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的特點
(1)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
(2)知內識產權具容備專有性的特點。
(3)知識產權具備時間性的特點。
(4)知識產權具備地域性的特點。
(5)知識產權的獲得需要法定的程序。
發明專利的三性: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B. 什麼是知識產權自主可控
在當前的國際競爭格局下,知識產權自主可控十分重要。做不到這一點就一定會受制於人。如果所有知識產權都能自己掌握當然最好,但實際上不一定能。這時,如果部分知識產權能完全買斷,或能買到有足夠自主權的授權,也能滿足自主可控。如果只能買到自主權不夠充分地授權,例如某項授權在權利的使用期限、使用方式等方面具有明顯的限制,就不能達到知識產權自主可控。
目前,國家一些計劃對所支持的項目,要求首先通過知識產權風險評估,才能給予立項,這種做法是正確的、必要的。
C. 知識產權的專有性是指
知識產權的專有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知識產權為權利人所獨占,權利人壟專斷這種屬
專有權利並受到嚴格保護,沒有法律規定或未經權利人許可,任何人不得使用權利人的智力成果。第二,對同一項智力成果,不允許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同一屬性的知識產權並存。例如,兩個相同的發明物,根據法律程序只能將專利權授予其中的一個;而以後的發明與已有的技術相比;如無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也不能取得相應的權利。
正是由於知識產權權利主體能獲得法定壟斷利益,才使知識產權制度具有激勵功能,促使人們不斷開發和創造新的智力成果,推動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知識產權和物權都是一種絕對權和對世權,從而有別於債權。
D. 知識產權的法律限制有哪些
知識產權雖然是私來權,雖然法律源也承認其具有排他的獨占性,但因人的智力成果具有高度的公共性,與社會文化和產業的發展有密切關系,不宜為任何人長期獨占,所以法律對知識產權規定了很多限制:
第一,從權利的發生說,法律為之規定了各種積極的和消極的條件以及公示的辦法。例如專利權的發生須經申請、審查和批准,對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規定有各種條件(專利法第22條、第23條),對某些事項不授予專利權(專利法第25條)。著作權雖沒有申請、審查、注冊這些限制,但也有著作權法第3條、第5條的限制。
第二,在權利的存續期上,法律都有特別規定。這一點是知識產權與所有權大不同的。
第三,權利人負有一定的使用或實施的義務。法律規定有強制許可或強制實施許可制度。對著作權,法律並規定了合理使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