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佛教用地是否公益事業用地,劃撥價多少
按照國務院有關文件精神,嚴禁新建寺廟等宗教活動場所,確需新建的,也應本著嚴格控制用地規模的原則,優先利用原址翻建、改建、擴建,盡量使用廢棄地或閑置地。宗教活動場所用地,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涉及農用地的,要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對使用國有建設用地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劃撥方式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宗教活動場所使用的土地,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申請登記,領取土地使用權證書。如果是開發旅遊景區,根據《物權法》和《招標拍賣掛牌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規定》(國土資源部令第39號)的規定,工業、商業、旅遊、娛樂和商品住宅等經營性用地以及同一土地有兩個以上意向用地者的,應當採取招標、拍賣等公開競價的方式出讓。
因此佛教用地不是公益事業用地,
『貳』 寺廟如何辦手續
你好請參考以下的廈門寺院建設和管理制度 ,雖然是某一城市的制度但是在其他地區也是大同小異
廈門市佛教協會關於廈門市佛教寺院的建設管理制度
第一條 為了規范我市寺院建設管理,提高寺院建設的質量保證寺院建築安全,做好寺院建設服務工作,明確寺院的權屬和管理工作關系,特製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所指的建設管理范圍包括新建、重建、遷建、翻建、改擴建以及結構性重大修建項目。所指的寺院權屬關系包括房屋產權、土地使用權和寺院管理權。
第三條 寺院房地產產權及土地使用權為社會所有,由佛教協會登記。其產權證及建設設計圖紙、批准文件、設計建設合同、竣工驗收資料等原件檔案由佛教協會負責保存。寺院可根據管理的需要保存復印件和其餘有關資料。
第四條 寺院管理組織擁有寺院的使用權和收益權,同時也負有管理維護寺院建築和籌資建設寺院的義務。市佛教協會對寺院建設管理負有指導、幫助和監督的職能 。
第五條 市佛教協會和寺院均不得自行對寺院建築進行轉讓、出售和抵押等處分,寺院產權和土地使用權的處理按法律法規辦理。
第六條 寺院建設方案由寺院管理組織集體討論通過後,按申請程序先向市佛教協會報告,市佛教協會要做好把關和指導工作,經組織有關人員論證和會務會議討論同意後,由市佛教協會向政府相關部門辦理建設申請,申請具體工作以寺院為主,佛教協會協助,所產生的費用由寺院(建設使用單位)負責。
第七條 凡屬寺院建設涉及到重要結構安全的項目,皆須委託具有資質的能承擔建築設計責任的設計單位,並辦理正式委託手續(由個人設計的,應具有資質的設計單位承擔相應的責任)。重大的新建改建項目有條件的應採用設計單位招投(議)標方式。
第八條 凡是寺院重要建設項目,寺院在向市佛教協會提出報告之前,市佛教協會向寺院登記機關和規劃建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之前,應分別召開論證會,組織寺院民主管理組織和有經驗的人員參加。必要時也可邀請專業人士參與。市佛教協會把關指導論證的主要內容著重在資格審查、建設規模、建築風格、建築布局、寺院定位、建築品位、功能設計、內外協調、環境保護、必要性與可行性等十個方面。討論必須記錄在案,以供查閱。
第九條 佛教寺院建設的申請首先應辦理行業主管的前置申請之後才向土地建設主管部門辦理建設手續,即經宗教管理部門同意後,按規定向規劃、土地、建設、消防等管理部門辦理相關審批手續。申請手續先由寺院向市佛教協會提出,經同意後由市佛教協會按宗教活動場所登記管理的關系向區或市宗教主管部門辦理前置審批。
第十條 市佛教協會向寺院登記機關提出寺院建設申請報告的內容應包括明確房屋權屬、土地使用權屬、建設用途、建設規模、建築風格、功能布局、投資規模、資金來源、申請理事、請求事項等。同時應附上相關論證說明材料、初步設計方案和資金籌措方案。
第十一條 重大建設項目獲得土地、規劃、建設許可證後,寺院應徵求建設主管部門同意情況下舉行內部議標或公開招標,參加議標或招標的施工建設單位必須有符合項目要求的資質。招議標工作要做到公正、公平、公開、合法。市佛教協會應加強對招議標工作的指導,對施工單位的資質和招投標方案幫助審核。
第十二條 必要時,寺院應選擇有相關資質的建築監理單位負責對建築施工的質量監理,聘用專業人員參與現場施工管理。寺院建設所用建築材料應采購合格產品,消防安全器材應在指定的相關專業機構采購。寺院要保存和建立完整檔案,包括建築申請建設圖文資料、現場施工管理登記資料、建築材料消防安全器材產品合格證書、工程驗收有關資料。
第十三條 寺院要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會同施工建設單位加強施工安全教育,嚴格按要求組織施工,做好防火、防盜、防事故工作,若施工對寺院的香客、遊客或舉辦宗教活動存有安全防患,寺院和施工建設單位要共同做好防範措施,不宜舉行大型宗教活動。遇到台風等特殊的情況,應主動配合相關部門工作,採取預防措施。
第十四條 為了加強對寺院建設資金的管理,保證資金使用的合理、安全、有效,寺院對重大建設項目一般建立專賬。有條件的要設立專戶,做到專款專用。寺院財務要保留重要承包合同、采購合同原件或復印件,財務人員和財務主管對建設資金使用負用監督的職責。
第十五條 對於已批準的建設方案進行變更,應按要求向相關部門申請,並對宗教管理部門報備。涉及到規模擴大應按寺院擴建的要求補辦申請手續。
第十六條 施工完成後,寺院應先自行組織專業人員按要求進行建築驗收,再按規定辦理完整驗收。寺院新建、翻建、擴建以及進行重大維修後的建築,必須在驗收合格後方可使用。
第十七條 為了做好跟蹤管理,寺院建設實行事前報告制。寺院建設開工前,應向市佛教協會和登記管理機關報告辦理申請手續的進度情況,並附上的建設審批手續的復印件。寺院重大修建項目竣工啟用前,寺院應向市佛教協會和登記管理機關報告建設進展情況,報告時須附上建築驗收的有關手續復印件。
第十八條 建築竣工驗收後,寺院應及時上交有關檔案資料並配合市佛教協會辦理產權登記。市佛教協會應加強寺院建築檔案管理,為寺院提供檔案的查閱、復印、借用的便利。使用寺院建築檔案,應辦理借用手續。
第十九條 市佛教協會應高度重視寺院建設,要定期檢查指導寺院建設工作。寺院法定代表人是寺院建設的第一負責人,對寺院建設負有領導責任;經辦人員負有相應的職責。
第二十條 在寺院建設中,如出現以下情況應追究寺院法定代表人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1、不按要求辦理審批手續擅自建設被相關執法部門處理的;
2、不按要求進行設計、施工、質量監理的;
3、因管理混亂,造成質量事故或重大經濟損失的;
4、由於管理混亂出現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
5、不按本規定要求向市佛教協會或登記管理機關報備的;
6、不按要求辦理驗收手續的,未經驗收投入使用出現安全隱患的;
7、不及時辦理檔案資料移交導致材料丟失無法辦理權屬登記的;
8、拒不接受市佛教協會和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管理的。
第二十一條 出現第二十條1、3、4款的情況情節嚴重的寺院負責人必須向佛協提出辭職,市佛協也將追究其他人員的相關責任。出現2、5、6、7、8款的情況,市佛教協會責令改正,並視情節輕重,對寺院相關人員作出批評教育、責令改正,必要時可給予通報批評、警告、停職檢查的處理。
第二十二條 本制度適應於廈門各寺院。
第二十三條 本制度經2009年8月28日市佛教協會會務會議通過生效
滿意請採納不滿意請追問。
『叄』 寺廟的土地使用權是多久
土地的性質不同源,年限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第十二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2 . 寺廟的土地屬於第四、第五類的類別。【1957年後,許多佛教寺院的房產交由地方政府房地產管理局歸屬。在此期間,寺院房屋、土地的產權屬於政府房地產管理部門管理。但是其性質仍然屬於宗教財產,其產權並沒有轉移。】
3 . ——問題是宗教用地非常特殊,對其性質及使用期限,《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及其司法解釋等等,均未作明確規定,在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全國土地分類(試行)》(國土資發[2001]255號)將宗教用地劃入「特殊用地」類。
4 .目前對宗教用地尚未明確規定使用期限。可以暫時視為是永久性的。你可再查查「特殊用地」類的相關規定。
『肆』 寺廟是什麼用地
特殊用地即, 軍事設施、涉外、宗教、監教、墓地等其它有特殊用途的用地。
包括:①軍事設施用地。專門用於軍事目的的設施用地,包括軍事指揮機關和營房等。②使領館用地。外國政府及國際組織駐華使領館、辦事處等用地。③宗教用地。專門用於宗教活動的廟宇、寺院、道觀、教堂等宗教自用地。④監教場所用地。監獄、看守所、勞改場、勞教所、戒毒所等用地。⑤墓葬地。陵園、墓地、殯葬場所及附屬設施用地。
第三十一條 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所有的房屋和使用的土地,應當依法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登記,領取所有權、使用權證書;產權變更的,應當及時辦理變更手續。
土地管理部門在確定和變更宗教團體或者宗教活動場所土地使用權時,應當徵求本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的意見o
『伍』 寺廟可以辦土地證嗎
按照國務院有關文件精神,嚴禁新建寺廟等宗教活動場所,確需新建的,也應本著嚴格控制用地規模的原則,優先利用原址翻建、改建、擴建,盡量使用廢棄地或閑置地。
宗教活動場所用地,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涉及農用地的,要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對使用國有建設用地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劃撥方式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宗教活動場所使用的土地,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申請登記,領取土地使用權證書。
如果是開發旅遊景區,根據《物權法》和《招標拍賣掛牌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規定》(國土資源部令第39號)的規定,工業、商業、旅遊、娛樂和商品住宅等經營性用地以及同一土地有兩個以上意向用地者的,應當採取招標、拍賣等公開競價的方式出讓。
因此,要根據不同類型繳納相應的費用,不會是免費的。
『陸』 寺廟用地如何辦理土地使用證
根據國務院頒布的《宗教事務條例》 第三十一條規定 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所有的房屋和使用的土地,應當依法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登記,領取所有權、使用權證書;產權變更的,應當及時辦理變更手續。
你們當地的廟宇土地使用證應當到當地土地局申請辦理,寺廟應當提供土地使用權來源的相關資料,以便土地局審核,確認權屬,頒發土地使用證。
擴展材料:
根據《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登記規則》的規定,土地登記按照土地登記申請需要以下材料:
1 、土地登記申請書;
2 、土地使用權利人身份證或戶口冊復印件;
3 、土地使用的權屬證明材料 ( 政府行文 );
4 、初始登記頒發的土地證書;
5 、建設用地批准書 ( 土地違法案件行政處罰決定書 );
6 、批准用地繳稅費發票或罰款收據復印件。
申請者提交以上資料後,國土資源所派員進行地籍權屬調查,符合規定的在 20 個工作日內給予辦理並報縣級人民政府審查批准,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使用權。
『柒』 宗教用地,如寺廟,道觀用地是不是可以劃撥
宗教活動場所用地,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涉及農用地的,要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對使用國有建設用地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劃撥方式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宗教活動場所使用的土地,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申請登記,領取土地使用權證書。如果是開發旅遊景區,根據《物權法》和《招標拍賣掛牌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規定》(國土資源部令第39號)的規定,工業、商業、旅遊、娛樂和商品住宅等經營性用地以及同一土地有兩個以上意向用地者的,應當採取招標、拍賣等公開競價的方式出讓。
『捌』 農村寺廟重建用地手續
根據國務院頒布的《宗教事務條例》 第三十一條規定 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所有的房屋和使用的土地,應當依法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登記,領取所有權、使用權證書;產權變更的,應當及時辦理變更手續。你們當地的廟宇土地使用證應當到當地土地局申請辦理,寺廟應當提供土地使用權來源的相關資料,以便土地局審核,確認權屬,頒發土地使用證。
『玖』 寺院辦理土地證怎麼辦了
土地證辦抄理程序
1、房屋轉讓連同土地使用權轉移,需提交房屋買賣協議、房照、原土地使用證。
2、房屋連同土地使用權繼承,贈與需提交房照、原土地使用證、公證書或使用權人親筆簽名協議與街道證明。
3、新建房屋土地登記需提交土地和規劃部門建房批件。
4、土地證書遺失或者損毀的,土地權利人應當及時向原發證機關備案,申請補發新證,在當地報紙上進行公告。自公告之日起三十日內無異議的,原發證機關注銷原土地證書,補發新證書。
5、買賣分宗、繼承、贈與分宗須雙方共同到局辦理。
6、委託代辦除提交上述資料外,還須提供委託人簽名蓋章的委託書。
『拾』 20國土資源部令第9號令《劃撥用地目錄》沒有關於宗教寺廟用地這條!廣東地方文件也沒有,請問我寺廟用地可
不能享受劃撥用地,可以用出讓的方式解決,這是允許的。
宗教用地非常特版殊,對其權性質及供地方式,《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均未作明確規定,在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全國土地分類(試行)》(國土資發[2001]255號)將宗教用地劃入「特殊用地」類。在本次修改中,《規定》(修訂草案)增加了一條作為第七條,明確「設立宗教活動場所所需宗教自用地,由宗教團體提出申請,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行政許可後,以行政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