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國外知識產權擔保現狀

國外知識產權擔保現狀

發布時間:2021-08-14 01:46:10

知識產權行業,國內和國外有什麼差距


1:政府職能變化
我國的專利制度最早可追溯至清末民初,但真正建立起系統的知識產權制度僅有30餘年,此前政府開展這方面工作的主要動力是來自加入WTO的壓力,而現在則是經濟轉型的內因驅動,制度與政府職能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並發布了一系列的有重大實質意義的知識改革文件,比如近期發布的《國務院關於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將知識產權對國家發展的意義明確體現出來,政府職能也將從原先的指標型轉化為全面輔導型,相信很快我國的知識產權創造及保護環境將有實質性的提高。
2:對民眾的知識普及不夠
哪些屬於可保護范圍、如何維權、法律上的處罰金額多少?這些對大多數的技術和商業人員來說都很模糊,甚至對采購知識產權最基礎的服務——申請環節的代理服務,都不了解這個環節的應該是什麼樣。特別現在年輕人創業,這塊知識更沒有普及。
3:合格或優秀服務人員嚴重匱乏
專利代理方面,執業考試通過率比司法考還低,目前全國執業人員1萬多名,而全國每年專利申請量超過25萬。平均每人服務約200件。如果把有執業證書而未執業的退休、半停職、停職的代理人去掉,平均每個代理人約達250件以上,基本上每個工作日完成一件,但是每件專利從技術溝通,檢索到撰寫,需3天以上,可見其中合格服務人員的缺口量十分巨大。

㈡ 法律問題:分析國際貨物買賣中,知識產權擔保問題,怎麼分析啊!不就是在什麼情況下免責之類的嗎

第四十一條

賣方所交付的貨物,必須是第三方不能提出任何權利或要求內的貨物,除非買方容同意在這種權利或要求的條件下,收取貨物。但是,如果這種權利或要求是以工業產權或其它知識產權為基礎的,賣方的義務應依照第四十二條的規定。

第四十二條

(1)賣方所交付的貨物,必須是第三方不能根據工業產權或其它知識產權主張任何權利或要求的貨物,但以賣方在訂立合同時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的權利或要求為限,而且這種權利或要求根據以下國家的法律規定是以工業產權或其它知識產權為基礎的:

(a)如果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預期貨物將在某一國境內轉售或做其它使用,則根據貨物將在其境內轉售或做其它使用的國家的法律;或者

(b)在任何其它情況下,根據買方營業地所在國家的法律。

(2)賣方在上一款中的義務不適用於以下情況(即免責問題):

(a)買方在訂立合同時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此項權利或要求;或者

(b)此項權利或要求的發生,是由於賣方要遵照買方所提供的技術圖樣、圖案、程式或其它規格。

你要分析實際案例的話,可以補充問題,我幫你看看。

㈢ 中美知識產權爭端現狀

中美知識產權之間的差異,不僅表現在知識產權保護和知識產權立法水平上,更重要的是表現在知識產權對一國的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的貢獻上。

但中國正在飛速發展,科技創新能力與日俱增,中國目前已經成為第三大經濟體,中美之間的競爭,將最終體現在知識產權實力的競爭上,中美之間的知識產權爭端將是常態的,是一場沒有休止的、沒有硝煙的戰爭。

中美知識產權爭端正在從傳統的雙邊走向雙邊和多邊共用。

中美知識產權爭端最早發生20世紀80年代末。1988年4月,美國通過《綜合貿易與競爭法》,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利的國家,將被美國列入「觀察國家」或「重點觀察國家名單」,一般列入「重點觀察國家名單」,將遭到美國的貿易報復,這就是美國的301條款。美國利用301條款,自1989年至2005年,六次將中國列入「觀察國家」或「重點觀察國家名單」,三次公布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將雙方拉到貿易戰的邊緣。

美國同時利用《綜合貿易與競爭法》的337條款,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實施出口禁止,近幾年每年都有數十起案件發生,2008年涉及中國企業的案件達十幾起,案件增長幅度非常大,中國每年因此出口減少幾百億美元。

337條款已成為美國重要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制度壁壘,美國的337條款嚴重違反了WTO《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

中美之間雙邊知識產權爭端的解決方式,還體現在美國利用多層次的雙邊對話機制,對中國施加壓力。可以說2005年以前,中國在中美知識產權爭端中,一貫處於應付和被動的地位,並且雙方爭端的解決都是雙邊的。

但自2005年後,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執法環境方面,都有了極大改進,而且逐步從一貫的被動中,逐步表現出主動出擊和應戰勢頭,2008年4月通過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就是最好的例證,中國正在走向知識產權立國的里程碑。

近年來,中國積極實施保護知識產權年度行動計劃,進一步完善了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大力加強知識產權執法,積極為權利人提供服務,努力推進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大力加強知識產權宣傳教育,這些手段和措施,都將使中國在知識產權爭端中由被動變主動,美國的雙邊手段不再那麼有效,美國也不能再那麼強盜和蠻橫,只能聯合其他國家利用WTO爭端解決機構,來解決中美知識產權爭端。

㈣ 請問目前世界上的知識產權公司狀況如何,未來有發展機遇嗎~~~~

目前知識產權公司的主要戰斗還是在業務經營所擁有的資源
歐美等國家因為掌握內了科技,容所以在專利方面比較強勢
而反觀國內,因為創業熱潮的此起彼伏,
讓商標和版權在國內炙手可熱

如果是國內發展,建議以商標為切入口,加入知識產權業
如果想向國外發展,那麼必須有技術後盾
機遇與挑戰並存吧~~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公司信息,可以問問我們裕陽知識產權哦~

㈤ 國內知識產權保護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哪些問題

在國外主要實行使用在先原則,在中國則是注冊在先原先原則。保護意識不足專主要是國家處在從中國製造屬轉向中國自製的初期。而且提前保護意識低不到收到法院傳標才知道侵權了,國家宣傳也在剛開始,中國老闆特別是現在的中小企業的文化水平低。

㈥ 使用知識產權產品的風險分析和管理

從最初淺的魚目混珠、濫用專利到建立專利池形成貿易壁壘,跨國企業都是在博弈中玩兒伎倆。想對付「專利大棒」,中國企業也要有一些自己的技巧,既需要有尊重知識產權的意識,也需要有一些「無賴意識」;既要保護好自己的知識產權,又要了解對手的情報;既要防患於未然,又要具有訴訟技巧。一句話,不管是採用商業的手段也好,信息化的手段也罷,甚至是法律手段也好,只要能在競爭中贏得市場,就能在博弈中獲得先機

目前,企業在品牌和技術方面的競爭日益突出,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合作研發、引進技術、貼牌加工、配套生產等方式來實現生產經營目標.知識產權活動已成為其中企業經營活動中常見的經濟行為,商標、專利、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已被視為企業利益沖突的焦點,成為企業糾紛的導火線。有效識別和控制知識產權風險是企業市場競爭制勝的保證。一、企業知識產權風險識別
企業知識產權的風險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密不可分的,貫穿企業的全過程。根據企業研發、生產、銷售三個階段經營活動的不同特點,將知識產權風險結合經營業務的階段進行分解,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研發活動期風險
研發活動是企業推出新產品獲取市場競爭優勢的基礎環節,在研發項目的立項、研發路線的確定、研究成果的保護等不同階段都涉及到知識產權風險。
一是在研發立項論證時未進行專利信息的詳細檢索,導致辛辛苦苦投入大量經費,自主開發獲得的研發成果卻不能使用,否則就構成侵權。這種例子發生在出口外貿企業較多,國內某大型汽車零部件廠積極開拓國外市場,開發了一種汽車電動助力轉向器,國外市場需求強烈,但采購方要求其出具一份知識產權證明,這時企業才發覺由於當初沒有進行知識產權信息檢索,辛辛苦苦搞出的產品國外已經有專利保護了,這就意味著國外的市場已經被他人佔領,上百萬元的研發投入都白白浪費。
二是研發完成時,開發出的新技術或產品不進行有效保護,導致被限制使用的風險。很多企業開發了新產品,不及時申請專利保護,往往等到他人先下手圈地後才慌了陣腳,後悔當初沒有申請專利保護。江蘇某上市企業,開發出一種新型的羰基化生產醋酸的改進方法和裝置,可促使原有規模裝置的生產能力提升2倍以上,但企業作為技術秘密進行保護,未對外公開。而其國內市場的競爭對手保護意識較強,2003年搶先一步將此技術先申請專利保護,由於發明專利申請公開有一定的滯後性,一般專利申請18個月後才能公開,所以直到2005年1月競爭對手申請的專利公開後這家企業才意識到面臨的威脅。2004年底該企業以該項專利為核心技術的二期工程已通過立項審批,即將開工建設,二期工程的順利投產將絕對固定這家企業在國內市場的龍頭地位。但誰知這半路殺出的程咬金使得這家企業處於極端被動的處境,競爭對手專利的授權就意味著這家企業總投資8個多億的建設項目必須停產,否則就是專利侵權,唯一退路就是尋求對手的和解,爭取專利許可,這可謂一招失算,招招皆輸。
三是國外專利權人對國內企業部署的專利陷阱,更成為國內成功企業面臨的知識產權風險的重地。國外專利權人通常採取放水養魚的戰術,往往不是一開始就告你侵權而是等國內企業的產品市場成熟了,再開始制約你,小至打火機、拉鏈等日用品,大至移動通信、半導體等高新技術,國外企業在國內外都布好了專利地雷,日本YKK公司占據中國拉鏈專利申請總量的74%,移動通信等十大高新技術領域國外專利申請占據總量的80~90%,國內企業任一創新都可能遭遇知識產權風險。國內眼鏡配件製造行業的龍頭企業浙江康華眼鏡有限公司在歷經了十餘年國外市場沖刷逐漸成長後,2007年就遭到了德國企業的侵權指控。
四是產學研合作中企業的知識產權權屬未能得到明確規范,導致自樹競爭對手的風險。產學研合作是目前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一種重要形式,企業的產品開發經常是多方努力的結果,因此各方在這個產品中可能都擁有一定比例的知識產權。由於研發合同中未對知識產權權屬和風險進行明確,往往導致形成的知識產權的歸宿和使用范圍等都存在知識產權風險。如果研究機構只是將形成的專利等知識產權成果普通許可給企業使用,此時就存在研究機構將知識產權成果重復許可給第三方使用的風險,或者產學研合作的成果為多個權利人共有,且各個權利人均有實施能力,就該專利權的實施各權利人之間便不可避免地存在競爭關系,甚至演變成惡性競爭。
2.生產活動期風險
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涉及的知識產權包括:專利、商標、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商業秘密,如專有技術、加工工藝、生產設備改進方案、生產信息、采購與加工合同、生產控制軟體、產品造型、特有商品裝潢等。
企業在采購過程中,往往不重視對供應商及所采購產品的知識產權狀況進行評價與確定,很少要求供應商提供涉及的知識產權權屬證明。特別在委託加工、來料加工等對外協作生產的過程中,由於在采購組裝的過程中未對涉及的知識產權進行規范,明確代工過程的知識產權權責,往往埋下了侵權的炸彈。例如委託加工的產品包含專利技術,但定作人或委託人不是專利權人,也沒有獲得專利實施許可權,則承攬人或加工人很容易掉進侵權的法律陷阱,陷入侵權訴訟而遭受損失。2007年全球最大的電熱水壺溫控器製造商英國的施特里克斯公司狀告國內好媽咪電器廠及其供應商等多家小企業侵犯其專利權,由於貼牌生產就是通過購買各種原材料,然後組裝起來,完成未貼品牌的「白機」產品的製造過程。在整個「白機」產業鏈上,很多企業根本不對其中涉及的知識產權進行明確規范,權利和責任都是一筆糊塗帳,一旦產生侵權糾紛就相互推諉,最終卻都難辭其咎。
對新技術、新產品的使用,尤其是企業獨家定製的原料和設備等事宜,由於處於試制或小規模生產,企業一般都未明確供方的保密和知識產權保護責任。特別是大量中小企業在配套加工中,根據主機廠商的要求自主開發出來的新樣品試制時由於面臨強大的市場競爭壓力,更是難以對主機廠商提出知識產權保護要求,導致企業知識產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護。江蘇丹陽有600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新燈具的開發往往是根據整車廠提的要求,各配套廠自行設計開發,但訂貨合同中明確規定整車廠也享有配套廠開發的產品的知識產權,且可以許可使用,這就意味著整車廠可以再找另外的企業生產這種產品。所以整車廠更換配套企業的例子不斷發生,往往是一家企業開發出新品,一批企業跟風模仿,帶來的後果是最早投入開發的企業吃虧最大。
3.貿易活動期風險
企業在貿易過程中涉及的知識產權包括:專利、商標、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商業秘密,如營銷策略、營銷合同、市場宣傳和推介方案、特有商品裝潢等。
產品的外觀設計未進行事前保護,導致為他人作廣告宣傳,開辟市場。企業在產品銷售前要根據市場進行產品的外形或外觀包裝設計,獨具匠心的商品裝潢能成為產品的特有標識,為產品市場開拓打開渠道,往往很多企業在推出產品初期未對特有商品裝潢進行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如申請外觀設計專利、注冊商標等。當產品占據了一定的市場,出現仿冒者時才想起保護,由於事前沒有進行有效的法律保護缺乏沒有明確的判定依據,往往導致企業辛辛苦苦開辟的市場被仿冒者輕松分得一杯羹。
產品售前的廣告說明、銷售策略和市場推介方式都是需要進行知識產權保護的重點,這些都是企業推出新產品的殺手鐧,如CDMA手機進入市場的銷售方式的改變,它繞開了許多中間商而直接由零售商進行產品的銷售,具體的銷售策略都是每個商家的機密, 必須採取有效的保護,才能打好出奇制勝佔領市場的一仗。
產品營銷決策前缺乏必要的審慎調查,未對廣告主題詞做必要檢索,往往導致企業陷入知識產權的困境。2005年上海百事可樂飲料有限公司與浙江民企藍野公司對簿公堂。百事可樂不惜耗資上億元、投放高達20億元禮品展開「藍色風暴」營銷行動。正在藍色風暴如火如荼之際,浙江一家小企業藍野公司卻起訴上海百事可樂侵犯自己在可樂飲料上的藍色風暴注冊商標權。2007年5月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認定侵權成立,要求百事可樂賠償300萬元。百事可樂並非在明知有侵權風險的情況下強行實施營銷計劃,而是在事先沒有發現營銷行動的主題詞已經被注冊成商標的情況下為營銷行動砸下巨資,最終陷入欲罷不能的尷尬。
二、風險防範的有效手段
知識產權風險源於技術、經營、管理等方面的諸多不確定性因素。降低風險的最有效途徑是風險防範,實施有效的知識產權管理。
1.進行知識產權評審
知識產權評審包括研發項目立項階段對相關的技術信息特別是專利的檢索和分析評判;研發完成後對成果的保護形式進行評審,確定採取專利或技術秘密等不同保護方式;生產階段工藝路線的評判,利用專利文獻選擇較好的工藝路線;采購階段對供應商的知識產權狀況的評價;產品銷售階段對營銷方案、廣告用語的知識產權調查,對欲注冊商標的商標查詢等。
中興通訊公司在這方面具有成功的實踐經驗。建立了完善的知識產權評審流程,目的是控制知識產權風險,有效利用專利文獻提高研發起點。公司建有知識產權分析管理辦法,利用專利檢索及分析系統平台,將分析嵌入研發流程的各個環節,主要進行產品和技術知識產權分析、目標國家知識產權環境分析、競爭對手知識產權分析、上下游廠商知識產權分析。通過分析,公司可以有效地進行各個環節的風險控制。
2.建立知識產權檔案
企業建立的知識產權檔案,包括商標注冊、專利申請的相關資料和文件,以及研發活動的研發記錄,知識產權評審資料等。一般而言,企業知識產權檔案中專利內容應包括從技術研發、試制、申請專利的原始文件、修改過程文件、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專利證書、專利年費交費票據、專利變更文件等,商標內容應包括商標設計文件、注冊商標申請文件、商標注冊公告、注冊商標證書、商標許可合同等。完備的企業知識產權檔案,應根據企業知識產權的活動過程和特點進行整理和歸納,才能確保發揮原始的、直接的、完整的法律證據作用,作為防衛侵權訴訟的「盾牌」。這樣既可以識別企業本身擁有的全部知識產權,確定知識產權的權屬,也可以嚴格監控市場動態,了解競爭對手最新的產品開發情況和侵權發生現狀。當企業知識產權受到侵犯或威脅時利用完備的知識產權檔案,積極地參與起訴或應訴。
3.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
防範措施主要包括對合作方和員工的合同約束。
合作方的約束應根據合作的內容對涉及的知識產權權利和責任進行明確規范,利用設置知識產權保證條款來排除企業的侵權責任,減輕可能發生的侵權賠償責任,這樣即使在將來的訴訟中被判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在訴後依據合同條款向合作方追償,將侵權風險轉移給合作方。在采購環節應明確要求供應商進行知識產權擔保,確保不侵犯他人知識產權,不採購侵權產品。如在給他人做定牌產品時,合同中應明確商標保障條款即對方必須保證其商標合法有效,一旦發生商標侵權,由對方負完全責任。在委託他人為本企業做定牌產品時,合同中應明確專利保障條款,即對方必須保證其使用專利技術或產品的合法有效,一旦發生專利侵權,由對方負完全責任。同時在指定配套廠商或為主機廠商配套時,應在供貨合同中,對新技術、新產品的使用,尤其應針對企業獨家定製或自主開發的原料和設備等事宜,明確供方的保密和知識產權保護責任,限制主機廠商的知識產權權利。
對企業員工的約束主要由於企業雇員的不當行為往往帶來喪失知識產權的風險。以高新技術企業為例,其技術開發人員對於同樣的技術問題,往往會不自覺地重復利用以往做過的設計或技術解決方案。如果該技術人員一直任職於該企業並與企業簽訂了保密協議,尚不足以造成泄密或侵權的風險。但當其跳槽到同類行業的另一家企業時則會引起知識產權侵權的麻煩。特別是己經與前僱主簽訂了保密協議的雇員,若違反該協議披露了有關商業秘密,將會引起新僱主與前僱主之間的法律糾紛。為了防止員工使用來自於前僱主的保密信息,包括客戶身份、經營方法、潛在客戶清單、產品銷售計劃與服務等,避免企業的重要知識產權隨著人員的變動而流失,企業在招聘過程中就應該與雇員訂立非競爭或非披露協議,來規范員工的職務行為,防範喪失技術秘密或商業秘密等知識

㈦ 外國侵犯中國知識產權的概況

這個主要表現抄在以下幾點:
我國襲大量的老字型大小,著名商標被韓國日本美國在國外搶注,比如狗不理,海信,英雄等,很多,甚至王志和臭豆腐
第二就是,我國的公司沒有保護專利的意識。比如VCD是我們發明的,但因為我們的發明專利被外國公司申請了,所以我們再生產出口,就要像國外交專利使用費

㈧ 有關國際經濟法中的知識產權擔保問題急求

不用負責。賣方僅對買方國家和訂立合同時知道的轉售國負責。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內售合同公容約

第四十二條
(1)賣方所交付的貨物,必須是第三方不能根據工業產權或其它知識產權主張
任何權利或要求的貨物,但以賣方在訂立合同時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的權利或要求
為限,而且這種權利或要求根據以下國家的法律規定是以工業產權或其它知識產權為
基礎的:
(a)如果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預期貨物將在某一國境內轉售或做其它使用
,則根據貨物將在其境內轉售或做其它使用的國家的法律;或者
(b)在任何其它情況下,根據買方營業地所在國家的法律。

(2)賣方在上一款中的義務不適用於以下情況:
(a)買方在訂立合同時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此項權利或要求;或者
(b)此項權利或要求的發生,是由於賣方要遵照買方所提供的技術圖樣、圖案、
程式或其它規格。

㈨ 國內外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差異大么

在共同加入的國際條約方面都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 不同法系的國家對知識產權的專保護屬力度不同
想美國等國家保護力度比較強,規定就比較嚴格
我國因為法律制度在構建之初借鑒了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方面的法律,所以就就介於兩者之間
差別是有 但是應該說還不是太大

閱讀全文

與國外知識產權擔保現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