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貨幣以物權的形式

貨幣以物權的形式

發布時間:2021-08-14 19:25:42

Ⅰ 貨幣的佔有權和所有權合二為一

動產一般需登記確定所有權。

不動產,以佔有推定產權歸屬。

Ⅱ 5、貨幣的形式有哪些

1.實物貨幣(商品貨幣)
實物貨幣是商品價值和貨幣價值相等的貨幣。實物貨幣是人類最早的貨幣形態。在人類經濟發展史上,各種商品,如米、布、木材、貝殼等,都在不同時期扮演過貨幣的角色。但這些實物貨幣都有其缺點。如體積笨重,不能分割,攜帶不方便等,無法充當理想的貨幣。實物貨幣是與原始的、落後的生產方式相適應的。隨著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速度的擴大,商品交換的發展,貨幣材料逐漸轉到那些適合充當一般等價物的金屬身上,出現了金屬貨幣。
2.金屬貨幣金屬貨幣是指以金屬作為貨幣材料,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貨幣。由於金屬礦藏的發現、開采以及手工業的發展和熔煉技術的發明,金屬在交換中逐步成為主要對象,從而使金屬成為貨幣材料。金屬貨幣的演化經歷了由賤金屬到貴金屬,由稱量貨幣到鑄幣,由私人鑄幣到國家鑄幣的演變過程。
貨幣金屬最初是賤金屬,多數國家和地區使用的是銅。賤金屬與初步發展起來的商品經濟是相適應的,但後來存在貨幣材料與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爭奪原材料的問題,而且由於價值量的降低,不適應大宗交易。隨著貴金屬的開采和冶煉技術的提高,於是幣材由銅向銀和金過渡。到19世紀上半期,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處於金銀復本位貨幣制度時期。
金屬貨幣最初是以條塊狀流通的,每次交易時要稱其重量估其成色,這時的貨幣稱作稱量貨幣。英鎊的「鎊」,五銖錢的「銖」都是重量單位,從中可以看出稱量貨幣的蹤跡。稱量貨幣在交易中很不方便,難以適應商品生產和交換發展的需要。隨著社會第三次大分工——商人階層的出現,一些信譽好的商人就在貨幣金屬塊上打上印記,標明其重量和成色,進行流通,於是出現了最初的鑄幣,即私人鑄幣。當商品交換突破區域市場的范圍後,金屬塊的重量和成色就要求有更具權威的證明,於是國家便開始管理貨幣,並憑借其政治權力開始鑄造貨幣,於是經國家證明的、具有規定重量和成色的、鑄成一定形狀的國家鑄幣出現了。
金屬具有實物貨幣不可替代的優越性。如:價值比較穩定,質地均勻,易於分割、保存,體積小、價值大,便於攜帶等。
中國最早的金屬貨幣是商朝的銅貝。商代在我國歷史上也稱青銅器時代,當時相當發達的青銅冶煉業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和交易活動的增加。於是,在當時最廣泛流通的貝幣由於來源的不穩定而使交易發生不便,人們便尋找更適宜的貨幣材料,自然而然集中到青銅上,青銅幣應運而生。但這種用青銅製作的金屬貨幣在製作上很粗糙,設計簡單,形狀不固定,沒有使用單位,在市場上也未達到廣泛使用的程度。由於其外形很像作為貨幣的貝幣,因此人們大都將其稱為銅貝。據考古材料分析,銅貝產生以後,是與貝幣同時流通的,銅貝發展到春秋中期,又出現了新的貨幣形式,即包金銅貝,它是在普通銅幣的外表包一層薄金,既華貴又耐磨。銅貝不僅是我國最早的金屬貨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貨幣。
3.代用貨幣
代用貨幣是在貴金屬貨幣流通的制度下,代替金屬貨幣流通的貨幣符號。代用貨幣的本身價值,低於其貨幣價值。
代用貨幣通常是政府或銀行發行的紙幣。這種紙幣代表金屬貨幣作為交換媒介,在市場流通,都有充足的金銀貨幣作為保證,以滿足代用貨幣隨時兌換金屬貨幣。與金屬貨幣比較,代用貨幣的優點在於,發行成本低,易於攜帶,節省金銀等稀有金屬用於它用。
4.信用貨幣
代用貨幣的進一步發展就出現了信用貨幣。信用貨幣是以信用作為保證、通過一定信用程序發行、充當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貨幣形態,是貨幣發展中的現代形態。
信用貨幣是金屬貨幣制崩潰的直接後果。在金屬貨幣流通的後期,金銀的開采難以滿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同時由於信用制度的不斷發展,商品流通對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要求不斷提高,於是就出現了信用貨幣並促進信用貨幣的不斷發展。
銀行券、票據、紙幣、金屬輔幣以及電子貨幣均屬信用貨幣。信用貨幣本身的價值低於貨幣價值,而且不代表任何金屬貨幣,其作為一種信用憑證,完全依靠政府信用和銀行信用而流通。信用貨幣是目前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採用的貨幣形態。
信用貨幣的基本特徵有:
(1)由中央銀行發行的信用貨幣是由中央銀行代表國家發行的紙制本位貨幣,它是一種價值符號,不具有十足的內在價值,黃金基礎也已經消失。
(2)信用貨幣是債務貨幣。信用貨幣實際上是銀行債務憑證,信用貨幣流通也就是銀行債務的轉移。
(3)具有強制性。它是法定貨幣,銀行發行的強制流通使用。
(4)國家可以通過銀行來控制和管理信用貨幣流通,把貨幣政策作為實現國家宏觀經濟目標的重要手段。
5.電子貨幣電子貨幣是以電子計算機系統儲存和處理的存款。它是以銀行的電子劃撥系統記錄和轉移存款貨幣,以電匯的方式替代處理大量紙張的手續,以無支票的自動清算替代現鈔和票據的支付。
由於在當代市場經濟中,尤其是信用制度發達的國家,信用貨幣的構成比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現鈔貨幣所佔比例越來越少,存款貨幣越來越多,這就為銀行通過電子計算機劃撥資金提供了空間和可能。
電子貨幣是無形的信用貨幣,是信用貨幣的新形態。電子貨幣對傳統的銀行發行的紙幣的革命。電子貨幣較之運用現鈔和票據來完成大規模的商品交換更節約,更方便,更准確,更安全。電子貨幣是現代商品經濟高度發達和銀行轉賬清算技術不斷進步的產物,是貨幣作為支付手段不斷進化的表現。它代表著現代信用貨幣形式的發展方向。
電子貨幣是一種儲值或預付產品,可以分智能卡和網路貨幣。如:銀行的儲蓄卡、信用卡等。

Ⅲ 從貨幣演變的角度講貨幣有幾種形式 、貨幣的職能有哪些

貨幣最初的是金銀。後來發展為金屬鑄幣,然後出現了紙幣,信用貨幣,電子貨幣。數字貨幣。
貨幣有五種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是它的基本職能。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是它的延伸職能。
望採納一下!

Ⅳ 貨幣是不是物權法里的物

物權法的物包括動產和不動產
金錢屬於動產,所以也在物權法保護的范圍內

Ⅳ 貨幣是什麼

一、貨幣定義主要有以下幾種:

1、人們普遍接受的用於支付商品勞務和清償債務的物品;

2、充當交換媒介,價值、貯藏、價格標准和延期支付標準的物品;

3、超額供給或需求會引起對其它資產超額需求或供給資產;

4、購買力的暫棲處;

5、無需支付利息,作為公眾凈財富的流動資產;

6、與國民收入相關最大的流動性資產等等;

二、貨幣的形式

貨幣從形式上,根據貨幣的商品價值可分為實物貨幣和形式貨幣,實物貨幣本身是一種特殊商品,包含價值量,如羊,貴金屬等;而形式貨幣本身沒有價值量,價值是契約約定的,只有契約價值。

(5)貨幣以物權的形式擴展閱讀:

貨幣的產生:

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是適應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因為商品交易最初是用現金支付的。但是,由於各種商品的生產時間是不同的,銷售時間也是不同的。

生產和銷售時間上的差別,使某些商品生產者在自己的商品沒有生產出來或尚未銷售之前,就需要向其他商品生產者賒購一部分商品。商品的讓渡同價格的實現在時間上分離開來,即出現賒購的現象。賒購以後到約定的日期清償債務時,貨幣便執行支付手段的職能。

貨幣作為支付手段,開始是由商品的賒購、預付引起的,後來才慢慢擴展到商品流通領域之外,在商品交換和信用事業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里,就日益成為普遍的交易方式。

Ⅵ 貨幣的形式

截止2019年4月24日,貨幣的形式有網路貨幣,法定貨幣,電子貨幣,信用貨幣,虛擬貨幣。

1、網路貨幣是以為基礎,以為手段.以形式存儲在計算機系統中,並通過以電子信息傳送形式實現功能的貨幣。還有今年流行的比特幣、萊特幣、無限幣、澤塔幣、紅幣、隱形金條、極點幣、便士兌換利率等。

2、法定貨幣是指不代表實質商品或貨物,發行者亦沒有將貨幣兌現為實物義務;只依靠政府的法令使其成為合法通貨的貨幣。法定貨幣的價值來自擁有者相信貨幣將來能維持其購買力。貨幣本身並無內在價值,當紙幣產生之後,法定貨幣實質上就是法律規定的可以流通的紙幣。

3、電子貨幣是指用一定金額的現金或存款從發行者處兌換並獲得代表相同金額的數據或者通過銀行及第三方推出的快捷支付服務,通過使用某些電子化途徑將銀行中的余額轉移,從而能夠進行交易。

4、信用貨幣是由國家法律規定的,強制流通不以任何貴金屬為基礎的獨立發揮貨幣職能的貨幣。目前世界各國發行的貨幣,基本都屬於信用貨幣。信用貨幣是由銀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其本身價值遠遠低於其貨幣價值,而且與代用貨幣不同,它與貴金屬完全脫鉤,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貴金屬。

5、虛擬貨幣是指非真實的貨幣。知名的虛擬貨幣如網路公司的網路幣、騰訊公司的Q幣,Q點、盛大公司的點券,新浪推出的微幣,俠義元寶,紋銀,2013年流行的數字貨幣有,比特幣、萊特幣、無限幣、誇克幣、澤塔幣、燒烤幣、便士幣、隱形金條、紅幣、質數幣。

Ⅶ 貨幣的種類和形式分別是什麼,怎麼區分

淺析人民幣升值的影響

王天龍

近一段時間以來,人民幣升值的問題廣受關注。美國已經開列出時間表,限期人民幣升值。是否真的會升值,我不想過多論及,因為這涉及到很多經濟社會因素。但是,經濟分析的任務是要說明人民幣升值後會有哪些經濟影響。這篇文章里,我試圖從理論的角度論說一系列的宏觀經濟的傳導機制,進而來說明人民幣升值後可能帶來的影響。

我們的分析就從人民幣的匯率升值開始。這是我們分析的起點。事實上,根據我們現在對於宏觀經濟理論的認識,在宏觀經濟系統中,選定哪裡作為邏輯起點並不是十分重要。因為這一變化會傳導到整個宏觀經濟系統中。並且,條件具備的時候,會產生一種類似於「蝴蝶效應」的強大效應,一個微小的變化會使得整個經濟系統發生巨大的改變。

在外匯市場上,人民幣一旦升值會發生什麼呢?最顯而易見的是,因為匯率是凈出口的減函數,匯率上升會導致凈出口減少。凈出口是宏觀經濟中總需求的重要組成,這樣,在短期經濟分析中,總需求的下降會導致均衡國民收入的下降。這是人民幣升值最直接的影響。

這種因為本幣匯率升值而造成的國民收入的損失也是為什麼很多國家力圖維持本國貨幣相對於他國貨幣的較理想的匯率,並且有的時候會通過貶值來使得自己的狀況變好。原因就在於根據我們的理論,這種匯率的降低會導致凈出口的增加,凈出口是總需求的組成從而總需求會增加,進而在短期中均衡的國民收入會增加。這對一個國家是好事。但是,當一個國家採取這種方式的時候,事實上其得利來自於另一個國家的損失。比如,只有兩個國家的情形,當另一個國家的凈出口增加後,相當於本國消費者購買了很多外國的商品。這樣,對本國該產業的產品需求的下降就是對本國的該產業的一個沖擊。這種沖擊使得這個產業看起來不再是有利可圖,這樣會阻礙對其進行的投資和經營,從而使得這個產業的從業勞動力的狀況變壞,比如失業和工資的下降。這在經濟學中通常叫做「以鄰為壑」的政策。這種政策遲早要遭到別國的反對和其它國家的類似的政策。形成競相貶值本國貨幣的情況。這種兩個國家的邏輯很容易推廣到多個國家的情形。一個國家所得到的,最終會是另一個國家所失去的。

可見如果人民幣匯率升值,會導致我國均衡國民收入的減少。國民收入的減少就意味著在總體上作為一個整體享受國民收入的國民的福利的下降,並且會造成失業。但是這種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並沒有結束,這種外匯市場上經常賬戶情形的變化,會進一步傳導到國內的資本市場上。我們現在來闡釋這樣的傳導機制。

一種機制是,根據我們的貨幣需求理論,對貨幣的需求在某種程度上依賴於利率和國民產出(等於國民收入,我們隨後並不對這二者加以區分)。並且,國民產出越高,人們對貨幣的需求越高。對這個機制的簡單解釋之一是根據貨幣的交易需求理論,人們持有貨幣的目的之一是為了交易,如果有很多東西要買,那麼就需要持有很多的貨幣。因此,如果國民產出下降,那麼人們會降低對貨幣的需求,這種貨幣需求的下降會在貨幣市場上發生影響。貨幣供給不變,貨幣需求的下降會導致利率的下降。這一結果是怎麼實現的呢?這一結果是在資產市場完成的。國民產出下降,人們對貨幣的交易需求會下降,這時人們會把手中的多餘貨幣轉換為能帶來收益的債券。這會導致對債券的需求增加,導致債券的收益下降,債券的收益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利率。這樣,就會導致利率的下降。這個傳導也是我們為什麼認為對貨幣市場的均衡研究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資產市場均衡的研究。只要貨幣市場不均衡,人們就要調整貨幣的持有量,這一調整會導致人們在資產市場上對自己資產組合進行調整從而導致利率的變化,最終人們會在貨幣和能帶來收益的債券資產之間達到一種平衡。

可見,人民幣升值不僅會導致國民收入下降,在國內的資產市場上會導致利率的下降。因為利率在經濟生活中是一種指示器,經濟主體的理性活動會受到這一指示器的指引。我們下面主要分析因為人民幣在外匯市場的升值導致的國內利率的下降而引起的後果。

理性經濟主體面對利率下降的一個反應會表現在消費上。根據我們的消費理論,人們的當期消費的決定因素之一是利率。利率下降,意味著當期消費的成本變小。這樣就會鼓勵人們進行當期消費。消費是總需求的組成部分,這樣,當期消費的增加會拉動總需求,從而會導致國民收入的增加。

利率的下降還會導致私人投資的增加。因為,對於投資者來說,利率是投資的成本,投資成本的下降會導致投資的增加。投資也是總需求的重要組成,這樣,投資的增加會導致總需求的增加,會導致短期均衡國民收入的增加。這也是由利率下降引起的可能的結果之一。

我們發現,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就回到了起點。國民收入的這輪增加不就彌補了因為匯率升高而帶來的國民收入的下降了嗎?!但是,我們非常難以對此機制進行定量的研究,因此,這一結果應該是受到質疑的。但是這篇文章里我們只是進行純理論方面的探討,我們關心的是這一匯率的變化可能導致的理論結果,而並不關心這種結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精確地度量。經濟系統中的定量結果其實並不容易說得清楚。

在某種程度上,投資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居民的很多決策也可以看作是投資決策。比如,居民的買房就可以看作是一種投資。利率的變化會對居民的這種決策產生影響。正如我們強調的,這里進行的是一種理論的分析,因此,對利率的限制也不是那麼嚴格,我們並不區分存款利率還是貸款利率還是其他種類的利率,而只假設有一種統一的利率水平。事實上,這也並不是一種難以接受的假設。各種利率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相關性。利率的下降在房產市場上有兩種影響,一種是降低了投資者的成本,會導致房地產供給的增加,另一種則是因為居民的房產「投資」的資金大多是從銀行貸款,利率的降低相當於貸款成本的降低,這樣會加大對房產的需求。這樣,在房產市場上就形成了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

在股市上,因為利率的降低,廠商的投資增加,股市的投資者會受到一種看似利好形式的影響,這樣,會導致股票市場上的需求增加,也會形成一種看似繁榮的景象。保險市場也會受到類似的影響。保險是一種奢侈品,隨著人們固定資產和股市財富的增加,人們對保險的需求也會增加。保險市場也會出現繁榮。

除了對於消費和投資的影響。利率的下降還會對政府的行為產生影響。因為政府的在經濟中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在於收錢和花錢。收錢對應著征稅行為,花錢則對應著政府支出的行為。如果支出大於收入,那麼政府就要發放債券。這種債券會固定某種利率。在沒有引進債券收益隨經濟情況變化而變化的機制的情況下,這種利率的下降相當於增加了政府的償債成本。如果政府必須在規定的時間里進行償債,並且不能通過增加稅收來獲取收入時,政府容易採用增加貨幣發行的辦法來獲得「鑄幣稅」進行償債。這樣,容易引發通貨膨脹。其實,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是,這種本幣要求升值的壓力和國內的通貨貶值能否同時存在?至少,在這里,我們認為是可以有一種機制使得這二者可以成為因果。

這種未預期到的利率變化導致的財富在經濟主體之間的再分配在經濟中將大量存在,任何沒有考慮到人民幣在外匯市場上升值會造成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利率下降而簽訂的合約,都將經歷財富的再分配過程。這一過程很容易引發社會問題。

國內利率的下降還會在外匯市場上產生影響。在某種程度上,當今的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在開放經濟的宏觀經濟中,資金可以進行國際間的流動。因為本文主要考慮人民幣的問題,因此,我們並不假設我國是一個小型開放經濟。並在很大程度上,我們實行的是一種類似於固定匯率的制度。事實上,當今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實行的是純粹的浮動匯率制度,都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以這個標准,我們認為我們實行的是某種程度上的固定匯率。這樣,就可以進行分析了。如果因為我們國內利率的下降而使得國內利率低於世界市場的利率,那麼外資不會流入,甚至本國資本也將外流。這種資本的外流在外匯市場上會導致本幣供給的增加,從而對匯率產生一種下降的壓力。這樣,為了維持宣布的匯率水平,央行將要不斷的購進本幣拋出外幣。即使央行不這樣做,也會有一種投機的動力導致這樣情況出現。於是,央行的外匯儲備將減少。這就會削弱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作用。

可見,一旦人民幣升值,在理論上,我們預期這會減少凈出口,使得國民收入下降。這種國民收入的下降會把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傳導到資本市場上,導致利率的下降。利率下降會導致一系列擴張性的影響。這種利率下降的影響最終會傳導到外匯市場上,因為某種特殊的匯率制度,這也許會給我國的經濟造成非常不良的影響。

理論上說,由利率導致的影響會極大的改變整個宏觀經濟系統,並且也許是另一個經濟形態出現的前兆。利率下降導致的一系列的經濟擴張,也許是一種泡沫經濟的形態,是一場經濟蕭條的開始。

這似乎有點危言聳聽。但是,事實是,所有的泡沫的都有共同點,那就是很多經濟活動是由銀行來融資的。因為人民幣升值而傳導到資本市場上的利率的下降導致的經濟擴張,正是由銀行來進行融資的。泡沫遲早都要破滅,那個時候,消費、投資都會萎縮,總需求會萎縮。這樣就形成了經濟的衰退。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90年代的日本,在那個時候,從情理上大家一致認為日本的經濟不該出現問題,但是,恰恰是日本陷入了長時間的衰退。直到現在,日本經濟仍然在衰退的泥淖中徘徊。正如克魯格曼所說的那樣,日本經濟的失敗與它的成功一樣深遠。希望有興趣的讀者回頭溫習一下日本的歷程。在某種程度上說,今天的中國的某些方面已經出現了泡沫。比如房地產業,而我們現在採取的提高利率的政策和90年代的日本採取的政策是如此的相似。本意在於擠出泡沫中的水分的提高利率的政策正是日本經濟衰退的開始。

本文對人民幣升值的問題作了一種理論上的探討,毫無疑問,這些情況都只是一種可能。我們並沒有實證研究的結論支持。但是,這樣的探討恰恰是一種優勢。誰能夠對世事的預料確信不疑呢!人民幣升值的呼聲,有理由相信是別國的自利行為,但我們也可以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度其為一場更大的陰謀和危機。

Ⅷ 貨幣五種職能的體現形式是什麼

貨幣有五大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

(1)價值尺度的含義: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就是以貨幣作為尺度來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大小。

(2)流通手段的含義:在商品流通中,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叫做流通手段。

(3)貯藏手段:把貨幣當做社會財富的代表貯藏起來,就是貨幣的貯藏手段的職能。

(4)、支付手段:貨幣被用來清償債務或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就是貨幣支付手段的職能。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並不是隨貨幣的產生而同時具備的,是隨著賒帳買賣的產生而出現的。

(5)世界貨幣的含義:世界貨幣是指貨幣具有在世界市場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職能。

Ⅸ 貨幣算不算《物權法》中提到的「物」

根據目前的通說,貨幣屬於物,而且屬於證券化之物。我國的《物權法》並未對貨幣進行規定,但台灣民法典以及《德國民法典》都對其進行了規定,認為他是特殊的動車,適用特殊的物權變動規則,即佔有即所有,

閱讀全文

與貨幣以物權的形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