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合同無效對物權行為有什麼影響嗎
有因無因是相對而言的,例如:債權行為是物權行為的原因,物權行為的成立和生效回不受債權行為的答影響,即謂之無因。這意味著在交付標的物後,債權行為被宣告無效或撤銷的,物權行為的效力不受影響,如, 買受人繼續保有標的物所有權,喪失所有權的出賣人只能請求返還不當得利,就是因為物權行為的無因性,其物權效力不受影響。
『貳』 物權法與合同法的關系
物權法與合同法的區別主要表現在,物權法主要貫徹的是物權法定原則。物權之所以要法定,對此學者的解釋各不相同:有的學者認為物權法定的原因在於其防止合同自由原則的濫用;有的認為,物權法定主義是為了保護交易安全。這些觀點都是有道理的,但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物權具有強烈的排他性,能夠對抗第三人(例如物權人可以行使追擊權,而債權人不能向第三人追奪),物權具有優先權(物權與債權並存時優先於債權),因此直接關繫到第三人的利益,而合同只是發生在合同當事人之間,第三人並不知道,如果允許當事人僅提高其合意便創設物權,必然會損害第三人的利益。不僅是物權具有優先於債權的效力,就是具有物權性質的債權也具有優先於債權的效力。舉個抵押權的例子,抵押權必須有法律承認,才能成為物權,成為物權後,不允許當事人通過合同創設抵押權。當事人訂立抵押合同後,必須辦理抵押登記後才能成立抵押權,如果當事人訂立抵押合同,抵押權就成立,而無需法律規定,這樣就非常麻煩。假如我有一套房產,價值一百萬,欠了很多人的錢,我只想把這一百萬給張三,不給李四、王五,我就可能和張三之間訂立一個抵押合同,如果通過合同就可以隨意創設物權的話,張三就享有物權了,它可以優先於其他債權人受償,其他人什麼都得不到,這樣的話交易就沒有秩序。抵押權是財產的負擔,如果不符合規定條件,可能產生欺詐。物權法定是各國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叄』 急--試舉例論述合同效力與物權效力的區分
合同一般以物權轉移,使用為基礎而發生的行為效力,合同以約束對物的使用轉借贈與專,出售等等的屬權利為前提。合同效力依然約束物權的轉移,也就是基於物權的基礎,從而行使合同權。
當事人之間訂立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物權基於物權人對物的支配權和物權的排他性而產生的特殊法律效力。物權的效力與物權的權能——佔有權能、使用權能、收益權能、處分權能有關,但並非物權權能本身,而是物權權能進一步發揮作用的結果。
(3)合同效力與物權擴展閱讀:
物權的優先效力亦稱物權的優先權效力,是指在同一物之上同時設定有物權和債權時,在權利實現過程中物權優先於債權,同一物之上存有相容的數個物權時,除了法律另有規定之外,先設立的物權優於後設立的物權。
物權的優先效力問題,學界歷來存有爭議。以史尚寬為代表的學者認為,物權的優先效力僅指物權優先於債權的效力,而不包含物權之間的優先效力。
『肆』 什麼是合同效力與物權效力相區分原則
合同效力是法律賦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產生的約束力。合同的效力可分為四大類,專即屬有效合同,無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變更、可撤銷合同。
物權的效力是指物權基於物權人對物的支配權和物權的排他性而產生的特殊法律效力。物權的效力與物權的權能——佔有權能、使用權能、收益權能、處分權能有關,但並非物權權能本身,而是物權權能進一步發揮作用的結果。
『伍』 合同效力與物權效力應該如何理解本人理解的有點亂。希望大神來指導
合同一般是對人權(相對性),需合同雙方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產生合意。
物權一般是對世權(絕對權)。
合同和無權說起來也是個不簡單的體系,
不知道你指的具體是哪方面?
『陸』 合同效力與物權轉移是兩個概念嗎
兩個概念
合同生效不表示物權轉移,物權轉移要符合法定條件。動產物專權交付轉移,屬不動產物權登記轉移
《物權法》
第十五條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柒』 關於《物權法》第十五條,物權效力與合同效力問題
當事人之間訂立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回或合同另有約答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是的,合同有效,物權不一定有效,後半句只有三個字,所以不知道如何為你解答
『捌』 合同效力與物權效力怎樣區分動產和不動產的轉移中,合同效力與物權效力怎樣區分
合同一般以物權轉移,使用為基礎而發生的行為效力,合同以約束對物的使用轉借贈與,出售等等的權利為前提。
2.一樣的呀,合同效力依然約束物權的轉移,也就是基於物權的基礎,從而行使合同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