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開發商通過土地出讓,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後,沒有進行開發,實踐中可以直接轉讓嗎會有什麼後果
法律規定的轉復讓條件中,制除了交清出讓金,取得土地證外,還有一點就是投資達到25%。
直接轉讓肯定是不行的,如果閑置1年,還要收閑置費,閑置2年以上,法律規定政府是可以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當然實踐中這種情況不多)
至少怎麼才算投資達到25%,看你們的公關能力了
2. 如何解決辦公閑置資源使用權的問題
1、過渡限制資源可以公開拍賣收回成本,閑置就有折舊就是暴殄天物
2、成立資產管理使用小組,對資產充分使用進行頭腦風暴,進行詳細計劃
3、加強公司內部宣傳,讓人人知道有此資源,以便於充分利用
4.對外聯系交換使用,現在是網路時代,把閑置資產信息放到網上,互相借調使用需要的,從而達到使用最大化
謝謝
3. 農村房子被掛上閑置房會不會影響以後的使用權
不會的,應該是做個空置房統計吧,不會影響今後的使用權。
4. 新土地閑置管理辦法對個人城區自建住房地有影響嗎
土地閑置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本辦法所稱閑置土地,是指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後,未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同意,超過規定的期限未動工開發建設的建設用地。
個人城區自建房土地使用權如果是通過出讓方式取得,則應按照出讓合同中的規定進行建設。
如果是舊房改造、個人土地使用權轉讓等,沒有影響。
5. 土地閑置怎麼處理 政府的原因 真的無償收回
閑置土地處置辦法(國土資源部令 第53號)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閑置土地,是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超過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有償使用合同或者劃撥決定書約定、規定的動工開發日期滿一年未動工開發的國有建設用地。
已動工開發但開發建設用地面積占應動工開發建設用地總面積不足三分之一或者已投資額占總投資額不足百分之二十五,中止開發建設滿一年的國有建設用地,也可以認定為閑置土地。
第三條 閑置土地處置應當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遵循依法依規、促進利用、保障權益、信息公開的原則。
第四條 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閑置土地的調查認定和處置工作的組織實施。
上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對下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調查認定和處置閑置土地工作進行監督管理。
第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屬於政府、政府有關部門的行為造成動工開發延遲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應當向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供土地閑置原因說明材料,經審核屬實的,依照本辦法第十二條和第十三條規定處置:
(一)因未按照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有償使用合同或者劃撥決定書約定、規定的期限、條件將土地交付給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致使項目不具備動工開發條件的;
(二)因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依法修改,造成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不能按照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有償使用合同或者劃撥決定書約定、規定的用途、規劃和建設條件開發的;
(三)因國家出台相關政策,需要對約定、規定的規劃和建設條件進行修改的;
(四)因處置土地上相關群眾信訪事項等無法動工開發的;
(五)因軍事管制、文物保護等無法動工開發的;
(六)政府、政府有關部門的其他行為。
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導致土地閑置的,依照前款規定辦理。
第十二條 因本辦法第八條規定情形造成土地閑置的,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協商,選擇下列方式處置:
(一)延長動工開發期限。簽訂補充協議,重新約定動工開發、竣工期限和違約責任。從補充協議約定的動工開發日期起,延長動工開發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一年;
(二)調整土地用途、規劃條件。按照新用途或者新規劃條件重新辦理相關用地手續,並按照新用途或者新規劃條件核算、收繳或者退還土地價款。改變用途後的土地利用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
(三)由政府安排臨時使用。待原項目具備開發建設條件,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重新開發建設。從安排臨時使用之日起,臨時使用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兩年;
四)協議有償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五)置換土地。對已繳清土地價款、落實項目資金,且因規劃依法修改造成閑置的,可以為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置換其它價值相當、用途相同的國有建設用地進行開發建設。涉及出讓土地的,應當重新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並在合同中註明為置換土地;
(六)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規定其他處置方式。
除前款第四項規定外,動工開發時間按照新約定、規定的時間重新起算。
符合本辦法第二條第二款規定情形的閑置土地,依照本條規定的方式處置。
第十三條 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協商一致後,應當擬訂閑置土地處置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閑置土地設有抵押權的,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在擬訂閑置土地處置方案時,應當書面通知相關抵押權人。
第十四條 除本辦法第八條規定情形外,閑置土地按照下列方式處理:
(一)未動工開發滿一年的,由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報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向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下達《征繳土地閑置費決定書》,按照土地出讓或者劃撥價款的百分之二十征繳土地閑置費。土地閑置費不得列入生產成本;
(二)未動工開發滿兩年的,由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後,向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下達《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決定書》,無償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閑置土地設有抵押權的,同時抄送相關土地抵押權人。
6. 違反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轉讓條件會產生什麼法律後果
民事方面可能導致轉讓合同無效,行政方面可能導致土地使用權被強制無償收回,刑事責任方面甚至構成倒賣土地使用權罪。
目前國內法律對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轉讓有強制性規定,違反強制性規定的,根據合同法規定轉讓合同無效。
對於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的,根據國有土地管理法規,國土局可以無償強制收回。
另外,對於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在沒有進行任何開發的情況下非法轉讓,謀取不法利益的,會觸犯倒賣土地使用權犯罪。
7. 按照國家規定認定的閑置土地屬於持有並准備轉讓的土地使用權嗎
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是指企業取得的、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但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認定的閑置土地,不屬於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
根據1999年4月26日國土資源部發布的《閑置土地處理辦法》的規定,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後,未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同意,超過規定的期限未動工開發建設的建設用地屬於閑置土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以認定為閑置土地:(1)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合同或者建設用地批准書未規定動工開發建設日期,自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合同生效或者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建設用地批准書頒發之日起滿1年未動工開發建設的;(2)已動工開發建設但開發建設的面積占應動工開發建設總面積不足三分之一或者已投資額占總投資額不足25%且未經批准中止開發建設連續滿1年的;(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閑置土地處理辦法》還規定,經法定程序批准,對閑置土地可以選擇延長開發建設時間(不超過1年)、改變土地用途、辦理有關手續後繼續開發建設等方案。
8. 閑置土地和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的區別
閑置土地和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是兩種概念,兩者沒有可比性。
閑置土地是從土地的利用效率上來說的,評判標準是是不是按照要求進行建設和投資。
准備增值的土地是一個投資的概念,可能是閑置土地,也可能不是。比如獲得土地後進行了一些廠房建設,修了道路,這樣就不會算,如果你買來就涼在那,那肯定是閑置土地了。
9. 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給他人後,會產生何種法律後果
你的問題是說問一下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給他了以後會產生何種法律後果,對這種情況無所謂的,只要名字及款項正常交接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