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財稅2016年47號文件中的土地使用權的原價包括哪些
通過對營改增後相關政策的梳理,國家並未出台針對土地使用權轉讓,計算銷售額能否扣除取得土地原價的相關規定。
例如: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18號文相關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中的一般納稅人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項目,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按照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當期銷售房地產項目對應的土地價款後的余額計算銷售額。同時,18號公告也只是針對房地產開發企業中的一般納稅人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項目,並未規定轉讓土地使用權也可以扣除土地價款計算銷售額。
因此,只能比照類似的規定,如
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價格里具體包括:
1、以招標、拍賣、掛牌和協議方式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所確定的總成交價款;
2、轉讓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或依法利用原劃撥土地進行經營性建設應當補繳的土地價款;
3、變現處置抵押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應當補繳的土地價款;
4、轉讓房改房、經濟適用住房按照規定應當補繳的土地價款;
5、改變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用途、容積率等土地使用條件應當補繳的土地價款,以及其他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或變更有關的收入等。
Ⅱ 轉讓土地使用權屬於什麼收入
轉讓土地使用權屬於財產轉讓收入。
財產轉讓收入是指納稅人有償轉讓各類財產取得的收入,包括轉讓固定資產、有價證券、股權以及其他財產而取得的收入。
財產轉讓收入是以個人每次轉讓財產取得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其中,「每次」是指以一件財產的所有權一次轉讓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一般地,轉讓債權採用"加權平均法"確定其應予以減除原值和合理費用,計算公式如下:
一次賣出的該類的債券允許扣除的買價和費用=購進該種類債券買入價和買進過程中繳納的稅費總和÷購進該種類債券總數量×一次賣出某一種債券數量+賣出的該種類債券過程中繳納的稅費
每次賣出債券應納個人所得稅額=[該次賣出該類債券收入-該次賣出該類債券允許扣除的買價和費用]×20%
(2)轉讓土地使用權的原價是指擴展閱讀:
土地使用權轉讓,一般經公證機關進行公證證明,基本規則如下。
一、土地使用權轉讓公證的管轄。它與土地使用權出讓公證的管轄相同。
二、申辦土地使用權轉讓公證應提交的材料。申辦土地使用權轉讓公證,除提交與土地使用權出讓公證相同的材料外,還有以下幾種:
1、關於轉讓人已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利用土地的證明文件;
2、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正本;
3、土地使用權證件及原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正本。
Ⅲ 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原價包含稅費嗎有什麼政策依據!
一、根據《財政部抄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附件3 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一、下列項目免徵增值稅
......
(三十六)涉及家庭財產分割的個人無償轉讓不動產、土 地使用權。
家庭財產分割,包括下列情形:離婚財產分割;無償贈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無償贈與對其承擔直接撫養或者贍養義務的撫養人或者贍養人;房屋產權所有人死亡,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依法取得房屋產權。
......
六、上述增值稅優惠政策除已規定期限的項目和第五條政策外,其他均在營改增試點期間執行。如果試點納稅人在納入營改增試點之日前已經按照回有關政策規定享受了營業稅稅收優惠,在剩餘稅收優惠政策期限內,按照本規定享受有關增值稅優惠。」
二、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的規定:「本通知附件規定的內容,除另有規定執行答時間外,自2016年5月1日起執行。
Ⅳ 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的區別和性質是什麼
國有土地出讓是指國家作為土地所有者通過有償的方式向單位和個人提供土地使用權內的行為;土地使容用權轉讓時指已經出讓的國有土地,經受讓方投資達到一定數額和規模後再進行買賣的行為。出讓地包括工業、商業、住宅等。40年是商業用地,住宅是70年。也可能是其他性質的出讓地改變用途為住宅,已經減去以前出讓時已經使用的年限。
Ⅳ 個人轉讓土地使用權需要交什麼稅
進行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時候,土地使用權出讓方和土地使用權受讓方都需要承擔一定的版稅費。權
出讓方進行土地使用權轉讓需要繳納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
受讓方進行土地使用權轉讓需要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契稅。
(5)轉讓土地使用權的原價是指擴展閱讀:
土地轉讓注意事項
是國有土地轉讓交易中經常出現一些問題,土地轉讓當事人應當多加留意細節,不僅有利於降低交易成本,還有利於控製法律風險,避免出現違法現象。
一、轉讓合同的形式
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應當簽訂轉讓書面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所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
二、國有土地的權屬調查和資信能力調查
1、轉讓合同簽訂之前,要對轉讓方的轉讓主體資格進行核實。轉讓方須是國有土地使用證上載明的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者為國有或集體單位的,應提交有資產處分權的機構出具的同意轉讓的證明。
2、轉讓方也要認真審查受讓方的資信能力,包括銀行資金證明、有無重大債務糾紛等,以免造成土地使用權轉讓後資金無法收回的結局。
Ⅵ 轉讓土地使用權但沒土地原價發票如何計算土地增值稅交什麼稅
轉讓土地使用權沒土地原價發票的,會有在計算各項稅收時,無法扣除的風險,主要涉及如下稅種:
1.營業稅
根據2003年1月15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的《關於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16號)第三條第二十款之規定,單位和個人受讓的土地使用權,以轉讓土地使用權取得的全部收入減去土地使用權的購置或受讓原價後的余額為營業額,按照5%的稅率徵收營業稅。
如無受讓土地原價發票,則無法差額納稅,按全額納稅
2. 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
以上述營業稅額為計稅依據,分別按各自稅率分別繳納
3.土地增值稅
根據《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行為,以轉讓土地使用權取得的全部收入減去法定的扣除額後的余額為土地增值額,按照累進稅率徵收土地增值稅。 法定的扣除額 (一)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以轉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為支付的地價款(如無土地原價發票,則有無法扣除的風險)。 (二)與轉讓土地使用權相關的稅金 指在轉讓土地使用權時繳納的營業稅及附加、印花稅也可視同稅金扣除。
4.企業所得稅
按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以轉讓土地使用權取得的全部收入減去土地使用權的購置或受讓原價(如無土地原價發票,則有無法扣除的風險)、營業稅及附加和土地增值稅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並入轉讓當年企業會計利潤中一並計算繳納,按照2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5.印花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的規定,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屬於產權轉移書據,以合用中的金額為計稅依據,按5‰的稅率徵收印花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