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商業用地與辦公用地的性質有什麼不同
首先是用地性質不同。商業用地只能建商業建築,住宅用地只能建住宅。而且由於用地性質不同,其相應的控制性指標,包括建築密度、系數、容積率、綠化率、建築高度等都是不同的。
B. 請問商業用地和辦公用地有何分別
一、使用年限不同
商業用地土地使用權最高年限為40年,住宅用地土地使用權最高年限70年。要想把商業用地改變成住宅用地繳土地出讓金是肯定的。
辦公居住用地使用權70年。
二、土地性質不同
商業用地只能建商業建築,住宅用地只能建住宅。而且由於用地性質不同,其相應的控制性指標,包括建築密度、系數、容積率、綠化率、建築高度等都是不同的。
行政辦公用地將原國標「行政辦公用地」縮小范圍,僅包括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群眾自治組織等非營利性設施用地,市場經濟體制下轉軌為商務辦公的設施用地則歸入本標准分類的商務設施用地中。
三、土地用途不同
商業用地用於開展商業、旅遊、娛樂活動所佔用的場所,如用於建造商店、糧店、飲食店、公園、游樂場、影劇院和俱樂部等用地。
辦公用地,只限於在土地上建辦公樓。商業用地,可建設商品用房,如商品住宅房、商鋪、商業寫字樓等可對外銷售的建築產品。
(2)辦公用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商業用地的特徵
1、出讓使用年限最短。目前在我國,商服用地大部分屬於出讓土地。按照《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商服用地出讓用地最高年限為40年。
2、受節約集約用地原則限制。《國務院關於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要求,按照節約集約用地原則,審查調整各類相關規劃和用地標准。
3、土地利用價值高。商服用地多處於繁華地段,可以產生更高的經濟效益。也就是說可以引起地價的上漲,有時上漲的幅度可以達到幾倍甚至幾十倍、幾百倍。
4、區域選擇性強。與居住用地不大一樣,商服用地在地域上選擇性很強,不是任何一塊土地都可以作為商服用地的。除交通便利外,特別注意營業環境和收益狀況。
5、可逆性差。農用地要變為商服用地比較容易,但要商服用地轉為農用地則極為困難,因為拆除地上的建築物、構築物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恢復土壤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復墾的成本相當高。
C. 土地使用權分幾種有什麼區別
1、按是否交出讓金(即用地性質)劃分為二類:出讓地(已交了土地出讓金)和版劃撥地(沒交土地出權讓金)兩類土地使用權證,這是最基本的分類.
2、按建房性質(使用性質)分:有住宅用地、商業用地、行政辦公用、旅遊用地、綜合用地等。規定什麼用途就只能建什麼樣的房,而使用性質不同,土地出讓的期限也不一樣,如住宅為70年,而商業只50年。
D. 土地辦公與商業的區別
商業的,就是可以用作一般的商業活動和經營場所之用。如果只辦公、倉儲,那麼做商場,酒店,餐飲,娛樂等服務等是不行的。
從土地利用分類的角度來看,你說的商業(商服)用地是指用於商業、服務業的土地,而你所說的辦公用地,是指企業、服務業的辦公用地,以及經營性的辦公室場所用地。
辦公用地是屬於商業用地中的一個類型。小高層下面能否開飯店,應該是取決於房屋的用途,整體的規劃,能否通過相關部門的驗收,比如消防。跟土地用途沒什麼關系了。
(4)辦公用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城市規劃管理部門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的需要,對某種具體用地所規定的用途。居住用地R、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A、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B、工業用地M、物流倉儲用地W、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S、公用設施用地U、綠地與廣場用地G。
根據《城市用地分類和規劃建設用地標准》GB50137-2011,辦公用地屬於A類,為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其中行政辦公用地是指「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等辦公機構及其相關設施用地」。
商業用地為B類,為「商業、商務、娛樂康體等設施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服務設施用地」。在辦理規劃審批時,配套費等有關規費也不同。
附上國有土地的使用性質及年限:
一、居住用地使用權70年;
二、工業用地50年;
三、科教、問題、衛生用地50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各類房地產的包括種類:
1、居住房地產,包括普通住宅、高級公寓、別墅等;
2、商業房地產,包括商務辦公樓(寫字樓)、旅館(賓館、飯店、酒店、招待所、旅店等)、商店(商場、購物中心、商業鋪面等)、餐館、影劇院等。
3、旅遊房地產,包括公園、風景名勝、歷史古跡、沙灘等休閑場所。
4、工業房地產,包括廠房、倉庫等;
E. 自己公司名下有一塊土地,使用權類型是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是辦公用地,請問我可以開發成商品樓買賣嗎
有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就代表了你擁有了那塊地的自由使用權,就可以自由支配該塊土地,不過需要注意的是:1.用途必須是證載用途(即你所說的辦公用地,而不能開發成住宅);2.不能閑置不用,拿地後超過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有償使用合同或者劃撥決定書約定、規定的動工開發日期滿一年未動工開發的,或者已動工開發但開發建設用地面積占應動工開發建設用地總面積不足三分之一或者已投資額占總投資額不足百分之二十五,中止開發建設滿一年的國有建設用地,按照土地出讓或者劃撥價款的百分之二十征繳土地閑置費。土地閑置費不得列入生產成本;未動工開發滿兩年的,由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後,向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下達《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決定書》,無償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不過以上兩點目前各個地方具體執行力度不一,希望能幫到你。
F. 國有辦公用房的使用年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二條規定回:土地使用權出讓答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一)居住用地七十年;(二)工業用地五十年;(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G. 辦公用地使用年限:40年50年
根據我國《城來鎮國有土地使用源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2條規定工業用地5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所以寫字樓、商場屬於商業娛樂用地40年。
土地使用年限法律規定
根據我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2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1、居住用地70年。
2、工業用地50年。
3、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年限為50年。
4、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
5、倉儲用地50年。
6、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7)辦公用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土地使用年限期滿可自動續期
1、根據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權法》中的明確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
2、據悉,在《物權法》出台之前,根據1994年7月5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辦理土地使用權續期的,應當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並依照規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3、2007年3月,《土地管理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開始在一定范圍內徵求意見,相比於「草案」,「徵求意見稿」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自動續期」替換了「無償自動續期」。
H. 廢棄的政府辦公處土地使用權
到當地國土管理部門咨詢解決
I. 辦公樓所在地的土地使用權攤銷為什麼要記在管理費用上
辦公樓的土地使用權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或者其他業務成本)。自內己用的辦公樓,計入管理容費用。
管理費用屬於期間費用,在發生的當期就計入當期的損失或是利益。
管理費用包括的具體項目有:企業董事會和行政管理部門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發生的,或者應當由企業統一負擔的公司經費、工會經費、待業保險費、勞動保險費、董事會費、聘請中介機構費、咨詢費、訴訟費、業務招待費、辦公費、差旅費、郵電費、綠化費、管理人員工資及福利費等。
(9)辦公用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土地使用費的審查
主要包括:根據有關規定,核實列支的土地使用費是否真實、正確;有無將上年度或下年度的土地使用費列作當年費用;對未辦理土地使用證書或雖已辦理了證書,但當年未支付土地使用費的,應查明其是否按規定預提了土地使用費,並計入當年損益。
無形資產攤銷的審查
主要包括:無形資產的估價是否真實、合理;無形資產的攤銷期限是否合理,注意查明無形資產仍可長期使用而其價值已全部攤銷,或者無形資產的使用期限已到,而其價值尚未攤銷完畢的情況,這可通過查閱無形資產攤銷明細賬查明;有無將無形資產攤銷列入固定資產折舊的錯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