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知識產權的問題,是這樣的,有個公司想買我朋友的軟體源代碼,但是合同寫的是軟體轉讓合同,還寫了軟
行業內默認軟體源碼不具有申請專利的權利,但寫軟體的思路如果具有創新性可以申請發明專利;大部分軟體源碼裡面都有大量的行業共識,這些信息都是不可能申請專利的
❷ 關於源代碼知識產權問題
可以直接拿來用,不是Execmweaver裡面也有代碼可以直接套用么。
❸ 軟體知識產權問題
數據統計劃分,是來屬於你人源為的規定,還是一種利用自然規律的技術方案?
如果是你人為的規定,那麼軟體只能通過著作權來進行保護,這種保護力度較低。難以達到你想要保護的程度。
如果是一種技術方案,則可以申報方法專利。利用計算機實現數據統計劃分的方法。
如果申報專利的話,其保護的是你數據統計劃分的方法,那麼其他人基於你的方法做的軟體都屬於侵權。
建議你找個比較專業的專利代理機構咨詢一下。
❹ 軟體知識產權包含源代碼嗎
軟體源代碼的著作權自軟體完成之日起自動產生,可以申請進行軟體著作權登記。
❺ 申請軟體著作權中源代碼應該包含哪些代碼
申請著作權中的復源代碼應當是你軟體整制體的源代碼。
申請人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應當提交如下材料:
(一)按要求填寫的軟體著作權登記申請表;
(二)軟體的鑒別材料;軟體的鑒別材料包括程序和文檔的鑒別材料。
程序和文檔的鑒別材料應當由源程序和任何一種文檔前、後各連續30頁組成。
整個程序和文檔不到60頁的,應當提交整個源程序和文檔。
除特定情況外,程序每頁不少於50行,文檔每頁不少於30行。
(三)相關的證明文件。
這些文件一般包括: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身份證明;有著作權歸屬書面合同或者項目任務書的,應當提交合同或者項目任務書;經原軟體著作權人許可,在原有軟體上開發的軟體,應當提交原著作權人的許可證明;權利繼承人、受讓人或者承受人,提交權利繼承、受讓或者承受的證明。
❻ 軟體著作權與源代碼的關系
軟體著作權保護軟體的代碼,需要提供完整代碼,或首頁尾頁部分代碼,源代碼是基礎。
❼ 網站的版權和源代碼是一回事嗎是否擁有了版權就擁有了源代碼
開放源代碼軟體這一定義的來源是從技術角度,而自由軟體這一定義本身就是版權意義上的范疇.自由軟體的"自由"體現為通過版權許可給予的自由,而不是自由的沒有知識產權。也就是說, 自由軟體不是沒有版權,它首先是承認軟體的版權--軟體有原始的版權所有者,然後納入自由軟體的版權許可約束,使每個人在維持該許可的條款不變的情況下,都有權復制, 修改和發布軟體或其衍生的工作,這就是所謂的自由軟體的自由理念。 Richard Stallman在《自由軟體聯盟宣言書》(《GNU Manifesto》)中有這樣一段對知識產權的論述:「仔細研讀過知識產權法律條款的人會發現,知識產權並不是一種固有的權利,現行的各種知識產權都是立法機構通過專門立法賦予的權利,所有的知識產權都是社會給予的許可。」這是Richard進行自由軟體發展工作的法律立足點,他要取得知識產權法上的論證,並且他認為知識產權是一種社會賦權,既然知識產權是作為一種權利是立法上授予的權利,並且知識產權法也允許運用「許可」這種方法,通過契約的方式來變更和調整知識產權的權利人與使用者之間的權利義務,於是Richard從許可這一個角度著手,使自由軟體的運作在不同於商業軟體的運作,即擴大所謂的"自由"時, 能有自己的法律依據——在承認版權的前提下,通過軟體的版權許可來實現自由軟體的自由權利的要求。
對於普通的商業軟體, 軟體開發商與使用者之間一般都會設立軟體使用許可協議,即「一般商業許可」(General Business License,GBL). 這種許可協議一般由開發商單方擬訂,用戶接受協議是使用軟體的前提,而獲得許可的前提是支付費用購買軟體產品.其許可條款一般按照版權法或專門的軟體保護條例,或者通過雙方合意達成略高於版權法和軟體保護條例保護標準的軟體許可使用條款。
面對於這種顯然不適合自由軟體的GBL,Richard在倡導自由軟體聯盟計劃時, 從軟體的版權許可協議入手, 創設了一種與自由軟體發展相適應的" 通用公共許可協議"( General Public License,GPL),凡想加入GNU的軟體著作人都要接受這份許可協議,其宗旨就是保證用戶有無限復制和修改的權利。更有趣的是,相對於「著作權」(「Copyright」)這一名詞,Richard新造了一個詞,將這種許可協議叫做「Copyleft」[注20]。「通用公共許可協議」在導言部分就明確了這項許可協議的法律立足點:(1)承認軟體的版權;(2) 提供這種許可協議以使獲得授權的復制,散發和修改軟體的權利。 GPL是自由軟體著作人同意的保證任何人有共享和修改自由軟體的許可協議,GPL有13條主要條款,其中社會公眾作為被許可人享有最主要的4項權利:(1)為了任何目的的運行該程序;(2) 有自由獲得源代碼的權利,並在此基礎上研究程序是如何運行的,並可為了個人的目的改變該程序;(3)有自由散發該復製件的權利;(4)有自由改進程序,並要求將自己的改進向公眾公布的權利。由這些規定可以看出自由軟體的權利人在保留權利的同時, 已經在相當程度上向社會公眾許可了復制權和修改權。同時GPL也規定社會公眾有以下義務: 用戶在發布源代碼和一切派生工作時不收費(除必要的工本費),不附加其他條款,並必須附帶GPL條款。這樣任何人無論是否作了修改,都必須連帶傳遞復制和修改這個軟體的自由度,使得自由軟體工作得到延續和認可。
「自由軟體」是一個版權意義上的范疇。自由軟體認為軟體的源代碼應該是屬於全人類的公共知識產權,應該在編制和使用程序的人之間自由地傳播,而不應該是商人謀取利益的手段。對這一知識產權的任何限制最終都將造成發展的限制和阻礙。自由軟體的倡導者們不是企圖將別人的軟體共化,他們的做法是將自己的軟體作品納入自由軟體的范疇,貢獻給全世界。
通用公共許可證版權協議是一種與傳統知識產權概念截然不同的全新版權體系。它與傳統的軟體知識產權的不同在於:它保證任何人都有發布自由軟體的自由(如果願意,可以對此項服務收取一定的費用);保證任何人能夠得到源程序或者在需要的時候能夠得到源程序;保證任何人能夠修改自由軟體或將自由軟體的一部分用於新的自由軟體;而且還保證任何人知道他們能夠做這些事情。為了保護這些權利,通用公共許可證作出如下規定:禁止任何人不承認這些權利,或者要求其他人放棄這些權利。如果修改了自由軟體或者發布了軟體的副本,這些規定就轉化為確定的責任。
自由軟體與傳統的商業軟體的主要區別在於:商業軟體一般不提供源代碼,而自由軟體保證提供源代碼;商業軟體禁止用戶將軟體散布給第三者,而自由軟體在法律上保證任何人有權按照許可證的規定散發軟體;更為重要的是自由軟體在法律上保證了任何軟體作品一旦宣布為自由軟體,便永遠是自由軟體,包括原始作者在內的任何人都無權改變。任何更新、移植、修改和增強都被定義為「導出性工作」,是不能改變原始版權說明的。
當然,通用公共許可證既然是一種軟體知識產權的保護方式,它並不排斥軟體開發者從軟體中獲取利益,只是盈利的方式有所改變:從過去依賴軟體拷貝的銷售,轉向主要提供軟體及信息服務。而且,現有商業軟體嫁接到GNU/Linux等自由軟體上時,也不一定非要公布源代碼和提供免費拷貝,這意味著,自由軟體可以與商業軟體共存。
當我們使用商業軟體時我們都會看到一個版權信息,它通常是說被許可人沒有權力對被許可人買的軟體進行拷貝、分銷。至於理解和修改,因為根本就沒有源碼所以就無所謂「理解「和「修改「。毋庸諱言,在我們的身邊,至今有人還未注意到有關版權的信息,因此,我們不知道我們究竟放棄了自己的哪些權力,而我們或許會為此付出代價。
其實,自由軟體的本質不是免費,它是賦予使用者運行、拷貝、散布、研究、改進軟體的自由,並保證這些自由不會因為私有軟體的介入而喪失:學習程序如何工作、修改使之適合被許可人的需要;散布,使被許可人和被許可人的鄰居、朋友共享軟體;改進程序,將被許可人的改進公之於眾,使整個社會受益等權利。它的本質是「思想共享、知識共享、源碼共享」,是非壟斷,是鮮活的思想貢獻。藉助別人的優秀思想,加上被許可人自己獨特思維使全社會受益。如果被許可人沒有錢,被許可人可以通過免費的渠道,如從朋友處拷貝或通過英特網下載。如果被許可人很有錢,被許可人可以以捐贈的方式用高價購買。這一切取決於您自己。
當隨意使用一個軟體而不必擔心侵權時,深曉「自由」真諦的人們,必會感到社會的溫馨和友愛,當可以隨時修改程序使它更好、更適用時,一定能體驗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的興奮,當把自己的辛勤勞動公之於眾、供千萬人使用的時候,被承認的自豪感將充分體驗自由、和諧、高效的世界充滿著愛!
❽ 軟體知識產權是否侵權如何界定
源代碼僅是相似不能算作侵權。
計算機軟體侵權行為主要有:
(1) 未經軟體著作權人內的同意而發表或容者登記其軟體作品。
(2) 將他人開發的軟體當作自己的作品發表或者登記。
(3) 未經合作者酌同意將與他人合作開發的軟體當作自己獨立完成的作品發表或者登記。
(4) 在他人開發的軟體上署名或者更改他人開發的軟體上的署名。
(5) 未經軟體著作權人或者其合法受讓者的許可,修改、翻譯其軟體作品。
(6) 未經軟體著作權人或其合法受讓者的許可,復制或部分復制其軟體作品。
(7) 未經軟體著作權人及其合法受讓者同意,向公眾發行、出租其軟體的復製品。
(8) 未經軟體著作權人或其合法受讓者同意,向任何第三方辦理軟體權利許可或轉讓事宜。
(9) 未經軟體著作權人及其合法受讓者同意,通過信息網路傳播著作權人的軟體。
侵權人除了要承擔民事法律責任外,還要承當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❾ 軟體的知識產權問題
1.源代碼可抄受知識產權襲保護
2.沒有公布的年限
3.軟體可受多種知識產權的保護,最主要的是著作權和商業秘密。對於一些源代碼不易給其他人獲取的軟體,因為其容易保密,大多採取商業秘密的保護方式,只要能保持代碼的秘密性,保護是無限期的,知道代碼能給合法的破解為止(如方向工程);對於一些源代碼容易獲取得軟體,一般採取著作權保護方式,有一定的年限,一般為作者發表後60年,之後可以免費使用(但我覺得到若干年後那些軟體早就過時了吧)。
因為我對軟體知識有限,不知微軟得源代碼容不容易破解,微軟公司有沒採取保密措施,反正根據上述兩種情況判斷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