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知識產權法即屬於民法又獨立於民法
您好:
知產法是民法序列,但因為是後起之秀,後來居上,漸漸有一些傳統民法所不能涵蓋的回特色,比如答知產受保護有時限,又不絕對,不會無限期,既特殊保護甚至類於壟斷,又不能讓其有礙競爭,這些都漸漸超出原來絕對的私有權了。
知識產權作為一般的民事權利是民法的組成部分,但是知識產權有明顯的特性比如有較強的專業性,不同於一般的民事權利。
Ⅱ 知識產權與一般民事權利的區別
這位同學:
關於你的問題,本人總結為:知識產權與其他(一般)民事權利聯系和區別,其中
民事權利為包括知識產權、財產權(物權和債權)、人身權在內的法律所保護的利益。
知識產權為包括商標、專利、版權(著作權)在內的以獨創構思為核心並附以載體表達的民事權利。
其他(一般)民事權利主要為財產權(物權和債權)、人身權等民事權利。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物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債權是債權人請求特定相對人行為的權利;財產權和人身權分別以財產和人身為內容的權利。
知識產權和其他(一般)民事權利的聯系在於都同屬於民事權利范疇,具備民事權利的基本屬性,即法定性(產生、行使、保護依法律規定)、自由性(根據權利人自己意志行使),以及作為民事權利之間的互相轉換或讓渡,特別是知識產權本身融合了物權、債權、財產權、人身權等其他(一般)民事權利部分或主要特徵於一身。
知識產權和其他(一般)民事權利的區別主要源於知識產權本身的特殊性,即知識產權具有復制性、地域性、時間性。
復制性在於知識產權在載體上重復體現價值特點;地域性源於各個主權國家或地區對其管轄范圍知識產權的特殊規定;時間性源於各個主權國家或地區對其管轄范圍知識產權時間有效性限制。
知識產權與物權區別主要在於物權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更加排他,由物權權利人自己意志行使即可完成,而知識產權需要法律和法定程序的保障才能完成;且二者產生權利沖突時候,知識產權必然要讓渡於物權。
知識產權與債權區別主要在於債權的相對性,而知識產權本身具有法定對世性和排他性。
知識產權本身融合了權利人的財產權、人身權(人格權和身份權),因此單純對比財產權和人身權,知識產權均有區別。
希望能幫助你,同時建議你在考試或規范的答案中再整理為佳。
Ⅲ 簡答知識產權基本法與民法的關系
一、在我國民法典制定的大背景下,探索知識產權法與民法典的關系具有版重大立法價值和實踐意權義。作為民事基本法的知識產權法,亦需恪守民法基本原則。公序良俗原則作為知識產權法與民法的連接點之一,其在知識產權法上的適用反映了二者之間的密切邏輯關系,亦體現了知識產權法向民法進一步回歸的趨勢。
二、我國知識產權法學界對知識產權國際保護制度的基本原則十分關注,但對作為一個學科的知識產權法的基本原則的研究卻較為薄弱。在我國民法典制定之際,作為民事基本法的知識產權法與民法典的制定存在密切聯系,貫穿於民法典制定始終的民法基本原則亦為知識產權法所遵循。劉春田教授認為,「知識產權法制的運作,一直處於民法的陽光普照之下。離開民法的制度觀照與理論滋養,知識產權的實踐寸步難行。
Ⅳ 法學(民商法方向)和法學(知識產權法方向)有什麼區別
法學(民商法方向)和法學(知識產權法方向)的區別:
(1)兩種立法的價值趨向不同
民商法立法的目的在於依法保護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的民事權益,正確調整民事法律關系。立法的立腳點在於充分維護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的合法的個人利益,而不是側重於國家和社會的公共利益。
知識產權法來說,立法的目的則在於維護和實現整個社會或者全人類的公共利益,為了達到此目的,必須依法確認和保護知識產權權利人的權利和利益。
(2)法律內容存的差別
民商法主要是實體法,而知識產權法中除了關於權利的實體性規定以外,還同時有大量的程序性規定,可以說是實體法和程序法的結合。
知識產權法中的大部分規定都是強制性規定,任何人,包括權利人在內,都必須無條件的遵守和執行。
(3)責任的產生方式不同
知識產權法和民商法中對責任的不同規定,實質上是兩種法律中的權利不同屬性的反映。
民商法把承擔責任的方式緊緊地限定在民事責任的范圍中是合適的。
對於知識產權法來說,由於知識產權並不是簡單的私權,反映在承擔責任的方式上肯定應該存在差別,這樣是合理的,也反映著兩種法律的差別。
(4)承擔的責任不同
商法比較偏經濟方面,有很強的技術性(會涉及較多經濟學內容)。
知識產權法專業畢業的學生能在律師事務所、專利事務所、商標事務所等從事商標代理、專利代理等專門知識產權事務,同時也能在公、檢、法等部門從事專門的知識產權司法審判及其他法律事務。
Ⅳ 知識產權法與一般民事權利的區別與聯系
這位同學:
關於你的問題,本人總結為:知識產權與其他(一般)民事權利聯系和區別,其中
民事權利為包括知識產權、財產權(物權和債權)、人身權在內的法律所保護的利益。
知識產權為包括商標、專利、版權(著作權)在內的以獨創構思為核心並附以載體表達的民事權利。
其他(一般)民事權利主要為財產權(物權和債權)、人身權等民事權利。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物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債權是債權人請求特定相對人行為的權利;財產權和人身權分別以財產和人身為內容的權利。
知識產權和其他(一般)民事權利的聯系在於都同屬於民事權利范疇,具備民事權利的基本屬性,即法定性(產生、行使、保護依法律規定)、自由性(根據權利人自己意志行使),以及作為民事權利之間的互相轉換或讓渡,特別是知識產權本身融合了物權、債權、財產權、人身權等其他(一般)民事權利部分或主要特徵於一身。
知識產權和其他(一般)民事權利的區別主要源於知識產權本身的特殊性,即知識產權具有復制性、地域性、時間性。
復制性在於知識產權在載體上重復體現價值特點;地域性源於各個主權國家或地區對其管轄范圍知識產權的特殊規定;時間性源於各個主權國家或地區對其管轄范圍知識產權時間有效性限制。
知識產權與物權區別主要在於物權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更加排他,由物權權利人自己意志行使即可完成,而知識產權需要法律和法定程序的保障才能完成;且二者產生權利沖突時候,知識產權必然要讓渡於物權。
知識產權與債權區別主要在於債權的相對性,而知識產權本身具有法定對世性和排他性。
知識產權本身融合了權利人的財產權、人身權(人格權和身份權),因此單純對比財產權和人身權,知識產權均有區別。
希望能幫助你,同時建議你在考試或規范的答案中再整理為佳。
Ⅵ 知識產權法與民法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是什麼
民法通則是一種通用民事法律
知識產權法包含很多具體的法律,如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是特殊化的法律。
知識產權法是根據民法通則的精神制定的特殊領域的專門法律。
Ⅶ 知識產權法和民法的有什麼關系
1、相同點:
作為法律,知識產權法和民商法具有某些相同或者相似之處。
(1)兩種法律都是以財產利益和人身利益為杠桿,以權利和義務為手段來調整社會關系的;在具體的法律規范中,都是以確認和保護權利為中心展開的。
(2)在知識產權法中,當權利人許可他人使用,或者轉讓自己的權利時,與他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將成為一般的民事法律關系,將依據債和合同的原則來處理。這種現象可以看作是知識產權法與民商法的交叉。
2、兩種法律的區別:
(1)兩種立法的價值趨向不同。(2)兩種立法的結構不同。
(3)兩種法律的屬性不同。
(4)兩種法律的內容存在很大差別。
(7)知識產權法與民法的主要區別是什麼擴展閱讀:
與知識產權法中的權利相比,民法中的權利在形態上是單一的,也就是說,每個權利都是相互獨立地存在的,它們都在一個層面上,屬於同一層面上的東西;相互之間並不互相影響和制約,都在獨立地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而知識產權中的權利卻大不相同,這里的權利是分層排布的,層與層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前面的權利可以影響和制約後面的權利,整個權利體系呈現網狀結構。 總之,知識產權法和民法的區別是非常顯著的,二者之間的相似點只是兩種法律之間的有限的交叉,不同和差異佔了主要部分,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兩種法律並為一起。
Ⅷ 求教各位:民法與知識產權法有什麼區別拜託了各位 謝謝
知識產權就是民法的一部分,如果方向為民法的話,他的研究方向應該是物權債權之類的東西,而知識產權的方向,主要就是著作權、商標權和專利權方面的了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