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工業版權包括什麼

工業版權包括什麼

發布時間:2021-08-14 15:05:14

著作權與工業產權的區別

著作權與工業產權統稱為知識產權。工業產權大致包括專利權、商內標權、商業秘密等權容利,一般可理解為能夠直接為工業生產帶來經濟效益的權利。工業產權與著作權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二者在個別情況下也會產生重疊。

② 什麼是版權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與版權保護
在現代知識經濟社會中,文化創意產業漸漸成為主導產業。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各國及地區間經濟競爭的一個重要戰略規劃。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版權保護,文化創意產業自始就與版權制度緊密聯系在一起,版權保護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和基礎。版權保護的完善與否將直接決定了該國家與地區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成敗。
一、版權保護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與基礎
版權保護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與基礎作用,首先就體現在了「創意產業」的定義與界定上。我們今天所說的「創意產業」這個概念起源於英國,1997年該國政府成立了「創意產業特別工作組」,並於1998年對「創意產業」進行了定義。但是還有不少國家地區及國際組織把「創意產業」就直接稱之為「版權產業」,而且在時間的起源上也更早。1990年,美國國際知識產權聯盟就已經利用「版權產業」的概念來計算其對美國整體經濟的貢獻。現今更是以與版權制度的關系將「版權產業」劃分為「核心版權產業、交叉版權產業、部分版權產業和邊緣支撐產業」等四個部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也是採用的這種劃分方法。無論是美國的「版權產業」還是英國的「創意產業」,其所包含行業部門都是相同的。所以有人就認為無論是「版權產業」,還是「創意產業」,都是「殊途同歸」。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版權保護對於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與基礎作用。
其次,版權保護是文化創意產業賴以存在與發展的基礎。被譽為「創意產業之父」的英國著名經濟學家霍金斯在《創意經濟》一書中認為,知識產權法的每一形式都有龐大的工業與之相應,加在一起「這四種工業就組成了創造性產業和創造性經濟」。實際上目前各國和地區劃分的「創意產業」絕大多數都對應的是知識產權法中的版權制度,其核心產品和服務的保護都是以版權制度來保護的。而且這種基礎作用要遠超傳統的知識產權制度對產業創新的保護與促進,版權制度直接成為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版權成為了創意產業的核心價值,版權收入成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第一大收入,甚至有以「版權」作為直接交易對象的行業部門,比如說「版權貿易」。
再次,版權保護決定文化創意產業競爭的走勢。各個國家與地區的版權制度的不同,對版權保護力度的差別,使得版權人及其投資流向版權制度完善、版權保護力度大的國家與地區,從而決定了各國家與地區間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格局。諸如我國近來在加強計算機軟體版權保護的行動,要求所有品牌計算機要預裝正版操作系統,促成了微軟從聯想、方正、TCL等三家PC廠商處連獲大單,但旋即換來了微軟對我國打擊軟體盜版的認可和信心,已經與國家發改委達成了37億美元的投資協議。
二、當前文化創意產業版權保護的不足與建議
基於版權保護的核心與基礎作用,傳統的版權保護在當前文化創意產業中具有不足之處。這種不足不是指版權制度對於版權人權益保護上存在重大漏洞,2001年我國修改了著作權法,目前來看,內容還是相當完善的,沒有太大的欠缺,版權人利益能夠得到切實保障。但是對於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角度來說,我國版權保護的尺度還有加強的空間。因為版權保護能夠決定文化創意產業競爭的走勢,政府對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個重要扶持手段就是加強版權保護,包括從制度和實踐兩個方面。
首先,我國版權制度一些方面的保護尺度與國外一些國家還存在有差距。我國著作權法在一些領域,諸如「錄音錄像製作者」、「表演者」等權利,給予了保護,但是范圍過窄,難以更大地促進其積極性。諸如影視節目製作和交易行業所涉及到的「錄音錄像」作品,我國著作權法將其列為領接權保護的客體,給予了保護。但是權利范圍較窄,錄音錄像製作者只有「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權」等四項經濟權利。像德國卻有更為廣泛的保護,錄制者可以與表演者一起分享播放錄音錄像所帶來的有關收益,還可以從錄音錄像製品的出租、出借中分享一定的報酬,從空白磁帶和錄像帶所徵收的費用中分享一定的份額。這樣看來,德國著作權法給予錄音錄像製作者的權利要比我國著作權法廣泛,相對來說對於這一產業就有著更大的吸引力。
在新的《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頒布實施之初,在計算機軟體的合理使用和最終用戶使用盜版軟體所應負擔的法律責任等相關規定上引起了激烈的爭論,不少人認為這是「超世界水平」的保護。如今,將其放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來看,意味著軟體行業在我國受到了更為嚴格的保護,能夠提高我國在與印度等國在軟體產業發展中的競爭力,這種保護尺度未嘗不可。
其次,網路出版、網路游戲等文化創意產業的版權保護制度還不夠完善。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網路出版、網路游戲等文化創意產業日益成熟,可網路版權保護還處於相對滯後狀態。目前著作權法僅僅是籠統規定了著作權人的「信息網路傳播權」,其中具體的權利內容還有待用行政法規的形式加以規定,而且網路技術的發展,隨時都有可能提出新的版權問題。這一領域不僅目前而且會持久地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版權保護的問題之所在。據悉,《信息網路傳播權規定》即將出台,在這一領域內的相關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得到解決。
第三,版權的「事後救濟」保護不能適應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需要。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上採用行政與司法雙軌制,司法保護是一種被動的「救濟」手段,行政保護是主動的、經常的管理方式。可是因為人力、物力等因素的影響,行政保護的這些功效並沒有完全發揮,更多的還是提供事後的行政救濟,與司法保護無異,只是相對來說處理時間較快、效率較高,可一旦被相對人提起行政訴訟,就連效率上的優勢也盪然無存。文化創意產業的高風險性,需求不確定,促使了該產業從一開始就必須擁有完善的版權保護,機會稍縱即逝,否則在市場丟失之後,事後的救濟於事無補。這里就必須改變傳統的版權行政保護仍然處於「行政救濟」領域的局面,更多更主動地去發揮行政管理職能。北京市版權局聯合華旗資訊等一些高新企業開發的「數字作品版權登記平台」來對數字作品進行版權登記和數字水印加密等,就是一個全新的嘗試。這樣在數字作品的版權保護上變「被動」為「主動」,化解了長期困擾在數字作品版權保護中的權利認定問題,必定能夠極大地促進數字作品的相關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不僅僅是在圍繞數字作品的文化創意產業,其它的文化創意產業一樣需要版權行政管理機關主動採取措施來保護其核心價值,產業才會健康快速發展。
(作者分別為中國政法大學科學技術教學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

說行天下:小說網站上千個,總有一個適合您。 說行天下
希望採納

③ 工業產權與著作權的關系如何

工業產抄權又稱專利權。襲

(1)受理的機關不同。著作權是國家版權局受理;專利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
(2)保護的對象不同。著作權保護的是作者思想、情感和觀點的表現形式,這些形式表現為小說、論文、電影、歌曲、圖畫等種類。專利權保護的是發明創造,屬於思想、觀點內容範圍,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類型。

(3)保護的條件和要求不同。由保護對象所決定,著作權法可以保護兩部主題內容相同的作品,只要這些作品具有獨創性;但專利權不會保護主題內容相同的兩個發明創造。

(4)權利產生方式不同。著作權通常可以自動產生,不必經過任何登記或審查程序;專利權則必須依法由國家特定的行政機關進行審查後授予合法申請人。

(5)權利內容不同。著作權的內容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兩方面;而專利權僅包括實施權、許可他人實施權、轉讓權等財產權內容。

(6)權利保護期限不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一般是作者有生之年加上死後的50年,以實施日起;專利權的保護期分別為發明專利20年,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10年,均從申請日起計算。

④ 知識產權一般包括哪些內容

知識產權包括:工業產權和版權(在我國稱為著作權)一共兩部分。

版權(著作權)是無須登記或標注版權標記就能得到保護的,而專利、商標、財產則是需登記或標注版權的。
工業產權

發明專利、商標以及工業品外觀設計等方面組成工業產權。工業產權包括專利、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制止不正當競爭,以及植物新品種權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
著作權(版權)
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攝影和電影攝影等方面的作品組成版權。版權是法律上規定的某一單位或個人對某項著作享有印刷出版和銷售的權利,任何人要復制、翻譯、改編或演出等均需要得到版權所有人的許可,否則就是對他人權利的侵權行為。知識產權的實質是把人類的智力成果作為財產來看待。 著作權是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作品的原創作者,依法對其作品所享有的一種民事權利。

⑤ 工業產權主要包括

知識產權包括工業產權和著作權,工業產權又主要包括專利權、商標權、地理標志。

有些國家的法律和國際條約還將服務標記、廠商名稱、產地標記和原產地名稱以及制止不正當競爭(最常見的是以專利為依據的專利權)的權利包括在內。

此權利不僅適用於工業本身,也適用於商業、農業、礦業、採掘業以及一切製成品或天然品,如酒類、穀物、煙葉、水果、牲畜、礦產品、礦泉水、花卉和麵粉等。

它是一種「獨占權」,具有嚴格的地域性和時間性,即根據一國法律取得的權利,只能於一定期限內在該國境內有效。如要在別國境內得到承認和保護,必須通過該國的法律程序才能實現。

為了鞏固工業產權的權利和維護獨占權的利益,國家可用商標法來規定工業產品及其他任何商品的登記。

(5)工業版權包括什麼擴展閱讀:

工業產權的特徵:

工業產權與版權,統稱為知識產權。工業產權屬於無形財產權,與有形財產權相比具有以下特徵:

(1)專有性

工業產權是國家賦予專利權人和商標專用權人,在有效期內對其專利和商標享有的獨占、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未經權利人許可(特定情形下,行政部門的強制許可),任何第三人皆不得使用,否則,即構成侵權;

(2)地域性

所謂工業產權的地域性是指工業產權的地域限制,即一個國家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工業產權,只在該國范圍內有效,對其他國家不發生效力,即不具有域外效力。

如想獲得該國的保護,必須依照該國的法律取得相應的知識產權或根據共同簽定的國際條約取得保護;

(3)時間性

所謂工業產權的時間性是指工業產權的時間限制,即工業產權的保護是有一定期限的,這也就是工業產權的有效期。

法律規定的期限屆滿,工業產權的專有權即告終止,權利人即喪失其專有權,這些智力成果即成為社會財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工業產權

⑥ 急!工業產權與著作權的區別與聯系,聯系是什麼

工業產權又稱「工業所有權」,是人們依照法律對應用於生產和流通中的創造專發明和顯屬著標記等智力成果,在一定期限和地區內享有的專有權。主要包括專利權、商標權、地理標志。
著作權即版權,是指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的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的權利,包括財產權、人身權。
一區別:(1)受理的機關不同。
(2)保護的對象不同。
(3)保護的條件和要求不同。
(4)權利產生方式不同。
(5)權利內容不同。
(6)權利保護期限不同。
二聯系:工業產權與著作權重疊,主要是指工業產權中的商標權、外觀設計專利權、
商業秘密權以及商號權與著作權在同一客體上的重合。它通常包括兩種情況:
1、工業產權與著作權競合,此時,只有一個權利人,權利客體既屬於著作權法上的作品,又依法產生了工業產權;
2、工業產權與著作權發生沖突或對抗,此時,不同民事主體對同一知識產權客體分別享有工業產權和著作權。

⑦ 版權與工業產權區別

版權即來著作權,是指文學、藝術、科學自作品的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的權利(包括財產權、人身權)。
工業產權又稱「工業所有權」,是人們依照法律對應用於生產和流通中的創造發明和顯著標記等智力成果,在一定期限和地區內享有的專有權。
兩者所針對的內容不同。

⑧ 什麼是工業產權

工業產權一詞最早出現在法國1791年的專利法中,後來1883年簽訂了「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確定了各成員國在制定工業產權法(包括專利法)是必須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則,並使工業產權這一概念獲得了國際上的公認。它包括的范圍比較廣保護的對象有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商標、服務標記、廠商名稱、貨源標記活原產地 名稱、制止不正當競爭共九種。在內容方面,大體上可歸納為: 工業產權=專利權+商標權
另外,工業產權的工業一詞,應當從廣義上來理解,上述的『巴黎公約』規定,它適用於工業、商業、農業、采 掘業及一切製成品和天然品,實際上適用於各個產業部門,當然也包括了學校。
工業產權又稱「工業所有權」。國際通用的法律術語。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的所有權的統稱。有些國家的法律和國際條約還將服務標記、廠商名稱、產地標記和原產地名稱以及制止不正當競爭(最常見的是以專利為依據的專利權)的權利包括在內。此權利不僅適用於工業本身,也適用於商業、農業、礦業、採掘業以及一切製成品或天然品,如酒類、穀物、煙葉、水果、牲畜、礦產品、礦泉水、花卉和麵粉等。它是一種「獨占權」,具有嚴格的地域性和時間性,即根據一國法律取得的權利,只能於一定期限內在該國境內有效。如要在別國境內得到承認和保護,必須通過該國的法律程序才能實現。為了鞏固工業產權的權利和維護獨占權的利益,國家可用商標法來規定工業產品及其他任何商品的登記

⑨ 工業產權包括哪些內容

巴黎公約規定的知識產權,是100多年來最傳統的分類,它把知識產權分為工業產權和版權兩大類,工業產權包括專利權和商標權。
1、專利、實用新型、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上專利僅指我國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及外觀設計專利都另立法規單獨保護;
2、商標、服務標記、廠商名稱、貨源標記或原產地名稱;
3、制止不正當競爭。

⑩ 什麼叫工業產權

  1. 工業產復權又稱「工業所有權」,制是人們依照法律對應用於生產和流通中的創造發明和顯著標記等智力成果,在一定期限和地區內享有的專有權。

  2. 國際通用的法律術語。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的所有權的統稱。有些國家的法律和國際條約還將服務標記、廠商名稱、產地標記和原產地名稱以及制止不正當競爭(最常見的是以專利為依據的專利權)的權利包括在內。此權利不僅適用於工業本身,也適用於商業、農業、礦業、採掘業以及一切製成品或天然品,如酒類、穀物、煙葉、水果、牲畜、礦產品、礦泉水、花卉和麵粉等。它是一種「獨占權」,具有嚴格的地域性和時間性,即根據一國法律取得的權利,只能於一定期限內在該國境內有效。如要在別國境內得到承認和保護,必須通過該國的法律程序才能實現。為了鞏固工業產權的權利和維護獨占權的利益,國家可用商標法來規定工業產品及其他任何商品的登記。

閱讀全文

與工業版權包括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