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土地證 使用權面積核定依據是什麼
1、凡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單位組織測定土地面積的,以測定的面積為准;
2、尚未組織測量,但納稅人持有政府部門核發的土地使用證書的,以證書確認的土地面積為准。
3、尚未核發出土地使用證書的,應由納稅人申報土地面積,據以納稅,待核發土地使用證以後再作調整。
注意:稅務機關不能核定納稅人實際使用的土地面積。
Ⅱ 規劃用地面積,建設用地面積,出讓面積是一個概念嗎文件裡面數據時一樣的
不是同一個概念。
1、規劃用地面積
規劃建設用地面積是指項目用地紅線范圍內的土地面積,一般包括建築區內的道路面積、綠地面積、建築物所佔面積、運動場地等等。是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質劃分的各種建設用地的面積。
2、建設用地面積
指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建設用地界線所圍合的用地水平投影面積,不包括代征地的面積。
建設用地面積:指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建設用地界線所圍合的用地水平投影面積,不包括代征地的面積。
3、出讓土地使用權
出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城市規劃區內除國有土地外,還有集體所有土地。集體所有土地經依法徵用轉為國有土地後,該幅國有土地的使用權方可有償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出讓要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和年度建設用地計劃。
(2)單位原有土地上被規劃為紅線後土地使用權面積如何記載擴展閱讀:
一、出讓土地使用權特點
1、有償的
2、有期限的
3、一種物權
二、出讓土地使用權相關規定
第一條 為加強國有土地資產管理,優化土地資源配置,規范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以協議方式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以協議方式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第三條 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除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應當採用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外,方可採取協議方式。
第四條 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以協議方式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金不得低於按國家規定所確定的最低價。
第五條 協議出讓最低價不得低於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征地(拆遷)補償費用以及按照國家規定應當繳納的有關稅費之和?有基準地價的地區,協議出讓最低價不得低於出讓地塊所在級別基準地價的70%。
低於最低價時國有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
第六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據本規定第五條的規定擬定協議出讓最低價,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由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實施。
Ⅲ 容積率計算中的「用地面積」和「建設用地紅線」及「規劃紅線」的面積是一回事嗎
建設用地面積:
指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建設用地界線所圍合的用地水平投影面積,不包括代征地的面積。
規劃建設用地面積
指項目用地紅線范圍內的土地面積,一般包括建築區內的道路面積、綠地面積、建築物所佔面積、運動場地等等。
用地紅線
各類建築工程項目用地的使用權屬范圍的邊界線。
容積率計算中的「用地面積」是指建設用地面積。
土地證的面積是算建設用地面積
Ⅳ 國有土地使用證中使用權面積如何填寫
18。6的意思就是你這戶只用那麼多,以後土地到期後你就是按18。6來交土地出讓金的
Ⅳ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上的面積為什麼都不想等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上的面積不相等是很正版常的。權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是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確認建設項目位置和范圍符合城市規劃的法定憑證,是建設單位用地的法律憑證。其面積是規劃部門放線測量的,可能包含有代征道路等的面積。該圖即是通常所說的規劃紅線圖,標有建設用地具體界限。
《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也是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核發的,是確認有關建設工程符合城市規劃要求的法律憑證。 其面積是建築面積。而且需要註明用地項目名稱、位置、宗地號以及子項目名稱、建築性質、棟數、層數、結構類型; 計容積率面積及各分類面積; 附件包括總平面圖、各層建築平面圖、各向立面圖和剖面圖。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上的面積是由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認定,勘測的面積是宗地的凈用地面積,通常稱為「用地圖」,其面積為使用權人繳納土地出讓金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面積。通常比起《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上的宗地圖面積要少一些。
Ⅵ 國有土地使用證書上可以記載代征道路和建築退讓部分的用地面、積嗎
算。土地都是國家的,新的土地使用權是70年不動,但是只有對土地的使用權和支配權,沒有所有權,所以在上面想建什麼建築,都必須要到當地建管部門提出申請,待批准了才能建,因此,私自建房不屬違法行為,但屬於違章建築。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6)單位原有土地上被規劃為紅線後土地使用權面積如何記載擴展閱讀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二、社員建房用地,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山區、丘陵、平原、牧區、城效、集鎮等不同情況,分別規定用地限額,縣級人民政府根據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用地限額,結合當地的人均耕地、家庭副業、民族習俗、計劃生育等情況,規定宅基地面積標准。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參考資料:網路-國務院關於發布《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的通知
Ⅶ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紅線圖上土地面積不一致,應該以哪個為准
按出讓合同的為准,
Ⅷ 掛牌出讓取得的國有土地,規劃部門要求退讓道路紅線部分在發國有土地使用證時候算入總面積嗎
不算,只算凈地。
Ⅸ 土地徵用紅線與土地出讓紅線的關系,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的面積是否為其獨用
不能出讓,因為公共道路和綠地只是屬於代征地,其土地權益還是屬於國家的,只是開發商在開發自己項目的時候有義務和責任通過政府的審核將代徵用地一並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