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
甲方: 年 月 日出生,現住慈溪市滸山街道石橋頭村;
姓名: ,性別:男,身份證號: 。
乙方: 年 月 日出生,現住 村 ;
姓名: ,性別:男,身份證號: 。
第一條、甲、乙雙方經友好協商,本著平等、自願、誠實信用的原則,就甲方宅基地有償轉讓一事訂立本協議。以資共同遵守。
第二條:甲方自願將位於本市滸山街道石橋頭村汪田畈拆遷安置區內的兩間宅基地(可建三層樓房)使用權以有償使用的方式轉讓給乙方,宅基地號: 。
第三條:甲方轉讓的宅基地位於本市滸山街道石橋頭村汪田畈拆遷安置區內,東至許財發、西至許建歡、南至公路、北至公路;宅地面積 144 平方米(南北長18米,東西寬8米)。具體詳見《建房審批報告》。
第四條:此宅基地轉讓金(人民幣) 萬元。大寫 萬 元(包括村鎮規劃費、配套費等費用計人民幣2萬元整)。支付方式:乙方於本協議簽訂日支付甲方(人民幣) 萬元;大寫 貳拾萬 元;2008年3月底再付(人民幣) 萬元整;大寫 元。餘款人民幣 萬元整,其中 萬元待該宅基地建房並辦理過戶手續完畢後付清; 萬元(村鎮規劃費、配套費等費用)根據實際情況支付,具體以收條時間為准。
第五條:乙方自支付給甲方轉讓金之日起,此宅基地所有權歸屬乙方。
第六條:甲方須辦理完該宅基地上的建房審批手續及建房所需的水、電(三相、單相)等配套設施,費用由甲方自理。甲方要積極協助乙方完成該宅基地的建房項目,並積極協助乙方辦理該宅基地的土地、過房手續、房產證等有關事宜,所辦理的有關手續費用由乙方支付。建房過程中若有外界糾紛,一切由甲方協調解決。
第七條:乙方支付給甲方上述全部款項後甲方應保證乙方正常使用該宅基地,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回。如遇國家政策或其它原因征遷此土地及房屋,所得的全款甲方自得到此款後,須於一周內給付與乙方。甲方自得到征購款一周內未將此款交付給乙方的,乙方可向甲方通過法律途徑主張此款,且可向其追討征購款20%違約金,若甲方致使乙方無法正常使用該宅基地時,乙方的全部投資經評估後,甲方按其評估值無條件支付給乙方,且應支付房產總造價五倍的賠償金。
第八條:乙方如退該宅基地地號應賠償甲方全款: 萬元的五倍賠償。
第九條:如甲方收回該宅基地地號應按甲方收取的 萬元的五倍賠償。
第十條:乙方必須遵守慈溪市的規劃部門建設規定以及石橋頭村相關規定(詳見甲方與石橋頭村簽訂的建房協議),並按照其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本協議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持一份,本協議自甲乙雙方簽字或蓋章後生效。如因上述協議未盡事宜雙方應本著公平、公正、互惠互利之原則協商解決,如協商未果的可訴至慈溪市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公正裁決。
甲方: 乙方: 公證方:
電話: 電話: 電話:
身份證號碼: 身份證號碼: 身份證號碼: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❷ 關於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的問題
如果您所說的這地塊在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的范圍內屬於允許建設區的話,同時這個地塊遲早要被徵用的,拆村進行補償的話,要依照
拆遷補償
協議。辦理
土地使用權證
,您需要和國土部門協調,測定范圍什麼的,有了
土地證
才能辦
產權證
。
❸ 農村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
《土地管理法》來第63條規定:「農民自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
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由此可見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但不得用於非農業建設。
❹ 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的期限是多少年
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的期限農村耕地最長30年。要根據承擔內期限而定。宅基地容類的目前沒有法定期限。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要看你用於做什麼,農業建設就可以,或者出讓人是依法取得並破產等能夠轉移使用權的情況。
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包括出售、交換和贈送。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
土地使用權轉讓應當簽訂轉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所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權轉讓,應當依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分割轉讓的,應當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埋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准,並依法辦理過戶登記。土地使用權轉讓須符合上述規定,否則即為非法轉讓。
❺ 農村私人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需要什麼流程才會有效
宅基地使用權只能由宅基地使用權人行使,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損毀宅基地。宅基地使用權有效轉讓,必須滿足下列條件:
第一,轉讓行為應征的本集體經濟組織同意;
第二,受讓人為同一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
第三,受讓人沒有住房和宅基地,且符合宅基地使用權分配條件。
❻ 關於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買賣,又或者說轉讓)有律師在嗎幫幫我,
土地是國有的,不允許任何個人或單位買賣土地,如果你自建房屋,可向當地土管所提出申請,再由土地管理部門會同村委會,根據你的的具體情況,劃出建築范圍,核發土地使用證,方可開工建設,不然就只能作為違建處理。
❼ 轉讓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合同是否有效
集體土地使用權的主體為特殊民事主體,主要為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集體經濟組織設專立的企業和屬公益性組織,只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允許的個別情況下,才可以轉讓給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合同是否有效需要看具體的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
集體土地是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這里的集體,是專指鄉(鎮)、村,村民小組等類同性質的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對土地的所有權,其他任何集體對土地沒有所有權,農村的土地(包括城市郊區),除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或已依法徵收的外,均屬於集體所有,農民使用的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都屬於集體所有。
❽ (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私下協議)就只是單純的私人私下簽訂的是否具有法律效益 謝謝
法律效力待定,要看雙方是否共同為該土地所屬集體內成員。集體土地只能在本集體成員內流轉合法。農村宅基地只能是本村人之間互相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