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包公司有知識產權嗎
沒有。
知識產權屬於委託方,不屬於代工方。
但是國家規定,代工方在受人委託生產產品時,要調查委託方是否有該產品的知識產權,否則代工方就算製造假冒偽劣產品了。
2. 我公司委託其他團隊開發軟體模塊,知識產權該怎樣劃分
這個就需要協商了 你應該一開始就協商好 開發後知識產權等 歸我司所有 類似與軟內著轉讓協議 就是對方放容棄 你是購買方想要全部知識產權 應當協商購買 例子:合同金額4萬 本金額包含該模塊所有權 還有就是假如對方不同意 你可以以開發申請人的身份 要求他申請的著作權的開發人員上加上你們 這樣你們也擁有這個模塊的知識產權 他們也同樣擁有
3. 我公司是軟體服務外包企業 ,如何做知識產權申請
你好。軟體服務外包主要是受託進行軟體的開發、集成、測試等工作,回可能涉及到的知識產權有:答
專利權、軟體著作權、商標權、商業秘密等。
個人認為,首先需要在簽訂委託開發合同時,做好權利歸屬方面的約定,避免出現不必要的爭議;
其次,對於屬於公司自行開發的或者授權所有權的軟體或者發明創造,爭取申請專利、商標、軟體著作權;
第三,對於獨家掌握的有關信息,可以作為商業秘密進行保護;
最後,軟體服務最關鍵的還是人才,如何避免員工離職帶走公司技術,可考慮競業限制協議、保密協議等方式。當然,能留住人最好。
4. 軟體外包的知識產權及產品後續版本產權歸誰,如何支付費用
我要把軟體外包給一個公司做,理論上,若雙方沒有約定,知識產權歸他們,對么?
答:對的。
當這內個軟體形成產品,會相容繼有1.0版本,2.0版本...以至更多版本的時候,我是否需要向他們再多次支付產權使用費用?
答:不用吧,把他們的產權也一次買下來也可以吧?如果覺得不值得,就每次付費也可以。
5. 知識產權外包費應計入什麼科目
一般復情況下要是知識產權制是無形資產,目前是知識產權費用,入管理費用.
外包費用也可以計入管理費用.
知識產權,也稱其為"知識所屬權",指"權利人對其智力勞動所創作的成果享有的財產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內有效.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外觀設計、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
擴展閱讀:
企業知識產權包括:
(一) 專利權(發明、實用新型, 外觀設計);
(二)商標權:單位注冊商標和服務標記;
(三)著作權(版權):主要包括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計算機軟體、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攝影、錄像及其它圖形,文字等創作作品,以及圖書資料,教材、大型攝影畫冊等編輯作品.
(四)商業秘密: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單位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單位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主要包括非專利技術,有關科研、設計、生產、管理、市場;財務等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五)其他
6. 企業在外包生產過程中如何防止知識產權被盜
沒有。
知識產權屬於委託方,不屬於代工方。
但是國家規定,代工方在受人委託生產產品時,要調查委託方是否有該產品的知識產權,否則代工方就算製造假冒偽劣產品了。
7. 如何建立軟體的外包知識產權
這個問題很復雜,像之前我在易包網上,接項目的時候,有協議就明文規定說,該項目的知識產權在發包方支付了項目開發費用之後,轉為發包方用有。這個應該是先寫好合同然後做公正的吧。。。
8. 外包公司開發的軟體版權歸誰
在進行外包合作時,應該會簽訂相關合同或協議,一般會書面明確版權歸A公司所有,A公司在取得軟體著作權證書及軟體產品登記證明後,可以進行銷售。
軟體版權屬於知識產權的著作權范疇,具有知識產權的特徵,即時間性,專有性和地域性。
軟體版權在法律上稱為「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屬於著作權(知識產權)的一種。國家頒布有《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保護權益人的軟體著作權。
根據《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八條規定「軟體著作權人享有下列各項權利:
(一)發表權,即決定軟體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開發者身份,在軟體上署名的權利;
(三)修改權,即對軟體進行增補、刪節,或者改變指令、語句順序的權利;
(四)復制權,即將軟體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五)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軟體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六)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軟體的權利,但是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目標的的除外;
(七)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軟體,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軟體的權利;
(八)翻譯權,即將原軟體從一種自然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自然語言文字的權利;
(九)應當由軟體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9. IT服務外包侵犯知識產權是使用者承擔責任還是與外包者承擔連帶責任
關於知識產權的問題,特別是是否觸及侵權的問題,是可以在合同中進行約定的,個人意見,誰是第一手、誰對知識產權方面更明白,誰就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乃至全部的責任,當然完全相反的約定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