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宅基地使用證與房屋所有權證的關系是什麼,當二者不一致應當如何確認房屋產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八條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第六十二條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根據法律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農民對宅基地擁有的是使用權,對在宅基地上面建造的房屋具有所有權。宅基地使用證是農民對宅基地的使用權的憑證,房屋所有權證是農民對自己房屋所有權的憑證。宅基地使用證與房屋所有權證密不可分,只有當農民同時擁有兩個證書的時候,他在具有對房屋完整的權利。缺少其中任何一個都不可以。當兩者不一致的時候,宅基地使用權證持有人享有對宅基地的使用權,房屋所有權憑證持有人對房屋享有所有權,但是兩者都不是完整的權利,因為當房屋所有權因出賣、互易、贈予、繼承而轉移時,該房屋宅基地的使用權隨房屋所有權一起轉歸新房主。而當兩個憑證不屬於同一個人的時候,就無法對房屋進行轉讓。
『貳』 房屋所有權與宅基地使用權的關系
房屋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是在房屋交易中經常見到的兩種權利狀態。房屋的所有權是指對房屋全面支配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房屋的所有權分為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四項權能,這也是房屋所有權的四項基本內容。擁有上述房屋所有權的四項權能,所有權人可以佔有、管理、使用、處置所有的房屋,包括出售、出租、抵押、贈予、繼承,並且排除他人的權利。擁有了房屋的所有權就等於擁有了在法律允許范圍內的一切權利。房屋的使用權是指對房屋擁有的利用及有限佔用權。
通過房屋租賃或借用實現的是房屋的使用權。房屋的使用權不能出售、抵押、贈予、繼承等,它包含在房屋的所有權之中,是房屋所有權四項基本權能之一。當你佔有該房屋之時,此房屋的風險責任隨之轉移。若此時房屋發生風險,盡管此時房屋未完成過戶登記,該風險發生的後果也由你承擔。
『叄』 宅基地使用權和其上房屋所有權的關系
宅基地與來房屋既有聯自系又有區別。
二者的關系具體變現在:宅基地是房屋存在的基礎和承載物,沒有宅基地,房屋就無法存在,因而二者在空間上是統一的,二者構成有機聯系的整體。
二者的區別在於,農民對房屋的物權是充分的,即所有權、使用權是同時享有的;但宅基地的所有權屬於集體所有,農民只享有使用權,並且只能用於建造房屋,不能用作其他用途。
『肆』 怎樣認定宅基地及宅基地上房屋的產權歸屬問題
宅基地產權屬抄於村集體襲所有,村民只有使用權。因此,宅基地不存在繼承問題,只有使用權問題。宅基地上有你父親的名字,說明使用權屬於你父親。你父親去世後,使用權則歸村集體所有。宅基地不能繼承,所以宅基地的補償不屬於你二叔也不屬於你,而是屬於村集體。但是,宅基地上的房屋無疑是屬於你的,你可以要求村集體賠償房屋的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八條 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審核,由縣級人民**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伍』 建設用地使用權與宅基地使用權的區別
建設用地使用權與宅基地使用權的區別如下:
1、兩者的定義不同
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指在回國家或集體所有的土地答上建造並經營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權利;宅基地使用權指的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依法享有的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上建造個人住宅的權利。
2、兩者的使用主體不同
宅基地使用權是村民在集體經濟組織內部享有的權利,非本集體成員並不享有宅基地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對主體並沒有限制。
3、兩者的土地許可權不同
宅基地使用權人使用的土地只限於農村集體土地;根據《物權法》第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五條的規定:「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依法對國家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有權利用該土地建造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建設用地指的是國家所有的土地。
4、兩者取得的費用條件不同
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是無償的;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取得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有償的,需要交納土地使用費,只有在劃撥的情況下不用交納。
『陸』 宅基地使用證與房屋所有權證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國土資源部令63號)第四十一條規定,申請宅基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首次登記的,應當根據不同情況,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人身份證和戶口簿;
(二)不動產權屬證書或者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用地的文件等權屬來源材料;
(三)房屋符合規劃或者建設的相關材料;
(四)權籍調查表、宗地圖、房屋平面圖以及宗地界址點坐標等有關不動產界址、面積等材料;
(五)其他必要材料。
由上可知,宅基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首次登記,必須要有不動產權屬證書或者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用地的文件等權屬來源。如果搞錯了,使用權人可持相關證件到當地不動產登記機構申請更正登記。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七十九條規定,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事項有錯誤,可以申請更正登記。
權利人申請更正登記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不動產權屬證書;
(二)證實登記確有錯誤的材料;
(三)其他必要材料。
利害關系人申請更正登記的,應當提交利害關系材料、證實不動產登記簿記載錯誤的材料以及其他必要材料。
第八十條不動產權利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更正登記,不動產登記機構認為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確有錯誤的,應當予以更正;但在錯誤登記之後已經辦理了涉及不動產權利處分的登記、預告登記和查封登記的除外。
不動產權屬證書或者不動產登記證明填制錯誤以及不動產登記機構在辦理更正登記中,需要更正不動產權屬證書或者不動產登記證明內容的,應當書面通知權利人換發,並把換發不動產權屬證書或者不動產登記證明的事項記載於登記簿。
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無誤的,不動產登記機構不予更正,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八十一條不動產登記機構發現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事項錯誤,應當通知當事人在30個工作日內辦理更正登記。當事人逾期不辦理的,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在公告15個工作日後,依法予以更正;但在錯誤登記之後已經辦理了涉及不動產權利處分的登記、預告登記和查封登記的除外。
『柒』 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和宅基地使用權有什麼區別與聯系
1、農村集體所有權來是指土源地的所有權歸村集體或村民小組所有。
2、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也叫宅基地使用權,是指村民對農村可以進行建設的非農業用地建設房屋的使用權。
3、村民對宅基地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所有權還是歸村集體或村民小組。
《土地管理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第八條 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第十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捌』 宅基地使用證與房屋所有權證的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一款規定:農村村民每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第三款規定: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要按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因此宅基地只能是農村村民所有的,是分配所有,不能轉讓只能由合法的人村民繼承,規模大小也受到政府部門的限制,而房屋所有權證是可以繼承和轉讓的。
『玖』 宅基地房屋所有權和使用權可以不是同一個人嗎
物權法 第一百五復十二條宅基地使用權制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宅基地房屋沒有所有權,與宅基地使用權保持一致,連使用權都用不著強調。只有被批准宅基地的家庭才能使用宅基地,其他家庭不可以,否則涉及違法行為。你覺得有必要對房子弄什麼使用權、所有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