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據說大部委改革,工商局的商標局分離到知識產權局了,為什麼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國家商標局從國家工商總局調整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現在已經基本上沒有懸念了。」回2月19日晚,國家工商總局答一位退職的前任高級官員明確告訴記者,他表示,如是調整遵循了行政職權按照事權劃分的原則,更有利於商標、專利技術申請、保護與規劃。 在此之前,國家商標局歸屬工商總局管理,而專利審批則由知識產權局分管。但是,在普遍將商標權以及品牌認作是「知識產權」之一的背景下,由兩個部門分別管理,顯然有礙行政管理與報請審批的效率,上述前任國家工商管理總局的前任高級官員明確向記者表示,因此,這一調整率先「落定」。
Ⅱ 十三屆人大後,國家知識產權局怎樣重新組建
國家知識復產權局(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原名中華人制民共和國專利局(簡稱中國專利局)。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國專利局更名為國家知識產權局,成為國務院的直屬機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為國家知識產權局下屬事業單位。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對專利申請的受理、審查、復審、授權以及對無效宣告請求的審查業務委託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承擔。
Ⅲ 網傳國家知識產權局將並入教育部,您怎麼看
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許多企業都在許多單位合並仍然需要進一步轉化為機構!
但不一定。看一看在18後,中央的改革可以看出端倪!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減少2!
據消息人士透露,引入了結構改革方案已開始徵求各方意見。方案在現有的27個國務院組成部門被合並到最大幅度。大多數系統的改革,同時結合機構改革,機構根據其功能為企業或進入行政機關的非政府組織,在配合政府組成部門的合並。主要是調整其方案的內容:調整
國務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組成部門,以獲得更多的權利轉移國家發改委的職責。取消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微觀管理事務和審批事項的條款的參考,將逐漸轉向其主要職能為制定宏觀規劃和研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改為國家發展和改革規劃委員會的全名。
2,科學技術部。研究科學技術部和教育部的規劃和管理職能,教育部改為教育科學部。
3到工信部,教育部科學技術在經濟領域的管理功能。變更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
4,國土資源部。資源管理功能整合到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環境資源的形成。原來的土地規劃和國土資源部的管理職能劃為檢查建設主管部門。
5,鐵道部。並入交通運輸部,鐵道部,交通部鐵路運輸管理局下設立負責鐵路建設規劃,統一部署和管理的鐵路運輸。地方鐵路局的鐵路運營商企業集團的重組,鐵路運輸市場。
6,水利部。水利部,農業部,農業部形成一個大的合並。
7,計生委。計生委和衛生部合並形成的人口與健康部。
8,審計署和監察部。整治命名為:監控審計部門。
9日,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民政部。重新命名為社會工作學系。負責就業,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社會事務注冊處處長,部分配到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民政部功能的原行政區劃調整審批。
10,仍然外交部,國防部,商務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和人民銀行。
11,為了保證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是中國人民銀行不再屬於國務院的組成部門中,而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機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在同一水平。
12,退居國務院直屬機構,國家安全部更名為國家安全局。
13,全國委員會的國家,國家宗教事務局,國務院華僑華人事務辦公室,香港和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合並。重組並命名為國家和平統一委員會。
二,國務院直屬機構調整
1,國家稅務總局。納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原有功能。取消在當地地方稅務機關。
2,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質量監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和美國食品和葯物管理局(FDA)。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質量監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和衛生部根據食品和葯物管理局(FDA)合並,重組,評為全國市場秩序,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3,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廣播電影電視,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國家體育總局。原國家廣播電影電視,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國家體育總局納入文化部管理。
4,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原國家統計局納入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5,國家林業局。原為國家林業局,農業部。
6,國家知識產權局。當初進教育科學部知識產權局。
7日,中國國家旅遊局,文物局的。原國家旅遊局和文化部文物局。
8,,國家宗教事務局。合並重組注冊成立,原國家宗教事務局和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香港和澳門事務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海外中國事務辦公室和香港,澳門,台灣,海外中國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
9,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和國家防腐局合並成監察部,財政部全國委員會的監督下。
,國務院辦公室調整(建議取消國務院辦公室)
1,中國海外事務的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成立於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的海外中國,民族和宗教委員會。
2,國務院法制辦合並到司法部。
3,國務院研究室的計劃職能並入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務院辦公室起草的功能集成到。
4,納入辦公廳,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務院,國家檔案館的通知。
4根據國務院機構調整
1,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合並到。
2,新華社,實現企業制度的改革。
3,結合地震局和氣象局。形成地震和氣象研究中心,定義為一個官辦的研究機構。
4,科學院,工程院院士,社科院,中國社科院,不再作為承辦單位,轉化為一個官辦的研究機構。
合並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形成該國的金融業,直屬國務院的機構之一。
6,電監會,建立新的機構,直屬國務院的國家能源局的工作。
7,社會保障基金和基金性質改制為企業。
五,國家統計局,國務院調整管理
1,國家統計局劃歸司法部管理的信訪。
2,管理部,農業部國家糧食局劃歸。
3,國家能源局。分配環境資源部,分配給新成立的能源局的監管職能,能源價格的能源發展規劃的職能。
4,轉化為國家民航總局,民航總局(CAAC)。
5,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分配給新成立的直屬國務院機構市場管理。
6,煤監局進入市場的監督管理機關。
因此,國務院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及新成立的部門,由27日至18日,國務院分別為:
1,外交部事務
2,國防部
3,國家發展和改革規劃委員會
4,國家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 BR />
社會工作部,教育科技部
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
8公安部
9,監控和審計部門
10,司法部
11,財政部 / a>
12,環境資源部
13,土地,住房和城鄉發展
14,交通運輸部
/> 15,農業
16,商務部
17,文化部
18人口和財政部的部健康
直屬國務院機構只有六個是:
1,國家總局,海關
國家市場秩序,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3,該國的金融業管理
4,國務院參事室的
5,國家安全局
/> 6(國務院直屬特設機構,國資委)
Ⅳ 國家專利局是事業單位還是行政單位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直屬國務院,是國家行政事業單位。大多數人不是公務員,但是享受公務員待遇.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為公務員編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為國務院直屬機構,負責組織協調全國保護知識產權工作,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體系建設。
①國家知識產權局是是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行政級別為副部級。
②2018年3月,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方案提出,將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職責、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商標管理職責。
Ⅳ 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會有何影響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是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化市場體系,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的重大舉措。
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有序地推進機構改革相關工作。按照中央提出的優化、協同、高效的原則要求,通過機構改革,進一步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更好地履行好政府保護知識產權的職責,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鼓勵中外企業開展正常的技術交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堅信,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不會削弱,只會越來越強。
Ⅵ 此次機構改革,知識產權局並沒有像人們期待的那樣,納入商標局和版權局,具體是什麼情況呢
商標是工商局管的,知識產權局只管專利。知識產權局只管專利等,其他的只是在涉外時起到協調作用。版權在版權局,商標在工商局。
Ⅶ 國家知識產權局即將重組會影響到當前的知識產權市場嗎
國家知識產權局(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原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局(簡稱中國專利局)。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國專利局更名為國家知識產權局,成為國務院的直屬機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為國家知識產權局下屬事業單位。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對專利申請的受理、審查、復審、授權以及對無效宣告請求的審查業務委託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承擔。
Ⅷ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待遇好嗎
公務員的轉正前後的工資相差不會太大,轉正前沒有定級,總體會劃個基礎工專資,大概有轉正後的80% ,專利局屬的工資是很高的嗎,而且國家政策很不錯。
Ⅸ 減負!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於8月1日起停徵和調整部分專利收費
為進一步減輕社會負擔,促進專利創造保護,根據《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停徵、免徵和調整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37號)精神,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於2018年8月1日起停徵和調整部分專利收費,現公告如下:關於停徵和調整部分專利收費的公告第二七二號一、停徵專利收費(國內部分)中的專利登記費、公告印刷費、著錄事項變更費(專利代理機構、代理人委託關系的變更),PCT(《專利合作條約》)專利申請收費(國際階段部分)中的傳送費。對於繳費期限屆滿日在2018年7月31日(含)前的上述費用,應按現行規定繳納。二、對符合《專利收費減繳辦法》(財稅〔2016〕78號)有關條件的專利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專利年費的減繳期限由自授權當年起6年內,延長至10年內。對於2018年7月31日(含)前已准予減繳的專利,作如下處理:處於授權當年起6年內的,年費減繳期限延長至第10年;處於授權當年起7-9年的,自下一年度起繼續減繳年費直至10年;處於授權當年起10年及10年以上的,不再減繳年費。三、對進入實質審查階段的發明專利申請,在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答復期限屆滿前(已提交答復意見的除外)主動申請撤回的,可以請求退還50%的專利申請實質審查費。根據上述調整,國家知識產權局對費用減繳請求書、意見陳述書(關於費用)等請求類表格作了修改,新版表格將於2018年8月1日起正式啟用(表1、表2),舊版表格同時停用。特此公告。國家知識產權局2018年6月15日
Ⅹ 國家知識產權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是國務院主管專利工作和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的直屬機構,1980年經版國務院批准成立,權主管專利工作和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
國家知識產權局(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原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局(簡稱中國專利局)。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國專利局更名為國家知識產權局,成為國務院的直屬機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為國家知識產權局下屬事業單位。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對專利申請的受理、審查、復審、授權以及對無效宣告請求的審查業務委託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承擔。
中文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外文名
機關職能
專利工作和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
機關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現任局長
申長雨
通訊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薊門橋西土城路6號[1]
官網
http://www.sipo.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