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海上鋼琴師片尾的插曲是誰唱的,曲名重賞,速求!
lost boys calling
(弦樂為主的片尾主題)
現在大家聽到的這首歌,是本片曲作者義大利偉大作曲家埃尼奧·莫里康內創作的片尾主
題歌Lost Boys Calling(《迷失的友人在呼喚》),由嗓音渾厚動人的流行歌手羅傑·沃
特斯(Roger Waters)作詞並演唱。
(片尾主題歌Lost Boys Calling)
(註:羅傑·沃特斯(Roger Waters),全名George Roger Waters,1943年6月出生於英
國,Pink Floyd樂隊貝斯手兼主唱,樂隊全盛期的靈魂人物,後於1985年離隊,並以個人
身份進行發展,但不是很成功。Roger有一個不幸的童年,剛出生幾個月就失去了父親。R
oger一度就讀於海軍軍官預備學校,隨後退學轉讀 Regent Street 理工學院,在那裡開始
了他的音樂之旅。在前任領袖Syd Barrett離開樂團後,由Roger領軍的Pink Floyd更上一
層樓,經過艱苦的探索和實踐終於找到並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從而晉升成為一支超一流的
搖滾樂隊。但由於在唱片製作方向和抽象意念使用上的觀點不同,Waters與其他三位團員
的分歧越來越大,最終促成 Pink Floyd 的解體。Roger退出樂團並轉而以個人身份在樂壇
繼續發展,離隊後Roger相繼完成了從 The Pros and Cons of Hitch Hiking 到 Amused
to Death 等一系列個人專輯。Roger Waters的離去完全是其帶有的濃厚的個人英雄主義的
悲劇色彩的結局,但另一方面也是廣大樂迷和輿論過於對其放縱吹捧的惡果,也正是在這
些副作用下,Waters 迷失了自我忘記了他的實際身份,恍然乎已成為帝王,最終落得自我
送終的結局。)
(註:Lost Boys Calling(個人傾向於採用《棄兒的呼喚》這一譯名)的完整歌詞如下:
Come hold me now
I am not gone
I would not leave you here alone
In this dead calm beneath the waves
I can still hear those lost boys calling
You could not speak
You were afraid
To take the risk of being left again
And so you tipped your hat and waved and then
You turned back up the gangway of that steel tomb again
And in Mott street in July
When I hear those seabirds cry
I hold the child
The child in the man
The clild that we leave behind
And in Mott street in July
When she hears those seabirds cry
She holds the child
The child in the man
The child that we leave behind
The spotlight fades
The boys disband
The final notes lie mute upon the sand
And in the silence of the grave
I can still hear those lost boys calling
We left them there
When they were young
The men were gone until the west was won
And now there's nothing left but time to kill
You never took us fishin' dad and now you never will
And in Mott street in July
When she hears the seabirds cry
She holds the child
The child in the man
The child that we leave behind
譯文:
來拉住我的手,我還未離去,
我不願你孤獨一人留在這里。
在這死一般沉寂的海面上,
你可聽到被遺棄的孩子們在哭泣。
你無法道出心中的恐懼,
因此你才摘去帽子拋去。
轉身回到這鋼鐵的墳墓,
踏過那條漫長的舷梯。
在七月炎熱的大街上,
我聽到那些海鳥的悲啼。
手拉著已經長大成人的男孩,
那男孩曾經被我們拋棄。
聚光燈暗淡,孩子們離去,
最後的音符在 程 飄逸。
在這墳墓般的靜寂里,
仍可聽到被遺棄的孩子的哭泣。
當孩子們幼小的時候,
是我們把他遺棄在那裡。
西風吹來,人們已經散去,
除了飛逝的時光,沒留下任何東西。
你從來沒帶我們去釣過魚,爸爸,
永遠也不會再去。
這首歌被收錄於羅傑·沃特斯個人專集《Flickering Flame: The Solo Years V.1》中)
『貳』 關於The wall berlin90
In the Flesh - Scorpions
Thin Ice - Ute Lemper, Roger Waters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 1 - Roger Waters
Happiest Days of Our Lives - Joe Chemay, Stan Farber, Jim Haas, John Joyce, Roger Waters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 2 - Cyndi Lauper
Mother
Goodbye Blue Sky - Joni Mitchell
Empty Spaces - Bryan Adams, Roger Waters
Young Lust - Bryan Adams
Oh My God-What a Fabulous Room - Jerry Hall
One of My Turns - Roger Waters
Don't Leave Me Now - Roger Waters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 2 - Roger Waters
Goodbye Cruel World - Roger Waters
Waiting for the Worms
Stop
The Trial
The Tide is Turning (After Live Aid)
Hey You - Paul Carrack
Is There Anybody Out There?
Nobody Home - Roger Waters
Vera - Roger Waters
Bring the Boys Back Home
Comfortably Numb - The Band, Van Morrison, Roger Waters
In the Flesh - Roger Waters
Run Like Hell - Roger Waters
Stop - Roger Waters
Trial - Roger Waters
Tide Is Turning (After Live Aid) - Company, Company
『叄』 懸賞1000分找Roger Waters的《Amused to Death》下載地址或MP3文件!
http://lib.verycd.com/2005/05/15/0000050667.html 192 KBPS 需要下載電驢 進去你就明白了 絕對正確 不方便下的話 我可以先下來傳給你 給我消息
『肆』 如何評價Pink Floyd新專輯The Endless River
這一首新歌的開場音效特別像《The Division Bell》那張專輯,那就是上一張正規錄音室專輯。
預計風格延續《The Division Bell》,因為這張新作品有部分錄音是1993年完成的,就是上一張專輯的發行時間。還有一部分是1969年錄制的,也就是原聲專輯《More》和半錄音半現場那張《Ummagumma》錄制的時候,所以風格可能會有一致性。新做的錄音是2013年開始的,也許這部分會比較和以往的不一樣。
那首歌開頭一句歌詞,「we bitch and we fight」就足可以體現特色了。依然寶刀未老。但估計這也可能是這張作品裡面唯一唱得一首歌。
封面設計描繪的是:一名年輕男子著敞領衫,穿過一片雲海,面朝太陽的光芒,撐一條孤舟。配合標題有一種神韻吧,講不太清楚,大概就是容易讓我想到《Life of Pi》。
標題The Endless River,在《The Division Bell》里出現過,也就是《High Hopes》的最後一句「The water flowing/The endless river/Forever and ever 」
…………
再作點補充。
看見有人討論Dave和Waters的創作能力,有人覺得由Dave主導的樂隊創作大不如從前了。
我對樂理不太懂,但主題能夠聽得出來,就我的觀點而言:
Dave的風格注重旋律,主題次之。他自己做的《On An Iland》整體性很強,聽了之後身臨其境的感覺。對Dave的批評主要是音樂元素使用總是沿襲最經典的《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沒有什麼突破。但是你仔細聽他們的《Comfortably Numb》,有一小段solo同《Time》是很相似的,如果因為這說《The Wall》不經典是說不過去的,盡管Rogers離團後那幾張更加無所突破。
Waters比較哲學,節奏把控很好,作品主題都很明顯,像《Amused To Death》裡面,很多悲天憫人的獨奏。
對此一下,Waters離開後,Dave使用的意象都是自然物,grass, iland ,river。Waters依然延續他的社會化主題,體制,消費主義,電視文化等。
於是可以看出來Dave更多地關注的是一種個人的人生觀了,come back to life 。現如今各成員分道揚鑣,散的散了,去世的去世了,在一起的還在一起,也沒有那麼多苦大仇深了。所以現在作品主題就更平靜了,沒那麼鮮明的節奏呀,深刻批判呀,悲天憫人呀。
仍然像上面提到的《High Hopes》那最後一句,「the water flowing / the endless river / forever and ever」
人之將去時,不需要再刻意去做出讓別人覺得厲害交口稱贊的東西了。回顧自身,他們這幾個搞毛了的好基友們已經做出這么大成就來了,就不需要再得到什麼肯定了,louder than words , 事實勝於雄辯嘛。至於再來一次,並不是要來革新什麼搖滾樂,而是再回顧一次他們自己最熱愛的東西,而這也許就是他們最後一次做這個了。像Wright已經沒機會了。
就像《憤怒的公牛》,拳王拉莫塔最後成了一個講段子的人,還在鏡子面前給自己打氣,毫無疑問他不再是一個偉大的拳手了,但不可否認,他永遠是個鬥士。光輝是一時的,相對而言,生活就是endless。
所以從態度上,我給這首音樂和這張專輯,正面評價和預期的正面評價。
專輯方面,不能預測會有些什麼樣叼炸天的東西,等待吧。以上的評論僅針對這首歌。
『伍』 It'S A Miracle 歌詞
歌曲名:It'S A Miracle
歌手:Roger Waters
專輯:Amused To Death
Culture Club - It's A Miracle
Guns that cross the street
You never know who you might meet
Who's in disguise
Ooh as you blow a storm
There's no one there to keep you warm
It's no surprise
There's something in my eyes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And dreams are made of emotion
Dance with the counterfeit
The plastic smiles and micro heat
I'll meet you there, I'll meet you there
Run to the edge of town
Where Hollywood lay its footprints down
Monroe was there
But do you really care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And dreams are made of emotion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Guns that cross the street
You never know who you might meet
Who's in disguise, who's in disguise
Ooh as you blow a storm
There's no one there to keep you warm
It's no surprise
There's something in my eyes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And dreams are made of emotion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It's a miracle
And dreams are made of emotion
And dreams are made of emotion
Dreams are made of emotion
http://music..com/song/8790831
『陸』 be amused to do sth造句
The little boy is amused to play with a cat.
『柒』 be amused at,be amused by,be amused with,be amused to之間有什麼區別
be amused at/by/with+ 名詞 : 以……為樂
by應該是最容易理解的了,被動,某事把某人給amuse了,反過來人做主語就是be amused by sth
She is amused by the whole situation
with是源於amuse sb(oneself) with sth 用某物取悅某人
The girls amuse themselves with the dolls, so, they are amused with the dolls.
at 更強調一種對象感,針對著某件事,大家都high了
They are amused at the story.
be amused to do 做某事來取樂
The children are amused to plant the flowers. 孩子們種花種的很開心
『捌』 Roger.Waters的介紹
自1965年成立至1983年,Roger Waters一直是Pink Floyd的創作主腦。求學時期,他在周末的藝術課程中認識了其後成為Pink Floyd 主音兼結他手的Syd Barrett。中學畢業後倆人分道揚鑣,Roger Waters遷往倫敦並於Regent Street Polytechnic修讀建築,在此他遇上鼓手Nick Mason及鍵琴手Richard Wright,三人決定組織樂隊,Roger自己則負責低音結他及主唱;其後Syd Barrett加入並正式成立Pink Floyd樂隊。
由初成立至1972年間,Pink Floyd的作品尚算成功,但1973年3月推出的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專輯,卻為Pink Floyd帶來商業上的重要突破;這張專輯更成為搖滾史上其中一張最成功的大碟 (Roger Waters 獨自撰寫此碟的Top 10作品 「Money」)。在Pink Floyd往後推出的多張專輯中,Roger Waters肩負的角色越見重要,於1975年9月推出的 「Wish You Were Here」 專輯中,他負責撰寫所有作品的歌詞及協助作曲。1977年2月面世的專輯 「Animals」 及1979年11月推出的 「The Wall」 大碟中,他撰寫大部份作品,
而1983年3月推出的 「The Final Cut」,他更負責全盤創作。每張專輯均達百萬銷量,「The Wall」 的驕人銷量更可媲美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來自 「The Wall」專輯、銷量達金唱片的冠軍單曲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 2更由Roger Waters一手包辦所有創作)。
The Final Cut專輯推出後,Pink Floyd 宣布拆夥,隊中成員各自作個人發展。Roger Waters於1984年4月推出首張個人專輯 「The Pros and Cons of Hitchhiking」 再戰樂壇並取得金唱片銷量。1987年6月,他推出第二張個人專輯 「Radio K.A.O.S.」,繼而展開大碟宣傳之旅。
隨德國柏林圍牆倒下,Roger Waters於1990年7月21日率領群星在柏林舉行 「The Wall」 演唱會,這次歷史性演出更被拍攝及現場錄音,隨後輯錄成為1990年9月面世的大碟 「The Wall: Live in Berlin」。1992年9月,Roger Waters繼續發展其個唱事業並推出第三張專輯 「Amused to Death」。
整個90年代,Roger Waters將大部份時間投放在關於法國大革命的歌劇《Ca Ira》上。1999年7、8月,他展開12年來首個美國巡迴演唱之旅,由於反應熱烈演唱會空前成功, 他於2000年6、7月再度踏足美國舉行第二輪美洲演唱,這個演唱會之旅為日後推出的雙CD專輯 「In the Flesh Live」 提供了大量作品。此後,Roger Waters沉寂了好一陣子,直至2002年5月,他在國際樂壇只推出了一張精選專輯 「Flickering Flame: The Solo Years Vol.1」 (此碟並沒有在美國發行)。2005年7月,Roger Waters 與David Gilmour, Nick Mason 及Richard Wright特別為於倫敦海德公園舉行的大型籌款演唱會 「Live 8」 進行只此一次的 Pink Floyd 「重組」 演出。2005年10月,《Ca Ira》專輯面世並榮登美國權威音樂雜志 Billboard古典榜冠軍。
『玖』 海上鋼琴師的片尾曲叫什麼
lost boys calling
(弦樂為主的片尾主題)
現在大家聽到的這首歌,是本片曲作者義大利偉大作曲家埃尼奧·莫里康內創作的片尾主
題歌Lost Boys Calling(《迷失的友人在呼喚》),由嗓音渾厚動人的流行歌手羅傑·沃
特斯(Roger Waters)作詞並演唱。
(片尾主題歌Lost Boys Calling)
(註:羅傑·沃特斯(Roger Waters),全名George Roger Waters,1943年6月出生於英
國,Pink Floyd樂隊貝斯手兼主唱,樂隊全盛期的靈魂人物,後於1985年離隊,並以個人
身份進行發展,但不是很成功。Roger有一個不幸的童年,剛出生幾個月就失去了父親。R
oger一度就讀於海軍軍官預備學校,隨後退學轉讀 Regent Street 理工學院,在那裡開始
了他的音樂之旅。在前任領袖Syd Barrett離開樂團後,由Roger領軍的Pink Floyd更上一
層樓,經過艱苦的探索和實踐終於找到並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從而晉升成為一支超一流的
搖滾樂隊。但由於在唱片製作方向和抽象意念使用上的觀點不同,Waters與其他三位團員
的分歧越來越大,最終促成 Pink Floyd 的解體。Roger退出樂團並轉而以個人身份在樂壇
繼續發展,離隊後Roger相繼完成了從 The Pros and Cons of Hitch Hiking 到 Amused
to Death 等一系列個人專輯。Roger Waters的離去完全是其帶有的濃厚的個人英雄主義的
悲劇色彩的結局,但另一方面也是廣大樂迷和輿論過於對其放縱吹捧的惡果,也正是在這
些副作用下,Waters 迷失了自我忘記了他的實際身份,恍然乎已成為帝王,最終落得自我
送終的結局。)
(註:Lost Boys Calling(個人傾向於採用《棄兒的呼喚》這一譯名)的完整歌詞如下:
Come hold me now
I am not gone
I would not leave you here alone
In this dead calm beneath the waves
I can still hear those lost boys calling
You could not speak
You were afraid
To take the risk of being left again
And so you tipped your hat and waved and then
You turned back up the gangway of that steel tomb again
And in Mott street in July
When I hear those seabirds cry
I hold the child
The child in the man
The clild that we leave behind
And in Mott street in July
When she hears those seabirds cry
She holds the child
The child in the man
The child that we leave behind
The spotlight fades
The boys disband
The final notes lie mute upon the sand
And in the silence of the grave
I can still hear those lost boys calling
We left them there
When they were young
The men were gone until the west was won
And now there's nothing left but time to kill
You never took us fishin' dad and now you never will
And in Mott street in July
When she hears the seabirds cry
She holds the child
The child in the man
The child that we leave behind
譯文:
來拉住我的手,我還未離去,
我不願你孤獨一人留在這里。
在這死一般沉寂的海面上,
你可聽到被遺棄的孩子們在哭泣。
你無法道出心中的恐懼,
因此你才摘去帽子拋去。
轉身回到這鋼鐵的墳墓,
踏過那條漫長的舷梯。
在七月炎熱的大街上,
我聽到那些海鳥的悲啼。
手拉著已經長大成人的男孩,
那男孩曾經被我們拋棄。
聚光燈暗淡,孩子們離去,
最後的音符在 程 飄逸。
在這墳墓般的靜寂里,
仍可聽到被遺棄的孩子的哭泣。
當孩子們幼小的時候,
是我們把他遺棄在那裡。
西風吹來,人們已經散去,
除了飛逝的時光,沒留下任何東西。
你從來沒帶我們去釣過魚,爸爸,
永遠也不會再去。
這首歌被收錄於羅傑·沃特斯個人專集《Flickering Flame: The Solo Years V.1》中)
哥們,不要奢求了,那個樂譜你知道賣多少?5美元呢!!我找了無數的地方,BT,emule,還有國外的sheet網站,全是buy,buy,buy。不過找到一個義大利的網站,不知道他有沒有,他有海上鋼琴師的sheet music,我想應該有你要的樂譜吧,你用英語給他發信吧。http://www.lucianolombardi.it/index.php 在右邊欄有一個「guestbook」是給他留言的。想要免費的,難啊........
『拾』 amused to death可以等同於中文中的 笑死了 嗎
amused to death
高興死了
差不多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