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律規定的版權管理部門有哪些
一、法律規定的版權管理部門有哪些
1、司法管理
司法管理是通過各級法院審理部分侵犯著作權案件來實施著作權法,達到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為加強對版權等知識產權案件的審理,提高辦案質量,從1993年起,北京市高、中級人民法院和部分省、市人民法院先後設立了知識產權審判庭。最高人民法院也於1996年設立了知識產權審判庭。
2、行政管理
我國的版權管理實行雙軌制,即司法管理與行政管理,這是我國的一大特色,體現了我國國情。行政管理主要是通過國家版權局和地方版權行政管理機構來實施。國家版權局為國務院版權行政管理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版權局為地方人民政府版權行政管理部門,一些單列市和部分地、市也設立了版權局。版權行政管理部門是版權行政執法部門,根據著作權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各級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版權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工作。
中國的知識產權(含版權)邊境保護職能由各級海關承擔。
二、國家版權局的主要職能
1、貫徹實施著作權法律、法規、制定與著作權行政管理有關的辦法;
2、查處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著作權侵權案件;
3、批准設立著作權管理機構、涉外代理機構和合同糾紛仲裁機構,並監督、指導其工作;
4、負責著作權涉外管理工作;
5、負責國家享有的著作權管理工作;
6、指導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
7、承擔國務院交辦的其他著作權管理工作。
三、地方版權行政部門根據著作權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各地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著作權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包括:
1、查處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案件;
2、調解著作權糾紛;
3、對境外出版圖書、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計算機軟體等授權合同以及著作權質押合用進行登記;
4、對作品進行自願登記;
5、開展涉外著作權認證工作。
四、社會管理
版權是公民的一項民事權利,屬於私權范疇。因此,權利人的權利除受司法救濟和行政保護外,更多的是通過社會管理服務機構來實現。
Ⅱ 一般在公司負責軟體著作權是由哪個部門
一般是公司的市場部、辦公室或財務部門。
市場部需要軟體著作權證書參與市場宣傳與項目競標活動;
辦公室辦理著作權便於集中管理公司知識產權;
財務部門用軟體著作權證辦理雙軟認定,享受稅收優惠!
Ⅲ 報刊上發表文章著作權歸誰
版權屬於你的,你應該保護自己合法利益
http://wenwen.soso.com/z/q5289854.htm
這個是費用的給付標准
新華網北京8月15日電(記者曲志紅沈路濤)新頒布的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強調,著作權自作品創作完成之日產生,使用他人作品,應當自使用該作品之日起2個月內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條例還規定,使用他人作品的,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或者由於作品使用方式的特性無法指明的除外。使用作品的付酬標准,由國務院著作權行
政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制定、公布。
新條例規定,使用他人作品應當同著作權人訂立許可使用合同,許可使用的權利是專有使用權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但是報社、期刊社刊登作品除外。對於專有使用權,條例規定其內容由合同約定,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視為被許可人有權排除包括著作權人在內的任何人以同樣的方式使用作品。結合著作權法的規定,今後凡涉及著作權專有許可或者轉讓的合同,必須採取書面形式。
對於圖書出版合同中約定圖書出版者享有專有出版權,條例規定,如果沒有明確其具體內容的,視為圖書出版者享有合同有效期內和在合同約定的地域范圍內以同種文字的原版、修訂版出版圖書的專有權利。
Ⅳ 著作權歸誰
冬冬,如果算冬冬和他老師的情況下,法律規定著作權在最後一個著作人死亡之後50年以後才消失呢
Ⅳ 一般而言,《著作權法》屬於下列哪一個法律部門
屬於民法
《著作權法》調整的是著作權法律關系,屬於調整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在民法的范疇之內,所以應屬於民法。
Ⅵ 職務作品的著作權歸誰所有
我國《著作權法》第16條第1款明確規定:「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版職務作品,權除本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外,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據此我們可以得知,職務作品的著作權歸屬包括兩種情況:第一,職務作品的著作權歸屬於單位。這主要是在以下兩種情況下:(1)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體等職務作品;(2)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當職務作品的著作權屬於單位的時候,作者只有署名權和獲得獎勵的權利,沒有權力將作品許可他人使用。第二,職務作品的著作權歸屬於完成該職務作品的作者。在這種情況下,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也就是說,在作品完成兩年內作者可以許可第三人以不與單位相同的方式使用該作品,但是如果允許第三人以與單位相同的方式使用作品就要經過單位同意。
Ⅶ 職務軟體著作權歸誰
職務軟體著作權歸誰?在著作權中,關於職務軟體著作權的歸屬問題估計是很多人都不清楚的問題。了解職務軟體著作權的歸屬有助於軟體著作權人更好的行使自己的權利。職務軟體著作權的歸屬法律是有明確規定的。職務軟體著作權歸誰所謂職務軟體是指自然人在單位任職期間所開發的軟體,主要是指以下三種情況下開發的軟體:1、針對本職工作中明確指定的開發目標所開發的;2、開發的軟體是從事本職工作活動中所預見的結果或者自然的結果;3、主要使用了單位的資金、專用設備、未公開的專門信息等物質條件,並由單位承擔責任的軟體。《軟體保護條例》對職務軟體著作權歸屬的規定,與《著作權法》對一般作品的規定是不同的。《著作權法》規定,一般情況下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職務作品,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由此可見,一般情況下的職務作品,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單位有優先使用權職務軟體的著作權則屬於單位。規定軟體職務作品的著作權歸單位而不是歸實際創作的職工所有,是因為軟體的開發通常需要單位很大的投入。投入單位不享有著作權,將無法通過著作權的行使收回投資並取得回報,軟體產業也就無從發展。因此,單位的軟體開發人員跳槽到另外的單位後,繼續利用在原單位開發的軟體進行的深化、升級、非本質的變更等等都是違法的,是對原單位軟體著作權的侵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