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土地使用權能直接作為股東出資嗎
不能,需要評估作價出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七條: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
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法律、行政法規對評估作價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八條: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
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1)土地使用權出資與入股擴展閱讀:
土地使用權的價格的評估應當掌握以下的原則:
1、合法公正的原則。
要求評估機構在評估工作中應當盡量客觀公正,其評估的結果能夠真實地反映土地使用權的價值。否則,土地使用權評估也就是喪失了其應有的意義,土地評估機構也就喪失了其存在的理由。
2、有利於開發利用的原則。
土地使用權出讓以及其出讓前的評估工作,應當在服從城市規劃的前提下,有利於擴大土地開發、利用的廣度和提高土地開發、利用的強度,亦即土地使用權價格的評估工作要考慮到有利於土地的開發利用。
3、區別對待。
土地使用權價格的評估,應按照不同區域以及各塊土地的經濟價值和效用的大小來確定。因為土地使用權的價格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土地是不動產,其價格當然與其所處的地理環境息息相關,位於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當然具有不同的價格。
4、最大使用效益的原則。
同一塊土地由於用途的不同而取得經濟效益就會不同,因此應當在服從城市規劃的前提下,選擇取得「最大使用效益」的用途或者項目評估其出讓價格。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㈡ 【土地使用權出資評估】土地使用權出資作價入股需要履行哪些程序
作價入股時,土地使用者應首先向人民政府申請辦理出資使用權出讓手續,繳專納土屬地出讓金,取得土地使用權。 (2)以集體農村土地使用權向非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設立的企業作價出資的,需要先辦理集體土地徵用和土地出讓手續,取得土地使用權。 (3)進行土地使用權的評估作價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對於以非貨幣形式的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的,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因此,對作為出資的土地使用權出資應當進行評估作價。 (4)辦理土地過戶登記手續 股東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後,該土地使用權的權屬應當發生轉移,即從股東名下轉移至公司名下。《公司法》第28條規定,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土地管理法》第10條規定,依法改變土地權屬的,必須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更換土地使用權證。因此,股東按照出資協議約定的出資期限,在履行土地使用權出資義務時,不僅應將所出資的土地使用權交付於公司使用,而且還應當辦理土地使用權過戶登記手續,使該出資的土地使用權過戶至公司名下。
㈢ 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與入股的區別
發起人出資成立公司,他們是最初的股東,這種情況下叫出資;
入股時公司一般已經存在了。本質上都是以財產權置換股權。
㈣ 土地使用權出資和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的區別
1、兩者本質不同
國家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是指國家以一定年期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作價,作為出資投入改組後的新設企業;而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是國有企業改革中特有的一種土地處置方式,是指國家以一定年期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作為出資投入到改革後的新設企業。
2、兩者土地使用權持有者不同
國家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的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形成的國家股股權由國有資產投資主體委託有資格的國有股權持股單位統一持有;而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該土地使用權由新設企業持有。
3、兩者土地使用權的權力不同
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的企業可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關於出讓土地使用權的規定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而國家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的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入股)形成的國家股股權,可以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關於出讓土地使用權的規定轉讓、出租、抵押。
(4)土地使用權出資與入股擴展閱讀:
我國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包括劃撥、出讓、租賃、作價出資或入股這四種方式。而與此相對應地土地使用權類型有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承租土地使用權以及作價出資或入股土地使用權這四種類型。
發起人出資成立公司他們是最初的股東,這種情況下叫出資,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是以財產權置換股權,入股時公司一般已經存在。
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農民集體和公民個人,以及三資企業,凡具備法定條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約定對國有土地或農民集體土地所享有的佔有、利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
土地使用權出讓是一級土地市場,這個市場由國家壟斷,只能由政府將一定年期的土地使用權賣給土地使用人的行為,這個市場賣方只有一個就是國家,通過這種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都是最高使用年期。
㈤ 土地使用權投資入股/ 貨幣出資
1、契稅計入土復地使用權的成本制中。
2、土地使用權可以在辦理產權變更登記之日計入實收資本,但實務中需要評估後然後驗資,按照驗資報告的價值計入實收資本、資本公積。
3、貨幣出資可以計入實收資本。
貨幣出資的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實收資本-某某投資者
土地使用權的:
借:無形資產(或者投資性房地產、開發成本)-土地使用權
貸:實收資本-某某投資者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一般情況下評估的價值和投資協議的價值不一致,會產生資本公積)
應交稅費-契稅(這個地方就是你交納的契稅)
交納契稅的分錄是:
借:應交稅費-契稅
貸:銀行存款
㈥ 以土地使用權投資入股的賬務處理
評估報告,如果投資者與被投資者達成協議價300萬元,連評估報告也不用了專,只需一屬個投資協議,但為了避免以後糾紛還是做一個評估報告較好;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貸實收資本300;他們初始購買價200在你們企業不用反映,如果他們是企業他的賬面借長期股權投資-300貸無形資產200貸資本公積100。用於聯營的土地投資不用交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