合法建造房屋,繼承,徵收,形成判決等,這些物權不依登記而產生效力,而是基於事實,但是登記會對抗第三人…
⑤ 所有權是最典型,最完全的物權,這種說法對嗎
是,但是為什麼呢?
第一,從物權的發展維度看,所有權是最初產生的物權,而且自誕生之初就環繞著濃重的自然法氣息。前市場經濟時代,耕地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圍繞著對土地的佔有,封建的人身依附制度以及武士貴族制度建立起來,之後打破了這些枷鎖的資本主義革命者們的信條之一也是所有權絕對,上至天空下至地底的、絕對的、拒絕任何侵犯的所有權完美地詮釋了「排他性支配」的內容,也是英格蘭農民平然道出「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時的內心支撐——各國憲法中普遍存在著保護私人財產權的條款。
只是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對物的利用才顯得重要起來,尤其表現在擔保物權在融資中的基本作用。但是市場經濟中的交易仍然以物的所有權為基點。
第二,從物權的概念,物權是法律規定的、對特定物排他性支配的權利。物權的四項基本權能是佔有、使用、收益、處分。所有權是自物權,是最完整的物權,而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是他物權,是自物權人在自己所有的物上設置的物權,或者旨在充分利用物的使用價值,或者旨在充分利用物的交換價值,所以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與所有權相比,其權能並不完全,或者是佔有、使用收益但不能處分、或者是可以處分但不能佔有、或者是可以佔有也可以處分。
所有權自身沒有存續期限,在物滅失、所有權人拋棄等特別情勢出現之前,所有權是可以永久存續的,而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則有明確的存續期間,譬如土地使用權根據用途的不同,存在從70年到30不同的有效期,而擔保物權作為一種從權利,其存續期間與雙方當事人約定的以及法定的履行期間有關聯,擔保法中就規定有保證期間。當期間屆滿,他物權消滅,物上的所有權就如脫去束縛的皮球回復其完滿的狀態。
⑥ 為什麼說財產所有權是唯一完整的物權
財產所有權完全性,是指所有權是對物的總括的、全面的、一般的支配權,囊括了回佔有、使用、收答益、處分四項權能。而且所有人行使這些權能只受法律的規制,而不受他人單方面的限制。
所有權意味著人對物最充分、最完全的支配,是最完整的物權形式。財產所有權在本質上是一定社會的所有制形式在法律上的表現。財產所有權制度構成了民事法律制度的基石。
(6)所有權是完全物權用益物權擴展閱讀
《物權法》第39條規定:
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物權法》第40條規定:
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
⑦ 用益物權是以所有權的權能為內容的,而對所有權的行使有所限制的物權。怎樣理解74
用益物權是物權,是使用,收益,處分財產的權利,
所以必須以佔有為前提,
而所有權則是對物的直接佔有,
但是有對所有全有所限制,
當二者相互沖突時,
用益物權要優於所有權的行使。
⑧ 物權和所有權的區別與聯系
物權是從大陸法系德國法引進的概念,泛指依照法律規定對物進行管領、支配的專權利。按照目屬前中國大陸教科書的的介紹,物權包括所有權、擔保物權和用益物權,所有權是最全面最完整的完全物權,具有包括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無限追及在內的等等權能。是物權制度的核心。其他物權都是所有權根據權能不同的衍生和附屬。
在現今世界范圍來看,並非所有國家的法律都存在嚴格的「物權」概念,對物進行利用的權利的地位也並非一定是所有權的附屬。
⑨ 舉例說明我國民法中所有權與用益物權的區別及其相互關系
聯系:
1、都來是物權。
2、都有自對物使用收益的權利。
比如土地,土地的所有權和用益物權都是物權;土地的所有權當然可以對土地享有使用收益的權利,土地的用益物權,比如說出租土地使用權,就是通過出租土地獲得收益,現實中就是土地承包經營權。
區別:
1、所有權包括佔有、使用、收益、處分4項權能,是最完善的物權;用益物權只是具有所有權中的一部分權能 。
2、所有權指動產的所有權和不動產的所有權;用益物權,在我國法律上僅指不動產用益物權(這點很多人容易搞混,我想你大概也是想了解這點)。
3、在權利流轉中,為了保證有效流轉,用益物權要優先於所有權。
比如土地,土地的所有權包括佔有房屋土地,使用土地,依靠土地取得收益,處分土地;土地的用益物權指包括使用土地取得利益的權利。
土地可以談所有權、杯子也可以談所有權,但是土地可以談用益物權,杯子卻沒有法律意義上的用益物權。
當土地的所有人甲,為乙在該土地上設立了用益物權,那麼在發生沖突的時候,這個用益物權就優先於土地的所有權,否則用益物權的設置就沒有意義了。
⑩ 所有權,擔保物權,用益物權,這三個是屬於什麼
都是物權。
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專,包括所有權和他物屬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或者說,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不動產指土地以及建築物等土地附著物;動產指不動產以外的物。制定物權法,對明確物的歸屬,充分發揮物的效用,維護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